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攻打明军那么容易 李自成为什么换个对手就不行了
2022-03-31 15:51:23 李岩(明末) 刘宗敏 李自成

  对李自成清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李自成打明代势如破竹,为什么打清代却节节败退?

  清军入关前,可动员的兵力约15万。

  其中,八旗满洲约6万人;蒙古、察哈尔八旗2万人左右;汉军八旗近3万人。

  外藩蒙古(如科尔沁部)3万余人;

  另有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沈志祥四部人马,合计1万人。

image.png

  一眼看去,清军的兵力并不多。

  然而实际上,这个兵力相较于南明和李自成的大军,却是有优势的。

  因为清军的15万人,都是精锐。而南明和李自成的大军,虽然名义上的规模都很大。但精锐之师并不多。

  比如江北四镇,号称几十万大军。可实际的可战之兵还不足10万。

  高杰部的实际兵力约3万,其中有9000骑兵

  刘泽清和黄得功两部人马合计4万。

  刘良佐部实际人马仅1万出头。

  这8万多人,才是江北四镇的实际兵力。

  李自成的情况也一样。大顺军人员,大体分为三个来源:

  一是李自成从商洛山带出来的精兵。这些人的军事素质过硬,战斗力极强,有较好的组织纪律性。且与李自成同甘共苦,对李自成绝对忠诚,都是死忠之士。

  不过这些人的数量不多,还不到一万。

  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在汉中战败,逃入商洛山区活动时,他的剩余兵力肯定不止所谓的十八骑。按围剿过李自成的洪承畴、杨嗣昌等人的说法,闯军这一时期的兵力,应在两千精兵左右。

  除了同生共死的老哥们外,顺军第二大来源是李自成杀出商洛山后,在各地征召的贫苦老百姓。这些兵,大多是穷苦出身,数量也较为庞大,是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的根基。

  但是,由于李自成一直都是流动作战,对部队缺乏系统的整训。因此,这些农民兵的军事素质和忠诚度,参差不齐。有对李自成忠心耿耿的精锐,也有见风使舵的乌合之众。

  第三个来源是李自成攻入西安后,陆陆续续招降的以陕甘边军为主的明代降兵。这些明军的数量也不少,军事素质也不差,毕竟原本就是驻扎在边防的精锐。

image.png

  但是,由于李自成招降他们的时间很短,未对他们进行整编,几乎都是由原来的总兵继续统领。

  因此,这些人对李自成的忠诚度很差。只能打顺风仗。一旦李自成战败,或者不能给他们发军饷了。他们就会跑路,甚至是反叛。

  总体而言。李自成的几十万大顺军,大体上分为三部分。

  一是老哥们,忠诚度极高,战斗力很强。但数量比较少。

  二是招募的农民,数量多,但忠诚度和战斗力参差不齐。

  三是招降不久的明军,军事素质比较好,但忠诚度极差。

  山海关大战时,李自成的兵力在25万左右。

  其中一大部分,都是他东征过程中,陆陆续续招降的明军。而他在山海关的实际可用之兵还不到6万人。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如果李自成能招降或灭了吴三桂,控制住山海关,在京城站稳脚跟。同时,把那帮墙头草明军和士绅阶级笼络住。他肯定不会像历史上那样,称帝仅一年,就惨死于九宫山。

  但由于种种原因。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未能稳住局势,且得罪了士绅阶级,未能笼络士大夫人心。于是,一切也就朝着不利于他的局面发展了。

  1644年5月,针对李自成犯的错误——弑君灭国,刑辱权贵,劫掠百姓。

  范文程为多尔衮制定了三条针对性政策。

  一,打出旗号,杀李自成,为崇祯报仇。

  这一招,很妙,搞得南明那帮人都误以为满清是朋友。

  二,笼络明代军阀和士绅。有本事的人,均可封王封侯,子子孙孙,永世茅土。

  在此重赏激励下,大批明代将领纷纷降清。

  三,严整军纪,禁止清军劫掠老百姓。

  我们了解,打下江南后的清军很残暴。但在李自成死前,清军的军纪还不错,迷惑了不少老百姓。

  1644年下半年,在清代的这套组合拳下,李自成的个人威望大跌,大量原本投降李自成的明代官员和明军,纷纷反水。

image.png

  这些人,前脚还溜须拍马,极力迎奉李自成派到基层的官员和将领。但当听说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后脚就翻脸不认人,挥起屠刀大肆屠杀。

  比如李自成进北京前,曾在宣化、怀来留守了六千精锐。这六千精锐大顺军还没等到和清军交手,就被反复无常的原明代宣府巡抚李鉴指挥明军干掉了。

  还比如在大同,李自成也留了一万兵力。听说李自成兵败后,原明代大同总兵姜瓖立马指挥所部干掉了这一万大顺军。

  其他地区大顺军的详细情况,可参考顾诚先生所著的《明末农民战争史》。

  一言以概之,李自成的很多精兵,还没碰到清军,就被复叛的明军歼灭了。

  而这些顺军被歼灭后,对于兵败山海关后的李自成而言,可谓是雪上加霜

  截止至1644年底,清军陆陆续续招降了近10万明军后。与李自成的军力对比,差距又进一步拉大。

  插一句,清军入关初期招降的明军,后来大部分又背叛了清代。

  如多尔衮推行“剃发令”时,山西的5万多明军宣布反正,与清军大战一年。

  康熙削藩时,吴三桂造反,引发了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

  当然,这都是后话。

  1644年底,面对差距越拉越大的现实。此时的李自成,并非不能翻盘,如果他能守住陕甘地区,重新发育,仍有反击之力。

  但是,由于大顺军发起怀庆战役,引起了清廷对他的注意。多尔衮立即调集10万精锐,兵分两路攻打西安。而在潼关城下,李自成又未能击败多铎率领的清军。

  于是,李自成也就只好放弃西安,与侄子李过分别率10万人(其中有大量老百姓),往襄阳方向转移。

  等李自成走后,早先归顺于他的,镇守在延绥、宁夏、甘肃、固原等地的6万明军,也陆续降清。

  吸纳这些明军后,清军力量再次增强。

  其实,这个时候的李自成,仍然还有一线翻盘的希望。

  他退到襄阳后,如果能以一部分兵力,在襄阳顶住清军的追击。再以一部分兵力,拿下江南或云贵湘桂等地作为根据地。

  等到多尔衮发布“剃发令”,引发各地明军纷纷反正,天下大乱之际,他尚有再次趁乱翻盘的可能性。

  但在关键时刻,李自成直接放弃了已经经营了两年之久的襄阳,带着近20万人(一大半是老百姓)流动作战。

image.png

  关于为什么要放弃襄阳,原因可能是李过的人马未到,李自成的军力不足以打下江南,需要把原本镇守襄阳的七万顺军带走。

  他这么操作,本来也不无道理。

  但问题在于,清军比起以前的明军,追击效率很高。

  李自成刚放弃襄阳,清军就杀到了襄阳。

  李自成刚拿下武昌,清军就追到了武昌。

  清军在追击过程中,穷追猛打,一点喘息之际也不留给李自成。

  而在应付清军的追杀过程中,顺军在既无立足之地,也缺乏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多次被清军重创。损失惨重。就连刘宗敏也被清军俘虏后斩杀。

  一时之间,李自成陷入了绝境。

  1645年4月,李过的人马仍未赶到湖北。而李自成已经坚持不住了。

  为了摆脱清军的追击,李自成率仅存的8万多人钻进山区,想经九宫山进入江西。

  但在进入九宫山后,李自成阴沟里翻船,被一伙地主武装打死。

image.png

  李自成死后不久,李过的人马终于赶到,在与李自成的旧部会和后,有近20万之众。

  之后,李过率顺军余部,先后与南明和大西军合作,成功在川东打出一片根据地。

  但是,顺军的主心骨是李自成。

  没有李自成,顺军成不了大气候。

  1664年,在清军的重兵围堵下,在川东坚守了近20年的大顺军,全军覆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