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钧台之享

"

  钧台之享是夏朝初年发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钧台”是指为上帝群神修建的台坛。“钧台之享”是夏剿灭有扈氏后,为废除传统的部落禅让制,巩固王权,确立王位世袭,而在都城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召集各地方国首领,举行的一场盛大的献祭神灵的活动,同时这也是一次重要的方国盟会。

钧台之享

钧台之享——确立夏启共主地位禅让制被废

钧台之享修建在哪里?钧台之享的历史意义又是什么

  古钧台又名夏台,是夏王大宴诸侯、举行开国典礼的地方。此后,夏代诸王践位、中央施政、与诸侯商议国事都在此,成为夏“王宫王苑”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存古钧台,在河南省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院内,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禹州知州于国璧筹资重建,为砖石结构,略呈方形,高4.4米,阔7.4米,台下有洞,进深6.15米。南面正中有洞门,宽2.46米,高2.87米,块石拱券,上额书“古钧台”,洞门两侧有砖刻对联,上联“得名始于夏”,下联“怀古几登台”。台上原有楼阁建筑,民国时期毁损,1991年禹州市政府拨款10余万元重修。 重修后的古钧台,洞额与楹联依旧,台上筑起的亭殿为双重檐,两滴水宫殿式,仿古建筑周围有24根明柱支撑,红柱黄瓦,透花门窗。四边围以青石雕刻栏杆,石栏20块,上刻与夏启有关的历史典故、风景文物画图,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巍峨壮观。

image.png

  钧台之享

  传说在唐尧(帝尧)、虞舜(帝舜)做部落首领时,黄河流域发生了特大的洪水,大地一片汪洋,人民生活十分艰难。帝尧派崇伯鲧治理洪水,鲧用堵塞围垫的方法,治水九年而无功。虞舜派崇伯鲧的儿子禹去治理洪水,禹总结了父亲治水的经验教训,“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他“薄衣食”、“卑宫室”、“致费于沟域”(《史记·夏本纪》),采用疏导的方法,终于把洪水治服,禹的个人声望与实力与日俱增。不久,他用武力迫使舜把帝位让给自己,禹王成为夏部落联盟的首领。据史籍记载,禹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将居民按照地域分为九个区域进行统治,征收贡赋。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又制订了刑罚法律,设置了监狱、军队等公共权力机构,初步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政权。

  禹驾崩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他的王位。东方夷族的首领伯益和启的同姓氏族有扈氏,以维护旧传统为借口,起兵反叛。夏启王用武力征服了他们,杀掉伯益,把有扈氏罚作牧奴,第一次实现了从禅让制到家天下的转变。夏启王于夏启元年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竹书纪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正式建立。夏邑就是今天的禹州市,钧台也称夏台。

  钧台原址在禹州市区南三峰山的东峰,毗邻颍水。《水经注》记载:“水(即颍水)东经三峰山,东南历大陵西,陵上有启筮亭,启享神于大陵上,即钧台也。后来历经战乱,古钧台已荡然无存。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知州于国壁在禹州城的西北角重建古钧台。清光绪年间又重修一次。古钧台的形状略呈长方,座北向南,砖石结构。正中有一拱券门洞,南北透过。拱券上额题有“古钧台”三个字,洞门两侧嵌有砖刻楹联一幅:得名始于夏,怀古登几台。台上建有亭殿一座,民国年间遭毁。因其年久失修,1991年禹州市人民政府在原址又重建古钧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钧台之享,不得不知的一个历史典故

  在五千多年漫长的华夏历史中,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帝王,他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第一个帝王。

  启的母亲是涂山氏屈原《天问》记载“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与涂山氏相遇于台桑,怀孕的涂山氏女生下了启”。

  启的父亲大禹,可以说是在禅让的外衣下得到了老大的位子。上篇穿越君已基本解释,大禹治水虽有一定的贡献,但是他的上位仍然存在许多疑点,有历史学家认为他的上位与武力权力势力有很大的关系,伯益让国也是因为有所忌惮。

  由此可见,原始社会那种天下为公不为自己权力和享受的时代已经走到了尽头,追求个人权力和享受也慢慢的走上了历史的舞台,谁能掌握天下不再只是圣贤,更多的开始倾向于实力。

image.png

  开始大禹把禅让的人员定为皋陶,皋陶年龄较大,他死后,大禹又把人选定为皋陶的儿子伯益。按理,皋陶、伯益治水、利民的贡献大于大禹,本就是伯益把国家让给大禹的,大禹再把王位让贤给他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问题出现在大禹的儿子启身上,他也有当帝王的野心,并且一直在着手准备。

  慢慢的,很多部落首领和官员在启的计划中,由支持伯益转向了启。启毕竟是老大的儿子,他要想有所作为,还是比一般人更容易的。

  涂山之会后,为了防范各部落的不忠和攻打三苗,大禹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这也为启的夺权埋下了坚实的伏碑。

image.png

  至于启是如何干掉伯益的,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伯益受命于天,当了老大,囚禁了启,启奋起反抗,把伯益杀死了;也有说法是启直接发起了夺权之战,直接干掉了伯益;也有说法是双方为争夺王位,发生了激烈的战争,最后启胜,伯益被启杀死,然后当上了老大。此后,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武则天改国号周时,便追尊启为齐圣皇帝

  无论如何,都是启通过自己的本事,干掉了本应奉天承运的伯益,独揽了大权。

  当时毕竟是禅让制的时代,虽然是末期,但是禅让观念还是正统观念,因此有很多部落首领不服启是必然的。这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甘之战。

image.png

  为了宣布自己的统治地位,启学自己的父亲大禹,在今河南禹县举行了一次盟会,不仅通知内部系统的各个部落,还通报给周边的各个附属邦国,来宣誓自己的主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钧台之享。

  当然此后,夏朝诸王践位、中央施政、与诸侯商议国事都在此处,成为夏“王宫王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古钧台,在河南省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院内,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禹州知州于国璧筹资重建,上书“古钧台”,两侧有砖刻对联,上联“得名始于夏”,下联“怀古几登台”。

  台上原有楼阁建筑,民国时期毁损,1991年禹州市政府拨款10余万元重修。上刻与夏启有关的历史典故、风景文物画图,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巍峨壮观。

  但是,在当时大会之时,有很多实力雄厚的部落并不服气,特别是实力强劲的有扈氏部落公然反对这位新任领导人,一场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启在征战前集六部首领召开了一场动员大会,并宣读一了篇讨伐文书《甘誓》,也是一篇动员令。指责有扈氏上不敬天象,下不敬大臣,引起天怒人怨,所以伐有扈是代天行罚。并宣布军事纪律,命令各部属各自奉行命令,忠于职守,奉行命令者将在祖庙中受到奖赏,违背命令者,将在社坛前处死。军令之严格和规范之完备,档次之高,远非伐三苗的《禹誓》可以相比拟的。

  最后启合力击败了强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华夏族内的反对势力。启当上老大后,他放弃了阳翟,西迁到大夏,建都安邑也就是今山西夏县西。

  启,公元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约78岁驾崩,征战一生,最终病死在都城安邑附近。是他把王位的禅让制废除,改成了世袭制,开启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当然在启的晚年,发生了武观之乱,政局又开始动荡不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钧台之享简介 历史上的钧台之享是怎么回事?钧台在哪

  钧台之享发生在夏朝,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朝代,它废除了禅让制,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巩固了皇权,下面我们来看看钧台之享简介。

image.png

  钧台之享简介

  这是夏朝初年发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钧台”是指为上帝群神修建的台坛。“钧台之享”是夏剿灭有扈氏后,为废除传统的部落禅让制,巩固王权,确立王位世袭。

  而在都城阳翟召集各地方国首领,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献祭神灵的活动,同时这也是一次重要的方国盟会。这次盟会确立了夏启“共主”地位,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

  钧台之享是怎么回事

  钧台之享是夏朝初年发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钧台”是指为上帝群神修建的台坛。“钧台之享”是夏启剿灭有扈氏后,为废除传统的部落禅让制,巩固王权,确立王位世袭,而在都城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召集各地方国首领,举行的一场盛大的献祭神灵的活动,同时这也是一次重要的方国盟会。

  这次盟会确立了夏启“共主”地位,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

  钧台在哪里

  钧台原址在禹州市区南三峰山的东峰,毗邻颍水。《水经注》记载:“水(即颍水)东经三峰山,东南历大陵西,陵上有启筮亭,启享神于大陵上,即钧台也。后来历经战乱,古钧台已荡然无存。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知州于国壁在禹州城的西北角重建古钧台。清光绪年间又重修一次。古钧台的形状略呈长方,座北向南,砖石结构。正中有一拱券门洞,南北透过。拱券上额题有“古钧台”三个字,洞门两侧嵌有砖刻楹联一幅:得名始于夏,怀古登几台。台上建有亭殿一座,民国年间遭毁。因其年久失修,1991年禹州市人民政府在原址又重建古钧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钧台之享——夏启拉开世袭王朝序幕

  大禹巩固统治全力之后,去各地巡查,在浙江绍兴一病不起,不久便驾鹤西去。

  大禹一死,按照禅让制,本应由一个叫伯益的人接班。

  但是,此时夏部族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尤其是大禹的儿子夏,不仅不愿意去朝拜伯益,还自己当上了首领,不认可禅让制。

image.png

  夏启的这一做法遭到了有扈氏的激烈反抗。

  经过多年战争,有扈氏兵败被杀。

  于是夏启为了废除传统的部落禅让制,巩固王权,确立王位世袭,而在都城阳翟召集各地方国首领,举行一场盛大的献祭神灵活动,同时这也是一次重要的方国盟会。

  这次盟会确立了夏启“天下共主”的地位,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

  如此,夏启便成为了夏朝名副其实的君主。

  有人说夏朝是大禹建立的,也有人说是夏启建立的。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

  大禹奠定了基础,在他那个时代,私有财产制度已经非常成熟,所以夏启才能废除禅让制,搞世袭制。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禹确实算得上是大夏王朝的开国之君。

  但是,真正废掉禅让制,搞世袭制,把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是夏启。

  夏启为了让自己世袭王权的资格得到诸侯的承认,在钧台宣布自己是夏朝的第二代君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钧台之享”,它是继“涂山会盟”之后又一次重要盟会。

  期间,有人对夏启破坏禅让制十分不满,于是,不参加大会。

image.png

  对此,夏启启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夏启剑锋一指,挥师亲征,直接将反对者整个部落都灭掉了,部落成员全部沦为奴隶。

  经过这样的征伐,王位世袭制最终得以确立。

  王位世袭制确立之后,夏启为了维护私有权利,开始设立代表国家统治的暴力工具,如监狱、军队、刑法等,还设立了各种官职以管理民事。

  其实,夏王朝也只是一种部落联盟的政权形式,它跟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专制王朝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但是,夏朝已经初具国家规模,它的建立代表着中国历史从大同时代过渡到了家天下时代。

  如此,夏朝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为华夏文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这次盟会确立了夏启“共主”地位,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