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备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全面分析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原因,别再说以怒兴师、连营七百里。
夷陵之战,是刘备近四十年军旅生涯的最后一战,刘备却败得非常惨。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奔走,仅以身免”,几万军队全军覆没,刘备自己逃回了白帝城。那么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会失败呢?
历来一说到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原因,人们往往就会想起刘备以怒兴师等等。其实刘备夷陵之战失败,根本原因不在于此,刘备东征孙吴战略方面没问题,是必然也是唯一的选择。小编试着分析一下刘备惨败的根本原因:
一、蜀汉处于魏、吴的对立面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所以分析军事胜败的因素不能撇开政治不谈。夷陵之战前,在孙权的外交手段下,刚刚称帝的曹丕满足于东吴纳贡、称臣,拒绝了刘晔趁机出兵和刘备一起灭了吴国的建议。直到夷陵之战结束,曹丕也没有动用一兵一卒,甘心做一个吃瓜群众。
三足鼎立最稳定,但厚脸皮的孙权非得和曹丕绑在一起,让刘备面临以一敌二的困境。这样一来,吴国避免了两面受敌的危险,可以全心对付刘备的东征。而刘备却不得不提防曹魏的进攻,所以他才会命黄权分兵一万人在江北防御曹魏可能的出击。
二、刘备没有强大的水军
219年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靠的就是荆州精良的水军。然而,吕蒙袭取荆州杀了关羽,让蜀汉的水军几乎损失殆尽。刘备东征虽然也带了一些战船,但和以水军为主的东吴相比,根本就没有足够的优势。
陆逊在反攻刘备之前,曾经对孙权说:“当初我最怕的就是刘备水陆并进,现在刘备舍弃舟船,上岸作战,就没什么可忧虑的了。”陆逊没说的是,在猇亭、夷道江岸边,东吴强大的水军控制了长江水域,刘备不得不舍舟登岸,而且还要分兵江南、江北。
另外要说一下,其实刘备所率兵力和陆逊差不多都是五万。《资治通鉴》中记载“进兵秭归,兵四万余人”。刘备的兵力其实没有演义里所说75万,加上满族沙摩柯的兵,也就是五万左右。而陆逊所率吴军是五万人,所以双方兵力相当。
三、刘备没有卓越的作战参谋
刘备一生征战,军事水平不能说差,但也不能说有多高超。赤壁之战、取荆南四郡、取益州、汉中之战,刘备身边有诸葛亮、庞统、法正这样卓越的人才辅佐。夷陵之战时,诸葛亮镇守成都,保障前线军需供应,庞统、法正已经去世。
身边仅有黄权、马良这样高水平的战术参谋,结果黄权率兵到江北防御曹魏可能的进攻,马良到武陵地区策反武陵蛮,导致刘备身边没有帮他拿主意的人了。所以刘备才会在一些战术抉择上出现错误。
四、陆逊高超的军事水平和指挥艺术
从刘备进军路线上可以看出,刘备一开始的进军可以说是非常顺利的,陆逊果断让吴军后撤,让出夷陵,一直撤到猇亭、夷道,把吴军兵力集中在这一线进行防守。这样一来刘备所占领的大部分地区,其实都是山地,所以才出现了树栅连营的情形。
要了解,刘备和陆逊在猇亭、夷道相持了八个月,漫长的相持时间,消耗尽了蜀军的锐气。然后陆逊积极寻求战场变化,果断反攻,火烧刘备军营,切断蜀军退路,差一点就活捉了刘备。
五、蜀军中层将领不如吴军
主帅之外,领兵将领的能力素质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刘备亲征,看一眼将领名单,几乎都是生面孔:黄权、张南、冯习、辅匡、赵融、廖淳、傅肜、吴班、陈式、向宠。而反观吴军:孙桓、朱然、潘璋、徐盛,要不就是沙场老将,要不就是未来之星。
孙桓能够在夷道拖住刘备,让陆逊有足够的时间对蜀军发动进攻;刘备撤退时,孙桓紧追不舍,差点抓住刘备。反观蜀军方面,虽然每个人都忠烈无比,慨然赴死,但却对战局没有多大改变。
说刘备以怒兴师,那基本不存在的,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不会如此草率。而且关羽被杀是在公元219年,如果真的以怒兴师为何要到221年才伐吴。说是连营七百里(刘备又不是傻子),也是不准确的,刘备只是在猇亭、夷道建立了几十座营寨。
夷陵之战刘备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我看来主要原因就在于以上几个方面。其中,蜀国不利的外部环境和没有强大的水军是客观现实。刘备身边没有卓越的军事参谋和陆逊高超的军事指挥水平,则是主观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对乾隆和嘉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对和珅详情
秦朝丞相李斯,一路辅佐秦王嬴政消灭各诸侯国,最终实现六国统一的大业。下面趣历详情
诸葛亮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三国人物之一,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之后,他就开始为详情
绵宁,清朝第八位皇帝,清仁宗嘉庆皇帝第二子,年号道光。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详情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详情
“周公”这个名头想必很多人都曾听说过,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详情
所谓乱世出英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详情
对隆科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隆科多详情
还不知道:清朝隆科多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在位25年。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乾隆详情
诸葛恪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一位权臣,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三国时代几次大详情
对隋朝建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隋朝短短3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还不知道:隋朝结局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吴国,三国之一,为孙权所建立,国号为“吴”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详情
对宋朝皇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朝的皇陵详情
还不知道:明朝和清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对秦朝名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嬴政灭六国详情
还不知道:清朝人口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下面趣历史详情
公元1644年,清朝的军队在明朝将领 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详情
众所周知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3子,人称李三郎。前半生杀伐果断英明神武,后半详情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名将李如松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详情
想知道万历平壤之战日军伤亡多少?明军有多威武吗?可以说,这场战争是亚洲战役史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我们都知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击败了朱允炆的大军,最后顺利登基称帝。然而靖详情
界桥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是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而开打的战争,为详情
界桥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是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而开打的战争,为详情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至次年,前秦骁骑将军吕光率军攻打西域龟兹,并取得了详情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弱胜强的著名经典战役之一,但是关于这场战役,其中详情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案例,那么交战双方各自损失了多少人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还不知道:朱棣和元顺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详情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宰相、书法家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明清时期,州县官的权利到底有多大?很多朋友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觉得古代州县官详情
都说“国以人为本,民以食为天”,而在明朝,宫廷饮食可谓是经历了一个由俭入奢的详情
箫,作为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想要完全熟练吹奏,也是要废一番功夫的,那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众所周知萧的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那么箫的演奏姿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箫笛同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新石器时代开始以竹制作,那么作为如此古老的汉族吹奏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少年游·离多最是 晏几道 〔宋代〕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详情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晏几道 〔宋代〕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详情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晏几道 〔宋代〕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详情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详情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晏几道 〔宋代〕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详情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晏几道 〔宋代〕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详情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晏几道 〔宋代〕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详情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详情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晏几道 〔宋代〕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详情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晏几道 〔宋代〕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详情
点绛唇·花信来时 晏几道 〔宋代〕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