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会被说尖酸刻薄?他做了什么?

  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

  《红楼梦》之人物,其性情、为人、做事方式往往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而发生微妙的变化,这亦是写实笔法之妙处。

  就以黛玉为例,试想下,林黛玉初入贾府,不过六七岁年纪,正是孩童心性,而前80回结束之时,黛玉已成长为十五岁的少女,安能和前番一般性情?作者曹雪芹就是在这不知不觉中,让读者看到了林黛玉的成长和变化。

  毫不讳言,初读《红楼梦》之读者,对林黛玉很难产生正面的印象,笔者亦是如此。当年读红楼一书,一读到关于林黛玉的文字,总是被惊得瞠目结舌:这么一个傲慢骄纵的林黛玉,怎么会被文学界吹捧得这么高?试举几例:

  第5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中记宝钗、黛玉之人缘区别: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之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第5回)

  第7回“送宫花周瑞叹英莲”,人家周瑞家的好心给黛玉送宫花,结果林黛玉冷笑一声: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第7回)一句话把周瑞家的尴尬住了,幸亏贾宝玉从旁打圆场,才圆过去。

  第8回“贾宝玉大醉绛云轩”,林黛玉前来梨香院做客,丫环紫鹃、雪雁担心天气冷,黛玉会冻着,便好心送来暖手炉,结果却被林黛玉当做调侃打趣贾宝玉的契机:谁叫你送来的?难为她费心,哪里就冷死了我。(第8回)

image.png

  还是第8回,贾宝玉的奶娘李嬷嬷,规劝贾宝玉少喝些酒,林黛玉抓住机会便是一通冷笑讽刺:你这个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一杯,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知。此话一出,听得李嬷嬷又急又笑,连称:真真这林姑娘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第8回)

  不可否认,林黛玉前期确实有尖酸刻薄的弊病,说话处处带刺儿,让人躲之不及,但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前期林黛玉的状态,到了《红楼梦》前80回后期,林黛玉俨然变得成熟低调,说话做事也深通人情世故

  譬如第45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蘅芜苑的婆子来给林黛玉送燕窝,黛玉收到后客气相待,并打赏了婆子几百钱,让其买酒买点心;

  再如第52回,赵姨娘进大观园探望女儿探春,顺便来看林黛玉,黛玉明知是顺水人情,亦礼貌相待:

  一语未了,只见赵姨娘走了进来瞧黛玉,问:“姑娘这两天好些了?”黛玉便知她是从探春处来,从门前过,顺路的人情。黛玉忙陪笑让座,说:“难为姨娘想着,怪冷的,亲身走来。”又忙命倒茶,一面又使眼色与宝玉,宝玉会意,便走了出来。——第52回

  两相对比,就会发现,林黛玉的前后性情是有重大转变的,而这就是曹公埋伏下的时间伏笔——林黛玉在不知不觉之中,从以前那个说话带刺儿的小女孩,变成了知书达理的少女。

  而问题在于,林黛玉为何前期会出现“尖酸刻薄”这样的性情状态,因为纵观整个荣国府的姊妹们,几乎没有谁有这样的问题,因为众姊妹都是大家闺秀出身,从小就被教以礼数规矩,很少会做出上述林黛玉的那般行为。

  林黛玉亦是书香门第出身,为何她就具有这样的问题?笔者私认为,黛玉的问题跟两个人有关——父亲林如海、老师贾雨村

  先说林如海,他作为林黛玉的父亲,从小就将林黛玉当做男孩来养,并没有刻意注重闺阁礼数的培养,这一点书中是有明确记载的:

  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女如珍,且又见她聪明清秀,便也欲使她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第2回

image.png

  古代社会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林如海偏反其道而行之,因见黛玉聪慧,便从小教其读书写字,将黛玉当儿子来抚养。

  同时,林家枝庶稀疏,林黛玉并无姊妹兄弟,这样的生长环境,使得林黛玉恣意成长,不似一般贵族女孩被各种礼数规矩重重约束。

  《红楼梦》中另一位从小被当做男孩来养的金钗,便是王熙凤,所以诸君在读红楼时,不妨有意识地对比林黛玉、王熙凤两人,其实在神采、性情、说话、做事各个方面都有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

  另外,贾雨村应该也对林黛玉的性情塑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一点经常被很多论者忽视——贾雨村曾给林黛玉当过一年多的老师。

  雨村正值偶感风寒,病在旅店,将一月光景方渐愈。一因身体劳倦,二因盘费不继,也正欲寻个合式之处......因闻得鹾政欲聘一西宾,雨村便相托友力,谋了进去,且作安身之计。妙在只一个女学生,并两个伴读丫环,这女学生年又极小,身体又极怯弱,工课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第2回

  这便是贾雨村、林黛玉这段师生关系的契机。而有了这一层考量,再看林黛玉的思维行为模式,其实跟贾雨村很相似,

  贾雨村骨子里亦是个清高孤傲之人,不肯落人之下,即便是他最不堪的早年,孤身一人寄居葫芦庙,每日替人抄书写字为生,仍不改心中傲气。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对待恩人甄士隐的态度,彼时甄士隐送银送衣给他,助他进京赶考,可谓雪中送炭,站在一个正常人的角度,都会觉得这是莫大之恩,非得再三感谢不可,而贾雨村的反应很是不同:

  甄士隐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 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写雨村真是个英雄】——第1回

  这就是贾雨村的傲气,即便受甄士隐大恩,亦不卑不亢,不露出半点谄媚阿谀之态,可见此人非同一般;

  其后贾雨村科举高中,当了知府后,却因目无上级,不懂官场潜规则,被官场众人排斥,最终被批革职,贾雨村再次展现出不同寻常的一面:

image.png

  (贾雨村)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一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性狡猾,擅改礼仪,外沽清正之名,暗结虎狼之势,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龙颜大怒,即批革职。该部文书一到,本府官员无不喜悦。那雨村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并无一点怨色,仍是喜悦自若。【此亦奸雄必有之态】——第2回

  读者切勿因为贾雨村是个反面角色,便轻视于他。贾雨村才学不错,否则如何能考得起进士?同时他深通奸雄之道,纵被革职,亦不露惭恨之态,照常喜悦自若,非心胸城府极深者难能做到,称贾雨村是《红楼梦》中的曹操,一点都不为过。

  故而,林黛玉骨子里的高傲之气,很有可能是她无意识地从贾雨村身上学来的。林家枝庶稀少,林黛玉能接触到的人少之又少,除了自身父母外,只有贾雨村一人有可能对林黛玉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

  高鹗续写的《红楼梦》后40回中,亦借林黛玉之口评价过贾雨村,貌似当年这对师生关系还不错,亦算是上述观点的一个侧面佐证:

  黛玉道:“我们女孩儿家虽然不要这个,但小时跟着你们雨村先生念书,也曾看过。内中也有近情近理的,也有清微淡远的。那时候虽不大懂,也觉得好,不可一概抹倒,况且你要取功名,这个也清贵些。”——第八十二回

  当然,这终究是续书所作,诸君可自行决定是否值得信服。但贾雨村曾是林黛玉的老师,这是无法磨灭的事实,黛玉之傲与雨村之傲,是否是一脉相承,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