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士,字鲁一,又字鉴泉,号磵泉,又号秋田老人,清朝乾隆时期状元,官至侍读学士。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乾隆十七年,38岁的秦大士和其它举人进士一起,来到了宫里参加殿试。终于有了光宗耀祖的机会,可是这位新晋举人的心里却特别紧张,他不知道一向以率性著称的乾隆皇帝,会不会出一些自己难以应对的问题呢。
这一年的殿试正好赶上了太后60圣诞,乾隆皇帝便想把这次殿试办的有趣味一点,刁难一下进士们,好让进士们出丑,以此哄太后开心。正当乾隆皇帝冥思苦想,怎么也想不出试题时,正巧看到殿试名单中“秦大士”三个字。乾隆皇帝心想,这个“难题”来了。
秦桧害死岳飞,是千古罪人,后人无不对他唾骂。而这位秦大士,竟然是奸臣的后代,这个题材不可错过!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以姓名考问秦大士。
果然,秦大士御前觐见,乾隆皇帝却故意板着脸问道:“秦大士,你真是秦桧的后代吗?”谁知道,秦大士只是一愣,随后,不紧不慢地回答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皇帝一听,愣了半天,随后,哈哈大笑,让秦大士顺利的通过了殿试,并且成为清朝开国以来的第43位状元,大魁天下。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好奇,为什么秦大士的回答,会让乾隆皇帝开心不已呢?这句话又充满这说明什么样的智慧,体现什么样的口才,让乾隆都心服口服呢?别着急,听过分析之后,大家自然会明白,秦大士的口才玄妙之处。
第一:秦大士巧妙回避了尖锐锋芒
乾隆皇帝十分喜欢附庸风雅,平时也很喜欢读《史记》等历史书籍。据说,他的贴身太监们之所以大多以赵为姓,就是因为乾隆皇帝讨厌赵高这样的奸宦,需要时常提醒自己。
所以,秦大士如果直接说自己姓秦,又正好是秦桧的后人,很容易让乾隆心生不满,一个不小心,很可能就名落孙山了。所以,这个时候,秦大士不直接回答,反而是最智慧的。
第二:秦大士在维护自己的尊严
有的人可能会问了,秦大士隐瞒出身或者在皇帝面前羞辱秦桧,难道不行吗?
要知道,殿试之前,皇帝肯定已经得到了进士们的户籍,也就是说,自带简历被面试。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大士要是回答自己不是秦桧后人,很容易因为隐瞒被处以欺君之罪。
再有,羞辱秦桧肯定是不行的。秦大士的先祖秦梓,是秦桧的同胞兄弟,也就是秦大士的长辈。秦大士如果一直辱骂秦桧,也会因为不孝顺而失去自己的名声。
第三:秦大士“暗捧”乾隆皇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一朝天子一朝臣”,意思是说,什么样的皇帝,就会有什么样的臣子。在赞美了乾隆皇帝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秦大士认为,物是人非,时移世易。励精图治的乾隆皇帝和听信谗言的宋高宗,怎么能一概而论!秦桧残害忠良,作为秦桧后代的秦大士,也觉得惭愧。但是,秦大士能够作为殿试的一员,尤其是在乾隆皇帝的“领导”下,自己一定会是个好官。秦大士的回答在小小地夸奖乾隆皇帝之后,又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可以说是非常有智慧、有口才的了。
另外,秦大士的回答也是一个小小的反击和谏言,他在告诉乾隆皇帝,不要重蹈宋高宗的覆辙,如果乾隆皇帝忠奸不分,那么,秦桧这样的人还会再次出现。
其实,像这样的“口才”精妙,秦大士并不是第一次展露。
相传,秦大士与袁枚一起游玩的时候,正好来到了岳王庙。岳王庙的游客一听秦大士是秦桧的后人,就故意让秦大士对着秦桧的铜像作对联。袁枚为了给秦大士解围,开口便答道,“人于宋后羞名桧。”秦大士随后接道,“我到坟前愧姓秦。”他巧妙地把对秦大士的羞辱变成了对岳飞的赞美,真是好对绝对。
秦大士的故事也说明,遇到尴尬的时刻,不要紧张、不要害怕,用微笑和智慧去面对,用自己深厚的功底和敏锐的才思去思考,用自己积累的口才精妙去解决,这才是解决困境的最好办法。
不过,一般人不会有秦大士这样的才思敏捷,如果生活中、职场上遇到这样的难题,一般都会非常尴尬。有的人脾气暴躁,一旦场面失控,甚至要与对方争个面红耳赤,这不但伤了和气,甚至还有损自己的声誉,得不偿失。
其实,并不是什么事都需要针锋相对的去解决,反而要在平时多一些积累,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口才并不是可以说出多少华丽的辞藻,也不是可以连续演讲多长时间,在我们现在的职场中,往往需要你在关键时刻说出一句关键的话,达到扭转乾坤的目的。
而这句话才是“口才”最重要的用武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孛儿只斤·察合台(1183年 —1241年) ,察合台汗国建立者。又译察阿歹详情
孛儿只斤·术赤(1177年—1225年),蒙古国军事将领。又译拙赤、珠齐、述详情
赵谌(1117年-?),宋钦宗赵桓长子,朱皇后所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详情
全福帝姬赵氏,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之女。于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之后详情
赵小金(1126年 - 1127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四详情
赵金铃(1124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三女。封号详情
赵金姑(1121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二女。封号详情
赵赛月(1119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一女。封号详情
赵金印(1118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女。封号令详情
赵金珠(1117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九女。封号详情
赵串珠(1114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八女。封号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对古代攻城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打仗详情
还不了解:古代城门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想知道:文景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怎么样吗?历史上二帝曾多次下诏劝课农桑,按户详情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的第一个诸侯国就是齐国,周天子封其为侯爵,位置在今天的山东地详情
文体的发展也像其他事物一样,有生有灭,有盛有衰, 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详情
文景时期的商业经济发展的怎么样?在工商业方面,汉文帝下了一个很重要的诏书:“详情
还不了解:秦国和齐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田氏代齐。西周初年,周王朝封吕尚与齐地,吕尚是谁,他还有个详情
蒙恬,一位值得后人赞叹的忠臣良将,他为巩固秦朝统一立下丰功伟绩,出生将门世家详情
对古代打仗和城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详情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详情
对刘备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全面详情
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详情
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梁郡之战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地区发生的战争。详情
邺城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北周上柱国详情
利州之战发生在北周大象二年(580)八月。当时益州总管王谦起兵反,遣达奚甚攻详情
杨坚平王谦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至十月,左丞相杨坚命柱国梁睿详情
尉迟迥之乱,又称杨坚平尉迟迥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尉迟迥等北周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众所周知文景之治的出现离不开当时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那么历史上文景时期的与民详情
想知道文景时期的赋税制是什么样的吗?这个制度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详情
影视剧《梦华录》正在热播,其中有一些问题我们始终不明白:宋引章是著名的琵琶女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