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帝王杀开国功臣,基本已经是常规操作了,那么光武帝刘秀为什么不杀功臣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首先要明白,云台二十八将并不是在刘秀时期设立的。而是刘秀去世后,他的儿子为了纪念那些开国功臣而设立。原本是32位开国功臣,除去和皇室有亲戚关系的4位,把剩下的二十八位有功将领的画像放在南宫云台。后人还把这些将领与神话传说的天庭二十八星宿名称相对应,这就是“云台廿八宿”。这在当时算是头一遭,让功臣不仅可以得到爵位,还能得到死后的名声。
这二十八位将领,除刘植建武二年(26年)过早阵亡,祭遵建武九年(33年)、冯异建武十年病死军中,岑彭建武十一年被刺身亡外,余者皆得善终并受到优待。这种较为宽厚的做法,也为东汉末期带来一个较好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在东汉末年,皇帝没有什么权力的时候,依然有一帮忠于汉室的大臣愿意出来卖命。而在西汉时期,因为西汉对大臣的普遍刻薄,导致王莽最初篡位的时候,除了几个汉室宗亲,基本没有什么人站出来反对。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他们大多都能得善终的原因,个人觉得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
第一个原因光武帝刘秀对功臣的优待。一方面除了是因为刘秀本人的宽厚,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他想借用优待功臣的方式,逐步迫使功臣让权,削弱功臣的势力。
刘秀建武之世,封侯的一百多人,但后来与三公九卿参议国事的不过邓禹、李通、贾复三人而已,其余的都以宽宏的律法相优待,给他们一定的封地俸禄,并都以功名延续流惠于他们的后代子孙,却不让他们在朝廷中继续担任官职。刘秀明白,毕竟开国和治国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人才,要想治国有成必须另外选用更加适合的管理型人才,这一点他不仅看得清楚,做得也很果断。这样既保全的功臣们的清誉和富贵,也避免了君臣猜忌所带来的恶果。
第二个原因就是将领们知进退。
尽管当时有很多人对光武不以功臣任职,对那些已取得丰功伟绩的英俊之士弃而不用,抱有批评的态度,但以云台二十八将为代表的东汉初年开国功臣们却能坦然接受这样的安排,有的甚至主动采取规避的行动以远离政坛,以减轻君臣之间不必要的猜忌。
如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建武四年与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打败延岑之后,没有贪功恋栈,再也没有登上大规模战役的舞台,而是主动让贤,随后耿弇、岑彭、冯异、吴汉等人逐渐代替了他的位置。邓禹在当时是首席谋士,地位等同于后世的诸葛亮、刘基、李善长等人,却能主动避让,无疑给其他功臣们做了一个好的榜样。建武十三年,天下归一,邓禹封高密侯。
贾复儒生出身,为人刚毅方直,多有保驾护主之功。自归顺刘秀后,随其击信都、攻邯鄣、战真定、破邺城、平定郾城、召陵、新息等地,战功赫赫。建武三年出任左将军,建武十三年定封胶东侯。贾复临阵果敢、身先士卒,在东汉中兴功臣中以勇武见称。
刘秀曾称赞道:“贾督有折冲千里之威。”贾复在征伐中,多次在溃围中解救危急,身上受伤达十二处。刘秀因此很少令他远征,常让他跟随自己,所以贾复缺少独当一面的功勋。诸将每次论功,贾复都默然不语,从不居功自傲。刘秀常说:“贾君的功劳,我自己知道。”
跟随刘秀的开国的将领们,征战间隙,常常聚在一起聊天,话题当然也绕不开自述战功,胡吹乱侃一通。每当众将争功论能之时,大将冯异总是一个人默默地躲到大树下面。于是,士兵们便给他起了个“大树将军”的雅号。“大树将军”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在《后汉书》中,贾复与冯异、岑彭并列一传。史官这样评论三将:中兴将帅立功名的很多啊。但岑彭、冯异功勋卓著,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两将的功劳最大。而冯异、贾复从不自居功,岑彭讲信重义,此三将真足以感三军而惊敌人,所以他们能够成大业,终能保全荣庆。
出于对刘秀的了解,邓禹、贾复率先交归兵权,潜心儒学,耿弇等一干武将也紧随其后交出兵权。功成名就的云台诸将们似乎达成了共识,都能甘守寂寞,远离政治。云台诸将除了已逝的冯异、岑彭等人,参议国事的不过邓禹、李通、贾复三人,其余全部退隐二线,别说兵权,连政事都不过问,以实际行动减轻了君臣之间可能会出现的因互不信任带来的风险。
第三原因就是刘秀个人实力强,云台二十八将实力并不算出众。东汉建国,遇到的敌人不过是绿林赤眉这样的草莽,实力不算强劲,而云台第一将邓禹带队就吃过鳖。而且云台第二将吴汉,虽有功勋,但带兵骄纵,曾经把邓奉逼反过,这种粗线条的人,很难参于政治,而且早于刘秀而去。相比较西汉初韩信彭越英布,明初徐达常遇春蓝玉这样有灭国之力的顶级军事人才还是差不少。
第四个原因就是刘秀当上皇帝时年纪较轻,刘秀30岁称帝,正值壮年,称帝后在位33年,功臣们大部分都没有熬过刘秀。对比朱元璋为子孙铺路,刘邦仅比秦始皇小三岁,汉朝成立时候,已经是个长者了;刘秀还是很占据年龄优势的,二十八将绝大多数还是没有熬得过刘秀的。
推究起来,无论是光武帝另选贤能治国的举措,还是开国勋臣们刻意远离政坛,实在都是出于深谋远虑。开国勋臣们虽未能在庙堂之上再展宏图,但都得以善终,也维护了个人名誉和尊严。因此可以说,以云台二十八将为代表的东汉初年开国功臣们是幸运的,他们正可谓得其时,遇其主,知进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隋炀帝杨广的一生共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除了有一子早夭外,其余每个人都有着丰详情
对古代冷宫妃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妃详情
海兰珠,姓博尔济吉特,是蒙古科尔沁部族寨桑贝勒的女儿。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详情
曹丕,字子桓,曹魏的开国皇帝,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详情
三国这段历史,是东汉末年的延续,也是西晋时代的先声。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情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 在大详情
曹丕,字子桓,曹魏开国皇帝。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详情
朱棣,即明成祖,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详情
曹操在三国时期可以说是十分著名的一个人物,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详情
赵云,字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详情
孙策,字伯符,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趣历史小编带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清代宫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对古代皇帝下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详情
还不了解:古代女太监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对古代妃子殉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上驾详情
还不了解:古代宫女守陵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宫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还不了解:古代太监上厕所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详情
对古代太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时期的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敬事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详情
对古代太监和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帝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太监需求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详情
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详情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详情
对刘备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全面详情
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详情
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梁郡之战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地区发生的战争。详情
邺城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北周上柱国详情
利州之战发生在北周大象二年(580)八月。当时益州总管王谦起兵反,遣达奚甚攻详情
杨坚平王谦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至十月,左丞相杨坚命柱国梁睿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酒的历史非常悠久,古代不少文人学士就有关于酒的文学著作,而且《诗经·郑风·叔详情
众所周知万恶的封建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女子若是失去了丈夫这个生活支柱,人详情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陆游 〔宋代〕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详情
《红楼梦》混的最差的舅舅是谁?他就是贾探春和贾环的舅舅赵国基了。身为贾府奴仆详情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陆游 〔宋代〕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详情
自嘲 陆游 〔宋代〕 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 骑驴两脚欲到地详情
沁园春·孤鹤归飞 陆游 〔宋代〕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念累累枯详情
《红楼梦》中的癞头和尚真的治不好林黛玉的病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详情
众所周知《红楼梦》里“晴为黛影,袭为钗副”,那么探春和湘云的影子分别又是谁呢详情
众所周知古代男尊女卑,那么《红楼梦》中的赵姨娘有贾政的宠爱,为何还混的那么差详情
曹公写的《红楼梦》,里面没有一句是废话,那么其中龄官唱的“米大蜘蛛厮抱定”是详情
众所周知《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是一个权力欲很强的女人,那么后来的她为什么那么支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