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魏延真的有反骨吗?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刘备在拿下长沙后,诸葛亮要求杀掉魏延,并给出了自己的理由:“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在小说中,魏延也的确犯了诸葛亮的忌讳,他先是叛荆州刘琮,然后再叛长沙韩玄,说他脑后有反骨一点都没错,拜小说的风靡所赐,大多数人心目中的魏延就是个有反骨的小人,魏延很冤枉。
历史上的魏延没有那么多叛来叛去,他是河南人,大概是在刘备屯兵汝南的时候投奔过来的,也就是刘关张三兄弟古城会之后,守新野之前这段时间,在蜀汉政权中的资历还要超过诸葛亮,只不过刚开始地位低了些,只是个部曲。
不过,部曲虽然地位低,但也是刘备的嫡系,不是信任的人也当不得部曲,这也是后来刘备放心的把汉中交给魏延的原因,除了他确实有才干,嫡系部曲的身份也是加分的,如果要划分派系的话,魏延可以划分到刘备阵营中的元老派中去。
到诸葛亮北伐时,元老派中有影响力的只剩下赵云和魏延了,赵云死后,魏延就是硕果仅存的元老了。他还是汉中太守,诸葛亮要想安安稳稳的北伐,必须要有魏延的配合,否则没法打仗,北伐的前进基地汉中就是人家魏延的地盘。
因此,诸葛亮也要拉拢魏延,并且支持他一直升到蜀汉军中第一人的位置,“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就是魏延在刘禅时期的官职,除了刘禅和诸葛亮,魏延已经可以称得上是蜀汉第三人。
好在魏延也是支持北伐的,严格来说,他是秉承刘备的志向,所以除了某些战术上的分歧,有点牢骚话外,战略上大致和诸葛亮还是配合得不错的,基于魏延的重要性,很显然,诸葛亮不会主动做出不利于团结的事,只要是赞成北伐的都是好朋友。
魏延后来被小说家写成是脑后有反骨,只是因为他是背着谋反的名义被杀的,这是诸葛亮死后,杨仪、董允、蒋琬等人搞出来的事,和诸葛亮完全无关。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诸葛亮临死前,关于魏延的安排只有一句话: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
也就是说,诸葛亮安排魏延断后,但如果魏延不听,就随便他怎么样。这是诸葛亮知道以魏延的资历和在军中的影响力,他是不可能听从杨仪、费祎和毛头小伙子姜维指挥的,从规则上来说也不允许,魏延是有“假节”权力的。
但诸葛亮也知道魏延的重要性,他希望在自己死后,自己指定的接班人能和魏延友好合作,所以没有强令魏延配合,而是下了个弹性比较大的指令。尽量不激化双方的矛盾,这个矛盾是诸葛亮在世时就有了,主要是魏延和杨仪的矛盾: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忿,有如水火……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在诸葛亮死后,双方的矛盾在哪?无非是军队的主导权的问题,蒋琬、董允、费祎、杨仪全是荆州人,算是荆州派系,是荆州世家出身,和寒门出身的魏延本来就不在一个频道上,魏延又极力主张继续北伐,根据《三国志》的记载,魏延公开表示:
“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他说的这话没错,而且,不论是从官职上还是资历上,当时的魏延也已经成为事实上的蜀汉自刘禅以下的第一人,要讨论军队的进退,任何人都不应该绕开有假节权力的征西大将军魏延。
诸葛亮应该想到过这一点,所以有“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的遗言,潜意识里是想避免杨仪、费祎、姜维和魏延公开翻脸,魏延在汉中再怎么闹腾,反正他能守得住汉中就行。
只要曹魏打不进来,内部的争端可以慢慢解决,就看双方的政治智慧了,能否有达成互相谅解的条件。只不过,诸葛亮没有想到的是,他选中的接班人没有自己那么大的肚量,无法和魏延协作共事,双方最终是采取了最激烈的手段解决问题。
魏延最后被认定为叛逆是因为势单力孤,他在和杨仪之争中,选择了找刘禅帮忙,可在刘禅身边的全是荆州人,即使杨仪后来和蒋琬等人因争权被废,但他们到底还是荆州派的战友,对待其余派系的态度肯定是一致的,所以魏延倒霉了:
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邀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
至于刘禅的态度不好猜,从感情上来说,刘禅应该是知道魏延不会叛变的,因为魏延不管做再大的官,根子上还是刘家的亲兵,但刘禅最终默认了荆州派系对魏延的打压,毕竟魏延只有一个人,荆州派有一堆人。
魏延的死是很可惜的,蜀汉在当时已经没有拿得出手的大将,姜维还年轻,除魏延外,没有大将能震慑得住曹魏和东吴,而且,魏延是坚决继承刘备和诸葛亮“兴复汉室”遗愿的,虽然未必能成功,但他的立场很坚定,有魏延制衡,刘禅掌权也会顺利得多,杨仪他们下手太快,刘禅又无法详实了解前方情况,只能抛弃魏延,至于诸葛亮临终定计除魏延,那完全就是虚构情节,当不得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说到三国时期的宗室将领,大家能想到的似乎只有曹魏的宗室人物,例如夏侯淳、夏侯详情
定军山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是刘备与曹操之间的一场战役。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情
公元215年,在湘水划界时,廖立所在的长沙郡被吕蒙占据后,他随之逃回了益州。详情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提前退位?赵构为什么还政给赵匡胤后人?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详情
根据历史记载,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败给了陆逊,导致蜀汉损失了数万大军。后来他病逝详情
对王莽和刘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今天详情
主父偃是汉武帝时大臣历史人物。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汉武帝详情
房玄龄出身清河房氏,善诗能文,博览经史,唐朝宰相,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详情
侯君集是唐朝时期名将,北周平州刺史侯植之孙。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详情
对赵云实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古典详情
还不知道:张郃和赵云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皇室对皇子的教育都非常的重视,而在古代民间适用的“女子无才便详情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小乔可以说是三国时期除貂蝉外,最为人所熟知的美女之二详情
羊献容生在乱世,她的一生先后嫁了两任皇帝,而且历经五次被废、六次立后。接下来详情
西京是封建王朝国都的“京号”,意为西边的京城,当一个朝代实行两京制度或者多京详情
很多人疑惑宋朝时期外敌那么强大,资金却那么充足,那么宋朝皇帝为什么不修建长城详情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是清朝宗室,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五子,母为继妃富察·衮代。接详情
爱新觉罗·胤祕是清朝宗室亲王,康熙帝第二十四子(最幼子),母为穆嫔陈氏。接下详情
爱新觉罗·胤禵是清朝宗室,康熙帝第十四子,雍正帝同母弟,生母为孝恭仁皇后乌雅详情
孙和,字子孝,吴大帝孙权第三子,母王夫人(大懿皇后)。前期受宠,后期被废,那详情
众所周知司马懿凭借自己的超长寿命熬死了众多对手,但其实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更能详情
根据历史记载,后主刘禅因邓艾兵临城下,向魏军投降。263年11月,蜀汉正式灭详情
对长平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中国详情
还不知道:夷陵之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对汉中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功盖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夷陵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中详情
你们知道萨尔浒之战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大明万历四十六年,叛明自详情
还不知道:马陵之战后,为何魏国实力迅速崩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情
对夷陵之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蜀国为什么一蹶不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详情
对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是否正确?为何不先攻汉中与益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详情
还不知道:卤城之战,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谁胜谁败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情
对古代两军列阵野战时,为何擅自回头往后面观看几眼的士兵会受罚?很感兴趣的小伙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官渡之战不爆发对谁更有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详情
传闻““太后逃难在路旁,真龙都用担子挑”形容的是赵匡胤赵光义,这是真的吗?这详情
武则天应该算得上是古代女子中的佼佼者了,她从一个小小的后妃,一跃成为皇帝,让详情
1643年,索尼前去征求庄妃的意见立谁为新帝比较好,庄妃很聪明先问索尼的意见详情
刘伯温在《救劫碑文》预言的“十愁难过兔虎辰蛇年”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详情
根据历史记载,曹操一生有二十多个儿子,曹丕是次子,本不在继承人范围内,但他运详情
元朝末期流传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话是什么意思?这其实是因为黄详情
杨廷鉴是什么人?他为何会归顺于李自成?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详情
很多人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都会以为古代皇帝喜欢把修建皇陵的工匠杀掉灭口,那么详情
贵族的生活总是让人羡慕,毕竟他们吃喝不愁,那么清朝时期的每个亲王享受的待遇都详情
根据历史记载,女真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商西周时期,不过那时候并不叫详情
众所周知古人依据面相特征总结出来很多的说法,那么老古话说的“人有三相,不富也详情
分封制度弊端很多,西汉出现了七王之乱,西晋出现了八王之乱,那么为什么周分封天详情
很多人想知道老古话说的“坟边长竹要迁坟,坟前两物变富人”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句详情
淮泗集团,指的是淮河、泗水流域的大部分地区,东吴的“淮泗集团”曾经走向巅峰,详情
众所周知太上皇只是名气响,一般没实权,实权都在皇帝那里,那么太上皇和皇上谁的详情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三国孙吴宗室的墓地选址为什么那么特殊?直接跨越三省?其实产生详情
众所周知秦国有白起,赵国有李牧,但其实在战国七雄中,燕国才是资历最老的诸侯国详情
张飞的司隶校尉是个什么样的职位?权利很大吗?为什么在张飞死后诸葛亮立马就兼任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说的主线是宝玉、黛玉与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详情
《红楼梦》里面所写的贾府是在社会上很有地位的一个贵族宅院,也是整部小说的中心详情
晴雯是《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贾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鬟之一。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详情
《红楼梦》中 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三人错综的感情关系,构成了《红楼梦》故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