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索沃战争

"

  科索沃战争(Kosovo War),是一场由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直接引发,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推动下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重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其持续时间从1999年3月24日至1999年6月10日。

  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斯拉夫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造成了1800人死亡,6000人受伤,12条铁路被毁,50架桥梁被炸,20所医院被毁,40%油库和30%的广播电视台受到破坏,经济损失总共达2000亿美元。

  科索沃战争是一场背景深刻、影响广泛的现代局部战争,对世纪之交的国际战略格局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彻底被挤出了东欧原有势力圈。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20世纪末的一场重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

科索沃战争的本质是什么 科索沃为何非要从塞尔维亚独立呢

  在东欧剧变后,南斯拉夫解体,但是此地一直不能太平,尤其是科索沃问题,其一直寻求脱离塞尔维亚统治。而且斗争了几十年,最后还引发了西方干涉,轰动世界的科索沃战争,最后科索沃在西方帮助下,2008年获得独立。那么科索沃为何非要从塞尔维亚独立呢?科索沃战争的本质和过程是什么呢?

image.png

  科索沃,位于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上,科索沃东、北面为塞尔维亚其余部分,南临马其顿共和国,西南面为阿尔巴尼亚,西北为黑山。整个科索沃有200多万人口,在古代巴尔干半岛的第一个塞尔维亚王国就建立在科索沃地区。因此,在塞尔维亚的心中,科索沃是其祖宗之地,民族的摇篮,那么既然是祖宗之地的科索沃为何要脱离塞尔维亚呢?

  其实这还要怪奥斯曼土耳其,本来科索沃在奥斯曼土耳其时期,人口以塞尔维亚族为主,阿尔巴尼亚人很少。但是,奥斯曼土耳其在此强行改变宗教信仰,要求科索沃必须改姓伊斯兰教,这个政策下阿尔巴尼亚人逐步接受伊斯兰教,而塞尔维亚人拒不接受,逐步搬迁出科索沃。

  于是到了二战时期,这里虽然是塞尔维亚族的圣地,但是却没有几个塞尔维亚人了,大部分是信仰了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而因为民族结构的改变和宗教信仰的冲突,使得科索沃逐步想脱离塞尔维亚独立。在南斯拉夫时期,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就一直闹独立,最后铁托将其升为一个自治省,但还是留在塞尔维亚的国内。

image.png

  而苏联解体后,南斯拉夫解体,科索沃也想独立,而且因为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人的贫困,使得在这里的塞尔维亚人都搬迁出去,此时阿尔巴尼亚人占比达到了80%以上。而塞尔维亚自然不会放弃这块祖宗之地,于是强力的镇压,并且开始有组织的向科索沃移民,以改变这里的民族结构。

image.png

  到了1998年的时候,这里的塞尔维亚人增长到30%,这引起了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的不满,于是冲突再起,阿尔巴尼亚游击军不断发生暴乱。于是在1998年3月,塞尔维亚军队进入科索沃,进行大规模的平叛。但是因为手段的问题,使得在短时间内,科索沃20多万的阿尔巴尼亚穆斯林成为难民,造成了欧洲的难民危机。

  而且西方指责塞尔维亚这是在搞民族清洗,企图夺回科索沃。于是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带领北约,绕过联合国,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将科索沃接管,直到2008年,在西方支持下科索沃独立,并于108个国家建交,这就是科索沃战争的本质和过程。其实就是民族和宗教矛盾,阿尔巴尼亚人认为科索沃是他们的家园,而塞尔维亚认为这是他们的地盘是祖宗之地。

image.pn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科索沃战争是20世纪最后的欧洲战争 也是北约的第一次战争

  歌利亚为什么做得这么差?北约的科索沃战役是人道主义灾难的合法回应吗?或者是否导致了这场灾难?一个贫穷的巴尔干半岛国家如何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嘲弄世界上最伟大的强国?为什么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终于投降了?

image.png

  科索沃战争是20世纪最后的欧洲战争,也是北约的第一次战争。一年后我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北约的行动是否是一个“人道主义干预”,正如其倡导者所做的那样?答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1999年3月23日,即爆炸开始前一天科索沃是否发生了人道主义灾难。“是的,”该行动的支持者说。去年仍有人道主义灾难遗留下来。在北约开始轰炸之前,米洛舍维奇开始了新的种族清洗浪潮。德国情报部门声称有证据证明塞尔维亚人已经在2月底发起了“马蹄铁行动”,旨在清除科索沃的马蹄形斑块。

image.png

  “不,”批评者说。正是轰炸导致大规模驱逐。为了适应卡尔克劳斯关于精神病学的着名言论,北约的行动是它声称是治愈的疾病。事实比任何一个位置都复杂得多。像我一样在1999至1999年冬天在科索沃的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发生了人道主义灾难。

  30万无家可归者中的大多数都找到了一些基本的避难所,但他们的房屋经常遭到破坏,他们的水井中毒,他们没有谋生手段。此外,1999年2月和3月,塞族人正在向科索沃倾注力量。无论是否有一个名为“操作马蹄铁”的实际计划,显然有一些大规模驱逐的运营计划,否则它们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实施。在轰炸开始之前,科索沃核查团撤离后,塞族部队开始进行有系统的清洗。

image.png

  然而,上个月的准备和行动可以被解释为对米洛舍维奇拒绝接受不可接受的协议所引发的轰炸的预期。蒂姆·朱达在他的著作(科索沃:战争和复仇,耶鲁大学出版社)中引用的一个消息来源粗略而有效地总结了塞尔维亚安全部队的态度:“如果他们开始我们就会他妈的!” 毫无疑问,一旦轰炸开始,种族清洗就会加速,瑙曼将军使用这个词。然而,我再说一遍,人道主义灾难已经存在。1999年初,概率的平衡是,如果西方没有采取进一步的决定性行动,实地的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冲突将再次升级,导致1999年春季和夏季的人道主义危机更加严重。

image.png

  没有理由怀疑西方领导人是否担心这种真正的人类痛苦。然而,作为政治家,他们无疑更关心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的人类苦难,而不是刚果人,安哥拉人,塞拉利昂人,卢旺达人或哥伦比亚人的苦难,因为电视和媒体更加强烈和图形化地对待科索沃,精力充沛一位英国大臣讽刺地称之为“必须做的事情”的评论。所以这也是一场大众媒体暗中明确地提出诉讼的战争。

image.png

  此外,西欧领导人强调了如此强烈地避免“人道主义灾难”的动机,因为这是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制裁的情况下采取军事行动的唯一方式,这是他们在一年中最好的部分做出的反击,可能在国际法中是合理的。早在1998年10月,英国外交部备忘录就向英国的北约盟友发出了这一法律权宜之计。但外交事务委员会的结论是,该行动充其量只是“可疑”的合法性。出于法律和政治原因,它从未被称为战争。在他的虚拟战争:科索沃与超越”(大都会书籍)一书中,迈克尔·伊格纳季耶夫引用安东尼·科德斯曼的歪曲结论。

image.png

  总而言之,更准确地说,北约行动起初是一种强制性外交。它的目的是迫使米洛舍维奇同意一项涉及科索沃影响深远的政治解决办法。希望实现这种政治解决的一个主要动机是人道主义关切,但同样重要的是长期以来对该地区“稳定”的恐惧。自1992年以来,北约的噩梦就是涉及阿尔巴尼亚人的冲突将撕裂马其顿,及其庞大的阿尔巴尼亚少数民族,将保加利亚和北约成员希腊和土耳其带入。西欧国家也担心新的难民涌入。最后,在经历了如此多的空洞威胁并被称为虚张声势之后,北约领导人认为,联盟必须采取行动,在其成立50周年之际保持自己的信誉。

image.png

  战争的前六周几乎没有增强北约的可信度。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至少一个月以来,历史上最强大的军事联盟,成员国占世界经济和军事力量的三分之二,拥有四百万男女军人联盟,国防开支约为450美元似乎输给了一个贫穷的巴尔干国家,国防预算不到15亿美元,现役士兵约110,000人。

  战争的前六周几乎没有增强北约的可信度。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至少一个月以来,历史上最强大的军事联盟,成员国占世界经济和军事力量的三分之二,拥有四百万男女军人联盟,国防开支约为450美元bn似乎输给了一个贫穷的巴尔干国家,国防预算不到15亿美元,现役士兵约110,000人。

  歌利亚为什么这么做?首先,因为他错误判断了他的对手。第二,因为他用一只手臂绑在背后进行战斗,他的大部分武器都被困在沙子里,几个大个子朝不同的方向拉着腰带。错误判断是双重的,认为米洛舍维奇会比他更早地陷入困境,并没有预料到大规模驱逐的速度,规模和残暴。

  今天接受采访的政策制定者告诉你,当然,他们私下知道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马德琳奥尔布赖特在爆炸开始的那天晚上在美国电视上交叉询问,“我不认为这是一个长期的行动。我认为这是,这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是可以实现的。 “ 当我最近与他交谈时,她的前发言人詹姆斯鲁宾告诉我,注意“相对”这个词。政治家们,所以鲁宾和其他人提出的论点,不能公开表达他们私下认为的一切,因为他们害怕疏远两大国家,美国国会和联盟。国会的怀疑者,希腊,意大利和德国的盟友,如果说实话,根本不能被带上,可能是一场漫长的战争。更不用说它可能是一场地面战争。

image.png

  这些追溯性的主张是不可能测试的,因为我们没有顶级秘密会议的记录,在这些会议上可能已经阐明了这种私人远见。显然,两个大C选区必须轻轻地哄骗。然而,大量的怀疑是有道理的。当时在场的大多数观察者不仅证明西方领导人似乎确信它会很快结束。更重要的是,北约高级指挥官说他们得到了相应的指示。

image.png

  因此,例如,美国盟军空军司令官迈克尔肖特将军说:“我不能告诉你我得到的指令是多少次,”迈克,你只能被允许轰炸两次也许是三个晚上。那就是华盛顿所能站立的。这就是联盟中的一些成员都能站得住。这就是为什么你只有90个目标,这将在三个晚上结束。

  根据纽约时报的一项调查,当轰炸于3月24日开始时,北约共准备了219个目标,不到一周。北约部队的指挥官詹姆斯·埃利斯上将后来发现,“我们称这个绝对错误。” 政客们不要告诉他们的公众他们私下认为这可能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战争,这是一回事。政治意味着对事实是经济的。但是,如果他们甚至不告诉自己的军队,我们还得出什么结论呢?

  此外,没有西方领导人声称他或她预期米洛舍维奇会立即大规模驱逐。根据伊格纳季耶夫的说法,韦斯利克拉克将军的“情报人员”预计将有多达20万新的科索沃难民。一个月内,大约有850,000人。对于那些与米洛舍维奇密切关系的人来说,这种反应并非“无法预测”。斯洛文尼亚总统库坎和马其顿总统格里戈罗夫都警告这一危险。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不与米洛舍维奇密切合作吗?

image.png

  因此西方政治情报失败了,无论是大型还是小型。对于大型的我,令人惊讶的是,国防情报局甚至没有将科索沃纳入1999年2月的世界问题调查。中央情报局的信号贡献是建议中国大使馆作为轰炸目标,相信它是南斯拉夫联邦供应和采购局的总部。(这是中情局提出的唯一目标。)对于西方领导人,试图阻止“另一波斯尼亚”,从波斯尼亚那里吸取了错误的教训。他们认为米洛舍维奇在1995年遭到轰炸,接受了代顿协议。他们忘记了首先要求克罗地亚军队进行大规模的地面进攻。

image.png

  另一个错误是,美国人对“零伤亡”的痴迷所规定的高空轰炸行动可能会阻止当地的种族清洗。克林顿总统在战争开始时在电视讲话中宣称的目标之一是“阻止对科索沃无辜平民采取更加血腥的攻势”。爆炸活动的确发生了相反的事情。事实上,有两个平行但主要是分开的运动,旨在阻止科索沃塞族部队进一步伤害阿尔巴尼亚人的战术战术,以及针对塞尔维亚本土的战略战役。北约获得第二名,但第一名失利。

  天气,农民狡猾和低技术转移的结合使北约数十亿美元的高科技武器陷入困境,因为他们试图在科索沃寻找并摧毁塞尔维亚的盔甲。事实证明,激光制导炸弹很难通过云层使用。春天的科索沃是多云的。复杂的巡航导弹在防空系统的雷达上。因此,塞尔维亚人开雷达几秒钟,然后将其关闭,那些可怜的,迷失方向的导弹徘徊在保加利亚。一个人降落在索菲亚的一间浴室里。塞尔维亚人用塑料建造了诱饵桥,北约打倒了他们。

image.png

  塞族人设置了燃木炉,他们的烟囱角度看起来像枪管,北约以精确的准确度将它们拿出来。塞尔维亚人将涂漆的原木放在卡车的背面,北约再次承担责任。在战争结束时,北约声称它已经摧毁了大约120辆塞尔维亚坦克,220辆装甲运兵车和450枚炮弹和迫击炮。但从科索沃撤出的塞尔维亚装甲列看起来非常好。

  根据新闻周刊获得的美国空军报道,北约可以摧毁14辆坦克,18辆装甲运兵车和20门火炮。即使真实数字高于这一数字,在轰炸之下种族清洗也会增加,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如蒂姆·朱达所说,种族清洗的主要武器是点烟器(点燃房屋)。你可以从15,000英尺的高度击打多少打火机?

image.png

  当然,在战争迷雾中,任何事情都没有按照计划进行。认为高科技战争会有所不同,这一直是傲慢的。但北约在科索沃失败的战争并不仅仅是因为高科技狂妄自大。这也与政治目的和军事手段之间的不匹配有关,然而军事手段本身就是民主联盟战争的政治规定(和禁止)。

  为什么米洛舍维奇最终陷入困境?再一次,我们真的不知道是什么让那个有毒的但是有计算的头脑有所不同。也许事实是,他的妻子米拉,每个人都同意对他有巨大的影响力,他们在轰炸贝尔格莱德的房子时哭了吗?还是他的商业亲信,担心西方现在瞄准他们的外国银行账户?

image.png

  我们可以指出他承认之前不久发生的一些事情,但直接的因果联系尚无定论。例如,5月27日,他被海牙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起诉在科索沃发生暴行。我们中的许多人认为这可能会使战争结束更加困难,因为他可能觉得他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但就在一周之后,他接受了欧洲使者芬兰的马尔蒂阿希蒂亚尔i和俄罗斯使者维克多·切尔诺梅尔金所规定的和平条款。现在有人说:“啊,他解决了,因为他知道其他任何东西都会让他更接近海牙。” 但谁知道呢?

  一个看似合理的猜测将指出四个主要因素。首先,米洛舍维奇曾认为北约联盟会崩溃,相反,它在4月下旬在华盛顿举行的50周年峰会后持续并且变得更加强大。

  联盟日益稳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电视和报纸上对科索沃阿尔巴尼亚驱逐者的照片受到了极大的愤慨,特别是那些场景,以令人厌恶的可预测性描述为“圣经”,在田野中蜷缩成群的群众。布拉斯,与马其顿接壤。这些图像超过了北约杀害平民的负面影响,无论是通过飞行员失误(桥上火车,难民车队),还是错误瞄准(中国大使馆),或故意接受平民伤亡(塞尔维亚电视台) 。这里有许多讽刺。也许北约最大的错误估计并不是要预见米洛舍维奇对科索沃人的迅速而野蛮的驱逐。但事实证明,这是米洛舍维奇最大的错误。如果米洛舍维奇刚刚蹲下来说,联盟已经持续了78天的轰炸。

  正如英国从战争初期所暗示的那样,该联盟最终走向了可靠的地面入侵威胁。克林顿3月24日的首次电视讲话中包含了由他的国家安全顾问塞缪尔·伯杰撰写的以下句子:“但我不打算将我们的部队派驻科索沃参加战争。” 伯杰随后坚持认为:“如果没有这句话,我们就不会赢得战争。” 美国国会和德国等联盟伙伴会反感。然而到了五月,同样的克林顿和伯杰故意说没有任何选择被排除在外。

  5月20日,克拉克将军向克林顿介绍了地面入侵的可能时间表,克林顿于5月21日公开表示,在科索沃周围部署北约军队,表面上仍然是维和部队,已增加到5万人,北约部队开始修建一条通过阿尔巴尼亚重型装甲前往科索沃边境的道路。

  最后,俄罗斯使者告诉米洛舍维奇,他提供的这笔交易是他能得到的最好的。俄罗斯不会再支持他。切尔诺梅尔金公开表达了这一点,美国曾故意向其介绍其地面入侵计划。在俄罗斯军方和安全机构的一份来文中,一名瑞典商人彼得·卡斯坦菲尔特将这一信息私下加强,并传达给米洛舍维奇。俄罗斯阵地的变化必定是对米洛舍维奇的重大打击。正如南斯拉夫外交部长告诉犹大最不塞尔维亚的轻描淡写,“我必须承认,非常相关”。给予应有的信用,将俄罗斯纳入联盟,以对米洛舍维奇施加更多压力是克林顿政府的一项特殊成就。

image.png

  因此,最终,并以巨大的代价,北约赢得了更大的科索沃战争。

  而后果呢?现在说还为时过早。科索沃今天得到了解放,一场万能的混乱。西方领导人未能为和平做准备,因为他们未能为战争做准备。至关重要的是,联合国科索沃政府没有向警察,法官和狱卒提供任何有效运作的国家或保护国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合法暴力的有效垄断。任何人认为,因为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长期以来一直是受害者,因此他们是“好人”,因为科索沃人在北约部队的鼻子下对塞族人进行了反向种族清洗,所以他们受到了冷静的教训。但最终结果如何仍然是人类选择的问题。

image.png

  至于塞尔维亚本土,战争结束时的问题是,米洛舍维奇将证明是欧洲的加尔铁里(阿根廷总统在失去福克兰群岛战争后被废除)还是欧洲的萨达姆侯赛因?目前,他看起来更像是欧洲的萨达姆。但尽管看起来不太可能,但他可能会在9月24日的总统选举中被击败,毕竟,如果科索沃战争向我们传授任何东西,那就是我们应该总是期待惊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科索沃战争让世界看到了高科技武器的应用以及各军种的协同作战

  科索沃战争是一场由民族矛盾激化产生的一场局部战争格局。是科索沃解放军其支持的北约和南斯拉夫联盟的一场对抗。科索沃战争是一场区域性,也是现代华战争的开始,使用高科技和高技术武器的开始。这是一场高技术的局部战争。

image.png

  科索沃战争的立体战争图

  其北约部队对高技术的运用,利用其绝对的空中优势进行大规模空袭,以少伤亡利用低消耗,取得最大的收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了78天的空袭轰炸,南斯拉夫联盟的军事目标,桥梁医院油库等各种设施受到严重的打击,完成了6000多人不同程度的受伤1800人的死亡,直接完成了将近2000亿美元的损失。

  北约空袭科索沃

  科索沃战争,北约国家共出动了1000架飞机,和40多艘舰艇,19个北约国家13个参战。飞机共出动32000架次,投放了13000吨炸弹,大量的高科技武器产品被使用,巡航导弹,激光制导炸弹,无人机,隐身战斗机,电磁干扰等新型武器。

image.png

  强大的北约舰队

  科索沃战争让世界看到了高科技武器的应用以及各军种的协同作战,海陆空立体的作战策略。还标示着世界多极化严重大国博弈的力量失衡比较严重。联合国的世界地位受到了挑战。世界和平收到了严重的挑战

  科索沃战争中运用的远中进的战术应用。远其用巡航导弹,中用轰炸机进行轰炸,近用隐身战机进行逐个精确目标打击。现在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指挥部下达命令到一线部队只需要3分钟,高度的信息化让世界都叹为观止。即实现了只要发现目标就能摧毁。虽然南斯拉夫利用地形能躲避北约军队的打击,但是没有能力反击。

  科索沃战争造成的城市迫害

  最痛心的是我国在南斯拉夫的大使馆遭到三枚制导炸弹其中有一枚并没有爆炸的袭击造成大使馆当场被摧毁,三名中国记者被摧毁,炸伤数十人。中政府知道后我们提出严重的抗议,那时候的中国除了严重抗议之外还有什么能做的。

image.png

  人民解放军阅兵图

  中国军队在看到科索沃战争以后积极改进原来的部队策略,积极研发高技术武器。把中国人民解放军打造成一支现代化,信息化,高技术兵种。要求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战略方针。军队全面的改革。要求精干的军事素养人才。反观现在我们在科索沃战争以后,积极推动军队改革武器研发,我国在隐身战机方面,无人机技术运用方面,激光武器方面,都已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image.pn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科索沃战争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科索沃战争简介

  科索沃战争(Kosovo War),是一场由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直接引发,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推动下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重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其持续时间从1999年3月24日至1999年6月10日。

  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斯拉夫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造成了1800人死亡,6000人受伤,12条铁路被毁,50架桥梁被炸,20所医院被毁,40%油库和30%的广播电视台受到破坏,经济损失总共达2000亿美元。

  科索沃战争是一场背景深刻、影响广泛的现代局部战争,对世纪之交的国际战略格局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彻底被挤出了东欧原有势力圈。

  战争背景

  1980年,铁托去世后,以独立为目标的科索沃民族主义运动逐步兴起,并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支持,阿尔巴尼亚族与塞尔维亚族的矛盾日益尖锐。

  1981年,科索沃阿族学生举行大规模示威并导致流血冲突,许多塞族人和黑山族人被迫撤离科索沃。

  1989年,科索沃塞阿两族紧张关系升级。米洛舍维奇命令部队和警察进入科索沃恢复社会秩序。

image.png

  1989年2月27日,当时担任塞尔维亚共产党领导人的米洛舍维奇为了压制阿尔巴尼亚族的民族主义运动,宣布取消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由此更激发了阿尔巴尼亚族的对抗情绪,阿尔巴尼亚族与塞族的冲突趋向激烈,塞尔维亚当局对阿尔巴尼亚族的镇压也随之升级

  1991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迅速解体。阿族人自行组织了公民投票,并宣布科索沃是一个共和国。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宣布脱离南联邦独立;10月15日,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独立;11月20日,马其顿独立;

  1992年4月27日,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宣布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至此,原南斯拉夫联邦分裂为5个独立国家。

  在南联邦解体过程中,由于领土、财产和利益分割上的矛盾以及原本存在的民族纠纷和宗教冲突,各共和国间和各国内的不同民族间先后发生规模不等的战争,其中最严重的内战发生在波黑境内,并涉及其周边的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

  1992年5月,阿尔巴尼亚族的民族主义运动者自行组成议会和行政机构,选举民主联盟领导人易卜拉欣·鲁戈瓦为科索沃共和国总统,形成了与塞族政权并行的另一个政权。

  1995年,波黑、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三国领导人在停止波黑内战协议上签字。

  1996年,阿尔巴尼亚族激进分子成立武装组织“科索沃解放军”,开始运用暴力手段的分离运动。面对阿尔巴尼亚族人的反抗,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当局采取强硬镇压措施,派遣大批塞族军队和警察部队进驻科索沃,试图消灭“科索沃解放军”。

image.png

  1997年以后,科索沃地区不断发生武装冲突事件,伤亡人员日趋增多,约30万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

  科索沃危机的发展使代顿协议后力图控制巴尔干局势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感到不安,它们不能容许南联盟的行为干扰冷战后世界新格局的构建,同时它们也图谋借这一危机的处理排除东南欧地区最后一个被西方体系视为异己的米洛舍维奇政权。

  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高新技术产业革命蓬勃兴起,世界各种力量加速重组,多极化得到新的发展,但美国的“一超”地位尚未受到动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战略失衡加大,干涉与反干涉的矛盾更加突出。世界军事领域发生着深刻变革,发达国家从中获取的军事优势已成为其推行强权政治的重要手段。

image.png

  在这一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欧洲推行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和意识形态的全面扩张战略,与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统一的巴尔干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形成了尖锐的战略冲突。随着南联盟内部科索沃独立问题的出现,西方国家借机大举介入,导致双方矛盾全面激化。南联盟坚持反对多国部队进驻科索沃,同时反对北约支持该地区阿族分裂势力独立和干涉南联盟内政,但遭到北约的拒绝。

  1998年底,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介入科索沃危机,北约与南联盟的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参战双方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19个成员国中的13国直接参与战争,其余6国以提供后勤工作支援前线。战争起始共投入各式飞机496架和15艘战舰(包括1艘航空母舰)。战争过程中,北约曾三次增兵,至战争结束前夕,共有1153架飞机和47艘战舰(含3艘航空母舰)部署战区各地。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南联盟总兵力12.5万人。陆军10万人,编成3个集团军,装备各型坦克1270余辆,装甲车893辆,各型火炮1500余门。海军1万人,装备各型舰艇81艘。空军和防空军1.5万人,装备作战飞机238架,武装直升机52架,防空导弹发射装置100余部,自行地空导弹130枚,肩射防空导弹约800枚,高炮1850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科索沃战争的结果如何 科索沃战争的过程是什么

  战争过程

  1998年,美国和北约就在计划对南联盟发动空袭,但没有美国的帮助,北约也难以达到目的。

  1998年2月,南联盟共和国政府军和科索沃解放军发生冲突。

  1998年6月和7月,科索沃解放军逐渐占据优势,于是南斯拉夫政府军开始发动反攻并持续到9月。随着战争的进行,成千上万难民背井离乡,无数家庭妻离子散,这是一场人道灾难。尽管国际社会进行了多番调解,但冲突还是在不断升级。

  1999年1月8日,科索沃阿族武装“科索沃解放军”对南斯拉夫军队运输车队发动突然袭击并绑架了8名南军指战员。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驻科索沃观察团就此问题与“科索沃解放军”进行了谈判。

  1999年1月12日,“科索沃解放军”同意无条件释放8名南斯拉夫士兵。

  1999年1月15日,塞尔维亚警察部队在拉察克和佩特罗沃两个村庄搜捕杀害警察的凶手时与阿族武装分子发生激烈冲突,至少有15名阿族武装分子被打死,1名欧安组织观察员受伤。

  1999年1月16日欧安组织驻科索沃观察成员称,他们在科索沃南部拉察克村附近山谷中发现45具阿族平民尸体。此事立即在国际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应。对此,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17日发表声明,指责欧安组织驻科索沃观察“散布谎言”。

  1999年1月20日,北约开始针对科索沃危机的军事调动。

  1999年1月29日,由英、法、美、意、德、俄六国组成的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外长在伦敦发表声明,要求科索沃冲突各方于2月6日在法国开始举行谈判,并在7天内达成“允许科索沃实现实质性自治的协议”。

  1999年2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强烈敦促南联盟科索沃冲突各方“积极、真诚和无条件地”参加和平谈判,为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创造条件。

  1999年2月6日,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举行和平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特使克里斯托弗·罗伯特·希尔草拟的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尊重南联盟的领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按当地居民人口比例组成新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北约向科索沃派遣多国部队保障协议实施。

  但是双方都不接受方案中所提的要求,阿尔巴尼亚族坚持要最终走向独立,并且不愿解除武装;南联盟则不同意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亦反对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但是,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这个方案的80%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其中对南联盟而言将遭到北约的军事打击。在谈判陷入僵局后曾一度休会。

image.png

  1999年2月14日,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决定把谈判达成协议的日期限定在2月20日中午12点。

  1999年2月20日,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决定将谈判期限再延长3天,即谈判双方必须在巴黎时间23日15时之前达成和平协议。

  1999年2月23日,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宣布,参加朗布依埃科索沃和谈的南联盟塞阿两族代表已就科索沃实质性自治问题达成一致,有关履行该协议的会议将于3月15日开始在法国举行。

  1999年2月26日,南联盟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统一民主运动副主席希塞尼发表声明说,在法国朗布依埃参加科索沃和谈的阿族代表团两天前决定组成“科索沃临时政府”,并任命“科索沃解放军”发言人亚库普·克拉斯尼奇为“临时政府总理”。

  1999年3月15日复会,阿尔巴尼亚族代表于18日签署了协议,但塞尔维亚方面仍然拒绝签字。

  1999年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

  1999年3月24日,北约秘书长哈维尔·索拉纳在布鲁塞尔宣布,由于“最后外交努力”失败,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

  1999年3月28日,北约开始了第二阶段空袭,目标转为对北纬44度以南的南斯拉夫人民军地面部队和军用物资进行攻击,企图破坏南的战争机器,迫使南屈服。

  1999年4月1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对南联盟的空袭进入第三阶段,扩大空袭范围,增加空袭强度。北约对南联盟境内的所有军事目标进行24小时不间断轰炸;另一方面,为了削弱南联盟人民的抵抗意志,北约还对南联盟的民用设施,如桥梁、铁路、公路、工厂、电视台、通讯系统和电力系统等进行狂轰滥炸。此外,美国还向巴尔干派遣地面部队和“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为地面进攻作准备。

  1999年5月7日出动B-2轰炸机、用5枚精确制导炸弹对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进行袭击,造成3名记者死亡、20多位外交人员受伤、馆舍严重毁坏。

  1999年春,北约计划对南联盟发动40多次空袭行动。出于政治考虑,美国不愿发动地面攻击。

  1999年6月,北约组织授权北约秘书长哈维尔·索拉纳批准对南斯拉夫实施空袭以迫使南总统米洛舍维奇就范。

image.png

  1999年6月2日,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接受了由俄罗斯特使切尔诺梅尔金、芬兰总统马尔蒂·阿赫蒂萨里、美国副国务卿斯特普·塔尔博特共同制定的和平协议,该协议在坚持原朗布依埃方案基本内容的同时,强调了通过联合国机制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并对此作了具体规定。根据这个协议,进驻科索沃的多国部队将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建立,科索沃未来自治地位的确切性质将由联合国安理会决定,难民返回家园的安排也将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的监督下实施。

  1999年6月3日,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通过了接受上述协议的决议。

  1999年6月9日,北约代表和塞尔维亚代表在马其顿签署了关于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的具体安排协议,南联盟军队随即开始撤离科索沃。

  战争结果

  1999年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中国)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由西方7国和俄罗斯提交的科索沃问题决议。表决之前,南联盟开始从科索沃撤军,北约宣布暂停对南的空袭。“盟军行动”的空袭正式结束。

  1999年6月20日,北约正式宣布结束对南联盟轰炸。“盟军行动”的空袭正式结束。科索沃战争以塞尔维亚人的失败而告终。

  北约19个国家中有13个国家(美、英、法、德、意、加、荷、挪、比、土、葡、西、丹)直接参加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付出了约130亿美元的高额战费,总共派遣飞机1000多架,舰艇40多艘(其中美国约730架飞机、24艘舰艇,北约其他国家约325架)。飞机共出动32000架次,投弹13000吨,使用了大量杀伤性能极强的新式武器,连续78天的轰炸造成南联盟1800多名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百万人沦为难民,20多家医院被毁,300多所学校遭破坏,还有50多座桥梁、12条铁路、5条公路干线、5个民用机场被炸毁,39%的广播电视传播线路瘫痪,大批工厂、商店、发电厂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

  南联盟军民击落了F-117A隐形战斗机在内的61架北约飞机,以及无人驾驶飞机30架、直升机7架、巡航导弹238枚。

  影响

  战略格局

  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进程面临严峻挑战,但向多极过渡的大趋势并未逆转;大国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但美国恃强独霸仍力不从心 ;联合国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但联合国仍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国际安全机制组织;国际法准则受到美国“新干涉主义”的严重践踏,但认同“人权高于主权”的国家不多;世界和平遇到新的严峻挑战,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潮流 。

image.png

  军事理论

  科索沃战争作战行动呈现战场空间扩大、持续时间压缩、人力密度减小、战略指导直接等新特点;以及突然性、集中火力、精确行动、联合作战等作战原则;要求军队战斗力战场感知力要强、作战指挥效率要高、战场生存力要强、后勤保障能力要强,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发展。

  科索沃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绝对空中优势,对弱势的南联盟进行打击,武力迫使其就范。其作战样式是一种典型的非接触式交战,交战双方从始至终都没有在战场上近距离交战,这在世界战史上是极为少见的。

  在作战过程中,北约主要采用三种战法:一是在距离战场上千公里处发射巡航导弹进行攻击;二是从美国本土或盟军基地出动隐形轰炸机,在电子干扰机的伴随支援下,深入战区,投射精确制导炸弹;三是在掌握战区制空权的前提下,使用有人驾驶作战飞机从防区外发射精确制导武器,攻击预定目标。

image.png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北约指挥机构向一线部队下达命令只需3分钟,越级向导弹部队下达命令仅需1分钟,配合由GPS制导的巡航导弹、激光制导炸弹和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实现了信息与火力一体化,基本做到了“发现即摧毁”。

  作为弱势一方的南联盟在战争初期,利用山多洞多、地形复杂的地形优势,在全国修建了许多洞库和地下设施,在北约空袭前就将大部分飞机、坦克、导弹等重装备藏于地下,躲过了大规模空袭,达到保存主战装备和作战部队实力的目的。

  虽然南联盟进行了积极的抗击,但却没有有效的反击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进程面临严峻挑战,但向多极过渡的大趋势并未逆转;大国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但美国恃强独霸仍力不从心 ;联合国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但联合国仍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国际安全机制组织;国际法准则受到美国“新干涉主义”的严重践踏,但认同“人权高于主权”的国家不多;世界和平遇到新的严峻挑战,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潮流 。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