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奥合并

"

  德奥合并(德语:Anschluss ,意指联合或政治联盟,也称为Anschluss Österreichs;同样指德奥合并) ,是1938年3月12日纳粹德国与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合并,组成大德意志的事件。德国与奥地利合并,是纳粹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扩张德国版图的第一步。1938年,奥地利总理库尔特·舒斯尼格为了保存奥地利的独立,宣布进行公投,来决定奥地利应否与德国合并。然后,德国政府向他施压,要他将权力交给奥地利纳粹党。奥地利纳粹党在3月11日以政变推翻了奥地利的共和政府。在德国国防军进驻奥地利时,不但没有遇到任何对抗,而且受到很多奥地利居民的欢迎。1938年4月10日在德军占领下,强行通过德奥合并公投。

德奥合并

德奥合并——纳粹侵略扩张的第一步

德奥合并的历史原因:曾归属于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在1806年灭亡后,人们一直为建立一个统一德国之建议争论不休。在1866年前,一般认为德意志之统一,只能够由奥地利帝国主导,此称为大德意志。然而,奥地利在普奥战争失败,令俾斯麦建立了由普鲁士主宰的德意志帝国,并排除奥地利领土于新德国之外,亦即小德意志。1918年,奥匈帝国分裂,故此原属奥地利的德语地区就想和德国统一。不过,在巴黎和会上,英国和法国担心德国会迅速坐大,所以凡尔赛条约与圣日耳曼条约禁止德国与奥地利合并。

  在1930年代初,支持德奥合并的呼声甚高,而奥地利政府更在1931年提议与德国建立关税同盟。不过,希特勒与纳粹主义在德国崛起,令奥地利政府热情减退。生于奥地利的希特勒,在初期领导纳粹党时就已经提出要建立一个统一所有日耳曼人的国家。他在1924年写作《我的奋斗》时,更声言他会尝试统一,甚至不惜使用武力。

  1929年前,奥地利一直面对经济低迷、高失业率与工商不振,正如她的南北邻国。这就令初生的民主十分不稳定。在1920年代末期,基督教社会党在奥地利第一共和国政府主政。1933年,基于议会被解散,共和渐渐崩溃。经过1934年的奥地利内战后,共和国灭亡,被一个独裁法西斯政府取代。这个基督教社会党专政的政府和保安团(Heimwehr) 统治国家,镇压其他政党、禁止言论自由。首相拥有大权,而基督教社会党则拥有很大的影响力,令政府具有宗教专政的特色,有别于德国的纳粹主义。

  最初,总理恩格尔伯特·陶尔斐斯(Engelbert Dollfuss) 及其继承人库尔特·许士尼格都向意大利求援。其实,奥地利法西斯主义与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比较相似,更甚于纳粹主义。墨索里尼基于国家安全,支持奥地利独立,防范德国扩张。但后来,由于他想借助德国的帮助去征服埃塞俄比亚,于是与希特勒结盟,孤立了奥地利。

  1934年7月25日,被定为非法的奥地利纳粹党刺杀了陶尔斐斯,企图发动政变但失败。其后,很多奥地利纳粹党人逃到德国,然后与仍在奥地利的同党策划恐怖袭击,针对奥地利政府,造成超过八百人死亡。许士尼格跟随陶尔斐斯的政策,坚持镇压纳粹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德奥合并背后的秘密:希特勒其实是奥地利人

  阿道夫·希特勒出生在奥地利勃劳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奥地利人,他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德国人呢?甚至成为德国的国家元首呢?带着这些疑问我拜读了约翰·托兰的《从乞丐到元首》等关于阿道夫·希特勒的传记作品,掩卷不禁为这个奥地利人的“德国梦”而盱眙,是感慨不已。

  也许因为暝暝之中一切都是定数吧!我记得在麦顿的作品《希特勒之迷》(或者另一个名字《希特勒密传》)中也提到,伟大的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书《诸世纪》(在国内还有一个版本叫〈诗歌中的历史〉)中就曾神奇预言了希特勒将给世界带来的灾难。

  1889年4月20日晚上6点,希特勒的父亲52岁的海关职员阿洛伊斯在第三次婚姻时,才得到这个儿子,当然他的母亲美丽的克拉拉生产时还只有29岁,此前她已经夭亡了2胎。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希特勒属于大难不死之人(他后来的经历也一再证明了这一点)。

  希特勒是以较好的成绩小学毕业的。但从初中开始,希特勒的学习就比较地吃力了,尤其是数学这门课很蹩脚,曾经还有补考及格的记录。但是在体育和艺术方面,希特勒则是很优秀的。因此从高二开始,希特勒利用肺炎病休的机会最终说服了自己的母亲同意,开始转行学习艺术。据说希特勒还学了4个月的钢琴。

  然后希特勒离开了林茨这个小城,因为这里已经无法满足他的求知欲望,他来到了维也纳。1907年10月,希特勒想成为一个艺术家的梦想在维也纳美术学院被击得粉碎。第二年,他的努力再次失败,也就在这一年,他的母亲克拉拉很不幸地死于乳腺癌。18岁的希特勒成为了孤儿。(他的老父亲早在1903年就故去了)好心的房东太太为希特勒介绍了一位知名美术教授罗勒,罗勒又替希特勒找了一位雕塑家作为导师,这期间希特勒还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宗教、历史等书籍,甚至有中国的孔子学说的书。但是希特勒报考造型艺术学校再次落选,他的画家梦终于彻底地破灭了,没有经济来源,希特勒只得沦为了流浪汉和乞讨者。据说在流浪期间希特勒曾被指控为盗贼;还有嫖妓(犹太女人)感染梅毒,被切除一个睾丸,因此而性变态等等真假难辨的花|边新闻。(当然这些说法都是出现在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之后,一些接触过希特勒的人撰写的回|忆录,其真实性是难以判断的,但总体感觉是属于诋毁性质,应该没有多少公正和客观性可言。)总之,在1913年以前,希特勒一直在维也纳流浪,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奥地利人。

  1913年的春天,希特勒移居到了德国。希特勒自己承认,因为到21岁就是服兵役的年龄,移居是为躲避服兵役,但你不要以为希特勒就是个“懦夫”“胆小鬼”(这几个名词后来会成为了希特勒的口头禅,用于训斥那些将军、元帅们),他拒绝为奥匈帝国服兵役,却主动写给德国皇帝,强烈要求加入德国军队。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也表现得非常地优秀,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毫无怨言。

  根据《我的奋斗》阐释,希特勒是有着一个很强烈的德国情结。他说,“我毫无一点爱奥地利的心意,但是,对德意志帝国矢志不忘,所以看到奥匈帝国的崩溃,便认为是德意志民族得救的开始。因此,我想到我情感所寄托的德国的心念愈切。”虽然这些文字看上去有点逻辑混乱,但是希特勒对于德国的情感已经表露无遗。这种情感并不是希特勒成为德国国家元首后的作秀,确是事实如此。

  希特勒确实对自己的祖国奥地利难言有什么感情,其坎坷的经历使他成为一个愤世疾俗者。奥匈帝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家的凝聚力不强,且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萧条。希特勒处于这个国家社会的最底层,被人瞧不起,据说在维也纳流浪期间因为不会本地的方言,希特勒曾屡次被当地人嘲笑,因此在维也纳的日子不是什么令人愉悦的时光,在致奥匈帝国的拒绝服兵役的请求信中他提到,“忧愁和贫困是我的女友,无尽的饥饿是我的同伴,我从未在实际生活中结识过青春这样美丽的字眼……”这使我想起了卓别林扮演过的一些角色。

  希特勒厌恶这个国家,他向往德国的“国泰民安”。他赞美德国,心系德国的命运,认为自己的祖国奥地利应该并入到德国中去。所以1937年希特勒在会见奥地利政府首脑许士尼格时的咆哮,最传神地表达着他对奥地利的感情:“天啊!您到底在想什么?我身为奥地利人,受命创建一个大德意志帝国!您却来挡我的路!我要踩死您!”

  不管怎么样,希特勒的奥地利国籍却始终保留着,一直到1932年3月25日。在希特勒的授意下,一个纳粹党徒德国不伦瑞邦的内政部长,任命希特勒为驻柏林公使馆的随员,这样希特勒成了德国不伦瑞邦公民,也就是德国公民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希特勒这个奥地利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德国梦”。为了德国,希特勒可以说“鞠躬尽瘁”了,不过他带给信任他的德国人民的是一场很虚无的梦幻,梦幻过后更多的是无穷尽的灾难。当然按照伟大的预言家诺查。丹玛斯的预言来解释,这一切都是上天暝暝之中的安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德奥合并全过程:在奥奸帮助下成功吞并奥地利

  合并前

  1936年,继任奥地利总理的许士尼格和德驻奥公使巴本签订了一个秘密协定和一份公报。由此,奥地利虽然名义上还是一个主权国家,但其内政和外交已经基本上被德国控制了。英法两国对此无动于衷,希特勒决心完全正式吞并奥地利。1937年6月,德国制定武装入侵奥地利的“奥托计划”。

  1938年2月12日,希特勒约见许士尼格,要他签署一份奥地利完全听命于德国的议定书,并命令他在三天之内答复,否则要进军奥地利。奥地利政府在德国军事威胁下,被迫作出了释放奥地利纳粹党成员,任命纳粹分子赛斯·英夸特为内政部长;任命亲纳粹分子汉斯·菲许包克和格拉斯·霍克斯特瑙为财政部长和国防部长;德、奥有步骤地交换100名军官;做好使奥地利纳入德国经济体系的准备。

  德军进驻

  1938年3月11日淩晨,希特勒下令实施“奥托计划”,20万德国国防军向德国与奥地利边界集结。同时,希特勒向奥地利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勒令奥地利取消之前准备进行的决定奥地利是否与德国合并的奥地利公民投票,由赛斯·英夸特担任总理。3月11日,许士尼格辞去总理职务,赛斯·英夸特组阁。

  1938年3月12日淩晨,德国国防军越过德奥两国边界,进驻整个奥地利,期间没有发生交火事件。3月13日,赛斯·英夸特在《奥地利同德国重新统一法》上签字,德奥两国正式合并。奥地利成为德国东方省,赛斯·英夸特担任省长。德、奥合并使德国领土扩大17%,人口增加10%,军事实力大为增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德奥合并的外交博弈:绥靖政策纵容纳粹坐大

  德国吞并奥地利Germany,annexationofAustriaby,1938年3月15日,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同时开始了压迫政策,凡是企图反对希特勒在奥地利举行公民投票的一切敌对活动,一律禁止。在他的高压协迫下,99%的投票者都赞成德奥联合。

  德国如果实现吞并奥地利的计划,实力势必大大增加,这对法国的安全将构成很大的威胁。但是,30年代的法国左右两派的斗争异常激烈,政局不稳,内阁更迭频繁,存在只一个月的竟有好几届,因此再也无力对德国采取强硬政策,无可奈何地走上绥靖的道路。

       1937年11月8日,法国财政部长博内(后改任外交部长)对路经巴黎的德国驻奥大使巴本说:法国对1936年7月《德奥协定》签订后两国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建立更密切的联系没有任何异议,并同意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德意志少数民族应享有广泛自治。随后,法国总理肖当又会见了巴本,说他自己“并不反对德国通过演化手段明显地扩大它在奥地利的势力”。

  英国一直谋求全面解决与德国的矛盾,在“总解决”中,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都是讨价还价的筹码。1937年11月19日,英国枢密大臣哈里法克斯在伯希特斯加登拜会希特勒,明确表示“凡尔赛强制条约的错误必须加以纠正”,欧洲秩序的变更问题,亦即但泽、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迟早定会发生,英国所关心的只是“这些变更必须通过和平演变来实现”。希特勒摸到了英、法的底,知道它们对德国吞并奥地利不会进行干涉,便放手大胆去干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首先被法西斯德国吞并的国家是奥地利。奥地利和德国一样,都是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国家。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两国出于不同的目的,都有合并的意图。但是,《凡尔赛和约》明确规定严禁德奥合并。纳粹党上台以后,希特勒曾经打算利用扶植奥地利纳粹党的办法,鼓励他们在奥地利内部进行颠覆活动,以实现德奥合并。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