罗马帝国初期的科技发展如何?史料是如何记载的?

  罗马帝国,欧洲历史上的帝国,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帝国初期罗马科技的发展可以说不仅和其他文化部门有并驾齐驱之势,在某些方面还更为跃进,因为它和罗马这个时期社会生产力达于古代世界最高水平的特点密切相关。参加到帝国科技事业中的各方人士,相对来说也较其他部门众多,其中尤以希腊系统的科技专家为突出,他们有的来自希腊本土,更多的来自希腊化的东方,如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叙利亚和小亚细亚的各个城市。

  过去习惯把他们归于希腊科学史的范围。实际上,自从罗马统治东方,特别是帝制建立以后,他们的活动与成就已融入帝国文化的总体之中,更加显示了这时期文化发展的统一综合的特色,就像文字虽有希腊、拉丁的区别,两种文字的作品在帝国时期都可纳入罗马文化的总的范围一样。

  在罗马和意大利出生的学者专家中,也无不以学习、汇集各方成果为首务,同样在他们的研究工作中贯穿着统一综合的精神,其著名代表便是以博学勤奋享誉古今的老普林尼,我们不妨从他开始来考察这时期科技的发展。普林尼出生于北部意大利的科莫,属骑士阶层,他完成学业以后便从政做官,终身仕途忙碌;但同时又勤奋好学,广于收集,敏于观察并勤于登录,因此终身著述亦丰。

  他在日耳曼行省任骑兵军官时与提图斯交谊甚笃,后来提图斯之父韦帕芗称帝建弗拉维王朝,他遂历任要职,最后担任了意大利西海岸司令。在他任期内,适逢79年的维苏威火山大爆发,他为抢救灾民和亲作科学考察而奔赴险区,终于以身殉职。这种奋不顾身的精神不仅反映了罗马人忠于职守的传统,也体现了科学家为学术考察献身的精神,在科学史上传为佳话。他一生手不释卷,学习刻苦,分秒必争,无论读什么书都要记下要点和有用的资料。

  据说他把公余之暇都用于学习,随时有奴隶在身旁以书册写板侍候于左右,因公旅行时亦从不间断,甚至吃饭时也一面令奴隶诵读资料,一面做摘要,同桌共餐的友人插话打扰,他就以少念了几行为憾。

  他积累的是那种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式的学问。据他的外甥、后被收为养子的小普林尼所记,老普林尼死后留下的笔记有160卷之多,皆以蝇头小字登录,细密无以复加,而他生前写成的书亦有7部几近百卷,其中以集科技知识大全的《自然史》为最重要,共达37卷,尚完整流传至今,被誉为古代最渊博的科技著作。

  其他6种皆已散失或仅存残篇,既有科技性的,也有谈修辞、语文、历史的,前被维苏威火山毁灭的庞贝古城者如《关于骑兵投掷长矛》之类,后者则有《演说术初阶》、《费解的词》、《在日耳曼的战争》、《历史》等等,可见他在科技而外,于文史亦涉猎甚广。老普林尼的《自然史》也像他的生平事迹那样鲜明地体现着这个时代科技文化汇总综合的特色。

image.png

  他所谓的自然史的概念,既指自然万物的生灭发展,也指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与研究,还包括科技成果、手工技艺,甚至旁及雕刻绘画等艺术部门,有时还涉及社会经济、人物评论,可谓无所不包。全书37卷,作者并未为之分类,论述亦旁逸斜出、海阔天空,但大体有所集中。由此也可看出,罗马当时由于汇总希腊与东方文明长期发展的成果,自然科学的知识已比较丰富和全面。

  普林尼本人虽无什么专门研究,他收集论列之广却是前所未见的。据统计,全书论述各科事物总数近20000项之多,摘引、参考的古代文献达2000种,提到的作者属于罗马的有146位,属于希腊的有326位,参考较多的专家学者亦在百人以上。

  他们的著述绝大部分都已失传,凭普林尼的摘引而使这些古代科技信息得以留存至今,当然是极为珍贵的。根据古典的人本主义观点,自然界之价值视其与人类的关系,亦即服务于人类的关系而定。普林尼:也持这种观点对待自然界,于人有用的事物多予描述、考察与研究,有害或造成灾难的自然物也给予充分注意,除此而外,纯理论的探讨就少得多了。

  因此也有人说这部内容浩繁的书学术价值未必很高,那是忽略了古人看待自然的特点。承认了这个前提,则普林尼这种有闻必录的态度与实践,对于当时科学担负的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任务是很有助益的。

  特别是那些他亲身接触体验的事物,或者所援引的人亲身接触、体验过的事物,其记述就是很有价值的,使我们知道当时人对自然了解的深度与广度。例如,在第二卷有关宇宙天文的记述中,他对星空天体之说多半摘抄前人著述,可是,在涉及一个罗马人和意大利人都很关心并有亲身体验的地球物理现象地震的考察上,他就比较深刻。

  他提到了罗马学术界能收集到的历史上较大地震的记录,他还谈到地震的前兆、原因、后果以及预防之方等等,尽管多无条理,却包括一些真知灼见和实践经验。同样地,在对动物的考察中,那些能在罗马显贵的园囿和竞技场的兽笼里看到的、来自帝国四面八方甚至异地绝域的珍禽奇兽。

  在他的记述中就比较出色,至于已纳入驯养家畜的物类,说得就更丰富了:对植物的描述也同样是按与人的利害关系和接近程度予以介绍,因此农作物与药物占了突出地位。他对粮食作物和罗马人特别感兴趣的经济作物葡萄与橄榄的种植谈之不厌其详,还列举了罗马人引以为荣的帝国初期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带轮的重犁和带切割刀的收割机,甚至葡萄压榨机他也列出四种,供人比较。

image.png

  然而,总的说来,罗马当时已达到的科学水平仍能使这位博学的高官大人对自然万物有清醒的认识,他坚信科学真理高于一切世俗偏见和粗浅常识。例如对大地呈球形的科学认识,罗马民众常提出难解的“对蹠人”之谜而不予相信,普林尼则斥这种囿于常识之谈为肤浅,他当然还不能以万有引力解释这一问题,却用同样是人人皆知的事实来证明地圆之说,显示了他捍卫科学真理的执著,这和他最后为考察火山爆发奋不顾身的精神是一致的。

  因此,尽管《自然史》中有些可笑的摘引,它保留的大量科技信息仍足以使它成为古代科技文献中的丰碑。对于我们中国人说来,最有意义的莫过于他有关天边的赛里斯国-丝国亦即中国的记述了。

  他提到了中国对于罗马人说来最重要的宝物-丝,至于他说丝产于树上,则是一个可以原谅的错误,因为他是把丝蚕和它必需的食物来源桑树混在一起了。他已认识到中国-赛里斯国远在地球的那一端,对丝路的绵长艰辛备致赞扬,他关于中国人“举止温厚”的说法,我们听来不仅有一字千金之贵。

  而且不由令人想起《后汉书》称罗马“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那段著名的评语,东西两大民族互以温厚平正相许,岂不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友谊唱和么?其中还有一句“皆待他人之来,绝不求售”的话,过去有些西方研究者认为这还是原始的互不见面的以物易物,似乎与丝路发达的洲际贸易不符。

  我们却可认为它是指我国中央朝廷以贡纳、朝贡和回赐为主要渠道的一种贸易形式,根据我国学者的看法,这种形式通过各少数民族和边邻友邦向汉朝中央政府派使携贡献纳于京都,中央则以天下至尊的气派回赐大量赠物,不期获取利润,唯以亲善友谊为重,所以是待他人之来,绝不求售。这种形式也适用于从丝路而来的异国绝域的大秦商人或其他西方商旅,所以传到罗马,便有了上述说法。

image.png

  这里要指出的是,这段文字却是典型地反映了普林尼观察事物眼界的辽阔和联系的广泛,他不仅从丝绸贵逾黄金的高价想到了罗马外贸入超的亏损问题,还抨击了奴隶主上层的奢靡之风,而其喜欢计算和以数字反映情况的做法也是科学求实精神的一种表现。

  因此,这部被小普林尼誉为“像自然本身一样丰富多彩”的书,历经中世纪的浩劫而始终流传,到文艺复兴时期更成为古典传统在科技方面的代表读物,影响至为深远。在帝国初期的希腊文科技著作中,其广采博收也同样地反映着时代的统一综合精神,它们虽难及普林尼百科式的全面与渊博,但在具体学科的深入方面却有过之。

  结语

  其中在科学史上地位可和普林尼相比的是斯特拉波的17卷《地理学》。斯特拉波出生于小亚细亚阿马西城的希腊贵族之家,长期工作于罗马并获罗马公民权,奥古斯都时,曾随罗马驻埃及总督赴埃及进行地理考察,他对希腊及黑海沿岸地区也比较熟悉,而且历史知识异常丰富,曾编写一部长达47卷的历史著作,惜已失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