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赤壁之战中,曹操到底因何失败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历史上,赤壁之战是决定汉末三分天下政治格局的重大事件。经过《三国演义》的演绎,特别是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蒋干盗书、周瑜打黄盖、火烧赤壁等故事的渲染,夯实了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的民间记忆。
那么,奠定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其决定胜败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其中起决定性的因素到底是什么?换句话说,真的是孙刘联军借东风,火烧曹操战船,才最终导致曹军败绩的吗?
对于曹操在赤壁之战失利的原因,近年来,很多研究者跳出演义的思维框框,回到历史中寻找更可靠的答案,并形成了一些不同观点。概言之,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上图_ 赤壁之战示意图
一是曹操犯了兵家大忌。
关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犯了兵家大忌基本是史家共识,但具体犯了哪些大忌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有的认为曹操犯了骄兵必败的大忌,有的则指出曹操不应将战船以铁锁连接起来(一说是以木板将船钉在一起,首尾相连)。
也有研究者认为曹操率五千轻骑,冒险急进导致在赤壁与孙刘联军打了场遭遇战,首遭败绩,继而在长江北岸的乌林再遭黄盖火攻,最终导致败绩,并因此把赤壁之战精确定义为赤壁——乌林之战。
二是曹军与孙刘联军的兵力对比并非悬殊。
有种观点认为曹操与孙刘联军的兵力对比悬殊,如在战前的舆论宣传和形势分析中,曹操自称亲率八十万大军南征,而周瑜则指出曹军充其量也就24万而已。吕思勉先生认为曹操所率北兵约有15、6万,加上新降的荆州兵7、8万人,总计参战部队20多万。而孙刘联军大体在5万左右,双方兵力对比大约是五比一。
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考虑到后勤保障和行军以及荆州降军的情况,曹操一方实际参战部队也就7万人,孙刘联军参战部队有5万人,二者之间的力量对比没有达到二比一,更谈不上兵力对比悬殊,因此,孤军远征、强弩之末的曹军在赤壁战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图_ 曹操战船被烧 之说
三是曹操战船被火烧毁。
关于曹操战船被烧一事,出现了孙刘联军火攻与曹操烧船自退两种说法。火攻涉及诸葛亮借东风和周瑜打黄盖等故事。一些研究者围绕赤壁一带冬天是否会出现东风做了很多论证,多数认为长江中游一带的冬天在长期的北风间隙期会出现短暂的东风或东南风。
至于周瑜打黄盖,有的认为黄盖诈降,烧曹军船是可信的,而有的则认为周瑜打黄盖完全是子虚乌有,但诈降和火攻是确有其事的。与孙刘火攻曹操持不同观点者引用史书记载,指出是曹操自烧战船,主动撤出战场。
在曹操写给孙权的书信中,曹操提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如果说曹操自言“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是死鸭子嘴硬的撑面子话,那么,《三国志昊志·吴主传》所载曹操“烧其余船”则从敌对方角度承认了曹操自烧己方战船的事。
四是瘟疫对赤壁之战的影响。
传统正史在记载曹操烧船退兵之事时,都把瘟疫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曹操在写给孙权那封“烧船自退”的书信中,就提到他做出撤退的原因是“值有疾病”。这里的“疾病”指的就是瘟疫。
此外,《三国志昊志·周瑜传》所谓“(孙)权遂遣(周)瑜及程普等与(刘)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曹)公军败退,引次江北”,其中特别提到曹军当时已经爆发了军瘟。
另据《三国志昊志·吴主传》载,曹军在赤壁败后,“(曹)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又《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亦有“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的记载。可见,曹军在赤壁之战前后普遍感染瘟疫是不争的事实。
上图_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
围绕曹军所染疾疫分析问题,有的认为是鼠疫。多数人认为是血吸虫病,但也有研究者指出斑疹伤寒才是汉末三国大疫的主要流行病形式。
按照汉末“大疫”的亲历者、被后人奉为医圣的张仲景在其《伤寒论》“序”中的说法,“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围绕历史上张仲景是否曾担任过长沙太守以及其任职时间的问题,有研究者根据赤壁之战曹军败于瘟疫的记载推断,张仲景一定是在赤壁之战前后利用医术治疗和控制了伤寒对孙刘联军的影响,从而助力了赤壁之战曹军的胜利,才被刘备任命为长沙太守的。
上图_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
那么,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到底因何失败?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
实际上,曹操赤壁战败确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突出表现为急与缓的节奏倒错问题。曹军兵锋指向荆襄,刘琮就立马拱手投降,而刘备则带着所部兵马和百姓狼狈逃遁。曹操大军一路追击,并在长坂追击刘备,并大败之。
应该说,曹军的追击速度还是很快的,但曹操在此后却没有“将剩勇追穷寇”,给予刘备难得的喘息之机。同时,孙权在鲁肃、周瑜等主战派的鼓动下和刘备说客诸葛亮的游说下,下决心联刘抗曹,使得曹军一下子就面临二打一的局面。面对这一局势变化,已经贻误战机的曹操完全可以固守不战,做好对新附荆襄人士的安抚和对新降荆州兵的收编、整训工作,而不是急于同孙刘联军决战。
但彼时曹操已被胜利冲昏头脑,贸然决战,终遭败绩,将刚到手的荆州又丢了。也就是说,曹操的错误在于在该急的时候不急,该缓的时候未缓,正好把节奏给弄反了。
上图_ 曹操(155年-220年),魏武帝
此外,在具体战斗中,曹操又犯了轻敌和骄兵的毛病,但将战船连在一起并不算什么重大失策。至于火攻一事,也再次反映了曹操的贻误战机,因为他完全可以在偶发的东风之前借着己方在上风头的优势率先向孙刘联军发动火攻或常规进攻。
关于曹军烧船的问题,综合《三国志》的记载可以推测,曹军的一部分战船确实曾遭受孙刘联军火攻,但损失很有限,曹军大部分战船是曹操在决定后撤时主动放火烧掉,以免资敌。至于曹操为什么在初战失利的情况下,就主动撤出战斗,其根本原因在于曹军内部爆发了严重的瘟疫。
在古代,瘟疫的爆发和传播往往与卫生状况和人员聚集情况紧密相关,因此,军营和监狱这些人员密集且卫生条件不好的场所常常容易爆发瘟疫,自古就有囚瘟、军瘟的说法。比如,据《汉书·王莽传》和《汉书·西南夷传》记载,王莽曾派兵攻打句町,结果“士卒疾疫,死者什六七”,“三岁余,死者数万”。
上图_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东汉末年的建安年间更是疫情汹涌、大疫频发的时期,史称建安大疫。尽管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前后的疫情不如建安末年大疫来得凶猛,但在曹军中却传播得相当厉害,据说,曹操的重要谋士郭嘉和曹操爱子曹冲都死于这次军瘟,这场军瘟也极大地减损和削弱了曹军的战斗力。这方面的佐证除了前面所引史料外,《艺文类聚》卷25亦载有阮璃“为曹公作侈与孙权”书,其中言道:“赤壁之役,遭雕疫气,烧船自还,以避恶地,非周瑜水军所能抑挫也。”曹魏的这种说法或许并非是败军之将的托遁之辞那么简单。
在汉末瘟疫流行的时代,避恶地、躲瘟疫已成为一种无奈的明智选择。如在黄初四年,曹丕曾派兵进攻东吴,虽然初战获胜,吴军已成“几上肉”,但因吴地爆发瘟疫,魏军只得放弃继续进攻,退军以避瘟疫,所谓“贼中疡气疾病,夹江涂地,恐相染污。……今开江陵之围,以缓成死之禽”(《三国志 魏书文帝纪》)。
上图_ 三国鼎立
综上,客观地说,赤壁之战曹操败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军瘟无疑是造成曹军战斗力急剧下降并导致曹操兵败北撤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在决定赤壁之战胜负的诸因素中,瘟疫实际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参考资料:
〔1〕陈寿 《三国志》
〔2〕吴鹏 《关于赤壁之战的四个真相》
〔3〕吕思勉 《赤壁之战的真相》
〔4〕孙维旭 《张仲景长沙太守考》
〔5〕符友丰 《曹操兵败赤壁原因何在》
〔6〕赵伯阳 《赤壁之战曹军败因新说》
〔7〕郑佩鑫 《赤壁之战之我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因为种种原因迟迟不肯立太子。其中,宋朝的仁宗皇帝就是详情
霍去病,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以勇猛善战著称,被誉为“千古一帝”汉武帝的左膀右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智慧和勇气并存的人物,他们以独特的眼光和高尚的品格影响着详情
多铎,满洲镶黄旗人,清朝著名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早年随父亲阿济格征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两位英勇无畏的勇士,他们的名字被载入了史册,那就是鳌拜和多详情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而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更是让后人津津乐详情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程咬金则是唐朝详情
尉迟敬德,唐朝初年著名将领,以忠诚勇猛著称于世。他不仅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更是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其中就包括了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和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各种权力斗争和复杂的人性纠葛。其中,隋文帝杨坚杀窦详情
在汉语中,有许多字词的发音需要我们去深入理解和学习。今天,我们就以“杨侗”为详情
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遗迹。其中,莫愁湖畔的“详情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然详情
袁天罡和窦轨,一个是唐朝著名的道士、风水大师,一个是一位忠诚的武将。他们之间详情
南宋官窑,作为中国瓷器历史上的一大流派,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详情
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名字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他详情
钟繇,字元常,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他出生于颍川长社(今河南许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人物和事件都充满了神秘色彩。其中,汉武帝时期的江充详情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鬼门关"一词常常被用来形容生死存亡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日子因为特殊的意义而被永远铭记。对于中国历史来说,112详情
万历朝鲜战争,一场历时7年的烽火硝烟,明朝与日本在朝鲜半岛上的一场大战。然而详情
自古以来,旗帜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军队的标志,也是国家和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是一座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城市,曾经在19世纪末期成为了中俄两国之间的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然而,在这场战役中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详情
渡渡鸟是一种生活在非洲的鸟类,因其独特的外形和叫声而备受关注。然而,近年来人详情
明代,一个文化繁荣、艺术兴盛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有一位名叫徐渭的文人画家,他详情
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发生在春秋时期。这场战役的胜利者,不仅详情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滁州西涧的景详情
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边疆壮详情
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朱仝和雷横是两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然而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朱仝和雷横是两位非常著名的人物。他们分别出自《水浒传》和《详情
在中国的众多名人中,李俊和张顺无疑是两位备受关注的人物。他们各自在自己的领域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水浒传》中,有一位人物名叫刘唐,他有一个响亮的绰号——“详情
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有一位英勇善战、忠诚正直的英雄人物——详情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节日和风俗。其中,祭灶节是一个重要的民间详情
郭靖,这个名字在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是一个英勇无畏、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