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稳定边境局势,打击其他势力,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曾主动和亲了十多个公主给匈奴。西汉后期,匈奴大败,但即使是汉武帝之后,也没有一个匈奴公主嫁到汉朝来,甚至连嫁给官员大臣的记录都没有。这是究竟为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1、从上到下,从汉武帝开始就比较“刚”
汉武帝打匈奴打的非常凶狠,不但不给匈奴喘息的机会,而且多次主动出击,甚至大将们在草原横冲直撞,还直接攻到了匈奴王庭。虽然匈奴的王庭不像中原那个固定,但是能打到这种程度,足见汉武帝和手下众多将领的决心。
有了前方的战事和边境的激烈对抗,汉朝官员自然不会主动去娶匈奴的公主或女子,而匈奴同样也不会无端提出这样的请求。
2、匈奴女子中原人实在不敢恭维
匈奴这个草原游牧民族生活方式非常奔放,没有中原人的细腻和优雅,先别提什么琴棋书画,就是简单的梳妆打扮她们也没有。每日骑马挤奶,与牲畜共同生活,其身上味道可想而知。汉朝的官吏怎么会看得上这些女子?这与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的中原女子相比,从审美上就无法过关了。
3、狂野的习俗
匈奴这个非常“狂野”的民族有很多汉朝人不理解的风俗习惯,比如一家人中的父亲去世了,儿子就要娶自己的后妈为妻子。如果兄弟去世了,其他兄弟就要娶兄弟的妻子。不论男女老少,对此事习以为常。
按照这个习俗,如果哪位官员或者皇亲国戚娶了一位匈奴女子,家主一过世,她又死活的想要嫁给大少爷,这不笑掉大牙了?所以,以汉朝人的思想观念,匈奴人是完全不开化的“野人”,娶了他们的女子,就是主动丢人现眼的。
4、忌惮叛乱
先不说汉朝的官员想不想娶匈奴女子,就算真的思想开放,想在当时走点新潮,可是皇帝和朝廷也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史记》记载,匈奴的头曼单于(头领)想立小儿子为继承人,他的大儿子冒顿就偷偷训练手下:自己的箭射到哪里,手下的箭就要射向哪里。他先射自己的马,大家都射马,然后他又射自己的妻子,手下又一起射他的妻子,最后他拿弓箭射自己的父亲,手下立刻万箭齐发,然后冒顿就当了新单于了。
这样的风俗狂野,汉朝人实在是接受不了。如果娶个匈奴媳妇回来,别说他当不当细作,将来生个儿子直接造反了,都是非常有可能的。所以,谁也不敢拿身家性命开玩笑。
5、汉朝与匈奴的势力博弈
按照以上的思路来看,汉朝不论皇亲国戚,还是大臣官员,都是不会想要一个匈奴公主做媳妇或者儿媳妇的。除了不喜欢他们的风俗,还要顾及双方的敌对关系。后来,汉朝猛攻多年后,匈奴势力大减,又经历了内部衰败和分化,南匈奴归顺汉朝,北匈奴逃跑。
公元前33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来到长安觐见汉元帝,请求和亲。汉元帝在宫中选中一名叫皓月的宫女嫁给了他。皓月从小精通琴棋书画,长相更是美若天仙,呼韩邪乐的屁颠屁颠的就回去了,走时还发誓“永保边境安宁”。这位皓月宫女就是著名的王昭君了。
按照势力博弈来看,谁的势力大,谁才能有权力同意和亲,谁的势力弱谁才会主动要求和亲。所以,从刘邦开始,汉朝曾主动和亲过多位公主给匈奴,但是效果甚微。而汉武帝以后,匈奴也知道自己的公主可能拿不出手,所以又主动来和亲当女婿,这种势力博弈的往复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了。
不过,不论谁的势力大,汉朝皇亲国戚和官员都没有任何心思想要娶一个匈奴女子为妻的。当然,那些常年在边境作战的普通士兵和被俘到匈奴的人除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孛儿只斤·察合台(1183年 —1241年) ,察合台汗国建立者。又译察阿歹详情
孛儿只斤·术赤(1177年—1225年),蒙古国军事将领。又译拙赤、珠齐、述详情
赵谌(1117年-?),宋钦宗赵桓长子,朱皇后所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详情
全福帝姬赵氏,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之女。于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之后详情
赵小金(1126年 - 1127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四详情
赵金铃(1124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三女。封号详情
赵金姑(1121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二女。封号详情
赵赛月(1119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一女。封号详情
赵金印(1118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女。封号令详情
赵金珠(1117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九女。封号详情
赵串珠(1114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八女。封号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对古代攻城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打仗详情
还不了解:古代城门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想知道:文景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怎么样吗?历史上二帝曾多次下诏劝课农桑,按户详情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的第一个诸侯国就是齐国,周天子封其为侯爵,位置在今天的山东地详情
文体的发展也像其他事物一样,有生有灭,有盛有衰, 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详情
文景时期的商业经济发展的怎么样?在工商业方面,汉文帝下了一个很重要的诏书:“详情
还不了解:秦国和齐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田氏代齐。西周初年,周王朝封吕尚与齐地,吕尚是谁,他还有个详情
蒙恬,一位值得后人赞叹的忠臣良将,他为巩固秦朝统一立下丰功伟绩,出生将门世家详情
对古代打仗和城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详情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详情
对刘备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全面详情
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详情
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梁郡之战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地区发生的战争。详情
邺城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北周上柱国详情
利州之战发生在北周大象二年(580)八月。当时益州总管王谦起兵反,遣达奚甚攻详情
杨坚平王谦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至十月,左丞相杨坚命柱国梁睿详情
尉迟迥之乱,又称杨坚平尉迟迥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尉迟迥等北周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众所周知文景之治的出现离不开当时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那么历史上文景时期的与民详情
想知道文景时期的赋税制是什么样的吗?这个制度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详情
影视剧《梦华录》正在热播,其中有一些问题我们始终不明白:宋引章是著名的琵琶女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