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王夫人撵走晴雯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晴雯被撵,是《红楼梦》众多悲剧之一。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

  荣国府的当家主母王夫人,被读者强加了两口大锅,一口是逼死金钏,一口是害死晴雯。正是这两口大锅,颠覆了作者心中最为愧对的慈母形象,把勤俭、贤孝、宽厚、仁慈的王夫人打成了反派人物,完全无视作者在书中正面描写的“王夫人固然是个宽仁慈厚的人”。

  就拿撵走晴雯这件事来说,很多读者以讹传讹地认定王夫人纯粹是看不惯晴雯,甚至认定她是把对黛玉和赵姨娘的不满投射到晴雯身上,所以才毫不留情地撵走晴雯,导致了晴雯的早夭。

  三人成虎,谣言传得越多越久,就越像真的,导致某些读者从来不去深入文本细读原著,就拿谣言当结论。

  其实,王夫人撵走晴雯,非但与发泄私愤无关,反而是王夫人作为当家主母最无私的体现。因为,晴雯被撵,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而这个人恰好是晴雯,正是因为晴雯自作孽,所以不可活,首当其冲,撞到了枪口上。

  天时:荣国府到了入不敷出的时候,裁员势在必行。

  晴雯被撵发生在第七十七回,也就是“抄检大观园”之后。“抄检大观园”是红楼中一个标志性事件,标志着宝玉的神仙日子宣告结束,他不得不面对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宝姐姐搬离,同时带走了香菱莺儿;晴雯、芳官、四儿、司棋被撵,入画回了宁国府。再加上迎春出嫁同时带走了四个陪嫁丫头,大观园一下子就显得冷清了。宝玉预感到,“大约园中之人,不久都要散的了”。

  这正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悲凉之雾,遍布华林”,大观园这片自由王国笼罩在一片乌云之中。

image.png

  因为“抄检大观园”是王夫人决定并主持的,于是很多读者便认为王夫人是破坏大观园美好生活的刽子手。其实,站在当家主母的角度,王夫人也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这个形势所迫,指的就是荣国府到了入不敷出的时候,裁员势在必行。

  早在第七十二回,荣国府给贾母过了一个热闹而又体面的八十大寿,但热闹和体面背后,是“太太(王夫人)急了两个月”,把“后楼上现有些没要紧的大铜锡家伙,四五箱子,拿出去弄了三百银子,才把遮羞礼儿搪过去了”。

  老太太的寿宴撑过去了,并不代表就轻松了,“明儿又要送南安府里的礼,又要预备娘娘的重阳节礼,还有几家红白大礼,至少还得三二千两银子用,一时难去支借”,逼得贾琏王熙凤夫妇合力向鸳鸯求助,“暂且把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来,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

  当然,这一切,宝玉是看不到的,他只是前台的享受者,根本想象不到享受的背后,是当家人的苦苦支撑。

  第六十二回,黛玉曾对宝玉说过,“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出的多,进的少”,早就已经是贾府的重大危机,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就提到过,“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既不开源,又不节流,“后手不接”是迟早的事。

  问题已经如此严重了,必须找到解决办法,而唯一的办法就是裁员。所以,林之孝建议贾琏,“不如拣个空日回明老太太、老爷,把这些出过力的老人家用不着的,开恩放几家出去”,同时强调“里头的姑娘也太多”。注意这句话,指的就是大观园的丫头太多,是最该裁减的。同样看到问题严重性的王熙凤,也向王夫人建议,“不如趁此机会,以后凡年纪大些的,或有些咬牙难缠的,拿个错儿撵出去,配了人。一则保得住没有别的事,二则也可省些用度。”

  趁此机会,指的就是趁“抄检大观园”的机会,因为“若无故裁革,不但姑娘们委屈烦恼,就连太太和我也过不去”,所以才要借抄检的机会,揪出那些“咬牙难缠的,拿个错儿撵出去”。

  把林子孝和王熙凤的话结合起来,结论就出来了:裁员势在必行,先拿大观园的丫头开刀,想办法找出不好管理的刺头裁掉。

  这就是晴雯被撵的天时:贾府到了非裁员不可的时候。

  地利:作为当家主母,要裁员只能拿自己的儿子开刀。

image.png

  作为当家主母,王夫人真的很难。当过家的人都知道,有钱的家好当,钱少而又花费多的家最难当。贾府的进项主要靠爵产,想要开源,就得靠男人们去努力进取。但贾府的男人都“安富尊荣”,没有一个愿意为家族分忧的。另一方面,以老太太为首,“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王夫人虽然是当家主母,但上面有个婆婆必须孝顺。作为儿媳妇,凡事只能顺着婆婆,满足婆婆的一切需求,当然不能让婆婆忧心了。

  所以,当王熙凤提出裁减大观园的丫头时,王夫人的回应是“不但于我心不忍,只怕老太太未必就依”。

  老太太最讲排场和面子,对于大家族来说,裁员就是降低排场标准,等于向外界宣告变穷,这是很没面子的事。

  另外,王夫人是个大公无私的主母,大观园的众位主子,只有宝玉是她亲生的,另外还有一个贾兰是她的亲孙子。所以,她不忍心裁减三春和黛玉的丫头,只能决定,“以后要省俭,先从我来倒使得”。

  这个“从我来”,不仅指她自己,还指她的亲儿子和亲孙子。

  于是,我们看到,“抄检大观园”后,被撵出去的有三拨人:

  第一拨是司棋,她是引发抄检的人,是绣春囊的主人,属于罪有应得;

  第二拨是宝玉屋里的晴雯、四儿以及贾兰的奶妈,这就是王夫人所说的“从我来”,削减亲儿子和亲孙子的待遇;

  第三拨是芳官等“唱戏的女孩子们”,这些人是在解散戏班时留下来的,属于给大观园的主子们额外增加的待遇。既然是额外增加的,不是原定标准内的,在必须裁员的当口,当然应该裁掉。

  这就是晴雯被撵的地利:只因她在怡红院,是宝玉的丫头,才在被裁之列。

  人和:王善保家的牵头,众婆子附和,把晴雯作为典型推到了王夫人面前。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王熙凤的那句话:“不如趁此机会,以后凡年纪大些的,或有些咬牙难缠的,拿个错儿撵出去,配了人。”

  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即裁员的两种方式:

image.png

  其一是“年纪大些的”,放出去配人。这是常规行为,也是大家族繁衍奴仆的一种方式,即让自家的丫头和小厮相配,生出来的孩子即为“家生子”。这件事,在第七十回已经做过了,“林之孝开了一个人名单子来,共有八个二十五岁的单身小厮,应该娶妻成房,等里面有该放的丫头们好求指配”,大家商议之后,“只有凤姐儿和李纨房中粗使的几个大丫头配出去了。其余年纪未足,令他们外头自娶去了”。另外,王夫人把自己的贴身丫头彩霞也放出去了。

  其一完成了,就只剩其二了,那就是找出“咬牙难缠的,拿个错儿撵出去”。

  没想到的是,还没开始找,王善保家的就把晴雯推了出去,极尽渲染她有多“咬牙难缠”:

  太太不知道,头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她生得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得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她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娇娇,大不成个体统。

  这可真是要什么来什么,王夫人在王善保家的提议下,把晴雯叫来亲自验视。

  这一验视,坐实了王善保家的话。王夫人不但曾经亲眼见过晴雯“骂小丫头”,而且出现在王夫人面前的晴雯,“钗亸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确实如王善保家的所说,“妖妖娇娇,大不成个体统”。

  这本来已经够“咬牙难缠”的了,结果却远不止于此,接下来,因为王善保家的开了头,“本处有人和园中不睦的,也就随机趁便,下了些话在王夫人耳中”。那些平时受够了气的婆子,都趁这个机会来出气,不但告倒了晴雯,还把四儿扯了出来。

  这样一来,王夫人本来有心要在怡红院寻找能够“拿个错儿”的丫头,有了这些人的告状,便专门找了个时间,“特来亲自阅人”,“从袭人起,以至于极小作粗活的小丫头们,个个亲自看了一遍”。

  这就不是专门针对晴雯了,而是验证那些婆子所告的状,就这样揪出了四儿,“视其行止,聪明皆露在外面,且也打扮得不同”。

  注意王熙凤所说的“拿个错儿”,指的是找个理由。如果换在平时,贾府的财务没到入不敷出的时候,贾府没到非裁员不可的时候,晴雯和四儿的这些做法抬抬手就过去了。所以,曾经亲眼看到晴雯“骂小丫头”时,王夫人不但没有追究,也没去关注。

  非常时期就得使出非常手段,正要“拿个错儿”,偏偏你就有错,那就拿你了。

image.png

  为了照顾贾母的心情,为了顾及贾府的颜面,必须裁员又不能让人知道是裁员,所以才用“拿个错儿”的方式变相裁员,谁知晴雯就撞到了枪口上。

  冤吗?一点都不冤,因为晴雯是自作孽不可活,拿她的错,都是实有其错。错到什么程度?错到犯了众怒。所以,当婆子们得知晴雯将被撵,居然念起佛来,“阿弥陀佛!今日天睁了眼,把这一个祸害妖精退送了,大家清净些。”在大家眼里,晴雯已经是“祸害妖精”了,可见平时做得有多错。

  这就是晴雯被撵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一个都不缺,哪怕缺一个,都不会被撵。归根结底,还是晴雯自作孽所致,“心比天高”,“风流灵巧招人怨”,犯了众怒,于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迎来了命运的急转直下,“如同一盆才抽出嫩箭来的兰花送到猪窝里去一般”,正可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而王夫人的做法,非但不是泄私愤,反而是站在当家的角度,为了稳定家族,延缓家族的衰败而做出的自我牺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