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选秀到底是什么样的 清朝秀女为什么都长得丑
2023-02-14 11:50:27 李臣典 南怀仁 钱沣 黎简

  还不知道:清朝秀女长相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的一句诗让多少人对杨贵妃的美貌浮想联翩,毕竟皇帝后宫三千,有这等美貌的女子或许不足为奇。

  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就留下了一些晚清时期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慈溪太后,以及光绪皇帝的皇后隆裕的样貌。

  出人意料的是,照片里的隆裕似乎并不符合我们的预期,甚至是有些不堪入目慈禧太后就更不必说了,也是长得称不上美丽。

image.png

  那么,为何晚清的这几位后宫之主都长得和我们印象里的美妃差距甚大呢?真的是因为皇帝的眼光差吗?其实,这一切都和清朝的选秀女制度息息相关。

  西汉到清朝,选妃制度的转变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的是,古人和我们现在的审美虽有差异,但是并不巨大,所以隆裕皇后的丑,在当时也是公认的。

  而根据史书记载,前朝许多后宫女子都是十分美丽的,所以我们可以下结论:清朝和前朝的选妃制度必然是不同的,制度的不同导致了妃子样貌上的差异。

  为了探究清朝的选秀女制度,以及对比前朝选妃制度,我们有必要简单了解选妃制度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发展。

  最初的选妃制度,可以囊括为西汉以前的选秀。

  那段时间,皇宫女子的选择,主要有两个来源:联姻和战俘

  联姻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古代皇帝的重要选妃措施,我们熟知的周武王姬发,他的王后就是周朝功臣姜尚,即姜太公的女儿。

image.png

  而从战俘里面挑选妃子,则是由于夏朝,商朝两个朝代奉行的奴隶制度导致,一些战败国家或者诸侯的子民以及王室成员,都会沦为战胜国的战俘。

  等待他们的,要么是沦为底层苦工,要么是成为服侍君主的下人。进入皇宫当侍女,运气好的话,被君子看重可能成为妃子。

  众所周知,商朝纣王就十分喜爱自己的妃子妲己,而这个妲己,就是战俘出生,她所在的苏部落被商朝击败,所以最后成为了纣王的妃子。

  西汉之后,选妃制度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主要还是两个部分:联姻和民间选妃。

  前文说过,联姻是我国古代一直沿袭下来的制度,虽然此时没有了往朝的诸侯国,但是一些权臣同样是皇帝巩固皇权的对象,因此皇帝的皇后一般都是权臣之女。

  联姻可以保证皇帝权利的巩固,但这是在皇后一心对皇帝忠心的前提下,倘若皇后及其宗族存有异心,反倒容易成为皇帝最大的威胁。

  正是因为如此,整个汉朝时不时就会出现外戚干政的情况。

  直到东汉末年,皇权都还在被皇太后和皇后之间来回争夺。

image.png

  民间选美则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选妃方式了,因为影视剧上面经常会有此般桥段。当宫廷需要大量女子或者皇帝想要选妃时,就会从民间大量征召年轻女子。

  对于征选女子,需要在十三至二十岁之间,且出生清白、容貌娇秀,便可入宫参选。

  也就是说,平民女子也有可能被皇帝看上,自此鲤鱼跃龙门成为妃子。不过大部分只能成为宫女。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途径选妃,那就是官员或者百姓自己献出女子,比如一些附属国会经常向皇帝进献美女。

  到了明朝,选妃制度更为成熟,并且由于吸取了汉朝外戚干政的教训,朱元璋明确规定:

  “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

  这也意味着,之后的妃子和宫女,大多都只会从民间挑选,为的就是防止皇后等后宫女子勾结势力。

  而且,为了规避皇帝纵欲,宫中也明确规定了不许宫女和皇帝之间有染。所以,皇上随意宠幸宫女的事情,明代之后几乎再难发生。

  再说选秀流程,首先,朝廷会先派出內监出宫,在全国各地选出五千名十三到十六岁的未婚女子,要求容貌端庄且无婚史即可。

  被选中的五千人便会随內监进宫,抵达后以百人为一组,开始仔细检查五官仪态,全身上下都会被检查得非常仔细。

  通过的人之后又会面临宫内稳婆的检验,通过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等方式。

  再次筛选,最终剩下三百人,过关的三百人在宫中生活一个月后,又会被淘汰剩下五十人。

  而这五十人,在和太后交谈后,最终只剩下三人,一人立为皇后,两人为侧妃。

  当然,被淘汰的人大部分会被遣返回家,少部分则会留下来当作宫女。

image.png

  总结清朝以前的选秀,我们可以知道,除了联姻之外,皇帝的选秀有一个很重要的准则,那就是年轻和容貌。这么一趟流程下来,选出来的妃子样貌自然是不差的。

  可到了清朝,选秀女制度却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八旗制度下的选秀女

  提到清朝,我们永远也不能避开清朝特有的八旗制度,而这个八旗制度,也是使清朝选秀变得格外奇特的一个重要原因。

  何谓八旗制度?

  这是一种源于女真人早期狩猎组织的制度,有努尔哈赤逐渐完善。

  八旗,其实就是四种颜色,八种旗子的意思。

  虽说是八旗,但是其实每一旗下,都有满族一旗,蒙古一旗和汉族一旗,也就是二十四旗,每一旗都可以理解为皇帝手下的重要权臣。

  与八旗相比较的,还有内务府包衣三旗,其中的人也算旗人,但是地位比八旗旗人自然是低了许多。

  清朝就是建立在八旗制度之上,八旗每一旗都有着极高的权力,可谓是军政合一。

  而清朝时期的选秀女,可以说也是建立在八旗制度之上的,因为选秀的门槛,就是参加选秀的女子只能是旗人。

  这一举措,主要是清朝执政者担心宫内血统紊乱,因此只能旗人参选,因此便和明朝时期的民间选秀区别开来。

  选秀的目的我们也需要弄清楚,和前朝大致相同,清朝的选秀女,主要也是为了充实皇帝的后宫,或者为皇室成员选妃,以及充实宫女数量为皇宫成员服务。

  而又与前朝不同的是,清朝的选秀里,分为八旗选秀和包衣三旗选秀。

  包衣三旗选秀,选出的只能当宫女;而八旗选秀,选出的女子则有机会成为妃子甚至皇后。

  可见,在清朝时期,选秀非常注重血统和等级,这和明朝以及之前的朝代有着很大的区别,民间女子被皇帝看上的事情几乎不可能在清朝发生。

  清朝选秀女的制度也是历朝最为严格的,非旗人绝对不能参选;而倘若是旗人,则绝对不能不参选。

  顺治时期就规定,凡是八旗所属,只要家中有十四岁到十六岁的女子,都必须参加三年一次的选秀。

  如果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参选,那就留到下次继续参选,总之不能不参选。

  倘若有旗人女子没有参选,哪怕到了二十岁,也不准结婚,否则,皇上会一直追责,甚至会追责到该女子所属旗的最高长官。

  乾隆时期就有一个十分著名的案例,闽浙总督上奏,请求乾隆皇帝准许这位闽浙总督的儿子和两广总督的女儿完婚。

  照理说,两位权臣相互联姻,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乾隆却怒了,因为这位两广总督马尔泰的女儿还没有参加过选秀。

image.png

  乾隆立即命令两位总督前来京城训话,乾隆振振有词地陈述了三个原因:

  其一,选秀制度是每个旗人必须遵循的,两广总督的女儿没有参加选秀,自然不能结婚。

  其二,选秀女制度是为了充实后宫,不仅仅是皇帝的后宫,还有一众官员的后宫,所以参加选秀对于整个朝廷来说都极为重要。

  其三,只要参加选秀,就可以结婚,而且选秀间隔也就是三年,并不会耽误这位两广总督女儿终生。

  乾隆帝说得合情合理,其实也就是表明了一个意思:选秀制度不可违背,无论你的身份如何,只要是旗人就得参选。

  再说选秀的具体步骤,在确认了参选人之后,便需要将这些旗人女子送到京城来。

  可旗人女子背景各不相同,有之前所说的总督之女,也有平民之女。

  于是乾隆便下了一个诏令,只要参选的女子,都发一两银子,为的就是给她们雇马车的钱。

  到达皇城后,女子们会按照年龄和家世来进行排位,年龄小的,家世好的,就会排在前面。

  每位参选女子都会有一个木牌,参选时倘若被看中,便会留下自己的牌子,也就是“留牌子”。在复选后如若又被看中,那么就可以直接赐给皇室成员为妻妾。

  也有被留牌子但是复选没被看中的,那么就会需要再次参选,或者等待皇帝给她们赐婚,赐给皇帝之外的其他人。

  没有被留牌字的,则会在征得同意后恢复自由身,回家过日子,或者也有可能留下来成为宫女。

  而这是皇帝选秀的流程,皇帝选完之后,剩下的又留给其他王室宗亲继续选秀,所以每次选秀都将是一个大工程。

image.png

  那么,选秀流程我们都清楚了,仔细考究这其中的步骤,我们就会发现最开始问题“为何清朝后宫女子并不好看”的答案了。

  选秀非选美

  首先,清朝选秀女这么复杂而严苛的流程里,似乎对于选秀女的样貌并无要求。

  事实上,每次选秀时,高矮胖瘦美丑的女子比比皆是。

  因为回归到清朝选秀女的根本要求上,参选女子只有两个条件,即旗人女子,年龄十三到十六岁,年龄这方面有变动,还有品德也需要良好,当然这方面并无具体衡量方式。

  所以,只要是符合条件的旗人女子,无论美丑都能参选,而如若不是旗人,哪怕美若天仙也没有机会参选。

  之前所说,参选女子到达皇城后会进行排序,排序准则其一是年龄,越年轻越靠前,其二则是家世,家里背景越好,排序也越靠前。

image.png

  这似乎有一点政治联姻的意思,不过确确实实在选秀时,参选女子比拼的是家世,因为样貌已经不是决定他们能否被留牌子的决定因素了。

  再者,在初次选择时,其实参选女子还会进行一次粗略的筛选,筛选出去的女子有两种,一种是极其丑陋者,一种是极其美艳者。

  特别丑的不要,毕竟皇帝本人也难以看上,这也确实合乎情理,而为何特别美丽的也要被筛选出去呢?担心皇帝沉迷美色。

  事实上,清朝皇帝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不为美色动摇的皇帝了,在册封皇后皇妃的册文里,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仁慈、温恭这类词,注重的是品德。

  拿乾隆来说,对于自己的皇后乌拉那拉氏后期不宠爱,乾隆坚持强调:自蹈非理,更非因色衰爱弛。

  翻译过来就是,冷落她虽然不合适,但是绝不是因为她年老色衰。

  总之,无论如何不肯承认自己是一个注重美貌的人,足以见得清朝皇帝对于美丽的女人虽然喜爱,但是也十分避讳。

image.png

  而且在选秀时,明文要求必须身着旗装,不能穿其他衣服,这就使得皇帝在选妃的时候也有点难以辨认谁美谁丑。

  更重要的一点是,选妃时皇后或者皇太后必然也在皇帝身边,她们为了自己在后宫的权力,自然不愿意让皇帝选到十分漂亮,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女人。

  但凡看到美艳无比的参选女子,皇太后或者皇后都会严词喝退,一旁的皇帝虽然无奈,但是也不能强行留下,毕竟皇帝本人也对外宣扬不沉迷于美色,为国为民。

  当然,原因这么多,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选秀女,其实只有家世好的才能真正被皇帝看上,哪怕你再美丽,背后没有任何家世,皇帝根本不会多加留意。

image.png

  而如若家世显赫,哪怕十分不堪入目,皇帝也会果断将其收入囊中。

  之前所吐槽的隆裕皇后,就是慈溪的侄女,有这身世,光绪帝岂敢不招为皇后。

  结语

  探究了从古一直到清朝时期的选秀制度,有联姻者,也有民间选秀者,更有血统之上者,也有家世之上者。只要涉及到皇室,那么必然和权利利益脱不开干系。

  在皇室人员的眼里,权力永远是胜过一切的东西,美貌在家世面前不值一提,因此,哪怕宫中“丑女”众多,可只要是家世显赫者,皇帝也不会有半点犹豫。

  封建时期的制度,到如今,也成为了供我们研究探讨的历史物料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