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白茅
【释名】
根名茹根、兰根、地筋。
【集解】
[颂说]白茅到处都有。在春天发芽,像针一样长在地上,俗名叫茅针。可以吃,对小儿特别有益处。夏天开白花,毛茸茸的,入秋就枯萎了。其根很洁白,六月采挖。[时珍说]茅有白茅、菅茅、黄茅、香茅、芭茅数种。叶都相似。白茅短小,三、四月开白花成穗,结的果实小,它的根很长,白软如筋并且有节。味道甘甜,俗称丝茅,可以做成草席来遮盖东西和供祭祀时做蒲包用。它的根干了以后,晚上看上去有光,所以腐烂以后就变成了萤火。菅茅只生长在山上,像白茅但要长一些。入秋抽茎,开花成穗如获花。结的果实尖黑长约一分,粘在衣服上会刺人。其根短硬如细竹根,无节,微有点甜味。黄茅茎上长叶,茎下有白粉。根头有黄毛,根很短且细硬无节。深秋开花,穗像菅茅,可以编成绳索。香茅生长在湖南和江淮一带,叶有三脊,气味芳香,可以用来做垫子和缩酒。芭茅成丛生长,叶大小如香蒲,长六七尺,有二种。
茅根〔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
茅根治疗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下五淋,除肠胃热邪,止渴坚筋,妇人崩中。久服利人;主女人月经不调,通小便赤涩如血,止吐血和各种出血,伤寒气逆上冲,肺热喘急,水肿黄疸,解酒毒。[时珍说]白茅的根,味道甘甜,能消除伏天的热气,利小便,故能够止各处血气上逆,喘逆消渴,治黄疸水肿,是非常好的药物。世人因为它的平凡而忽视了它,只知道服用苦寒的药剂,乃至冲了和气,这是因为不知道它的用处!
【附方】
1. 温病热哕,伏热在胃,令人胸满则气逆,逆则哕,或大下,胃中虚冷。茅根切,葛根切,各半斤,水三升,煎一升半。每温饮一盏,哕止即停。
2. 反胃上气,食入即吐。茅根、芦根二两,水四升,煮二升,顿服得下。
3. 肺热气喘。生茅根一握,水二盏,煎一盏,食后温服。甚者三服止。
4. 解中酒毒,恐烂五脏。茅根汁,饮一升。
5. 小便热淋。白茅根四升,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适冷暖饮之。日三服。
6. 小便出血。茅根煎汤,频饮为佳。
7. 吐血不止。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妇人良方用根洗捣汁,日饮一合。
茅针(刚长出来的苗)〔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腹泻渴饮多尿,能祛瘀通小肠。治鼻出血及泻血,则水煮后服用。恶疮还未溃烂者,以酒煮服,一针一孔,二针二孔。生的揉烂,敷金疮可止血。
花〔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
吐血出血和鼻塞。灸疮不合,刀箭金疮,敷上茅花可止血止痛。
屋上败茅〔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
治突然吐血,可锉三升,酒浸煮一升服用。和酱汁研后,敷斑疮和蚕啮疮。
根〔主治〕治疗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淤血血闭寒热,利小便,下五淋,除肠胃热邪,止渴坚筋,妇人崩中。
【附方】
1. 妇人阴痒。墙头烂茅、荆芥、牙皂等分,煎水频熏洗之。
2. 大便闭塞,服药不通者。沧盐三钱,屋檐烂草节七个,为末。每用一钱,竹筒吹入肛内一寸即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对乾隆和嘉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对和珅详情
秦朝丞相李斯,一路辅佐秦王嬴政消灭各诸侯国,最终实现六国统一的大业。下面趣历详情
诸葛亮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三国人物之一,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之后,他就开始为详情
绵宁,清朝第八位皇帝,清仁宗嘉庆皇帝第二子,年号道光。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详情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详情
“周公”这个名头想必很多人都曾听说过,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详情
所谓乱世出英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详情
对隆科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隆科多详情
还不知道:清朝隆科多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在位25年。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乾隆详情
诸葛恪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一位权臣,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三国时代几次大详情
对隋朝建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隋朝短短3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还不知道:隋朝结局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吴国,三国之一,为孙权所建立,国号为“吴”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详情
对宋朝皇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朝的皇陵详情
还不知道:明朝和清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对秦朝名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嬴政灭六国详情
还不知道:清朝人口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下面趣历史详情
公元1644年,清朝的军队在明朝将领 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详情
众所周知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3子,人称李三郎。前半生杀伐果断英明神武,后半详情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名将李如松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详情
想知道万历平壤之战日军伤亡多少?明军有多威武吗?可以说,这场战争是亚洲战役史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我们都知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击败了朱允炆的大军,最后顺利登基称帝。然而靖详情
界桥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是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而开打的战争,为详情
界桥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是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而开打的战争,为详情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至次年,前秦骁骑将军吕光率军攻打西域龟兹,并取得了详情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弱胜强的著名经典战役之一,但是关于这场战役,其中详情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案例,那么交战双方各自损失了多少人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还不知道:朱棣和元顺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详情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宰相、书法家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明清时期,州县官的权利到底有多大?很多朋友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觉得古代州县官详情
都说“国以人为本,民以食为天”,而在明朝,宫廷饮食可谓是经历了一个由俭入奢的详情
箫,作为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想要完全熟练吹奏,也是要废一番功夫的,那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众所周知萧的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那么箫的演奏姿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箫笛同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新石器时代开始以竹制作,那么作为如此古老的汉族吹奏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少年游·离多最是 晏几道 〔宋代〕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详情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晏几道 〔宋代〕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详情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晏几道 〔宋代〕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详情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详情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晏几道 〔宋代〕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详情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晏几道 〔宋代〕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详情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晏几道 〔宋代〕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详情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详情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晏几道 〔宋代〕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详情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晏几道 〔宋代〕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详情
点绛唇·花信来时 晏几道 〔宋代〕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