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诸葛亮临死要求“四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下葬”,为何这么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中的核心人物,其羽扇纶巾、神机妙算的文学形象可谓是妇孺皆知。
其真正本尊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众多发明,如运用八阵图行军,发明木车牛马运粮,发明孔明灯通信等等。可以说,精通天文地理、八卦玄机的他在罗贯中的神化下,成为了运筹帷幄的传奇军师。
而他的死,自然也留下了一段高深莫测的故事。从史书记录来看,他要求死后“四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下葬”,这显然是不符合古代下葬礼仪的,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五丈原落幕
诸葛亮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以后,先是为他的儿子刘婵摆平了南方的叛乱,随后留下了名垂青史的《出师表》,吹响了北伐的号角。
不过司马懿也绝非等闲之辈,亲自率军抵抗,于是两军在渭滨对峙的时候,诸葛亮终于积劳成疾而去世。可以说,他为蜀汉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这一点从《出师表》里的恳切言语中也可看出。
而他也深知自己倒下后,刘禅很难成事,不仅为他钦点了几位可以信赖的智者以及武将,也用毕生所学给他留下了锦囊妙计。
传说诸葛亮死的时候,司马懿夜观天象,看到了代表诸葛亮的红色将星从东北方向坠向西南,也就是汉军的营寨中。
他大喜,说明汉军的军师诸葛亮终于身死,现在正是大举进攻的好时机。他也深知诸葛亮好施“空城计”,于是派斥候先去五丈原探探路。结果斥候一看,五丈原人去楼空,分明就是诸葛亮死后汉军紧急撤退的样子。
司马懿得知消息,更加坚定了要去追击的决心。于是他亲自率军,一路穷追猛赶,终于在山下见到了汉军。
他兴高采烈的同时,却又突然听到自己军队的后方传来一声巨大的炮响,而汉军突然急转方向,全员呐喊着冲向魏军。林中一辆四轮车由人抬着,上面一面大旗写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中间端坐着的人正是羽扇纶巾的诸葛亮!
司马懿吓得大惊失色,居然自己又中了诸葛亮的阴谋,自己孤军深入敌人腹地,现在恐怕是九死一生。他也顾不得身后的魏军将士,赶紧掉转马头就开始狂奔。手下的将士看到了,也是群龙无首,一个个丢盔弃甲,四路逃窜。
而天色将明,那个坐轿里只是一个木人带着诸葛亮的服饰。汉军又一次借由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击退了魏军,留下了“死诸葛走生仲达”的佳话,只不过这一次,诸葛亮却是真正地逝世了。
安排后事
据说就在诸葛亮自知自己时日无多的时候,就曾写信给刘禅讲明了自己死后葬礼的要求。古代要求自己葬礼从俭的贤士不少,大多是表明自己清白一生,不给朝廷留负担。
不过诸葛亮的要求却是别有用心,他要求刘禅不必给他找什么风水宝地,墓穴也只要刚好能装下他棺材的就足够。
在信中,他留下了最著名的一句话“四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下葬”。字非常简单,却每个断句中都留有自己深谋远虑的打算。
“四人抬棺”,是因为古时下葬时陪同的人越多,说明仪式越高级,也就是死的人越位高权重。本来按诸葛亮作为蜀国宰相的级别,葬礼应该是至少几支仪仗队的,可他在渭滨正与魏军对峙,大肆宣扬排场只会引火上身。
他深知司马懿肯定盯着自己什么时候倒下,然后趁机进攻,于是他就故意不暴露自己的死讯。让普通四个壮汉抬着自己的棺材下葬,这在那时也就一般士官的待遇,在战场上非常常见,敌军一定很难猜到死者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
其次他下令“往南走”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北边是曹魏的军队,越往北肯定越容易被敌军刺探到情报。尽管他留下了上文所写的锦囊妙计,但他也是希望这样的计谋最好是迫不得已才使用,毕竟是铤而走险,稍有不慎若被识破就是全军覆没。
墓地成谜
这三句话中,最神秘也最耐人寻味的就是第三句“绳断下葬”了。古代不像现在是用手和肩膀直接抬的棺材,而是用两根竹棒挑着棺材。且当时由于三国鼎立,四处战乱纷争,盗墓蔚然成风。
且当时有从曹操组建军队挖墓穴,司马懿招阴兵的传说,诸葛亮不敢冒这样的风险去把自己埋进风水宝地。于是他就让刘禅派四名壮士把自己棺材抬着,什么时候绳子被磨断了,就地挖个土坑就把他棺材埋了
可如果诸葛亮就想到这么简单一层,自然也就不配被誉为这么老谋深算的军师了。如果这4个人偷懒,或是别有心机把他的墓穴位置告诉了魏军,自己依然有被盗墓的风险。
于是他料到肯定有人会走个2天就说服其他人自己主动把绳子割破,他就告诉了刘禅,这结实的麻绳,没有走个十几天,是肯定不会破的。
结果真的如他所料,这四人抬着他棺材走了2天就赶回来邀赏,准备拿了银子跑路。刘禅如诸葛亮所说,将四人处死,于是再也没人知道诸葛亮究竟葬在哪里。
除了怕自己被盗墓的风险,其实诸葛亮还怕司马懿对自己怀恨在心。他知道他一倒下,蜀国也将支撑不了太久,所以才急于出兵北伐。
但现在要是蜀国战败,司马懿若知道自己葬在什么地方,说不定就会掘他的墓来泄愤。为了自己能够死后安宁,他也就不得不采用这样多的计谋来迷惑对手了。
小结:
诸葛亮埋葬的地方到现在都依然成谜,反映了当时三国时期秘葬的文化特征。
曹操也有这样神秘的墓地传说,不过这段故事对于诸葛亮而言,则是又一次的神化,更多的出自于对他的崇拜和仰慕。
虽然也有一定的争议,后世学者认为是故意编造来扰乱敌人视野的,不过终究是建立在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一生之上。这样传奇的人物,也值得这样一个富有神秘故事的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三国是个暗潮涌动、豪雄猛将不断涌现的时代,其中很多事情的发生是很无奈详情
你真的了解刘娥离女皇仅一步之遥,为何没效仿武则天称帝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情
对唐朝为何没对开国功臣赶尽杀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详情
你真的了解赵匡胤要迁都长安,为什么赵光义坚持反对?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详情
赵光义夺取了皇位,为何没有大臣站出来反对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详情
还不知道:三国时期曹操家族最后为何无人可用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情
刘备生前为何只有法正一人得到了谥号?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详情
你真的了解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为何不将皇位传给儿子,而要传给弟弟赵光义吗?趣详情
刘备没有重用马超是因为不信任他?真相是什么?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详情
袁绍在汉末三国时期是什么样的存在?为何没能统一天下?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详情
在这场名为巫蛊的灾难中,卫子夫利用皇后的权力,让太子刘据用中厩车架,从军械库详情
李世民在玄武门诛杀亲兄弟,为何不害怕皇帝李渊?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详情
刘邦能成功建立汉朝,韩信有多少的功劳?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详情
朱元璋成逆袭成为皇帝时因为郭子兴的帮助?真相是什么?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情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详情
蒯通(生卒年不详),秦末汉初辩士,本名彻,因避汉武帝刘彻名讳而在《史记》《汉详情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详情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详情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之久,为什么他始终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这是很多读者都详情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详情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详情
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是周朝时在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趣历详情
你们知道萨尔浒之战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大明万历四十六年,叛明自详情
在诸如世界杯这样的全球性足球体育赛事中,德国队长期作为实力强劲的队伍,被广大详情
还不知道:马陵之战后,为何魏国实力迅速崩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情
对夷陵之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蜀国为什么一蹶不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详情
对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是否正确?为何不先攻汉中与益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详情
还不知道:卤城之战,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谁胜谁败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情
对古代两军列阵野战时,为何擅自回头往后面观看几眼的士兵会受罚?很感兴趣的小伙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官渡之战不爆发对谁更有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详情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郑国在繻葛和周室联军之间爆发了一次战争,以郑详情
对曹操在官渡之战取胜的原因是许攸献计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详情
三国时期,魏、吴两国为江淮地区爆发了激烈战争,都伺机寻歼对方主力,史称石亭之详情
王昭君身为一个大美人,却在汉元帝的后宫当中默默无闻,多少年都见不到皇帝一面,详情
历史上真有董白这个人吗?她跟董卓是什么关系?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详情
众所周知郭嘉,是曹操最欣赏、最信赖的谋士之一。他跟随曹操擒吕布、破袁绍、斩袁详情
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名起义领袖,崇祯十七年(164详情
一般开国皇帝都有很多心腹大臣,那么赵匡胤的心腹是谁?他的心腹大臣们并没有拥护详情
众所周知《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曹家是江宁织造署的管理者,雍正在登基5年后详情
历史上李世民与李元吉正妻杨氏之间有哪些故事?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详情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字阿瞒,他是中国古详情
众所周知在官渡之战后不久郭嘉就因病去世了,那么郭嘉作为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给详情
郭嘉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的谋士代表,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么这两位详情
杨贵妃,本名杨玉环(719年6月22日—756年7月15日),号太真,唐朝时详情
还不知道三公和三省六部有什么区别?其实所谓三公,就是秦制下中央的三位最高长官详情
众所周知在皇权独大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决策相关的辅助机构以及监察官制度,那么这详情
众所周知“赘婿”就是“倒插门”的女婿,不论古今,他们的地位都不是很高,那么在详情
众所周知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央管理人才的轮换,古代社会除了完善人才选拔制度以外,详情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详情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新唐书·本纪·卷一·高祖》记载:“戊辰,隋帝进唐王位相国,总百揆,备九锡,详情
新朝(公元9年1月15日—公元23年10月6日),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详情
红楼梦中贾母从没主动提起过宝玉的婚事,是为何?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详情
红楼梦中贾府的抄家与秦可卿的葬礼有何联系?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详情
红楼梦中薛蟠与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时,贾赦、贾政的表现为何不一样?今天趣历史小编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红楼梦中芳官最后为何会沦为丫鬟?最后的结局如何?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详情
红楼梦一书中出现的三个春天,背后有何含义?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详情
红楼梦中王夫人没有得到过贾府的管理权,是她不想要吗?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