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之前没打仗经验 韩信为何一出手就那么厉害
2021-12-30 14:25:45 韩寿 贾午 韩信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韩信打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韩信在没有做大将军之前,基本没有独立指挥作战的经验,韩信一出手,打仗为啥那么厉害?

  韩信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年纪轻轻就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之前他没有独立指挥大军作战的经验,可一旦被刘邦重用就开始了开挂的人生,几乎做到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一个之前没什么打仗经验的韩信为什么一出场打仗就这么厉害呢?

  首先,这是一个熟读兵书战策,并能够学以致用的年轻人。

  在电视剧《楚汉传奇》中有这么一个情节,那时候韩信还是淮阴地区的小老百姓,虽然他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却对兵书战策爱不释手,经常看地废寝忘食。

image.png

  电视剧中关于韩信的这段描写确实有他的历史依据,韩信不是军事上的素人,很可能出身于军事世家,只不过到他这一代家道中落罢了。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描写,韩信平时喜欢背一把剑,要了解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对武器的管控是非常严格的。

  民间大多数的兵器都被收回,然后用这些武器在首都咸阳城铸造了12个金人和一批乐器,总重量达数十万斤!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普通小老百姓即使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前家中留有兵器,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也已经被秦朝收缴上来,哪怕家中有私藏,在秦朝各地方政府的严格监督之下,也没有人敢天天背把剑到处瞎溜达。

image.png

  所以,韩信可以合法背着剑在公共场合,足以证明他的家庭背景不简单,哪怕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时候,他也照样拥有合法持有武器的特权。

  这个特权很可能来自于他的父亲,这足以证明韩信来自于一个军事家。

  家庭背景让韩信比一般人能更有条件接触军事相关的知识,并且从他喜欢背剑这件事来看,他父亲应该也非常希望韩信能把家族的事业继承下去,成为一名军人,在努力培养韩信对军事的爱好。

  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之下,韩信不仅武功高强,而且他熟读兵书战策。

  井陉口之战结束后,手下的将官们向韩信探讨兵法,这些人有极高的军事素养,所以他们问韩信:兵法上说排兵布阵应该是右边和背后靠着山,前边和左边临着水,这样才能进可攻,退可守,咱们这次井陉口之战为什么要背水列阵呢?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

  韩信就告诉大家伙儿:其实我背水列阵的计谋也是出自兵法,只是大家伙读书读得不够仔细罢了。兵法上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说法,这一次我领着士兵仓促作战,等于赶着集市上的老百姓去打仗,所以不能给他们留有生路,否则这些人早就跑光了。这一次背水列阵,让士兵们没地方跑,他们才会奋勇作战打败敌人。

  “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大家听了韩信的话都非常钦佩。

image.png

  “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说明韩信至少对《孙子兵法》达到了烂熟于心的地步。

  除了指挥打仗厉害,韩信练兵也非常厉害,在楚汉相争时期,韩信的兵经常被刘邦调走,但很快韩信又训练出了一支强大的大军供他作战。在当时流行的兵书中,《吴起兵法》就非常注重军事训练,韩信练兵之才很有可能深受《吴起兵法》的影响。

  可见,韩信对《孙子兵法》和《吴起兵法》这两本数有过深入研读,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韩信在当了兵之后认为自己有当将军的能力,如果仅仅是一个在军事上相当于白纸的素人,不可能有这么强烈的自信。

  韩信能够对兵法学以致用的另外一个证据是井陉口之战对赵军的刺探。

  《孙子兵法.用间篇》对作战前的刺探工作是这样要求的。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韩信在大战开始之前不仅了解赵军军营中谁是指挥官,他周围有哪些人辅佐,谁出了什么样的计策,连指挥官有没有采纳都了如指掌,非常完美的实现了《孙子兵法.用间篇》的要求。

  其次,对手的骄傲给他帮了很大的忙。

  韩信领兵作战的时候,打败龙且的楚军可以说非常侥幸,当时韩信刚刚占领齐国,当地老百姓还不服他,大家都期盼着齐王能够杀回来,所以齐楚联军北上攻打韩信的时候,有人向龙且的建议,先筑壁垒坚守,消磨韩信大军的锐气,然后让齐王派亲信大臣去安抚已经沦陷的城市,韩信一定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

  如果按照这个人的建议,韩信可就遇见大麻烦了,就算是能打赢也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但龙且没有采纳,原因是韩信在项羽手下当侍卫长的时候,龙且作为项羽重要的将领和韩信也没少打交道,他觉得自己非常了解韩信,对付他不需要使这样的计谋,直接领兵攻打就可以了。

  结果韩信给他来了一个水淹七军

  龙且阵亡,幸存的楚军也成了俘虏。

  估计后来垓下之围唱楚歌的人中就有这些士兵。

  俗话说得好,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体现在龙且这里非常贴切。

image.png

  但是,龙且作为项羽手下最能打的将领,他为何在面对韩信的时候这么傲慢呢?

  龙且对韩信的印象来自于曾经的项羽大帐,那时候韩信是一个中级军官,作为项羽的侍卫长,他和龙且之间肯定比较熟悉,这也是龙且认为了解韩信的关键因素。

  在项羽那里,韩信虽然出了不少计谋,表现出了一定的锋芒,但在龙且这些人面前他却表现的非常内敛,以至于被龙且认为无能。

  韩信就是这样,在不相干的人面前他会隐藏自己,例如家乡的屠户和龙且,只有他认为这个人能给自己带来帮助的时候才会有所表现。(例如项羽、夏侯婴萧何、刘邦)。所以,大多数人不了解韩信,在战场上相遇很容易产生误判。

  第三,他为自己争取到了锻炼的机会。

  对韩信来说,他比赵括幸运的地方在于,当他独立指挥大军作战的时候,没有像赵括那样一下子就遇到了当时天下第1名将,而是像打怪升级一样由易到难,给了他锻炼打仗经验的机会。

  刘邦平定三秦之后韩信东出函谷关,项羽任命吴县县令郑昌为韩王,率领大军抵御。

  秦朝时的吴县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吴中区,郑昌作为吴县县令是最早的一批追随项羽的人。

  但是,在他被任命为韩王之前没有过硬的战绩,这次任命可以看作是项羽的任人唯亲。

image.png

  韩国这个地方由于战国期间常年受到秦国的威胁,当地的复国思想特别严重,把一个江南人士而且是一个名不见经传能力不是很强的江南人派到当地作为韩王,肯定不足以担当抵御刘邦的重任。

  作为韩信出函谷关面对的第1个对手,韩信毫无悬念地打败了他。

  第二场战争是攻打魏王豹,他的水平比郑昌要强一些,魏王豹当初追随项羽、刘邦因战功被封为西魏王,而且在魏国有很大的威望,是一个狠角色。

  但是,魏王豹的特点是打仗中规中矩缺少变通,面对韩信大兵压境,他认为只要守住黄河渡口韩信就无奈。

  韩信使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从夏阳秘密渡河,然后又使用围魏救赵的方式偷袭了安邑。

  魏王豹大惊,迅速率军回援,被韩信以逸待劳击败,这场大战韩信将自己在兵书上学到的知识做到了运用自如,但是读过孙吴兵法的人不难看出他套路,可以说是中规中矩。

  接下来的井陉口之战,韩信对兵法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指挥特色,到这里才称得上是用兵如神,不输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军事大家。

  这就是韩信幸运的地方,如果当初赵括有韩信这样的锻炼机会,很可能也会成长为一位不输于廉颇赵奢的名将。

  当然,这也和韩信脚踏实地的性格有关,虽说韩信认为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刘邦也同意封他为大将军,作为诸将领之首,但是韩信很清楚自己还不具备统领汉军的能力。

image.png

  在被刘邦封为大将军之后,汉军的实际指挥官还是刘邦,即使东出函谷关,他有了独立领兵的权利,率领的也是汉军的偏师,主力大军依然在刘邦那里。

  这就决定了楚汉相争的时候,项羽不可能把韩信作为主要对手去看待,让双方正面对决的时间推迟了,也给了韩信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总结:韩信成长于军事世家,虽说家道中落,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让他具备了良好的军事素养;他聪明决定,能把兵书上的知识学以致用;他善于收敛自己的锐气,造成了强烈的战场迷雾,使敌人处于对他的无解而失策;他性格沉稳踏实,了解自己需要历练才能成为一代名将,也给自己找到了成长的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