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翃(hóng),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一直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擅长写送别体裁的诗歌,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韩翃的《宿石邑山中》,一起来看看吧!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注释】
⑴石邑: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获鹿东南。
⑵浮云:飘动的云。《楚辞·九辩》:“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共:同,与。
⑶山霭(ǎi):山中的云气。唐岑参《高冠谷口招郑鄠》诗:“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望:一作“翠”。迷:分辨不清。
⑷晓月:拂晓的残月。南朝宋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暂:短暂,突然。高:一作“千”。
⑸秋河:秋夜的银河。
【赏析】
这首七绝以极简炼的笔触,描绘了石邑山变幻多姿的迷人景色。石邑,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获鹿东南。石邑一带为太行山余脉,山势逶迤,群峰错列,峻峭插天。起句“浮云不共此山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描写了这种直插云天的气势:那高空飘忽浮动的白云也飞升不到山的顶端,敢去与它比个高低。如果说第一句是写仰望所见,那么第二句“山霭苍苍望转迷”,则是写远眺情景:摩天的山峦连绵不断,飘荡的晚霞忽淡忽浓,忽明忽暗,给重峦叠嶂的山增添了迷人的色彩。“望转迷”三字,玲珑剔透,活脱脱地写出了诗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将沉浸在暮色中的群山幽深神秘、变化莫测的气氛,描绘得淋漓尽致。此句巧妙地照应上句,正因为山高云绕,才使入山的游人产生“望转迷”的感觉。同时由“迷”字,又暗示夜暮来临,诗人将在山中投宿。“宿”字是此诗的题眼,倘若不在此点出投宿,后面写破晓时的景色就显得无根无襻。
三四句“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是这首七绝精妙传神之笔。陈子昂有“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春夜别友人》)诗句,写拂晓与友人离别的景色,画面是静止的。韩翃这两句诗由此化出,在宁静的气氛中增加了丰富的层次和鲜明的动感。句中“秋”字点明了投宿山中的节令,“晓”字写出暮宿晓行的时间。踏上旅程,透过参天大树的缝隙窥见朗月高悬天中;当旅人缘着山径行进,随着峰回路转视角的变换,刚才还可以看到的明月突然隐藏到浓密的树中去了。“暂飞高树里”,看似随意涉笔,无意求工,却清绝洗炼,独到含蓄:读者从“暂”字中可以领悟到,随着山路的曲折回环,明月还会跃出树丛;从“飞”字中可以感觉到,拂晓时万籁俱寂,天空仿佛突然增添了动感。这是一幅语意新鲜、有层次有节奏的活动画面,意境幽美,景色错落有致,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由于曙色渐开,银河逐渐西流沉沦,又被群峰遮蔽,所以看不到了。最后一句“秋河隔在数峰西”,一笔带过,戛然而止。这两句一详一略,一实一虚,把近景远景、明暗层次、时间空间安排得井然有序,将所描绘的景色熔铸在俊美流畅的对句中,给全诗增添了富有特色的艺术魅力与和谐悦耳的音乐效果。同时,透过这两句景色描绘,使人深深体味到旅人夜宿晓行,奔波不已的艰辛。
这首七绝写得很圆熟。诗人采用剪影式的写法,截取暮宿和晓行时自己感受最深的几个片段,来表现石邑山中之景,而隐含的“宿”字给互不联系的景物起了纽带作用:因为至山中投宿,才目睹巍峨的山,迷漫的云;由于晓行,才有登程所见的晓月秋河。“宿”字使前后安排有轨辙可寻,脉断峰连,浑然一体。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呆板,显得既有波澜又生神韵。表面看,这首诗似乎单纯写景,实际上景中寓情。一二句初入山之景,流露作者对石邑山雄伟高峻的惊愕与赞叹;三四句晓行幽静清冷的画面,展现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式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羁旅辛苦,孤独凄清的况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还不了解:咸丰皇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许褚作为曹操手下最详情
古代后宫妃嫔不能干政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详情
宰相是处于君王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详情
历史上武则天真的杀了永泰公主吗?关于公主死的经过,《旧唐书》、《新唐书》和《详情
众所周知唐朝建都于长安,洛阳是它的东都,那她为何偏爱东都洛阳?这是很多读者都详情
明宣宗朱瞻基,汉族,明朝第五位皇帝。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详情
武则天为何要杀裴炎?他犯了什么错?要知道裴炎可是唐高宗病重时拜相,受遗诏辅佐详情
对明代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皇帝详情
俗话说的好:“食色性也”,作为女人权利巅峰的武则天当然不能免俗,那么武则天是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荀彧和曹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详情
李斯,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协助秦始皇消灭各诸侯国,完成统一大业。详情
李世民晚年要拔刀自杀是什么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贞详情
武则天为什么最终还是还给李家了?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6详情
上官婉儿为什么会被李隆基除掉?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中详情
李显被武则天废黜,为何还能重登上皇位?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详情
对古代夏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八年“详情
82岁的武则天退位后,为何没人杀她?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详情
李治为什么会爱上大自己四岁的武则天?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详情
还不了解:古代夏天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太平公主有没有想过登基当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武则详情
李世民为什么不宠爱武则天呢?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武则天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还不了解:夷陵之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详情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详情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详情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详情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详情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详情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详情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详情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芳官是贾宝玉屋里实在数不上的一个小丫头,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详情
李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详情
红楼梦中袭人绝对是一个精明的女子。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详情
袭人,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金,宝玉房里四个大丫鬟之首。跟着趣历史小详情
虞美人·浙江舟中作 赵孟頫 〔元代〕 潮生潮落何时了?断送行人老。消沉万详情
别储邕之剡中 李白 〔唐代〕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舟从广陵去,水详情
闻鹊喜·吴山观涛 周密 〔宋代〕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详情
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岑参 〔唐代〕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 凭添两详情
横江词·其四 李白 〔唐代〕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详情
浣溪沙·红蓼花香夹岸稠 晏殊 〔宋代〕 红蓼花香夹岸稠,绿波春水向东流。详情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辛弃疾 〔宋代〕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