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朱元璋的真爱马皇后是一代贤后,她虽身居深宫,也从未改变勤俭本色。那么她勤俭到什么地步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她常常劝勉丈夫:身处富贵,莫忘布衣。她常常告诫子孙,生长富贵,当知耕田种地的艰难。她自己则躬行节俭,言传身教,堪称一位德行高尚的贤妻良母。
平时,马皇后穿的是粗丝织的衣服,而且洗了再穿;穿了又洗。衣被破旧了舍不得更换。宫里每次缝制衣服,她把剩下的边边角角都拾起来,拼成被褥,供严冬御寒,织工治丝,她也不让丢掉一点乱丝败缕,而且要织工将那些坏乱的丝疙瘩织成次等的绢帛,赏赐给王妃、公主,并严肃地对她们说:“虽然是次等绢帛,在民间仍然难得,赐给你们,使你们知道蚕桑之不易。”
在饮食方面,马皇后从不特别讲究,平时一律粗茶淡饭。遇到旱年,她和宫妃们以素蔬为食,若是凶年,便吃麦饭野羹。她安排丈夫的生活,也同样以俭朴为原则。她认为不“忘本”,才能励精图治,帝王不但要自奉简素,还要提倡百姓节约储蓄,才不怕荒歉之年的突然到来。由于马皇后的影响和规劝,加上朱元璋也是布衣起家,使他能注意俭朴,明代开国之初,一切建筑设备都不许过分华丽,凡是雕饰之物,一律禁用。朱元璋还借用马皇后的话告诫臣下:“穿衣要思织女之勤劳,吃饭要念耕夫之劳苦。一切兴作都不得劳民伤财。”
马皇后还亲自带领公主王妃刺绣纺织。她常常告诫公主王妃,身为妇家,要勤于女工。她自己以身作则,常常缝补旧衣,制作新衣。虽处皇后之尊,她一直亲自操办主管丈夫的膳食,甚至连皇子皇孙的饭食穿戴,她也亲自过问。
马皇后与朱元璋忧乐与共30年,无论是在动乱的艰难岁月,还是在富贵为“天下母”的太平盛世,彼此始终情真谊灼。她不仅时刻留心政治,帮助丈夫治国安民,而且在生活上对朱元璋十分体贴关心,每日穿衣吃饭,她都亲自侍奉。遇到丈夫心情不畅时,她总是问长问短,细语相慰。朱元璋对她尊重信任,充满深情。马皇后死后,朱元璋恸哭不已,命令设立普度大斋,亲自烧香祭悼,从此再也没有册立皇后。
作为母亲,马皇后对子女以严为爱,她常常教育子女戒骄戒纵。特别是太子朱标,要求他仁慈友爱,以便将来做一名开明君主。以严为爱,是马皇后对待子女的原则,对宁国公主、安庆公主等人,马皇后要求她们勤劳俭朴,不能“无功受禄”。朱元璋还将兄子朱文正、姊子李文忠及定远孤儿沐英收为养子,马皇后亦将他们视为亲生儿子。后来马皇后病逝,已被封为西平侯、升任大将军的沐英来到灵前,哭至呕血,悲恸欲绝,可见他对义母的感情之深。
作为“国母”,马皇后时刻关心民间疾苦。公元1372年,发生严重春旱,秧苗不能入土,百姓忧心如焚。马皇后为此焦急万分,命妃嫔公主同她一道改吃麦饭蔬菜,告诫后宫节约衣食,准备迎度荒年。一天夜里,下了一场春雨,第二天,她亲自上朝庆贺,并高兴地对朱元璋说:“妾事陛下20年,知陛下念虑之间全是爱民之心。”朱元璋也感动地说:“皇后能同心忧勤,真是天下百姓的洪福啊!”
公元1382年秋,马皇后病逝,享年51岁。病重期间,她自知难以痊愈,怕因此连累医生,坚决不肯服药。临终嘱咐朱元璋:“愿陛下求贤纳谏,有始有终,愿子孙个个贤能,臣民安居乐业,江山万年不朽。”言毕溘然长逝。朱元璋放声恸哭,文武百官无不垂泪,连边陲龙州(今四川江由)百粤也上表悼唁。九月,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仪式,将马皇后葬于孝陵(今南京明孝陵),赠谥号为“孝慧皇后”。
公元1403年,成祖朱棣即位,给马皇后上尊谥为“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
公元1538年,嘉靖皇帝又追赠马皇后尊谥为“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滋(729年—794年),字公茂,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朝时期宰相。详情
杜式方(?-822年),字孝元,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大臣,司徒杜详情
还不了解:刘封和关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详情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所谓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三国时期的战争,详情
窦参(733~792年),字时中,雍州平陵(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人。唐朝宰相详情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详情
对曹操杀华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为什详情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太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士兵为详情
还不知道:古代打仗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士兵在详情
在春秋时期,中原大地上诸侯林立,各国为了让自身更加强大,诸侯之间相互征伐。经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打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公元1629年,皇太极率领10万后金大军,进攻明朝。由于满人一直和蒙古人交好详情
说起大明王朝,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欢这个王朝,因为这个王朝很多故事大家都听说过,详情
秦始皇去世后,赵高篡改了历史,赵高让根本什么都不懂得胡亥继承了皇位,这时候天详情
关于诸葛亮出山,一向有“三顾茅庐”和“毛遂自荐”两种说法。 “三顾茅庐”一详情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公元详情
对曹操兵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真实的赤壁详情
对逍遥津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逍遥详情
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详情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详情
对刘备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全面详情
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详情
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梁郡之战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地区发生的战争。详情
邺城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北周上柱国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古代宵禁之后,是否真的无法出城了呢?大部分情况下确实是这样,详情
自然界(Natural world),一般是指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客观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成语“以身试法”出自于哪个典故?“以身试法”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言九鼎”出自于哪个典故?“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诺千金”出自于哪个典故?“一诺千金”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发千钧”出自于哪个典故?“一发千钧”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