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意志统一战争

"

德意志的统一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三部曲:首先,没有子嗣的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七世病故,紧接着1864年爆发普丹战争;接着,意大利统一运动提供了出兵的借口,1866年普意联手攻打奥地利,史称普奥战争;最后,西班牙欲引入德意志的霍亨索伦家族,封为西班牙国王。此举致使法国为摆脱被霍亨索伦势力的包围,遂向普鲁士宣战,于1870-71年爆发普法战争。普鲁士赢下了所有三场战争,意味着1815年和约签字方中已无任何一方支持奥地利在中欧的利益,整个德意志只接受普鲁士的君主统治。自此,奥地利帝国不再也无力干预德意志事务。

德意志统一战争

德意志统一战争——1864年2月1日至1871年1月18日

德意志统一战争发生于什么时候?历史背景是什么?

  德意志的统一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三部曲:首先,没有子嗣的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七世病故,紧接着1864年爆发普丹战争;接着,意大利统一运动提供了出兵的借口,1866年普意联手攻打奥地利,史称普奥战争;最后,西班牙欲引入德意志的霍亨索伦家族,封为西班牙国王。此举致使法国为摆脱被霍亨索伦势力的包围,遂向普鲁士宣战,于1870-71年爆发普法战争。普鲁士赢下了所有三场战争,意味着1815年和约签字方中已无任何一方支持奥地利在中欧的利益,整个德意志只接受普鲁士的君主统治。自此,奥地利帝国不再也无力干预德意志事务。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成功统一了多个德意志邦国,建立了德意志帝国。由这个时间开始,所有德意志邦国都能被统一称为"德国"。对于这位"铁血宰相"是否有统一德意志的宏大计划,还是只是纯粹扩张勃兰登堡-普鲁士的领土,长久以来有很多争论。

  历史背景

  在神圣罗马帝国(Holy Roman Empire)时期,帝国版图由超过300个大大小小的独立邦国组成,帝国整体事务则由邦中最强大的奥地利掌控,奥地利大公弗朗茨兼任帝国皇帝,称弗朗茨二世。1805年8月9日,奥地利、英国、俄国、那不勒斯和瑞典结成第三次反法同盟,向拿破仑宣战,最后反法同盟大败收场。战败使奥地利在帝国中威望扫地,伴随着弗朗茨二世于1806年8月6日退位,各邦宣布解散,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image.png

  帝国覆灭之前,各邦国之间早就在法律、行政和政治外交方面摩擦不断了, 但之后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却刺激了原帝国中的德语民众,各邦对于同一语言、同一文化、同一法理根基的追求空前高涨。同时,近代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出现,对欧洲社会政治生态中的王朝和专制体制发起了挑战,这一思想很好地为统一德意志提供了学术基础,统一的推动者借此着重强调了区域内统一传统、教育和语言的重要性。而在经贸方面,1818年普鲁士发起的德意志关税同盟(Zollverein),逐步扩展至德意志邦联中的其他各邦国,消除了邦间贸易的繁琐、矛盾和恶性竞争。再加上交通的不断改善,邦内和邦间的商贸和往来旅行变得愈加便捷,进一步加速了中欧说德语的民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尽管有时也会带来一些摩擦。

  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率法军在滑铁卢战役中惨败,宣布退位。路易十八再次复位后,遂于11月20日与第六次反法同盟各方重订和平条约--1815年之巴黎和约,加上之前维也纳会议达成的结果,奥地利巩固了自己在中欧的势力范围,并确定成为德意志邦联的主席。然而,无论是和约缔结者还是会议多方都没能考虑到普鲁士势力的发展壮大,更没有预见到不久之后普鲁士会挑战奥地利的领导地位。普奥两强都有着统一德意志的雄心,但却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案:普鲁士提出了小德意志方案,将奥地利排除在外的德意志;奥地利提出了大德意志方案,一个包含奥地利的德意志。

  谈到统一德意志,就不得不提及统一进程的推动者,时任普鲁士王国首相的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对于俾斯麦的真正动机,历史学家一直争论不休--一部分认为,俾斯麦真的制定有一份宏伟计划,将1866年诞生的北德意志邦联扩张至吞并南部的德意志邦国以达成一统;而另一部分则持相反观点,认为俾斯麦原本并无统一计划,他纯粹只是寻求扩充普鲁士王国的势力范围。但不管怎么说,俾斯麦所引领的现实政治,即以国家利益作为内政外交的最高考量,以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实力作为国家强弱的评判尺度,再加上当时的客观环境(包括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风起云涌),彻底影响了19世纪的普鲁士和德意志走向,也恰好顺应了民众在长期遭受丹麦和法国等诸多国家欺凌的情况下,对于一个统一的德意志所抱有的期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德意志统一战争的详细过程如何?最后结果怎么样?

  德意志的统一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三部曲:首先,没有子嗣的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七世病故,紧接着1864年爆发普丹战争;接着,意大利统一运动提供了出兵的借口,1866年普意联手攻打奥地利,史称普奥战争;最后,西班牙欲引入德意志的霍亨索伦家族,封为西班牙国王。此举致使法国为摆脱被霍亨索伦势力的包围,遂向普鲁士宣战,于1870-71年爆发普法战争。普鲁士赢下了所有三场战争,意味着1815年和约签字方中已无任何一方支持奥地利在中欧的利益,整个德意志只接受普鲁士的君主统治。自此,奥地利帝国不再也无力干预德意志事务。

  战争过程

  三部曲的首个机会来自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1863年11月15日,克里斯蒂安九世成为丹麦国王,兼任石勒苏益格(Schleswig)和荷尔斯泰因(Holstein)两公国的公爵。3天后的11月18日,丹麦国王签署十一月宪法,宣布石勒苏益格并入丹麦。德意志邦联视此为违反了1852年《伦敦议定书》中所强调的对丹麦不得合并此两处独立公国的规定。此外,两公国的人口也有不属于丹麦的特质:荷尔斯泰因的大部分人口为德裔并在日常生活中说德语;而石勒苏益格的人口则更加复杂,有很可观的一部分丹麦裔少数民族。德意志邦联曾作过多次外交努力以促使丹麦废弃十一月宪法,但均告失败,遂于1864年2月1日普奥联军越境进入石勒苏益格,与丹麦交战。起初,丹麦试图倚仗在维京时代修筑起的地面防御工事,但事后证明这些工事毫无作用。丹麦完全抵抗不了普奥联军,同时又指望不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任何支援(由于此次丹麦属明显违反国际条约)。普鲁士在此战和两年后的普奥战争中全军配备了史上首款旋转后拉式手动枪机的来福枪。这款来福枪使得普鲁士士兵可以在卧倒匍匐时射击和填装子弹,且一次就能填装五发,与普军相比,丹麦士兵使用的依然是老式火枪,填装子弹时人必须站立起来,竖直枪管后子弹由枪口塞入,且只能填一发打一枪。普丹战争最终以普奥联军的胜利而告终,于1864年10月30日签署的维也纳和约中,将石勒苏益格交由普鲁士管辖,由奥地利管辖荷尔斯泰因。

image.png

  1866年,在新成立的意大利的策应下,俾斯麦制造外交局势,声称夹在石勒苏益格与普鲁士之间的荷尔斯泰因理应归属普鲁士,激怒奥地利先行向普鲁士宣战。1866年4月,普鲁士派代表前往佛罗伦萨,与意大利达成密约--双方将相互策应,协同攻打奥地利。翌日,普鲁士驻法兰克福代表向议会提交一份计划,呼吁通过直选和普选组建一个全国议会和一部全国宪法。不少德意志自由派人士对此项计划的正当性持怀疑态度,认为此计划纯粹就是为了提升普鲁士的实力。

  站队:1866年4月21日,新组建起的意大利军队进犯奥地利的蒂罗尔和威内托边境。消息传至维也纳,使得法兰克福那边僵持着的有关全国宪法争吵暂且搁置。尽管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和冷静,但意普奥三方都在筹备接下来的武装冲突。5月1日,威廉一世授予毛奇全权指挥军队,第二天施行全国总动员。

  邦联议会中,中等面积的邦国反对出兵参与冲突,如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黑森、萨克森-魏玛、萨克森-迈宁根、萨克森-科堡和拿骚公国。俾斯麦为寻求这些邦支持普鲁士,向它们作出了一系列颇具诱惑力的承诺,但却遭致各邦政府的回绝。这样一来,普鲁士只争取到梅克伦堡-什未林大公国和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大公国(两者毗邻勃兰登堡,军事与政治实力非常弱),还有国外的意大利。

  而与此同时,社会和政治界中开始出现了反对普鲁士强权手段的声音。反对方遍及德意志各邦的城市委员会、支持统一的自由派议员、以及那些看重统一能带来丰厚利益的大小商会,它们反对普奥之间发生战事:双方的任何冲突不会带来利益,只会让各邦王室渔翁得利。民意观点也趋向于反对由普鲁士主导的体制。莱茵河沿岸信奉天主教的民众,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科隆等大城市和人口密集的鲁尔河谷地带的居民,仍继续支持奥地利。到1866年春末,绝大多数重要邦国都开始反对普鲁士以武力重组邦联的努力。普鲁士内阁始终认为只有靠以军事为首的硬实力才能使德意志统一。而与此相反的是,法兰克福议会中的自由派却笃信统一仍可由各方坐下来商议来实现。

  奥地利遭到孤立:虽然不少德意志邦国最初偏向奥地利,但在面对普军时它们却都采取守势,没能对普军作多少有效抵抗。实际援助奥地利的只有萨克森。法国曾对奥地利承诺会适时给予某种形式的帮助,但事实上,法国的帮助不仅太晚,且力度也非常有限。使局势对奥地利更为不利的,是奥南部边境上意大利的进犯,奥地利不得不抽调兵力赶往威内托至亚得里亚海,与意大利爆发第三次意大利独立战争。在普鲁士方面,通过克尼格雷茨战役,普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要阻止俄国介入冲突去支援奥地利,能否快速停战就显得非常关键。普鲁士通过战争,相继吞并了汉诺威、黑森-卡塞尔市、拿骚公国和法兰克福。黑森大公国失去了部分领地,但尚未丧失主权。美因河以南的三邦(巴登、符腾堡和巴伐利亚)各自与普鲁士签订条约,支付赔款,同时被纳入普鲁士的势力范围。普鲁士将势力范围组建北德意志邦联,并将奥地利及其盟邦排除在外。

  从此,奥地利再也无法继续影响德意志诸邦,转而将注意力投向巴尔干。1867年,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与匈牙利达成一致,给予匈牙利王室同等地位与一定自治权之后,建立起共主邦联形式的奥匈帝国。1866年8月23日,奥地利与普鲁士签订《布拉格条约》,象征普奥战争结束。条约中对奥地利算是给予宽大处理,奥地利也大幅度调整其与新生的意大利之间的关系。虽然奥军在战场上大胜意军,但基于普意战前达成的承诺,条约规定奥地利将威内托割让予意大利。实际操作中,奥地利先将威内托让给法国,然后由法国转交给意大利。法国对奥地利的遭遇表示同情,加上普鲁士全盘否认战前作出的承诺(1865年9月在比亚里茨的一次会议上,俾斯麦曾经向拿破仑三世明言,法国若能在普奥战争期间保持中立,那作为回报,普鲁士会默许法国吞并普法两国之间比利时和卢森堡的部分领土),导致了对普鲁士的反感态度在法国蔓延。

image.png

  奥地利战败后,北德意志邦联拥有自己的宪法、国旗和政府行政机构。普鲁士通过军事打击制服了奥地利,尽管如此,虽说这样一来奥地利对诸邦的影响是去除了,但同时也无可挽回地造成了泛德意志统一势力的分裂。大多数德意志邦国对普鲁士的强权政治开始持反感态度。

  截至1870年,欧洲政界普遍从普奥战争中得出了三点教训:首先,旧有的联盟和1815年划分的势力范围很脆弱,一个强大的邦国凭借自身的军事实力就能发起挑战;其次,通过巧妙地运用外交手段,制造出使对方倍感不利的氛围,引诱对方率先宣战,然后便以外部侵略的受害者身份,谋求联盟其他诸邦的帮助,合力对付对手;最后,普鲁士的军事实力已经远超奥地利,各邦普遍承认只有普鲁士才能保护它们免受外部势力的干涉或威胁。在1866年,绝大部分的中等规模邦国都还抵制普鲁士;可到了1870年,这些邦国不是被强迫,就是被哄骗着加入普鲁士主导的协防联盟。一旦欧洲外部势力对联盟中某邦宣战,所有其他成员都将协助组织防御。经这一手对欧洲事务的巧妙操纵之后,俾斯麦制造出了对法国十分不利的局面,接下来法国成了德意志眼中的侵略者,而普鲁士俨然扮演德意志权利与自由的捍卫者角色。

  法兰西帝国皇帝耻辱般地被俘,法军全军覆灭,消息传到了巴黎,一片混乱;反对拿破仑的势力趁机推翻了政府,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最高司令部希望巴黎主动请求和谈,不料新成立的共和国政府拒绝投降。普军随即对巴黎实施包围并持续炮击城内,直到1871年1月中旬才解除包围,此时的巴黎已到了再也经不起轰炸的极限。1月18日,德意志诸邦王室和高级军事将领聚集在凡尔赛宫镜厅,拥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为德意志皇帝。随后的5月10日,法国与德国签订《法兰克福条约》,条约规定法国向德国归还说德语的地区(洛林中说德语的部分区域,以及整个阿尔萨斯);法国须支付一笔巨额赔款,以人口多少计算,总额相当于1807年拿破仑一世榨取普鲁士的那笔赔款数额;法国必须接受德国对巴黎和法国北方大部的管理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德意志统一战争的结果,丹麦最后成了炮灰

  在俾斯麦既定的“铁血”方针的指导下,战争成为实现德意志统一的唯一途径。但是,德国的地缘政治四面受敌,必须确保在一次战争中只有一个敌人站在面前。于是,选择哪个国家作为普鲁士的第一个敌人至关重要。俾斯麦的选择是丹麦,通过夺取这个颇具争议之地,唤醒德意志的民族精神,以便在随后的战争中,保持高昂的斗志,直至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成立为止。奥地利瞻前顾后;

image.png

  1848年革命爆发后,德意志人在“法兰克福国民议会”上,提出了统一的问题,然而其最终的结果却像有些学者所说的:“德意志人民像欢迎自由女神一样欢迎自己的议会——而一年后又像对待酒吧里的妓女一样,让它收场了。”这次比英国晚了两个世纪的尝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仍可从中看出德意志人对摆脱分裂割据、实现统一的期盼。人们厌倦了长久以来的四分五裂,统一已经成了不可逆转的潮流,但究竟应该由谁来完成,“大德意志”和“小德意志”皆有可能,哪个更胜一筹,关键就在于奥地利与普鲁士这两个拥有统一实力的王国。对德意志人而言,几百年来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使奥地利拥有更正统的地位,振臂一呼,应该可以得到不少诸侯与邦国的支持。但奥地利更愿意维持现有的地位与声望,因此即便民众呼声极高,奥地利也只是小打小闹,做一些无关痛痒的举动。

image.png

  与此同时,奥地利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在其境内生活着除日耳曼人之外的许多其他种族,尤其以匈牙利人和捷克人居多,复杂的种族构成,导致境内民族主义情绪异常纷繁。所以,在实现民族统一问题上,奥地利不得不小心再小心,以免“祸起萧墙”。最后的选择——普鲁士“大德意志”因奥地利的踌躇不前而胜算颇微。相反,由普鲁士完成统一的“小德意志”则变得越来越现实。与奥地利复杂的民族成分不同,日耳曼人在普鲁士所占比例较高,因而无需担心“后院起火”,普鲁士可以毫无顾忌地举起民族统一的大旗,号召德意志诸邦加入到统一的战斗中来。

  此时的社会舆论也开始倾向于普鲁士一方,德意志境内第一个跨邦的政治组织德意志民族协会认为,应该“把希望转身普鲁士政府。……普鲁士政府的目的在本质上和德意志的目的相符”。就连激进的民主派人士也表示:“普鲁士虽然实行令人厌恶的警察野蛮统治,却是可以使德意志摆脱耶稣会士和政治反动的唯一救星。”当然,这些支持普鲁士舆论的产生,与普鲁士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关系。从经济方面看,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高潮的到来,德意志尤其是普鲁士的经济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image.png

  1852年5月8日,英、法、俄、普、奥、瑞典六国签订伦敦议定书,认定在荷尔斯泰因传统特权不受侵犯的前提下,丹麦国王仍以个人名义领有这两个公国。但德意志人认为,德意志居民占大多数的荷尔斯泰因应归德意志所有。到了1863年,问题再次出现了,丹麦国王死后无嗣,其堂妹夫克里斯蒂安九世继承王位。两地的居民以“土地遗产不得传给女性”的古老法典规定为由,对此持反对态度。新继任的克里斯蒂安九世不仅不加理会,而且还通过新宪法,宣布取消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的传统特权,强行将两大公国并入丹麦。于是德意志一片哗然,一直在等待时机的俾斯麦对此时的形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决定将这场纠纷演变成普鲁士统一德意志进程的第一步。因为这样一来可以表达普鲁士的“德意志民族精神”,给予人们统一的希望;二来可以显示普鲁士在“德意志联邦”中的独立性与主导地位;三来还可以证实自己“铁血政策”的正确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德意志统一战争的道路艰辛,怎样实现的?

  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德意志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但怎样实现统一?由谁来领导?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按传统的说法有两条道路,即革命和王朝战争。但是小编觉得实际上,只有一条道路。革命道路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号召的,是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消灭封建割据势力,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战争即由德意志一个邦的君主领导,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建立统一的君主国家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当时德国的无产阶级很不成熟,力量还很弱,只作为民主派参加活动,并没有成为领导者。1848年革命以后,大批工人流亡国外,国内的工人遭镇压。19世纪50、60年代后随着德意志经济的发展,工人队伍不断壮大,但壮大不等于成熟,更不等于能去领导德意志统一运动。在德意志统一问题上,提出革命的主张,主张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经过革命来实现统一。这从理论上说是对的,但从当时德国的实际情况看是不现实的,因为德国工人还未成熟到足以领导国家统一的程度。第一条道路不存在,至少不现实。就当时德国的情况看,第二条道路是存在的、现实的。如何走第二条道路?

  存在着两个方案,即“大德意志方案”和“小德意志方案”。主张由奥地利领导统一,建立包括奥地利在内的统一的君主国家叫“大德意志方案”;主张由普鲁士领导统一,建立一个不包括奥地利的统一国家叫“小德意志方案”。这两个方案,在1848年革命中即已提出,面且在这两个方案中存在着争权斗争。到19世纪50、60年代,随着统一运动的重新高涨,这两种方案再次被提出。按一般常规,统一国家这个任务应由德国资产阶级来完成,但在实际上德国资产阶级并未领导统一运动,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封建王朝身上。

  这现象应如何解释?我们认为,德国资产阶级力量太弱,没有勇气依靠民众去对抗容克;还有,德国封建贵族有很大一部分已资产阶级化,所以资产阶级和容克在经济利益上已趋于一致,这使他们有妥协的可能,但这并不等于他们之间不存在和斗争,关键问题是谁战胜谁。8年革命后,普鲁士保留了修改后的宪法。根据宪法规定,普鲁士资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而且在国会中也占了一定的席位。这一变化,使普鲁土政也随着发生一些变化,即由封建君主制逐渐向容克和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化,但容克仍占主导地位。到19世纪50~6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普鲁士资产阶级的为量也随之壮大。

  在此情况下,资产阶级要求参与国家管理,在政治上与容一比高低。双方的斗争主要表现在国王与国会的斗争上。当时,斗争是从军费预算开始的。普鲁士国王为达到由他领导实现统一的目的,力主张扩充军队,向国会提出军队改革方案,把常备军扩充到4万,要求国会增加950万塔勒的军事预标。国王的这一要求,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派议员不仅否决了预算,而且要求实行英国式的主立宪制。于是,国王下令解散议会。解散后,重新选举。

image.png

  在新议会中,进步党占多数,再次否决了军事预第,为打击资产阶级,国王任命俾斯麦为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为什么起用斯麦?弹斯麦是个什么人物?斯麦于1815年4月1日出生于普鲁的一个容克世家,6岁那年被母到林的预备学校去读书,17岁入哥廷根大学,一年半后转入柏林大学,攻读法律。学生时代的斯麦身材高大强壮、个性粗野、态度务实、追求标不择手段。大学期间,曾与同学发生多次格斗,劣名远扬大学毕业后,到亚琛工作,后因不守纪律,失去上司信任,回乡务农。1859年任驻俄公使,后改任驻法大使。

  外交场合的风风雨雨,很快把俾斯麦铸造成目光敏锐的外交家。1862年9月出任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俾斯麦上台后,不理睬国会的有关决议,自行开支军费,实行军事改革。此时,进步党认为俾斯麦违反宪法,引起了所谓的“宪法纠纷”。这场纠纷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同容克争夺国家领导权的斗争。在斗争中,俾斯麦不把资产阶级放在眼里,他知道资产阶级软弱,只能在议会中叫嚷,不敢依靠和发动民众,更不敢诉诸武力。最后,斗争以资产阶级的失败而结束。俾斯麦认为,要实现德国的统一,不能依靠自由主义,而要靠强权和实力。

  只靠演说和靠多数派在议会中通过决议是不行的。只有依靠武力即“铁和血”才能解决问题。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实际上就是用武力即战争来实现国家统一的政策,俾斯麦也因此被称作“铁血宰相”。后来德意志的统一就是按照俾斯麦所制定的“铁血”政策实现的,是在普鲁士王朝和俾斯麦的领导下通过三次战争实现的。三次战争,即普丹、普奥和普法战争,打得非常漂亮!

  第一次战争即普丹战争,是1864年对丹麦的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普鲁士联合奥地利打败丹麦,解决德意志北部的两个邦。普鲁士获得施勒苏益格,奥地利获得霍尔斯坦因。战后,俾斯麦扬言:普丹战争检验了普鲁士宝剑的锋利,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上帝,我谁也不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成功统一了多个德意志邦国,建立了德意志帝国。由这个时间开始,所有德意志邦国都能被统一称为"德国"。对于这位"铁血宰相"是否有统一德意志的宏大计划,还是只是纯粹扩张勃兰登堡-普鲁士的领土,长久以来有很多争论。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