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为何要三顾茅庐,诸葛亮才答应加入刘备麾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诸葛亮不出山,估计就不会有三国鼎立的局面。但是如果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就很有可能不会出山。因此,刘备三顾茅庐改变了历史的走向。那么,刘备和诸葛亮既然是意气相投,为何还要经过三顾茅庐这个过程呢?
一、刘备三顾茅庐表达自己的诚意。
在历史上,对于刘备三顾茅庐这件事是有所争议的。有记载说诸葛亮是主动投入刘备阵营的,并且刘备在刚开始并没有发现诸葛亮的才能。在诸葛亮主动为刘备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之后,才得到了刘备的认可和重用。如果从普通人的眼光来看,这种说法也是能够站住脚的。
不过这种说法也遭到了很多人的驳斥。不但在《三国志》中明确记载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而且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也说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以诸葛亮的身份地位,他是不会在正式的奏章中编造事实的。因此,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
那么,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呢?这是因为刘备思贤若渴。刘备在中国北方征战了半生,他拥有一定的政治军事才能,也拥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占据了徐州作为根据地。但是刘备却被曹操打得立不住,只能逃到荆州避难。
刘备痛定思痛,发现自己集团的主要缺陷是缺乏政治人才。他为此四处寻找,企图弥补自己集团的缺陷。但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他连人迹罕见的深山老林都寻找遍了,可是还没能找到自己渴望的人才。
这是因为在那个时代,文化被垄断在世家大族的手中。刘备出身贫寒,他可疑的身世不被世家大族所认可,这使得那些治国理政的人才不去投靠刘备。在荆州地区,随着刘备对人才的优待信用,才让他得到了诸葛亮的信息。
其实刘备与诸葛亮的交集已经很晚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已经来到荆州数年之久。而且在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的第二年,曹操就南下夺取了荆州。在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时候,强调诸葛亮的才能,说只能去请诸葛亮而不能命令他前来。这就让刘备下定了三顾茅庐的决心,为了得到诸葛亮的加入,他要付出超过旁人的诚意。
当年刘邦为了得到优秀的军事人才,他就封坛拜将,让名不见经传的韩信担任大将军。这让韩信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让韩信死心塌地为刘邦效力。史书上说刘备有高祖之风,他亲自三顾茅庐也正是效仿先祖,让诸葛亮为自己真心效力。
诸葛亮对于刘备事业的作用,不亚于韩信对于刘邦事业的作用。而且,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可遇而不可求。如果错过了诸葛亮,刘备将永远无法再拥有像他那样的人才。因此,无论刘备用何等礼仪来请诸葛亮,对于他来说都是值得的。
二、诸葛亮事不过三是表明自己的态度。
于是,历史上就发生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在历史上没有详细说刘备三次去请诸葛亮出山的经过,只不过前两次刘备都没有见到诸葛亮。至于说刘备为什么没有见到诸葛亮,这让人们不由得产生了疑问?
因为我们知道,诸葛亮当时躬耕陇亩,应该居有定处。他已有家室,也不可能离家远去。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应该很容易就找到他。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刘备连续找了诸葛亮三次才见到他,这里面的奥妙不由得耐人寻味。
刘备没有见到诸葛亮,无法只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诸葛亮不在家,另一个原因是诸葛亮在家却避而不见。第二个原因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如果诸葛亮故意避而不见的事情败露,就很可能会让刘备产生误会,进而放弃相请诸葛亮的行为。
因此,刘备没有见到诸葛亮,很大的原因是诸葛亮当时并未在家。诸葛亮作为荆州名士,他的交游很广。在农闲时期,与好友交往,互相交流学问就成了他的日常活动。正是有了这种交流,才让诸葛亮未出茅庐,就知天下三分,对天下的形势了如指掌。
由于诸葛亮的频繁出游,才使得刘备难以找到他。不过刘备依然锲而不舍,经过两次碰壁后,第三次终于找到了诸葛亮。这第三次找到诸葛亮,很大程度上是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打动的结果。在刘备第三次去诸葛亮草庐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有了定局。
诸葛亮作为一位志存高远的政治家,对天下形势当然十分关注。像刘备来到荆州这样重大的事件,诸葛亮当然很关心。他的好友徐庶投身刘备的阵营,也对诸葛亮的触动很大。从徐庶的选择中,诸葛亮也对刘备产生了兴趣,在经过了解后,对刘备也有了自己的兴趣。
不过从诸葛亮的内心来说,他也并没有一定要加入刘备阵营的想法。按照诸葛亮自己的话来说,他当时的想法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是当刘备连续来访,向自己抛来橄榄枝的时候,诸葛亮的心绪被刘备的诚意打动了。于是,在刘备第三次来访的时候,就遇到了等候多时的诸葛亮。
可以说,双方的见面是双方刻意安排达成的。诸葛亮为了这次相见,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他对刘备侃侃而谈,说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在这篇震古烁今的伟大政治蓝图中,诸葛亮充分发挥了他的政治天才,从天下大势的走向,到刘备集团的进取方向,都做了严密的论述。
尤其是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刘备集团内部状况也了解得很清楚。他在做北伐规划的时候,就特意指出让一员上将率领荆州军马攻打宛洛,这位上将不言而喻就是关羽。正是诸葛亮对刘备集团内部的清醒认识,才让他能够提出像《隆中对》这样合理的战略方案。
仅从这方面来看,我们就知道诸葛亮对刘备的认可。因此,在刘备三顾茅庐时,就没有出现诸葛亮外出的情况,如愿以偿地见到了诸葛亮。刘备用三顾来表明自己敬重诸葛亮的态度,而诸葛亮正是从刘备的三顾中感受到刘备的诚意,在和刘备见面交谈后,互相得到认可的双方,就立刻确立了君臣的名分。
结语:
刘备为了招揽诸葛亮,不惜三顾茅庐。这是因为刘备阵营缺乏能够治国理政的政治人才,被世家大族排斥的刘备,除了同样遭到排斥的诸葛亮,无人可以招揽。在得知诸葛亮的才能后,刘备就下定决心,按照徐庶的建议,亲自去请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虽然躬耕陇亩,但是在农闲的时候依然不忘游学。他在家中的时间较短,这就造成了刘备两次来访而不遇。不过诸葛亮已经感受到了刘备两次来访的诚意,便有了刘备第三次来访的相逢。在双方互相认可之后,两者便离开确定了君臣的名分,开启了三国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滋(729年—794年),字公茂,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朝时期宰相。详情
杜式方(?-822年),字孝元,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大臣,司徒杜详情
还不了解:刘封和关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详情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所谓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三国时期的战争,详情
窦参(733~792年),字时中,雍州平陵(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人。唐朝宰相详情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详情
对曹操杀华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为什详情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太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士兵为详情
还不知道:古代打仗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士兵在详情
在春秋时期,中原大地上诸侯林立,各国为了让自身更加强大,诸侯之间相互征伐。经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打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公元1629年,皇太极率领10万后金大军,进攻明朝。由于满人一直和蒙古人交好详情
说起大明王朝,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欢这个王朝,因为这个王朝很多故事大家都听说过,详情
秦始皇去世后,赵高篡改了历史,赵高让根本什么都不懂得胡亥继承了皇位,这时候天详情
关于诸葛亮出山,一向有“三顾茅庐”和“毛遂自荐”两种说法。 “三顾茅庐”一详情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公元详情
对曹操兵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真实的赤壁详情
对逍遥津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逍遥详情
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详情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详情
对刘备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全面详情
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详情
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梁郡之战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地区发生的战争。详情
邺城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北周上柱国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古代宵禁之后,是否真的无法出城了呢?大部分情况下确实是这样,详情
自然界(Natural world),一般是指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客观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成语“以身试法”出自于哪个典故?“以身试法”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言九鼎”出自于哪个典故?“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诺千金”出自于哪个典故?“一诺千金”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发千钧”出自于哪个典故?“一发千钧”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