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被俘后为什么能活着回来?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公元1449年,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是黑暗的一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仓促组成了20万军队,御驾亲征瓦剌大军。在这场看似必胜的战争中,明英宗亲率的军队却遭到了惨败,随军的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等66名朝中大臣战死,英宗朱祁镇在混乱中被俘,20万大军毁于一旦,最为精锐的三大营全军覆没,史称“土木堡之变”。其实,类似的场景曾在300多年前的两宋之际就发生过,但明英宗却并没有像宋徽宗、宋钦宗那样客死他乡,而是在几年后被瓦剌毫发无损地送回。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瓦剌军和大明的实力相差悬殊,不敢伤害明英宗。经过明初几位仁君的励精图治,大明朝国力早已十分强盛,即便前线的军队惨败,朝廷重新调遣一批军队也只是时间问题。而瓦剌则是蒙古人的一个分支,经过多年的斗争、分裂,势力早已不再强盛。而瓦剌军这次能将皇帝俘虏,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太监王振的指挥。瓦剌军首领也先知道,自己想要再次打赢明军是不太可能的事,他更愿意把英宗当成一个“长期饭票”,因此,他自然要保证人质的安全。
其次,明朝统治者的应对足够高明。在土木之变后,朝廷内在经过短暂的混乱之后,于谦等大臣立即拥立了英宗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帝,并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这样一来,瓦剌军妄图俘虏皇帝、令明军不战而降的美梦便破碎了。朱祁钰在登基后,提拔于谦等能臣,在短时间内从河南、山东等地调集了22万大军,不仅打赢了随后的北京保卫战,还在其后的大同边镇保卫战中将丢盔弃甲的瓦剌军赶出塞外。
第三,英宗在塞外得到了贵人帮助。在被俘虏之后,英宗身边只剩下了两个随从,一个是袁彬,另一个叫哈铭。二人都对这个失势的皇上极为忠心,时间久了,三人成了极好的朋友。不仅如此,英宗的个人魅力甚至感化了瓦剌的上下君臣,首领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就是其中之一。伯颜帖木儿时时处处帮着英宗说情、处理各种事端,英宗在被俘的初期没有被杀,也全靠这位伯颜帖木儿将军。久而久之,二人产生了极为深厚的友情,在英宗被放回的时候,伯颜帖木儿还大哭着一直将英宗送了很远。
第四,瓦剌人内部矛盾不断。土木之变后,正赶上瓦剌刚吞并鞑靼不久,内部十分混乱,可汗脱脱不花与权臣也先之间的矛盾爆发。瓦剌在北京保卫战失利后,鞑靼部落便转而投奔了更为强大的明朝,期望能依靠明朝强大的实力复国。内部的背叛和边境上虎视眈眈的明军,瓦剌实在无暇兼顾,如果不放走英宗,一旦遭到双方联合,后果则不堪设想。
第五,瓦剌要分化明朝内部。明英宗被俘后,瓦剌原本想待价而沽,敲诈明朝。结果明朝大臣却不上当,很快拥立了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上位。朱祁钰登基称帝后遥尊哥哥为太上皇,根本不在意他的死活。瓦剌太师也先从明朝身上刮不出油水,索性便将明英宗放回去让朱祁钰闹心。因为他知道,一旦明英宗回去,明朝内部一定会开战。
一年后,瓦剌首领越来越觉得太上皇朱祁镇是个烫手山芋,于是便主动派人求和,表示自己愿意放回朱祁镇,并不断派使臣前往大明进贡,在各方努力下,“北狩”的朱祁镇终于踏上了大明的疆土。由此可见,弱国无外交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只有国家强大,才有尊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孛儿只斤·察合台(1183年 —1241年) ,察合台汗国建立者。又译察阿歹详情
孛儿只斤·术赤(1177年—1225年),蒙古国军事将领。又译拙赤、珠齐、述详情
赵谌(1117年-?),宋钦宗赵桓长子,朱皇后所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详情
全福帝姬赵氏,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之女。于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之后详情
赵小金(1126年 - 1127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四详情
赵金铃(1124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三女。封号详情
赵金姑(1121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二女。封号详情
赵赛月(1119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一女。封号详情
赵金印(1118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女。封号令详情
赵金珠(1117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九女。封号详情
赵串珠(1114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八女。封号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对古代攻城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打仗详情
还不了解:古代城门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想知道:文景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怎么样吗?历史上二帝曾多次下诏劝课农桑,按户详情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的第一个诸侯国就是齐国,周天子封其为侯爵,位置在今天的山东地详情
文体的发展也像其他事物一样,有生有灭,有盛有衰, 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详情
文景时期的商业经济发展的怎么样?在工商业方面,汉文帝下了一个很重要的诏书:“详情
还不了解:秦国和齐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田氏代齐。西周初年,周王朝封吕尚与齐地,吕尚是谁,他还有个详情
蒙恬,一位值得后人赞叹的忠臣良将,他为巩固秦朝统一立下丰功伟绩,出生将门世家详情
对古代打仗和城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详情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详情
对刘备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全面详情
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详情
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梁郡之战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地区发生的战争。详情
邺城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北周上柱国详情
利州之战发生在北周大象二年(580)八月。当时益州总管王谦起兵反,遣达奚甚攻详情
杨坚平王谦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至十月,左丞相杨坚命柱国梁睿详情
尉迟迥之乱,又称杨坚平尉迟迥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尉迟迥等北周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众所周知文景之治的出现离不开当时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那么历史上文景时期的与民详情
想知道文景时期的赋税制是什么样的吗?这个制度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详情
影视剧《梦华录》正在热播,其中有一些问题我们始终不明白:宋引章是著名的琵琶女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