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邦和吕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后这么狠毒,为什么刘邦不杀了吕后?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刘邦活着的时候吕后并不算狠毒,还有就是刘邦没有杀吕后的理由,刘邦和吕后算是政治盟友,其次就是刘邦杀了吕后对刘氏一族并没有好处。
吕雉是个金枝玉叶,父亲吕公也算是个有钱人,有一次刘邦参加了吕公的乔迁之喜。结果吕公会相面,竟然看中了混混刘邦,就这样吕雉在父亲的安排下,嫁给了刘邦。吕雉是个温柔的女人,年纪轻轻嫁给大她十五岁的刘邦,婚后她任劳任怨地劳作,照顾家里。而刘邦当然还是和以前一样,整天喜欢和“狐朋狗友”一起喝酒,吹牛。
有一次当了亭长的刘邦押解一批犯人到骊山,路上因为喝醉了酒,犯人跑了一半,刘邦害怕被问罪,索性放了剩下的犯人,亡命芒砀山下的沼泽地区。在这段时间,吕后对刘邦不离不弃,除了要辛苦劳作,照顾家里,还得跋山涉水的给刘邦去送吃的穿的。
刘邦起兵后,吕后依然没有过上好日子,整天担惊受怕。彭城之战中,项羽还把吕雉和刘邦的父亲抓住了,从此吕雉开始了两年多的“俘虏”生涯。在被项羽俘虏期间,虽然项羽是真英雄,不会为难吕雉,但是手下少不了对吕雉进行羞辱。直到公元前203年(汉四年)九月,楚汉议和后,项羽才把吕雉等人放回了刘邦身边。可是当吕雉回来后,他看到刘邦身边已经有了戚夫人,刘邦对戚夫人很是宠爱,对于吕雉根本没有“久别胜新婚”的感觉。
吕雉只能独自忍受,但是她这时候明白了,女人要想站的住,必须得靠自己。吕雉回来后,刘邦外出打仗都是要带着戚夫人,吕雉年纪大,常常留守后方。吕雉抓住这个机会,开始参与朝政,为刘邦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出力不少。
刘邦夺得天下后,开始对异姓诸王和割据势力下手,像齐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等人都被刘邦收拾。刘邦在位的几年,吕后协助刘邦,镇压叛逆、打击割据势力,对巩固汉朝一统政权起了重要作用,并为她日后掌权作了充分准备。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重,吕后问刘邦死后一些重要岗位的任命,刘邦一一作答,随后驾崩,太子刘盈继位,吕后开始展现自己狠毒的一面,毒死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最后让戚夫人慢慢死去。
后来吕后还收拾了刘邦的其他儿子,大封吕氏家族为王。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吕后这样狠毒,刘邦为什么不在活着的时候杀了吕后?
其实刘邦并不傻,吕后是不能杀的,也没有理由杀,就像刘邦快驾崩时,听到樊哙要和吕后联合发动叛乱,刘邦第一时间是让陈平和周勃去杀樊哙,而不是要杀吕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刘邦不杀吕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刘邦死前,吕后没有表现出多么狠毒,也没有和刘邦有冲突,刘邦没有理由杀她。
很多人都认为刘邦没死前,吕后就表现出了狠毒的一面,比如趁刘邦外出杀死韩信,向刘邦进言杀死彭越。这些都是吕后狠毒的一面,但是对于刘邦来说,他并不觉得吕后狠毒,因为吕后和自己是一个阵营的,吕后做的这些事情,对于刘邦来说全是刘邦想做,但是又不好意思去做的事。并且除了帮助刘邦铲除异姓诸侯王以外,吕后在刘邦面前表现的还是比较老实的。
刘邦宠幸戚夫人,吕后不敢怎么样,刘邦想要废了刘盈的太子之位,吕后也不敢直接违背刘邦,只能靠大臣们劝诫刘邦,所以这时候吕后对于刘邦表现的很顺从。至于后来吕后毒杀刘如意,弄死戚夫人,表现的很狠毒和残忍,但是这些都是刘邦死后的事情,刘邦也不会想到吕后这样狠毒。
所以吕后不给刘邦杀她的借口,刘邦就没有办法杀她。
第二,吕后的势力并不弱,她身后代表的吕氏集团。
前面说了吕后在刘邦没称帝时,就坐镇后方,陪养了一定的政治才能。等刘邦铲除异姓诸侯王时,吕后又多有参与,所以吕后也形成了自己的一股势力。吕后的哥哥吕释之和吕泽都是汉朝的开国元勋,跟随刘邦起兵,立功不小,吕后的妹妹又嫁给了樊哙,所以刘邦想动吕后,会很困难。
另外,历史上很少有皇帝敢杀皇后的,更何况皇后家族还有一定的势力。皇帝不喜欢皇后,最多废了皇后,杀皇后的情况不大常见,毕竟吕后作为刘邦的元配,刘邦还是得给点面子的。
第三,吕后不能杀,杀了吕后对于刘邦并没有好处。吕后作为刘邦的政治盟友,帮助刘邦处理了不听话的异姓诸侯王,这时候刘邦肯定不会杀她,毕竟他们两个人是穿一条裤子的。
至于刘邦死前为什么不杀吕后,那是对于自己百年以后的汉室江山考虑。刘邦死前,朝廷已经有三股势力,刘氏宗亲、开国功绩集团、太子和吕后集团。这三股势力在刘邦活着的时候,虽然存在,但是只是三个派系,刘邦对这三股势力有绝对的权力,可是刘邦得为自己身后的事考虑。
太子刘盈比较仁慈和懦弱,如果刘邦杀了吕后,那么太子刘盈继位后,能够和另外两股势力相平衡吗?答案是不能,就功绩集团,刘盈都治不了。这样的情况,绝对不是刘邦想看到的。留着吕后,这样吕后作为一个主棋,其余的辅棋:萧何、陈平、周勃以及各刘姓诸侯王才能稳定这个天下。而事实刘邦死后,事情就是按他预期的情况在发展,至于吕后弄死戚夫人,刘邦就不管这么多了,在刘邦眼里,汉室江山最重要,宠妃就无所谓了。
刘盈登基后,吕后虽然专权,但是她也按照刘邦指定的政策,休养生息,把大汉王朝治理的很好。所以刘邦不杀吕后的好处多多,当然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杀了元配。
第四,刘邦死的时候,刘盈已经算成年了,吕后专权也不敢太过份,刘邦没有必要杀她。
关于这一点,很多人可能不相信,因为都觉得刘盈继位后就是傀儡。其实这是不对的,刘盈继位时已经十六岁了,完全具备君临天下的能力。司马迁的《史记》对刘盈的记载比较少,毕竟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汉武帝不是刘盈的后代,记载好的方面不好,记载坏的地方也不好。
虽然史书对刘盈记载比较少,甚至都没有自己的本纪,但是这不代表刘盈活着的时候没有权力。根据刘盈在世的时候,吕后的表现,说明刘盈活着的时候,吕后还是很收敛的。吕后大封吕氏家族为王,也是在刘盈驾崩后进行的,所以刘盈如果活着,吕后肯定不敢这样放肆。
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後,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史记》
从上面这段话也可以看出惠帝刘盈还是关心朝政的,萧何死后,以曹参为相。曹参刚当上丞相时,什么都不干,刘盈还很担心,后来曹参给刘盈解释了萧何已经定好了政策,我们执行就行,这样刘盈才放心。这都可以说明刘盈还是处理政务的,并不是傀儡,起码比光绪强多了。刘邦觉得儿子刘盈已经成年,即使懦弱,但是已经有自己的思维,吕后很疼自己的儿子,只会帮助儿子治理好天下。
等刘盈皇权稳定了,熬死吕后,这样是最好的结果,汉室江山可以稳固了。只是刘邦没有算准刘盈这么快就死了,其实如果刘盈不早死,哪里有吕后封侄子为王这些事。
第五,刘邦对吕后有愧疚,杀了吕后,只会让后世人唾弃。司马迁是个好史官,虽然吕后一族后来被诛灭,皇位在代王刘恒一支传承,但是司马迁依然没有摸黑吕后,这样让我们了解一个真实的吕后。吕雉在嫁给刘邦时,真的是很贤惠,很照顾家,对刘邦也很好,还给刘邦生了一男一女的孩子。
吕雉嫁给刘邦时就有一个很大的私生子——刘肥,但是吕雉作为后妈,对刘肥还是很不错的,这点很让人佩服。彭城之战时,刘邦战败,吕雉和家人被项羽抓住,两年多才放回来,刘邦在这两年多已经有了很多女人,吕雉看到这些情况只会选择隐忍。
所以吕雉嫁给刘邦,基本上都是付出,刘邦再怎么混蛋,但是对吕后也是有一定感情的。换句话说,即使刘邦对吕后没有感情,但是还有愧疚,这也是刘邦不会杀吕后的原因。
总结:刘邦没有杀吕后的理由和借口,并且吕后还是刘邦的政治盟友,刘邦怎么会傻到杀了自己的元配呢?并且杀了吕后,对于刘邦并没有好处,有人说可以让宠妃戚夫人上位啊!而实际上,刘邦把这件事看的很透彻,戚夫人就是一个傻白甜的女人,完全没有政治能力和资源,让戚夫人母子上位,只会让汉朝统治层更混乱,这样汉朝更不稳定,刘氏江山怎么能长久。总之,留着吕后好处多多,杀了吕后,刘邦会很麻烦!就是这么简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滋(729年—794年),字公茂,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朝时期宰相。详情
杜式方(?-822年),字孝元,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大臣,司徒杜详情
还不了解:刘封和关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详情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所谓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三国时期的战争,详情
窦参(733~792年),字时中,雍州平陵(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人。唐朝宰相详情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详情
对曹操杀华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为什详情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太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士兵为详情
还不知道:古代打仗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士兵在详情
在春秋时期,中原大地上诸侯林立,各国为了让自身更加强大,诸侯之间相互征伐。经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打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公元1629年,皇太极率领10万后金大军,进攻明朝。由于满人一直和蒙古人交好详情
说起大明王朝,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欢这个王朝,因为这个王朝很多故事大家都听说过,详情
秦始皇去世后,赵高篡改了历史,赵高让根本什么都不懂得胡亥继承了皇位,这时候天详情
关于诸葛亮出山,一向有“三顾茅庐”和“毛遂自荐”两种说法。 “三顾茅庐”一详情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公元详情
对曹操兵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真实的赤壁详情
对逍遥津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逍遥详情
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详情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详情
对刘备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全面详情
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详情
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梁郡之战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地区发生的战争。详情
邺城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北周上柱国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古代宵禁之后,是否真的无法出城了呢?大部分情况下确实是这样,详情
自然界(Natural world),一般是指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客观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成语“以身试法”出自于哪个典故?“以身试法”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言九鼎”出自于哪个典故?“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诺千金”出自于哪个典故?“一诺千金”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发千钧”出自于哪个典故?“一发千钧”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