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另外两个不孝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传宗接代是人生中一件重大的事,哪户人家不想把自己的家族发展壮大呢,就像一个国家,自然是发展得越兴旺越好,哪个国家愿走向覆灭呢?
这个概念放到个人家庭上来看也是一样的,人的寿命有限,生命需要代代繁衍传承,生育后代是人的本能与责任。
01
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如果一个人无后,生病或者年老的时候,便会很无助,如果有子女,晚年也才有一个依靠,不至于像动物那样,死后尸骨被野兽分食或者落于荒野上。
人衍生出了文明,便有了尊严,有了情感,那么对生命也更为讲究,对于生命的终结也发展出了一套丧葬文化,倘若无后,在心理上也较难接受。
也因此,从古代开始,子女与孝道是紧紧绑定在一起的,这个目的一开始的确不那么纯粹,但久而久之,便延伸成了一种文明礼仪。人面对复杂的自然规则,的确需要衡量各种利弊关系,才能更好地存活下去,水清则无鱼,凡事都需要找平衡点。
且人面对长辈的抚育关爱,的确该有感恩之心,不管双方出于什么目的,素养与道德是基本的为人之道,父母与子女的良心关系,离不开尊要爱幼的文明规则。
所以,中国人一直以来都很信奉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管一个人有多大的理想,只要条件允许,一般都会有生育后代的想法。
发展到现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已经成为父母催婚的必备口令,毕竟这句话大有来头,强而有力,让后辈无法反驳。不过,很多人知道不孝有三,“无后”是最为严重的不孝情节,却不知另外“两不孝”是什么?今天不妨作个了解。
这句俗语最早出自《孟子·离娄上》中,原文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原意是:舜在娶妻时,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这是违背常理的做法,这样是不孝的,因为他作为子女,没有尽到应有的本分和责任,就连终身大事都没有告知父母,岂不是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一种不尊重长辈的表现……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02
古人对于婚姻十分重视,也很重视结婚仪式,不像现代人对婚恋那么随性。说起来,婚恋是两家人的事,古人会尽量挑选门当户对的,把家族发展得更壮大,所以舜娶妻不和父母商量,在当时是一件不合乎礼数和孝道的事,孟子方才有了这句话。
那么,后来是谁把这句话延伸出了今天我们所悉知的含义?这个人名叫赵崎,是汉代的一位文人,他曾写过一本书——《十三经注疏》。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人主要有“三不孝”,分别如下:
一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意思是,长辈如果做的事不合理,还一味地对他们阿谀奉承,不指出他们的错误,导致他们在错误中越走越远,陷入不义的境地,是一种不孝的行为。
虽然长辈走过的桥比我们走过的路还长,但人的一生会不断犯错误,需要不断地修正自己,如果因为孝心而忽略长辈的错误,实则是一种愚孝,就像父母溺爱孩子一样,这并非是一种爱,而是一种无知的伤害。
关于这个思想,最早源于孔子的《孝经》,其中有一句:“子不可以不争于父”。意思是,当父亲或君主做出了有违礼仪的行为,儿子还没原则地去听从,不懂得劝谏他们,又怎么做得了孝子呢?
任何事都不可盲目地去做,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愚孝是不可取的,只会让家庭变得越来越糟糕,所以儒士们在儒家思想发展成熟后,也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认为“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是一种不孝的表现。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就要真诚相对,有错误要指出,才能相互进步。
03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意思是,家境贫困,父母渐渐老去,作为子女如果不思进取,不努力谋取一官半职,赚些俸禄回来赡养父母,让他们老了也吃不上饱饭,为生存而愁眉不展,这是一种不孝顺的行为。
的确,“养儿防老”虽对于感情而言,带有一些目的性,但正像上文所说的,要想在残酷的自然规则中更好地繁衍下去,总需要衡量利弊,这是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的利益关系,父母养育子女,子女回报父母,是必要的生存规则。
且作为成年人,需要肩负起一份责任,需要凭借自己的双手去吃饭,努力工作,孝敬父母都是应该的。如今,就业的岗位众多,不一定要依靠当官去谋生存,只要老老实实地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奋斗,好好经营家庭,即便赚的钱不算多,也是值得肯定的。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是赵崎的个人看法,也是今天我们所知悉的那层意思,他认为,在“三不孝”中,最严重的就是没有生育后代,断了家族的香火,导致家族因为没子嗣而败落。
古人都很重视家族的发展,希望自己的家族人丁兴旺,如果男娃比女娃多会更好,因为女娃长大后都要出嫁,旺的是别人家的香火……所以,多数古人都希望自己儿子能够多生育,且多生育几个宝贝孙子,壮大自己的家族。
现代呢,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人相较与生育的数量,更注重生育的质量,对于传宗接代这件事,更为客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廖立是谁?他的一生跟随刘备都经历了什么?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对于廖详情
很多人都想知道当年霍光权倾朝野,权利大到甚至可以废黜皇帝,但是为什么他一去世详情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子地位低下,哪怕是一出生就能享受荣华富贵的皇家女子,也无法详情
唯一一个没有葬入十三陵的明朝皇帝是谁?发生了什么?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详情
吴三桂起兵反清的口号是什么?为何要这么做?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详情
对司马攸比司马炎更适合当国家领导人,为什么最终司马炎却上位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详情
还不知道:十八路诸侯北上灭不了董卓,董卓巅峰到底有多强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为何被称为千古一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董卓进京正式开启了三国战乱,那么董卓当时的军事力量到底有多强,详情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宰相刘罗锅》,觉得历史上的刘墉就是个矮子,但其实荧屏上的刘详情
在文学作品中,单雄信是一派重情重义、忠义无双的形象,历史上真实的单雄信与书中详情
春秋时期,荀氏是晋国诸侯国中的一大氏族,实力雄厚,势力庞大,不过荀氏的势力也详情
张良,秦末汉初时著名的谋士,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刘详情
乐进,字文谦,阳平郡卫国县人,东汉末年名将。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详情
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人,袁逢之嫡次子,袁基、袁绍之弟,东汉末年割据群雄之一详情
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详情
清朝宫中规矩众多,宫女选拔也是复杂,为何那么多女子愿意进宫?下面趣历史小编为详情
支持李治和武则天,李勣这么做的真实用意是什么?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详情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为何久攻不下陈仓?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详情
玄汉皇帝刘玄为何会不被承认皇帝的合法性?真相是什么?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时期,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将女儿送进宫中当宫女,接下来跟着趣历详情
还不知道:古代皇帝选妃子的三大标准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详情
你们知道萨尔浒之战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大明万历四十六年,叛明自详情
在诸如世界杯这样的全球性足球体育赛事中,德国队长期作为实力强劲的队伍,被广大详情
还不知道:马陵之战后,为何魏国实力迅速崩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情
对夷陵之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蜀国为什么一蹶不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详情
对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是否正确?为何不先攻汉中与益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详情
还不知道:卤城之战,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谁胜谁败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情
对古代两军列阵野战时,为何擅自回头往后面观看几眼的士兵会受罚?很感兴趣的小伙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官渡之战不爆发对谁更有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详情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郑国在繻葛和周室联军之间爆发了一次战争,以郑详情
对曹操在官渡之战取胜的原因是许攸献计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详情
三国时期,魏、吴两国为江淮地区爆发了激烈战争,都伺机寻歼对方主力,史称石亭之详情
杨廷鉴是什么人?他为何会归顺于李自成?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详情
王昭君身为一个大美人,却在汉元帝的后宫当中默默无闻,多少年都见不到皇帝一面,详情
历史上真有董白这个人吗?她跟董卓是什么关系?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详情
众所周知郭嘉,是曹操最欣赏、最信赖的谋士之一。他跟随曹操擒吕布、破袁绍、斩袁详情
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名起义领袖,崇祯十七年(164详情
一般开国皇帝都有很多心腹大臣,那么赵匡胤的心腹是谁?他的心腹大臣们并没有拥护详情
众所周知《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曹家是江宁织造署的管理者,雍正在登基5年后详情
历史上李世民与李元吉正妻杨氏之间有哪些故事?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详情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字阿瞒,他是中国古详情
众所周知在官渡之战后不久郭嘉就因病去世了,那么郭嘉作为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给详情
郭嘉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的谋士代表,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么这两位详情
《周书·本纪·卷七》记载:“宣皇帝讳赟,字干伯,高祖长子也。母曰李太后。武成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很多人都想知道苦吟诗人指的是什么?苦吟诗人的代表人物是谁?其实这原指中唐和晚详情
瓦岗寨起义,又称瓦岗军起义,共历时七、八年(隋大业七年至隋大业十四年),当时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红楼梦元春判词榴花开处照宫闱是什么意思?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详情
红楼梦中袭人自己不会做针线活吗?她为何要找人帮忙?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详情
红楼梦中晴雯被撵真的跟袭人有关?真相是什么?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详情
红楼梦中宁国府与荣国府为何都会逐渐衰败?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详情
红楼梦中宝钗酷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深意?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详情
红楼梦中焦大说的养小叔子的人指的是王熙凤?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