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释之,字季,汉族,堵阳人,西汉法学家,法官。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张释之做过的事很多,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维护秩序,尽可能地用公平的尺子照顾到更多的人。
张释之本人的具体信息在历史上记载得非常少。但是他做的事情很多,有很多都流传成了千古佳话。
首先,张释之是一个富二代,家中还有一个哥哥张仲,也不知道张释之家里是做什么的,总之,就是特别有钱,花不完的那种。张释之富二代的身份,无疑是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了,不出意外的话,一辈子都不用被生计烦恼。
提到富二代,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
肯定香车美女大房子对不对?如果张释之是一个纨绔子弟,这辈子可能就会挥霍一生了,但是张释之的家里是教养比较好的,早已经看透了富贵这个东西,人家兄弟俩有更高的追求。
张释之的哥哥张仲,热爱剑术,后来成了一代剑术宗师,与白猿公、赵处女、虫达齐名,在后世还收到了很多文人名仕的推崇,比如阮籍,吴均、贺若谊等人,都曾经写文章歌颂过他。
张仲一生追求剑术的更高境界,在历史上也是侠士一类的人物。
哥哥如此优秀,弟弟张释之也不甘心做一个废物点心一样的富二代。
不过,张释之可不想做什么剑客,他想做官。
在古代,皇帝用仁义礼智信这套东西,来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各种职业其实有不同的高低贵贱之分,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末,被人们认为是追逐利益,投机倒把的存在,因此备尝世人冷眼。人们经常用什么充满铜臭味,臭商贾,来贬低商贾人家。
如果有官员想和商人结亲,就会被人认为是贪图利益,所以很多经商人家都想摆脱商贾的身份。而相对商人来说,官员的社会地位,无疑就要高太多了。
而且,汉朝人想要做官,其实还真不算太难。因为在汉朝,有钱的话可以捐一些钱出来,充盈国库,国家为了奖励捐款人,就会赏赐一些无足轻重的小官给捐款人。
不得不说,汉朝为了充盈国库,真的是什么招都想得出来。
因为这条制度,后来,张释之就斥巨资,得到了一个骑郎的武官的官职。
普通人做官有些是迫于生计,有些是为了出人头地,张释之做官纯粹是为了人生理想和家族利益。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张释之这个选择,很快就出现了问题。
武官想要建功立业,大多是在乱世,而张释之身处的年代,是文帝时期的和平年代,哪里有什么仗打。
作为一个武官想要在和平年代升官,大概只有三种可能,第一,皇帝认可。可是张释之接触不到,于是这个可能是没有的。
第二,也可以长袖善舞,会逢迎接交,但是张释之从小在金窝窝里长大,骄矜得很,从来不会讨好别人,所以,这条路也堵死了。
第三,便是善于管理,工作能力突出。这个以张释之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工作能力是有的,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张释之在最初的岗位上,做了十年都没有升迁,所以,连最后的可能都没有了。
自己努力了十年的工作,眼看着升迁无望,张释之渐渐地心灰意冷,怀疑自己当初想做官的想法,是不是太过异想天开,白白的消耗了十年的时光和大把银子,于是犹疑着想要辞官。
临辞官前,找到当时还是中郎将的同事袁盎,喝酒辞行,袁盎知道了张释之想要辞官的想法,觉得非常可惜,所以就劝阻张释之,先不要辞官,自己想办法想皇帝举荐他。
得到好友的承诺之后,张释之很高兴,所以就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期待着袁盎的好消息。
接下来,袁盎倒也没有食言,真的向文帝举荐了张释之。文帝当时正是求才若渴,在见到张释之的时候,就问张释之对于当下朝局的看法,有什么可以改进的,不要掉书袋,要具体的办法,于是张释之以秦朝为例,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文帝听后很满意,所以任命张释之为谒者仆射。
注意,谒者仆射这个官职,并不是仆人一类的,而是属于文官,相当于皇帝的贴身助理,负责上传下达的工作。
这样一来,张释之就有了接近皇帝得到升迁的机会,机会就是一切可能,而袁盎为张释之求的,就是这个机会。
正是这个机会,让张释之能够一点点地平步青云。
有一次,张释之跟随文帝到上林苑看老虎,文帝突发奇想问了负责管理上林苑的上林尉,圈养动物的问题,上林尉答不出来,急得满头大汗,一旁的啬夫是负责养老虎的,熟悉虎圈事物,就替上林尉解答了文帝的问题,并解答的很周全。
文帝认为啬夫比上林尉更加认真负责,当场就要将上林尉免职,让啬夫代替。
张释之认为不妥,劝阻文帝,会养老虎的不一定管的好上林苑,如果越级提拔啬夫,会让人知道只要在文帝面前表现的好,就可以升迁,这样朝廷内外,就会形成曲意逢迎的不正之风。
文帝听完认为很有道理,就没有提拔啬夫。
也不知道这个啬夫有多恨张释之,没仇没冤的,好好地升官之路,就这么让张释之给掐断了。
看完老虎,文帝带着张释之打道回府,在回宫的路上,汉文帝问张释之,秦朝为什么覆灭?
张释之从小读书多,难不倒他,很轻松地回答出来了,文帝很满意,将张释之提拔为公车令。
公车令,就是负责宫中车辆运转的,还负责诸侯和大臣的来往通报。也就是说张释之从一个跟班,变成了一个小组长,虽然是升官了,但是不能再服侍在皇帝身边了,可以说丧失了很多机会。
然而张释之这个幸运儿,就算远离了皇帝,老天也会把机会送到他眼前。
后来有一天,当朝太子刘启在和梁王刘辑一起入宫的时候,是乘车进宫,并没有下车,按照宫中规矩,只有皇帝和太后才可以乘车进宫。
刘启这样做,显然是违反规矩了。
张释之就面临了一个尴尬的现状,一边是自己的职守,一边是当朝太子,应该顾哪边?如果换成了一般人,一定认为刘启是当朝太子,久居宫中,一定是知道规矩的,之所以敢知法犯法,定是因为刘启向来如此,依靠太子的身份没人敢动。
如果将太子违规的事报告皇帝,人家是亲父子,就算问罪太子,不过是骂一顿,自己却得罪了太子,未来的皇帝,来日自己还会有好日子过吗,所以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卖太子个人情,当作没有这回事。
但是张释之丝毫没有因为违规的是太子就轻轻放过,而是拦住太子的车,阻止太子进宫,并向文帝状告太子违规乘车入宫,请求将太子治罪。
文帝也是第一次遇见这么较真的人,当场傻掉了,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治罪吧不是小罪,不治罪吧,没有办法维护法度。
所以这个时候,局面一时间就僵住了,直到后来薄太后知道了这件事,亲自下旨特赦太子,这件事才算圆满的收尾。
文帝经过这件事之后,认为张释之刚正不阿,值得重用,所以将张释之提拔为中大夫。
后来,汉文帝又接连提拔张释之做了中郎将,廷尉。
廷尉,是汉朝负责司法审判的长官,也是全国最有权威的法官,廷尉府相当于现代的最高人民法院。
这个职位,向来都是由最公平公正刚正不阿的人负责,张释之为人不畏权贵,正直忠厚,正好合适。正是在这个职位,张释之将自己的能力得到完全的发挥,成了名垂千古的贤臣。
那么张释之是如何名满天下的呢?
后来有一次,有一名盗贼因为偷盗皇家宗庙的玉器被抓获,按照律法,应该处于死刑,但是文帝认为盗贼冒犯了刘家的先祖,应该诛九族,张释之认为不合法度,如果偷盗了宗庙玉器就要诛九族,那么如果有人挖了皇陵的土,又该怎么处罚呢?
文帝和薄太后商量后,认为张释之说的有道理,就认可了张释之的判决。
经过这件事,大将军周业夫和梁相山都侯王恬,都钦佩张释之的为人,与其结交,张释之因此在汉朝名声大噪,很多王公贵族,大臣百姓都认为张释之为人公允,称赞他执法如山。
后来,汉文帝刘恒去世,汉景帝刘启继位。众所周知,刘启是个记仇的个性,张释之担心刘启给自己穿小鞋,就向刘启当面谢罪。
好在,刘启也知道张释之的性格,并没有责怪他。当然,也可能是刘启当时刚继位,认为张释之这样的直臣还有用的缘故。
一年后,景帝刘启将张释之调任为淮南王的相国。
相国一职官位比廷尉高,但是由中央发到地方,也弄不清楚张释之是被提拔了还是被贬官了。
要知道,淮南王刘濞可是景帝刘启的死敌,因为刘启曾经用棋盘砸死了刘濞的嫡长子,刘启这个安排也不知道是重用张释之,还是报复张释之,关于这个猜测,后世的人众说纷纭。
过了很久,张释之去世了。
张释之有一个儿子,名叫张挚,做官做到了大夫,后来因为不善于结交逢迎被终身免职。从这个事件来看,景帝刘启很有可能就是记恨张释之,才将张释之调到淮南的。
毕竟,张释之做廷尉做得很出色,张释之自己也很喜欢这份工作,做不了自己热爱的工作,这对张释之来讲,也是一种惩罚。
只是因为人家儿子不会结交逢迎,就将人家贬为平民,并且终身不得做官,这个惩罚明显是过了呀。由此可见,景帝刘启还是记恨了张释之。
张释之执掌廷尉,为后世树立了一个执法如山的典型,他的观念是用律法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尽可能地客观,这个观念在当时十分前卫,放在现在的社会都是先进的,可谓法律史上的先驱人物。
后来,司马迁还这样评价过张释之:
“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冯公之论将率,有味哉!有味哉!语曰“不知其人,视其友”。二君之所称诵,可著廊庙。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不党不偏,王道便便’。张季、冯公近之矣”。
张释之身为富二代,却能够有更高的人生追求,并且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其中的坚毅品格。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诸葛丰是什么形象?他的仕途之路如何?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详情
甄宓被赐死后,下葬时曹丕为什么要将她"被发遮面、以糠塞口"详情
曹休是曹操族子,三国曹魏将领。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详情
张嫣是汉惠帝刘盈的皇后,是鲁元公主与宣平侯张敖之女。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情
赵率教生于靖虏卫,字希龙,是明朝将领。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详情
梁师都是梁国皇帝,年号永隆。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隋朝末详情
对李亨和李隆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李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狄仁杰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详情
冯盎是石龙太守冯仆之子,少有谋略,英勇善战,隋唐时期大臣。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详情
对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详情
朱由检是明朝时期的第十六位皇帝,年号崇祯,通称崇祯帝。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详情
在古代,很多有些地位的女子在嫁人的时候,都会有陪嫁丫鬟,这些丫鬟虽然也可以服详情
“马嵬驿兵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逼死杨贵妃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情
锦衣卫是明朝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详情
爱新觉罗·胤禟是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母宜妃郭络罗氏。雍正帝即详情
爱新觉罗·穆尔哈齐是清初名将,提到他的个名字,大多数人会感到陌生,但是提起他详情
爱新觉罗·允祁是清朝宗室,康熙帝第二十三子。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情
赵光义,即宋太宗,他是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之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详情
在古代皇帝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号称“富有四海”,坐拥世间富贵荣华。下面由趣历详情
对唐隆政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气势恢详情
如果曹操同意华佗开颅,真的可以成功活下来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详情
曹操有25个儿子,其中寿命最长的是谁呢?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详情
对长平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中国详情
还不知道:夷陵之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对汉中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功盖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夷陵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中详情
你们知道萨尔浒之战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大明万历四十六年,叛明自详情
还不知道:马陵之战后,为何魏国实力迅速崩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情
对夷陵之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蜀国为什么一蹶不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详情
对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是否正确?为何不先攻汉中与益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详情
还不知道:卤城之战,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谁胜谁败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情
对古代两军列阵野战时,为何擅自回头往后面观看几眼的士兵会受罚?很感兴趣的小伙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官渡之战不爆发对谁更有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详情
传闻““太后逃难在路旁,真龙都用担子挑”形容的是赵匡胤赵光义,这是真的吗?这详情
武则天应该算得上是古代女子中的佼佼者了,她从一个小小的后妃,一跃成为皇帝,让详情
1643年,索尼前去征求庄妃的意见立谁为新帝比较好,庄妃很聪明先问索尼的意见详情
刘伯温在《救劫碑文》预言的“十愁难过兔虎辰蛇年”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详情
根据历史记载,曹操一生有二十多个儿子,曹丕是次子,本不在继承人范围内,但他运详情
元朝末期流传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话是什么意思?这其实是因为黄详情
杨廷鉴是什么人?他为何会归顺于李自成?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详情
王昭君身为一个大美人,却在汉元帝的后宫当中默默无闻,多少年都见不到皇帝一面,详情
很多人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都会以为古代皇帝喜欢把修建皇陵的工匠杀掉灭口,那么详情
贵族的生活总是让人羡慕,毕竟他们吃喝不愁,那么清朝时期的每个亲王享受的待遇都详情
根据历史记载,女真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商西周时期,不过那时候并不叫详情
众所周知古人依据面相特征总结出来很多的说法,那么老古话说的“人有三相,不富也详情
分封制度弊端很多,西汉出现了七王之乱,西晋出现了八王之乱,那么为什么周分封天详情
很多人想知道老古话说的“坟边长竹要迁坟,坟前两物变富人”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句详情
淮泗集团,指的是淮河、泗水流域的大部分地区,东吴的“淮泗集团”曾经走向巅峰,详情
众所周知太上皇只是名气响,一般没实权,实权都在皇帝那里,那么太上皇和皇上谁的详情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三国孙吴宗室的墓地选址为什么那么特殊?直接跨越三省?其实产生详情
众所周知秦国有白起,赵国有李牧,但其实在战国七雄中,燕国才是资历最老的诸侯国详情
张飞的司隶校尉是个什么样的职位?权利很大吗?为什么在张飞死后诸葛亮立马就兼任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详情
王熙凤是小说《红楼梦》里的角色,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的妻子。今天趣历史小编为详情
在小说红楼梦中,贾琏与王熙凤的婚姻是门当户对,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处在变化详情
大观园是《红楼梦》中贾府为元春省亲而修建的别墅,元春省亲后,元春命宝玉和诸钗详情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人物,凤姐女儿巧姐的命运与她密切。相关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