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耳兵

"

  这支部队长期以来不为人熟知,文献资料见于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建兴四年(公元226年)至蜀国中都护李严的书信中。文曰“兄嫌白帝兵非精练。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嫌其少也,当复部分江州兵以广益之。”指出了白毦兵的性质。

白耳兵

白耳兵——三国时期刘备的精锐部队

刘备的白耳兵,曹操的虎豹骑 那你知道孙权手下的军队叫什么吗

  汉末,群雄争霸。在众多诸侯中,笑到最后的乃刘备孙权曹操这三人。这三人之所以能笑到最后,就是因为都组建了一支强悍的军队,在关键的时刻能挽救他们不利的局面。乃三国王牌部队,三国版的特种兵。

image.png

  刘备的白耳兵

  白耳兵,是刘备的亲军卫队。在刘备这么多年的战争生涯中,白耳兵一直都跟随刘备南征北战,战斗经验非常的丰富。白耳兵的指挥官叫陈到,字叔至。刘备夷陵兵败的时候,蜀军全面溃败,陈到和傅彤断后。在傅彤战死后,陈到带着数百白耳兵,几百杆枪,就挡住了吴国的进攻,白耳兵战斗力可见一斑。

image.png

  曹操的虎豹骑

  曹操的虎豹骑统帅都是出自曹氏将领,如曹纯,曹休和曹真。这支军队是曹操最精锐的部队,只有交给最信任的人曹操才可以放心。据《三国志·魏书》说;“纯所督虎豹骑,乃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据记载,虎豹骑将领比较有名的有八人,乃曹仁,曹洪,曹纯,夏侯惇夏侯渊,曹真,夏侯尚,称为八虎骑

  孙权的丹阳兵

  孙策能打下江东,靠的就是丹阳兵。父亲孙坚战死后,没了根据地的孙策,从袁术手上借得五百丹阳兵。孙策依靠这五百丹阳兵,击败了一个个强敌。乃孙策最大的杀器,东吴的第一兵。可惜的是,后来孙权主政江东,对丹阳兵主将孙绍的不信任,刻意的压制丹阳兵,因而慢慢消失在历史的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三国蜀汉特种部队中除了叟兵和白耳兵外 还有哪些部队

  除了无当飞军和白耳兵三国时的蜀汉还有哪些特种部队

  关于蜀汉的部队,除了必备建制的前后左右中五路军,御林军,宿卫营,五校尉之外,它还有二十多支有独立番号见于记载的军队。有的用于北伐,用的用于镇内。

image.png

  第一,突将: 这支特种兵不是刘备或诸葛亮所创,乃是益州自古以来历代皆有的精兵。

  兵员来自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这七姓从秦昭襄王时期开始,就成为了专门的兵家。给国家担负地方上的治安任务,世代参军,得以免除其他徭役,也不从事渔猎和农耕,专靠粮饷吃饭。后从刘邦东汉末都是国家极为重视的地方精锐兵团。是蜀汉历史最悠久,最凶猛的兵团。

  2,叟兵

image.png

  章武三年,越嶲【高】叟大帅高定元(《三国志.张嶷传》作高定。)称王恣睢。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杀高定远,在该郡设【四部斯儿】和【七营军】巩固郡防。

  3,巴人赤甲军: 兵员来自涪陵郡,“土地山险、水滩。人〔多〕戆勇,多獽蜑之民。县邑阿党,斗讼必死。【无蚕桑】少文学。汉时,赤甲军常取其民。”想来蜀汉这支赤甲军,当也从这里调用的。

image.png

  4,南中五子:

  诸葛亮平定孟获之后,除了把精锐的羌兵迁到蜀郡作为禁军使用,还以夷制夷: “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置五部都尉,号五子。故南人言四姓五子也。以夷多刚狠,不宾大姓富豪;乃劝令出金帛,聘策恶夷为家部曲,得多者奕世袭官。于是夷人贪货物,以渐服属于汉,成夷汉部曲。”

image.png

  5, 连弩士:

  与巴人赤甲军同出一源,都是涪陵郡少民。蜀丞相亮发其劲卒三千人为连弩士,遂移家汉中。

  这是蜀汉远程打击力量,科技含量最高的部队。十石连弩,射程二百六十步,杀伤力极大。也是最被魏国吴国垂涎的部队。魏国灭汉之后,曾专门把连弩士调到中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白耳兵的名声到底有多大 猇亭一战百人将士击退上万敌军

  三国时期蜀汉有一支精锐部队,也是刘备麾下的近卫军,归陈到统帅,此军曾多次救刘备于危难之时,后又镇守蜀汉东部,立下赫赫功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白耳兵,也即“白毦卫”。

  “白毦兵”的说法出自《诸葛亮集》: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所谓白毦兵,就是用白色旄牛尾作为装饰的部队。《通俗文》:毛饰曰毦。按:旄牛毦出冉駹、青衣道夷等处,古但施于犬马,至汉季始用于军中。就是说“毦”于汉末三国多作为军饰,所以用来借指士兵,《说文》:毦,从毛,耳声。《广雅音》:音二。

  白毦兵的指挥官陈到,陈到,汝南人,在刘备在豫州时成为刘备属下,随刘备转战四方,名位常亚于赵云,都以忠勇著称。 蜀后主初期(223、224年左右),陈到被任命为护军、征西将军,封亭侯。 226年,诸葛亮准备北伐,欲移军汉中,于是在永安驻守的李严移屯江州,留下陈到驻守永安。陈到被任命为永安都督,仍归李严统管。诸葛亮在与兄诸葛谨的信中提到:“陈到所督,是先帝帐下的精锐,蜀国的上等部队。”

image.png

  《三国志》称“征南(赵云)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这里的“统时选士,猛将之烈”,指的是统率挑选的白毦兵,个个都是猛将之流。而这位蜀国猛将在《三国演义》里面居然连名字都没有,实在奇怪,因为他本来是刘备帐下仅次于赵云的悍将,这可能是因为罗贯中给蜀国写出的猛将之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史实,只好委屈陈到了,另外陈到在历史上“名位常并赵云,俱以忠勇之将称”,有了一个赵云已经够典型,罗贯中可能在构思的时候将二人合并了,于是演义中陈到的威猛只好在赵云的影子里闪现了。

  白毦兵曾多次救刘备于危难之时,刘备猇亭战败以后,陈到亲率数百白毦死士击退上万东吴追兵的数次进攻,为刘备败退白帝城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可以看出这支白毦的战斗力之强悍。白毦兵是蜀汉的主力部队,且守卫蜀汉东部大门,这也是魏、吴不敢犯蜀汉东部边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image.pn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白耳兵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为何战斗力这么强

  “暗部”一词出自动漫《火影忍者》,由二代火影创建,用来保护村子的安全。三国时期的主公们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他们也成立了类似“暗部”的组织,当然他们不是为了保护村子,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在《三国演义》我们知道的就有曹操的虎豹骑,孙权的丹阳军,但是保卫刘备的“暗部”却仿佛消失了一般,从未在历史上出现过,那么刘备身边到底有没有暗部呢?这支暗部又是谁来统帅呢?在建兴四年,诸葛亮写信给都护李严,信中提到的一句话,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上面写道:“兄嫌白帝兵非精练。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嫌其少也,当复部分江州兵以广益之。”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白耳兵便道出刘备身边不仅有暗部,虽然人少极少,却是“上兵”!

  这支部队的统帅名叫陈到,字叔至,当时刘备投奔曹操,曹操上奏朝廷封他为豫州牧,陈到率一支小部队投奔了陈到,本来刘备身边有大将赵云负责保卫工作,但是赵云屡屡出征,导致刘备身边的安保工作变得异常空虚,于是陈到便担任了刘备的保镖。他统帅的这支白耳兵自然也成了刘备的亲兵。在夷陵之战中,刘备被陆逊追杀,手下的几百名白耳兵凭借着几百杆枪,硬生生将几万吴军抵挡在夷陵小道,最终白耳兵在无一人伤亡的情况下护送刘备安全回到蜀国,白耳兵在此时才显示出真正的战斗力。

image.png

  那么白耳兵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何战斗力这么强呢?根据小编猜测,白耳兵很可能与东吴的丹阳军一样,都是来自丹阳。因为刘备和孙策都曾经在丹阳募兵,刘备征战多年,以得到的丹阳军最优,可是刘备驻扎在丹阳时据建兴四年已经有32年,士兵们的年龄早已不再适合征战,并不符合诸葛亮所说的“西方上兵”。

image.png

  第二种猜测,白耳兵来自马超旧部,当时马超在西凉兵败,又被张鲁迫害,无奈投奔刘备。但是马超身边还有一支私人部队,大耳刘自然不放心这支部队,定然会解除这支武装,从人数和武力值上看,白耳兵很符合马超旧部的特征。那么既然是刘备的亲兵,那么亲兵统帅陈到为何在《三国演义》默默无名呢?我们了解陈到还是通过最近热播的《军师联盟》,其实历史上的陈到不仅武功高强(不然怎么能做刘备的贴身保镖呢),还是个足智多谋的人。

  在夷陵一战中,陈到拦住追杀刘备的朱恒,朱然二兄弟,还将他们击败,在如此环境下还能以一敌二打败吴国两员大将,战斗力的恐怖可想而知。就连陈寿在《三国志》中也不禁感慨其“职位常落于赵云”,也就是说陈到的真实实力与赵云相差无几。其他人在评论陈到时也赞道:“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足以看出陈到的武力高强。

image.png

  那么后世为何没人评说这位英雄呢?因为陈到主要负责保卫刘备的安保,在对外战争上并无出彩之处,如果让其对外作战,陈到定能战功显赫,名垂青史。但是由于他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导致他一辈子只能待在刘备身边。在刘备去世之后,他又继续担任刘禅的护卫工作,直到告老还乡。一生为了蜀国,奉献了所有,这样甘愿平凡的人值得我们所有人的尊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白耳兵为什么又叫白毦兵 最终的命运又是什么样的

  说三国,道三国,不足百年的三国史,只是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一圈涟漪,但一千多年来,无数关于三国的故事和人物却在不断地被评说和演绎。

image.png

  这段动荡的岁月,一面是风云际会,群雄逐鹿;另一面却是生灵涂炭,尸骨遍野。可以说战争贯穿了整个三国史,有战争就离不开军队,说三国,就不得不提那些威震天下的精锐之师。吕布手下高顺的陷阵营;徐州军阀陶谦的丹阳兵;公孙瓒骑兵白马义从;曹操的虎豹骑和虎卫军;马超的西凉骑兵;诸葛亮的无当飞军;刘备麾下的亲兵卫队“白毦兵”等。

  其中白毦兵最不为人所熟知。

  史上关于白毦兵的记载很少,仅能看到只言片语的零星资料。建兴四年(公元226年),诸葛亮在给蜀汉中都护李严的书信中说:“兄嫌白帝兵非精练。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嫌其少也,当复部分江州兵以广益之。”从诸葛亮的这几句话中可以知道,白毦兵是刘备的嫡系部队,是西方上等兵,这支亲兵的人数不多。

image.png

  (诸葛亮)

  (一)刘备何时组建自己的卫队白毦兵?

  白毦兵的存在,见证了蜀汉政权的兴衰,为保卫刘备及其政权的安全,应是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却鲜有战绩故事流传下来,历史有意无意让这支军队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这支部队什么时间组建,从什么时候称白毦兵,部队兵源,特别是最后去向如何,无具体史料。

  按常理,一个统帅应该是有了一定的地位、地盘,才有能力组建自己的亲兵卫队。公元196年,刘备做了豫州牧后有可能组建自己的亲卫队。但真正有白毦兵这个部队建制番号,应当是刘备入川后。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邀请刘备入川,刘备遂留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自率数万步卒入蜀。建安十八年(213年),刘璋手下李严率众投降,刘备军力益强,同时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军入蜀。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领益州牧,治所在今成都。

  入川后的刘备如虎添翼,据守天府之国,兵多将广,到了这时候,刘备方着手给自己组建训练一支真正的近卫军,以图霸业。毕竟刘备是怀揣着光复汉室的皇帝梦起兵的。

  于是,百里挑一、忠诚勇武、地位优越的步兵劲旅白毦兵诞生了。

image.png

  (二)为什么诸葛亮称之为“白毦”?

  三国时,益州包含今四川(川西部分地区)、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以及缅甸北部,还有湖北河南少部分地区。白毦兵中,很可能吸收了不少西南少数民族兵。如戴白毦的羌兵,个个彪悍善战。

  白毦兵这个名称很有特点,没有杀气血腥气,倒蕴含着一种古老的图腾文化气息,有明显的民族地域特点。

  毦,也称旄,指古代在旗杆头上用牦牛尾做装饰的旗子。也指用牦牛尾制作的符节。

  《汉魏故事》中记载,“与外国节皆二,赤毦一,黑毦十,异于常节。”

  另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引注《魏略》记载,刘备“性好结毦”。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诸葛亮去见刘备,正巧有人给刘备送了牦牛尾,刘备也不问诸葛亮要说什么,就自顾自用手编结。于是诸葛亮说:“开明的将军应当有远大的志向,但结毦可以做什么呢?”刘备说:“和你怎么说呢,我不过是用来打发闲时间罢了。”别忘了,咱们的刘皇叔是织席贩履出身啊。

  个人以为,所谓白毦兵,可能就是在头盔顶上统一装饰有白色牦牛尾编织的饰品。这样标志醒目,方便区别对待之,也体现了这支卫队的威武尊贵。可能因刘备的爱好,也是受羌兵发,况川西多牦牛。

  脑补一个场面:校场上,旗帜猎猎,寒光闪闪,喊杀声震天,排列整 齐的铁甲卫士,神情凛然,头盔上的白毦在风中飘扬。

  (三)白毦兵的统帅是谁?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发生了几件大事,其中一件东吴把名震天下的关羽杀了,关羽死了不要紧,但原本蜀汉管辖的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被东吴占领,这样永安(即白帝城)就处在了吴蜀交界地,成了蜀汉的东大门,与陆逊镇守的西陵郡对峙,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关键陆逊很厉害啊。

  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称帝,为了确保蜀汉安全,刘备在鱼腹(因永安宫改名永安)建永安宫,亲自驻守永安。他的亲兵卫队白毦兵自然也随刘备驻守永安,肩负着保卫刘备和把守蜀汉东大门的双重任务。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以替义弟关羽报仇为由,亲率数万大军攻打东吴,次年八月,被东吴年轻将领陆逊大败于夷陵。此次战役,蜀汉几乎全军覆没,多名将领阵亡,刘备在卫队保护下,溃退永安,忧愤成疾,于公元223年6月10日(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在白帝城(即永安)病逝,享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

image.png

  诸葛亮和李严奉遗诏辅佐刘禅,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镇守永安。李严是第一任永安都督,时陈到为护军。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陈到,因为白毦兵的光辉历程和陈到密不可分。多数观点认为陈到是白毦兵的统帅,也有学者认为白毦兵由刘备亲自统帅,刘备死后才由陈到指挥。

  关于陈到,可查的史料很少。陈寿的《三国志·蜀书》没有给他独立立传,只是在其他人的传中,有两处提到陈到。

  《三国志·蜀书》结尾,陈寿引杨戏的《季汉辅臣赞》,“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列。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随先主,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建兴初,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 这里的征西忠克就是赞陈到。后三句可以看作是陈到的简历。

  《三国志·李严传》中,“以诸葛亮欲出军汉中,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皆统属严。”说的是公元226年,诸葛亮准备北伐,欲出军汉中,为做好防卫与后援,调李严屯兵江州,命护军陈到驻守永安,陈到被任命为永安都督,仍属李严统管。

  还有一则有关陈到去世的信息,出自《华阳国志·巴志》卷一,“以尚书令李严为都督,造设围戍。严还江州,征西将军汝南陈到为都督。到卒官,以征北大将军南阳宗预为都督。”

  这三则信息虽然简略,但大致可看出陈到的生平轨迹。自豫州(时在194-196年间)追随刘备,在刘备生前,随刘备四处征战二十多年,护卫刘备的生命安全。刘备病逝后,陈到统领白毦兵,驻守永安,直至“卒官”,就是死于任上。陈到死于那一年,没有确切记载,有人推测是建兴八年(230年)。

  (四)白毦兵最终的命运

  从蜀汉定国到陈到去世,白毦兵基本都活动在蜀汉东部吴蜀交界地,因之,魏、吴不敢犯。

  《三国志·宗预传》载,“迁后将军,督永安,拜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联系上文“到卒官,以征北大将军南阳宗预为都督。”是说陈到死后,南阳宗预接任永安都督。但具体是哪一年,无确切记载。

  这时,白毦兵的建制番号是否还在,不能确知。

  有学者认为陈到死后,白毦兵的建制番号就被撤销了。因蜀汉后期,进行了一场军制改革,承汉制,先后建立了左右羽林军和虎步营,所剩白毦兵也可能被整编到了这些部队之中。

  宗预及后任闫宇、罗宪驻守永安时,统领的已不再是白毦兵。

  公元263年,蜀汉国亡,白毦兵连同这个政权一起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距刘备病逝永安4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白耳兵简介 字意的来源和史料上的记载是什么样的

  这支部队长期以来不为人熟知,文献资料见于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建兴四年(公元226年)至蜀国中都护李严的书信中。文曰“兄嫌白帝兵非精练。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嫌其少也,当复部分江州兵以广益之。”指出了白毦兵的性质。

  字意来源:

  “白耳兵”和“白眊兵”都是“白毦兵”的笔误,那些说“毦”是“眊”笔误的实在是以讹传讹,贻误无穷!

  【毦】ěr

  1. 用鸟羽兽毛做的装饰品。

  2. 毡类毛织品。

  3. 用羽毛编织的衣服。

  4. 草花。

  《康熙字典》对毦字的解释:

  《唐韵》《集韵》仍吏切,音饵。《说文》羽毛饰也。《博雅》毦,罽也。一曰绩羽为衣。一曰兜鍪上饰。《後汉·单超传》金银罽毦,施於犬马。《注》毦,以羽毛为饰。音如志反。

  又《西南夷传》齎黄金、旄牛毦。《注》顾野王曰:毦,结毛为饰,卽今马及弓槊上缨毦也。《魏略》刘备性好结毦,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因手自结之。

  又《诸葛亮·答孙权书》所遗白毦薄少,重见辞谢,益以增慙。《女红馀志》临川王宏妾江无畏善骑马,翠毦珠羁,玉珂金镫。《庾信诗》金羁翠毦往交河。

  又冠上饰。《董巴·舆服志》内常侍加黄金,附蝉毦尾,谓之惠文冠。

  又拂名。《晋东宫旧事》皇太子纳,有白毦拂二枚。

  又锦名。《内典·翻译名义集》兜罗锦,亦翻扬华,或称兜罗毦。

  又香草之称。《郭璞·江赋》扬皓毦,擢紫茸。《注》毦与茸皆香草也。

  又藤名。《齐民要术》毦藤,大小如苹蒿,蔓衍生。○按《服虔·通俗文》毛饰曰毦,则凡丝羽革草之下垂者,可以毦名矣。 与目部眊不同。《正韵牋补》毦从耳。误从目,读作眊,谓德好结帽,譌久矣。

  【眊】mào

  1. 眼睛看不清楚,引申为糊涂:~聩(眼昏耳聋,糊涂)。“胸中不正,则眸子~焉”。

  2. 〔~矂〕失意;烦恼。

  3. 古同“耄”,老年。

  白毦兵是后汉三国时期刘备势力下的一支部队,由陈到统帅。

  该信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四一,曾经在《诸葛亮集》中题为《与兄瑾论白帝兵书》,误认为诸葛亮至诸葛瑾的书信。在1982年,史学家田余庆在《文史》发表文章更正了这一错误,指出是诸葛亮写给李严的书信,并研究了白毦兵的性质。

  毦,也称旄、髦,是以髦牛尾编织的饰物,在古代通常用于武士盔甲和武器的装饰,也用于制作符节。《汉魏故事》记载:“与外国节皆二,赤眊一,黑眊十,异于常节。”;《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青衣道夷与徼外三种夷赍黄金、旄牛毦,举土内属”。所谓白毦兵,就是用白色旄牛尾作为装饰的部队。一方面,用旄牛尾装饰体现了威武尊贵,表示了刘备对这支部队的区别对待。

  史料记载

  依据史料的体现,在建兴四年(公元226年)诸葛亮计划北伐,为了准备防卫与后援,调李严到江州部署,并派遣陈到率领白毦兵协助。

image.png

  史书虽然透露了白毦兵的性质和统帅,但是关于白毦兵的兵源却不得而知。

  三种说法

  现今大至有三种说法:

  1-丹阳军旧部

  刘备早期的部队,以在徐州获得的丹阳军为最优。这些部队跟随刘备转战南北,陈到更是长期统领丹阳军(刘备初掌徐州时陈到未在其账下),所以白毦兵有可能为丹阳兵。但是依据时间推算,从公元194年刘备占据徐州到公元226年诸葛亮的这次北伐,经过了32年的时间,丹阳旧部的实际年龄已经很大,并不很符合如诸葛亮所言“西方上兵”。

  2-马超的旧部

  依据史料,羌人广泛佩戴毦,而刘备阵营早期的羌人部队,是马超归顺刘备时带来的,这也符合了白毦兵人少的特点。事实上马超穷极而来,很可能被刘备解除了私人武装划归刘备亲自带领。但是这种说法缺乏史料的支持。

  3-西南少数民族

  “白毦,西方上兵”很可能是西南少数民族兵。《后出师表》提到“賨叟青羌”,《华阳国志》提到“青羌五部”,实际上从史料来看蜀汉是存在为数不少的一批少数民族部队的,他们在夷陵之战诸葛亮北伐中充当重要角色,而白毦兵可能是其中比较优异的一支。田余庆教授执这种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白耳兵,是刘备的亲军卫队。在刘备这么多年的战争生涯中,白耳兵一直都跟随刘备南征北战,战斗经验非常的丰富。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