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之后 他是怎么处置大哥的妻儿的

  宋太宗继位后,为何用令人发指的手段处置大哥赵匡胤年轻的妻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嫂子被幽禁,两个侄子一个抑郁而死,一个等同于暴毙,这是赵匡胤仅剩的挂念和血脉,也是赵光义给大哥的交代。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乃是宋朝的一大谜案,后世人所传的“烛光斧影”把宋太祖的死亡真相指向了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认为是赵光义为了篡夺皇位在与兄长饮酒的时候,对兄长下毒,但这始终是一种猜测,因为史料对这个过程的避讳,将来也不会再有确切的真相。

  可不论怎么说,宋太祖是真的那么巧病死,还是被赵光义谋害,赵光义即位之后,他理应要善待宋太祖的皇后宋氏

  (这是宋太祖的第三任皇后)

  ,按照前朝惯例,应该尊为“太后”,但赵光义却不这样做,甚至在宋皇后去世的时候,赵光义都没有让宋皇后以“皇后”之礼下葬,堪称是荒唐至极。

  宋皇后悲哀的后半生是明显的,她所受到的待遇,也是赵光义一直被世人认为是他“心虚”的根源,而根据宋皇后的结局再去看宋太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的下场,难免会让人觉得,这个宋太宗,确实是太不仁义了。

  宋太祖一家子的结局“谜团重重”,重得让人十分绝望。

  其实客观来说,宋太祖的两个儿子跟宋太宗一开始是没有争储矛盾的,因为宋太祖也一开始也不是把赵德昭或者赵德芳立为储君,真正的储君,还真的就是宋太宗。

  这种奇怪的立储方式或许让后世人不解,但纵观五代的储君发展,这一招还真的是“惯例”,无可厚非,只是后来随着宋朝的稳定,还有赵德昭的出阁历练,这两种变化让宋太祖的想法也产生了变化,宋太祖动了“易储”的念头,最终造成他和宋太宗反目,不久之后便是发生了宋太祖驾崩的悬案。

image.png

  宋太宗的不仁:悲哀的嫂侄三人。

  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这是十月十九日的晚上,宋太祖约了弟弟赵光义进宫商量事情,这场会面不是什么隆重的事情,更像是兄弟二人之间的聊闲话,但不知道怎么地,兄弟二人聊着聊着发生了争吵,后来赵光义离去,次日清晨,宋太祖被人发现驾崩在宫中。

  得知宋太祖驾崩消息的,最快肯定是皇后宋氏,宋氏听闻这件事顿感不妙、方寸大乱,但是在慌了一阵之后迅速恢复理智,她联想到了晋王赵光义和宋太祖这段时间的矛盾,加上赵光义昨夜和太祖饮酒,于是她第一时间做的事情,是把自己宠爱的继子赵德芳召入宫中。

  宋皇后想立赵德芳为帝,比起宋太祖长子,比宋皇后小了七岁的赵德芳和她更像是母子,所以宋皇后倾向赵德芳。

  可谁知道宋皇后派去传旨的太监王继恩不是前往赵德芳所在的府邸,而是前往晋王府找到了赵光义,召赵光义入宫登基,当宋皇后看到王继恩带着赵光义进宫的时候,慌乱之余又有一丝明悟,她忽然明白了太祖的忽然驾崩和王继恩的“背叛”,于是只能认命。

  她对赵光义说,她们母子的命就在官家的手中了,赵光义则是大义凛然地承诺,会与嫂子、侄子共保富贵。

  可惜,场面话终究是场面话,赵光义登基后,第一个对付的就是宋皇后。

  按照礼制,宋皇后属于是“先帝”皇后,只要是先帝在世的皇后,新君即位后都要尊为“太后”,太后和皇帝的法理关系是不根据年龄大小来看的,而且宋皇后也确实是赵光义的嫂子,于情于理,他都要尊宋皇后为太后,可宋太宗,却没有这样做。

  宋太宗登基于公元976年,宋皇后驾崩于公元995年,这十九年的时间里,关于宋皇后的历史是一片空白,能对这种情况作出解释的就是,宋皇后被宋太宗刻意“淡化”了存在,抹去了历史的记载,而宋皇后驾崩的时候,宋太宗要以皇后之礼安排她和宋太祖的合葬,在这个关键事情上,宋太宗又出人意料

  他不允许宋皇后以皇后之礼下葬,这种行为让朝中的大臣王禹偁都看不下去了,于是上书宋太宗要以皇后之礼让宋皇后下葬,朝廷大臣本以为有人把这件事摊开来聊宋太宗便不可以装傻充愣,谁知道宋太宗暴跳如雷,将王禹偁贬官,这一下子大家才知道,宋太宗对宋皇后如此苛刻。

  宋皇后一生只有四十余岁,而被抹去的历史就占了她人生的十九年时光,可见她的悲哀。

image.png

  之所以她会落得如此下场,大致就是因为在宋太祖驾崩后,她选择了秦王赵德芳登基让宋太宗怀恨在心,宋太宗那句“共保富贵”,说到底就是一句场面话。

  宋皇后结局虽悲哀,但事实上她比赵德昭和赵德芳要晚逝世很多,比起她安静地、不公地去世,赵德昭和赵德芳的离世,更是充满着谜题。

  赵德昭不是宋皇后的儿子,乃是宋太祖发妻所生的儿子,所以赵德昭也是嫡长子,因为兄长去世了,赵德昭更是嫡长子,放在以往的朝代,赵德昭就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了,可惜他却生在五代末。

  在宋太宗驾崩后,宋太宗对赵德昭还是可以的,宋太祖生前没给儿子封王,宋太宗登基后给赵德昭封了武功郡王,还让赵德昭在朝会的时候站到宰相之上。

  如果没有“幽州北伐”产生的大败,或许赵德昭和宋太宗的矛盾不会爆发,赵德昭得以善终。

  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发动了对北汉的征伐,彻底灭掉了北汉,统一了中原(除去燕云之地),而大胜之后本该凯旋归朝,宋太宗却心血来潮,趁着胜利一举拿下被契丹人占据的幽州,于是又继续带着疲兵北上,围攻幽州,成为幽州北伐之战。

  而这一战结果输得很惨,北宋军队被契丹军队包围屠杀,宋太宗自己指挥失当,让后勤部队都加入了战场,所以结果就是宋太宗自己灰溜溜地骑着驴车跑掉了,刚好赵德昭也以“太尉”的身份跟随了这场北伐,宋太宗逃跑后,北宋在场的文官武将都以为宋太宗遭遇不测了,要立赵德昭为帝,赵德昭没有拒绝。

  只是这个计划刚说完,就传来了宋太宗已经在回去汴京的路上了,这件事导致宋太宗和赵德昭之间的关系破裂,而赵德昭回朝之后还替将士们说话,让宋太宗论功行赏,宋太宗本来就因为大伙支持赵德昭导致心里有根刺,赵德昭一说这话,宋太宗大怒,告诉赵德昭想做好人那就等他自己做皇帝了再做。

  如果光从这个冲突来看,并不会觉得这会让他们叔侄二人产生大仇,但问题是,赵德昭回去之后因为委屈而自尽了,一个成熟的皇子竟然因为叔叔的斥责自尽,甚至还不是因为赵德昭的错,所以赵德昭的“自尽”也显得扑朔迷离。

  赵德昭一死,宋太宗的“对手”基本是不存在了,而剩下的年轻的赵德芳,更是很好拿捏。

  赵德芳在宋太祖驾崩的时候年仅十七岁,按照这个年龄,宋皇后想要立赵德芳为帝,那么宋皇后肯定要“摄政”一段时间,这或许也是宋太宗对宋皇后如此刻薄的根源。

  不过赵德芳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威望,比起哥哥赵德昭,赵德芳做的事情很少,宋太宗也没给他封王,赵德芳在宋太宗年间,被命为山南西道节度使,然后加“检校太尉”,看似待遇还不错,但在赵德昭去世的两年后,赵德芳竟然因为不知名的疾病“暴毙”了,结果十分离奇。

image.png

  而赵德芳之死,让宋太宗彻底摆脱了来自宋太祖一脉的威胁,虽然这种威胁在赵德昭去世后本来就已经很小了。

  因此,赵德昭死于979年,赵德芳死于981年,宋皇后死于995年,宋皇后反而导致三人之中最后去世的那个。

  宋太宗的不仁根源:和宋太祖之间严重的继承权矛盾。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称帝,改周为宋,此时如果问新的大宋王朝储君会是谁,答案也许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或者赵廷美,反正绝对不会是赵德昭和赵德芳,因为这是五代离奇的惯例。

  五代的混乱是少见的,武将不停地造反让忠诚这个词显得很可笑苍白,以前皇位是世袭的,但在五代,皇位却做到世袭,因为忠诚并不能世袭。

  在五代中的每个朝代、政权的轮替都非常地不顺利,只要是“父传子”的政权,往往都会不过二代而亡,因为政权的时间间隔过短,所以储君的年龄注定非常年轻,而一旦年轻,就会被武将压制,比如赵匡胤篡夺后周江山,正是因为柴荣的儿子柴宗训年龄太小。

  根据这种情况,在五代之中,往往流行“兄终弟及”,因为兄弟之间的年龄差距不大,并且都有一定的战争经验,这样的话就不会导致江山被外姓人夺走。

  赵匡胤刚刚登基的时候,默认的储君也确实是赵光义。

  在赵匡胤兵变的时候,赵光义在其中也是起到了很大的重用,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分别是九岁和一岁,根本不可能在这种局面成为储君,本来赵匡胤自己就是趁着皇帝年幼造的反,如果他立儿子,那么不仅把儿子放在了危险的处境,他自己也会不安全。

  所以赵匡胤只能立一个合理的储君,那人选只能是赵光义。

  到了公元973年,赵光义的羽翼已满,他被赵匡胤封为“晋王”,此前他就一直担任“开封府尹”,在五代,“都城府尹加上亲王爵”,就是标准的储君配置,这个时候赵光义的势力已经发展得很强了,在汴京(开封)足以和赵匡胤抗衡,本来按照正常的计划走,兄弟二人也不可能有什么矛盾,但就是随着时间增长,宋朝廷越来越稳定,赵德昭也长大了。

image.png

  赵匡胤登基后,在用各种办法压制武人,最直接的就是“杯酒释兵权”,随后还任用赵普的计谋,对将军和士兵做出了诸多分割,深化了“枢密院”的制度,十几年来,赵匡胤的努力得到了很大的成效,毫不夸张地说,大宋此时已经在用“战斗力极度衰弱”的代价,换来“朝廷稳定”的结果。

  随着这种局面的变化,赵匡胤的“嫡长子”赵德昭也开始长大了,赵德昭在公元964年就已经“出阁”了,达到赵匡胤心里想要的“安全年龄线”,在《宋史》之中就有这么一句话:

  “故事,皇子出阁即封王。太祖以德昭冲年,欲其由渐而进”。

  在唐朝的时候,皇子只要出阁就会封王,但是赵匡胤碍于五代的古怪局面没有给赵德昭封王,可不封王才是意味着对赵德昭有很重的寄托,因为一旦提前封王了,反而是赵匡胤公布了赵德昭不会争储的态度,而不那么早封王,让赵德昭历练之后再封王,就是想要赵德昭安全成长,避开赵光义的视线。

  到了赵光义被封晋王这一年,赵德昭已经二十一岁了,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的继位资格了,而到了公元976年,赵德昭二十四岁,赵匡胤其实已经彻底改变了心中的储君人选,不再是选赵光义,而是赵德昭。

  在宋太祖驾崩前,曾发生一件大事情那就是“迁都之议”,赵匡胤到洛阳巡视,想要迁都洛阳,而这个计划遭到了赵光义的反对,之所以赵匡胤想迁都,正是想通过这一招摆脱赵光义在开封建立的优势,而赵光义也从这个计划中看到赵匡胤的“变心”,于是不久之后发生了宋太祖驾崩的事情。

  后来宋太宗拿出“金匮之盟”,声称当年他和赵匡胤、赵廷美之母杜太后临终前要求赵匡胤的皇位传承顺序是:先传赵光义,再传赵廷美,赵廷美再传赵德昭,也就是兄终弟及原则为主。

  但是金匮之盟唯有赵普可以作证,此前根本没人说过,真实性有待研究。

  后来赵德昭、赵廷美的先后去世(赵廷美也是被赵光义刻意猜忌,大力排挤抑郁而终)是符合赵光义摆脱金匮之盟的利益的,所以赵光义的行事,背后的深意颇多。

  正是在宋太宗和宋太祖生前有过这么严重的“继承权矛盾”,所以后世人才有动机认为就是宋太宗害死了宋太祖,而根据这个逻辑,宋太宗打压宋皇后和两个侄子的行为就说得过去了,都是因为宋太宗心虚才要刻意镇压他们,特别是宋太祖的“枕边人”宋皇后,她知道的真相肯定更多,因此她直接被抹去十九年历史。

image.png

  写在后面:

  赵家王朝的“悲剧”是从一开始就上演的,赵匡胤百般设想要躲避的“篡位”还是没逃掉命运的轮回,看似确实是自家人赵光义继承了皇位,但问题是违背了赵匡胤内心人选的登基,这难道不就是另类的造反吗?

  而真正终结了造反轮回的人反而是宋太宗赵光义,只不过赵光义这样做付出了很多不好的手段,两个侄子以及弟弟赵廷美之死都显得十分没说服力,更多是指向赵光义的阴谋论,所以赵光义最后虽然赢得了江山,却失去了君德,被后世人百般猜忌谩骂,并不算什么好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