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汉武帝是如何远征西域大宛的?
2022-05-26 17:49:44 鄂邑长公主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汉武帝远征西域大宛的故事。

  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赵始成为军正,王恢为向导(这可不是马邑之围时的那个王恢),李哆为校尉,率步骑六千及欲赎罪以求为自由身的刑徒数万征讨大宛。

  之所以以李广利为统帅,是因为此人乃是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因李夫人的缘故,武帝欲使李广利借此次出征积累战功封侯,故而才选择他统领大军。由于汉将赵破奴曾率区区七百骑兵大破楼兰,所以汉廷上下均认为西域诸国不堪一击,加上之前对匈奴连连获胜的缘故,使得此次远征被一种盲目乐观的情绪所笼罩。

  然而,俗话说的好,骄兵必败。等到李广利一出发,他就发现情况跟自己预想的完全不一样。沿途所经过的西域各国并没有因为见到汉军的军威而瑟瑟发抖,相反却很不以为然,拒绝为汉军提供补给,致使汉军一路上缺水少粮、苦不堪言

图片.png

  李广利无奈,只能率军攻打一些较小的城池,以便掠夺城内物资,但这样一来便大大损耗了汉军的精力。待到汉军抵达大宛边境时,已是个个饥肠辘辘、疲惫不堪。李广利挥军攻打大宛边城郁成城,却连日不克、伤亡惨重。无奈之下,汉军只得班师,一征大宛就这样虎头蛇尾地收场了。

  此次出征前后历时近两年,汉军折损十分之八却毫无收获。消息传来,武帝震怒,严令李广利部不准东入玉门关。李广利惊恐不已,只好屯驻敦煌,等待后援。

  远征大宛的再战

  太初二年(前103年)夏,汉武帝下令赦免愿意从军抵罪的囚犯,并连同征调的边地郡国士卒、民夫及刑徒共十万,悉数交由李广利指挥,再征大宛。其实就在当年初,浞野侯赵破奴部被匈奴所败,其军两万余骑全军覆没。故而朝臣之中不赞同远征者大有人在

  但武帝认为如果连小小的大宛也降服不了,不仅有损汉廷在西域的声望,匈奴也将轻视于汉,从而发起新的攻势。故而武帝将反对者悉数下狱或罢免,强令全国进行大动员。考虑到上回远征时沿途缺乏补给,汉军先后征集了十万头牛及四万匹骡马,用于运输军器粮秣。一时间,从关中到敦煌,车马相连、旌旗遍野,物资转运络绎不绝。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太初四年(前101年),汉军再次踏上征途。由于此次汉军人数众多、声势浩大,西域各国知道大汉来真的了,不敢对汉军稍有抵触,汉军一到纷纷打开城门,为大军提供粮食饮水。只有轮台城抗拒汉军,被汉军攻破后屠城。此后,西域各国震恐,大军一路之上再无抵抗。

  数月后,汉军顺利抵达大宛边境。李广利为保障后勤无忧,留下大部兵马守卫辎重和补给线,自领精兵三万直扑郁成城。大宛军出城迎战,大败而走,退回城内死守不出。李广利吸取教训,不再与其纠缠,而是绕城而走,直扑大宛国都贵山城。至贵山后,汉军首先切断城外水源,然后将其围住四面攻打。经过连续四十日的猛攻,虽然城池未破,但贵山军民已是伤亡惨重。

图片.png

  在这种情况下,城内发生内讧。主张亲汉的大宛贵族怨恨国王毋寡拒绝献马、劫杀汉使,从而招致灾祸,遂起兵诛毋寡,遣使持其首级赴汉营请降,表示若汉军受降,则全城解甲,城内良马任汉军挑选;若汉军不允,就杀尽良马,与汉军血战到底。

  就在这时,汉军斥候(侦察兵)探明,康居援救大宛的部队已近在咫尺,且城内有人凿井取水,饮水并未断绝。李广利与众将商议后认为,汉军久攻不下,已是人困马乏,若不许其降,则大宛固守城内、康居出兵于外,汉军内外交困,其势必败。

  鉴于此,李广利准许大宛投降,并立亲汉的大宛贵族昧蔡为王。大宛则为汉军提供粮食,并任由汉军选取马匹。汉军挑选了上等马数十匹、中下等马三千余匹带回国内。其实,后来汉军才发现,大宛马虽快,但体型纤细,负重能力差。故而将领和骑兵作战,更愿意选择粗壮的马匹,速度反而退居其次,这也是汗血马在古代中国消失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