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列强俱乐部中唯一的非欧美成员,也存在内耗严重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官僚体系。一方面,陆海军等武官直接隶属于天皇,从而形成军事体系和文治政府并驾齐驱的平行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天皇被宪法进行了“虚君化”限制,从而在实质上扩大了军人的活动空间。如此一来,文治政府本身的决策范围便被极大地压缩、削弱了。
造成这样的制度弊端,是有一定历史因素的。由于土地狭小、多灾多难,日本民众为了生存形成了一套极为严苛的等级制度。在这套等级体系下,武士阶层作为贵族领主的统治工具,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明治维新以后,倒幕运动中的开明派逐渐认识到天皇统治日本的弊端,开始推动废藩置县政策,并强令全国武士、庶民、将军等一律平等,不再保留特权,这招致西南保守势力的反扑。
1877年,西南战争爆发,明治政府最终扑灭了鹿儿岛(原萨摩藩)士族的叛乱,但其解决问题的手段依然是军事方式。故而,过于强调军事逻辑的风气在日本愈演愈烈。另外,明治维新本身便是在政体上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军事上学习德国(普鲁士军事立国思想)的集合体。这导致日本改革后的制度,既有“虚君主义”的缺陷,也有德军不注重国家战略研究的隐患。明治时期,不论文臣武将,大多是旧幕藩体系下的武士出身,文物对立的痕迹并不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制度弊端愈发显现出来。
1894年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独自筹划战争事项,不仅未与文官政府进行及时沟通,甚至将海军亦排除在外。大本营会议成立以后,作为政府首脑的伊藤博文甚至需要依靠与日本明治天皇的特殊私人关系,才得以顺利列席其中。即便如此,伊藤博文从政治、外交立场讨论战事的方法还是引起来自陆海军幕僚的激烈争论。
日俄战争时期,多数政府要员都具有军方背景,其威望足以与军方将领们匹敌。加之明治天皇本身对文武两大系统的统御能力,日本在外交政治、军事战术方面的配合堪称珠联璧合。不过,这只不过是老一辈维新派的个人能力,掩盖了日本制度问题后的幻想罢了。在随后的大正天皇、昭和天皇时期,日本内阁已经不知不觉间沦为了军队的附庸,颇有一种条顿骑士团建设普鲁士国家的味道(即军队拥有国家)。
在此期间,日本文官系统并非没有人看到这一点,原敬出任首相之时就曾和陆军大臣田中义一联手推动制度改革,意图扩大征服职能、摆脱军队掣肘。无奈最终原敬遭刺杀身亡,田中义一孤掌难鸣。在原敬改革中,曾尝试赋予文官海外殖民地长官的权限,借以打压军部势力。不料改革失败,统帅独立权未能被取消,反而被海外驻军拿来作为自行其是的借口,日本政治更加混乱了。
其实,武人乱政的现象在人类历史上并不鲜见。古罗马帝国后期,伴随着募兵制度的深入发展,以及多瑙河防线、东方防线驻军势力的增长,军队逐渐成为以统帅群体为核心的利益集团。这其中,多瑙河集团和北非集团利用武力影响政治,导致皇位频繁更迭。这些被近卫军扶立起来的皇帝,为了获得持续的支持,往往会许诺巨额的军费,从造成恶性循环。相较于古罗马,自唐末募兵制-节度使改革以来,陷于藩镇割据窘境的中华文明,后来更是陷于武人乱政、五代更迭的混乱局面。正是因为武人干政会造成极大的不稳定性,宋朝才会制定“重文重商轻武”的国策。
不论是古罗马帝国后期,还是唐末五代的武人乱政现象中,都体现了两大特征。一方面军队统帅们把持朝政,排斥文官掌权;另一方面不同地区、层级的军事力量之间为了获得最高中枢权力而争斗不休。这两点在近代日本制度中,同样有所体现。前文提及,原敬改革失败以后,海外驻军独立性增强。这导致作为中枢机构的总参谋部或司令部,无法做到针对地方军事系统的令行禁止。但是更为严重的问题,发生在不同军种之间的分歧上。
军种藩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自冷兵器时代就一直存在重甲步兵、重骑兵、轻骑兵等之间的分歧,而近代日本则着重体现在海军和陆军的竞争上。1890年,美国人马汉出版了《海权论》一书,这本是为了替美国指明新的战略方向,毕竟彼时的美国已经步入西进运动的尾声,北美大陆几乎开垦殆尽。海权思想极大地启发了包括德国、日本在内的众多后发国家,引发了英德海军竞赛,更促使一战后的日本大规模发展航母技术。
一战以后,日本陆海军围绕国家战略,制定了迥异的两份方案。这其中,陆军认为应当扩军北上、与苏联争锋,进而占据东亚大陆,形成海陆二元帝国,再伺机图谋霸权;海军则主张进一步巩固海军优势,将地缘竞争对手定位为美国,寻找时机南下夺取关岛和菲律宾,继而攫取南洋地区丰富的资源,从而达到摆脱对欧美经济依赖、自给自足。这种状况,导致日本完全丧失了一个统一的国家战略,其有限的资源亦被陆海军分别占有。
不仅如此,海军、陆军内部也分别产生了许多新的派别对立。这其中就包括陆军围绕是否进行“下克上”暴力干政的皇道派和统制派的分歧、海军围绕是否遵守国际裁军会议的条约派和舰队派分歧等。这些大小分歧,给二战前的日本国家战略造成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它也成为二战各主要参战国中,唯一一个没有明确首领的国家。
综上所述,由于明治维新的不彻底,日本在效法德国军事制度、削弱藩国武士势力的同时,形成了过于强调军事逻辑、不重视国家战略的倾向。明治天皇和伊藤博文等维新派元老主政时期,这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起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军事体系对文官政府的干预、陆海军之间的分歧以及军事部门内部的大小对立,严重削弱了日本的整体战略能力。
后来,日本海军和陆军围绕着北上进攻苏联还是南下袭击美国反复拉锯、争夺更多的资源调配,却同时将美苏两大国置于假想敌的境地。地方驻军系统不听中枢指挥的情况,更是在二战期间屡见不鲜。凡此种种,均成为日本对外扩张膨胀心态的诱因,并最终走向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还不知道:刘备不攻打东吴,可否实现统一大业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情
对守街亭最佳人选是谁?诸葛亮为何不派赵云魏延或姜维去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北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详情
还不知道: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和典韦后,又投降了曹操,他最终的下场如何的读者,详情
对曹操和诸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详情
还不知道:刘邦有8个儿子:除了汉惠帝、汉文帝,其他几位结局如何的读者,下面趣详情
袁绍,字本初,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详情
对吕后和家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后生前详情
朱棣妻子徐皇后是明朝开国功臣、中山武宁王徐达长女,身份尊贵,且幼年就喜爱读书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和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详情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马岱在正史记详情
很多人都对悬空寺有所耳闻,悬空寺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半悬在山壁之上,真正的“详情
赛依吐尔是塔吉克族富有特色的弹拨乐器,外形和南疆弹布尔相似,可以独奏、合奏或详情
对西晋灭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晋灭孙吴详情
隋炀帝胸怀大志,又很有天赋,为何最后却会沦落为“一代昏君”? 炀,火部,即详情
渤海国如何改变了唐朝在东北的地位? 渤海国(698-926)虽然大家都不了详情
乌孜别克热瓦普,是乌孜别克族、维吾尔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新型热瓦普、改革热瓦详情
长期以来曹植和曹丕的世子之争一直是三国爱好者讨论的重点,相比于曹丕,曹植的确详情
看过《新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这个里面有一个叫做曹真的魏国将军,他在电视剧详情
对刘备伐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为何要详情
长平之战,赵国向齐国借粮,齐国为何见死不救?因为齐国的末代国君田建即位了,他详情
界桥之战,这场战役实际上是官渡之战的微缩版。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详情
还不知道:赤壁之战中,曹操到底因何失败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详情
赵云长坂坡孤身杀入曹军,为何被夏侯楙围困却长叹死于此地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详情
春秋战国诸侯间经常攻伐,而吴国作为春秋早期强势的国家,曾经一度攻入楚国的国度详情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名将李如松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详情
想知道万历平壤之战日军伤亡多少?明军有多威武吗?可以说,这场战争是亚洲战役史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我们都知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击败了朱允炆的大军,最后顺利登基称帝。然而靖详情
界桥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是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而开打的战争,为详情
界桥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是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而开打的战争,为详情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至次年,前秦骁骑将军吕光率军攻打西域龟兹,并取得了详情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弱胜强的著名经典战役之一,但是关于这场战役,其中详情
还不知道:朱棣和元顺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详情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宰相、书法家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的嫡次子,也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炀帝在位期详情
很多朋友都好奇徽派建筑都是木头做的吗?有什么特点?其实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详情
还不知道:徽派建筑的门楼具体有哪些类型?常见的门楼形式有城门、宫门、殿宇门、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徽派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非常有特色的一种,那么徽派建筑的门楼是什么样子的?起源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徽派建筑与徽商之间是什么关系?徽商是什么时候崛起的?其实徽派建筑之所以这么有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赏誉篇·第五十六则记详情
《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赏誉篇·第五十五则记详情
《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赏誉篇·第五十四则记详情
《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赏誉篇·第五十三则记详情
《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赏誉篇·第五十二则记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