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曹之乱

"

  石曹之乱,又称曹石之乱、曹石之变,指明英宗南宫复辟后,石亨曹吉祥因迎复之功而受到宠信,权势日重。石、曹二人相互勾结,图谋叛乱的事件。最后,石亨坐狱瘐死,曹吉祥被磔刑于市。

石曹之乱

石曹之乱——又称曹石之乱、曹石之变

明朝大将石亨:为何从暴发户沦落到阶下囚?

  石亨(?-1460年),渭南人。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剌,颇有战功。后于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辟,得以权倾朝野。

QQ截图20170307172136_副本.jpg

网络配图

  天顺四年(1460年),石亨大肆培植党羽,干预朝政。朱祁镇不能忍受,罢其职,得罪瘐死狱中,尽诛其党羽。后又以家属不轨,下诏狱,坐谋叛律斩,没其家资。

  边关建功

  石亨长相奇异,四方脸面,身躯高大,胡须及膝,善骑马射箭,尤其擅用大刀,早年继承其父官职,任宽河卫指挥佥事。

  正统元年(1436年),石亨在黄牛坡击败瓦刺军,夺回许多马匹,首次征战获功,迁任都指挥佥事。

  正统三年(1438)正月,300多名瓦刺军骑兵在黄河边饮马,石亨率众追击到官山下,斩俘甚多。擢升为都指挥同知,又充任左参将,辅佐武进伯朱冕守大同。

  正统六年(1441年),石亨向朱祁镇上言:“边关军饷难以凑足,朝廷若能发给耕牛种子,让军队开垦边塞土地,每年可以增加军粮18000石。”

  正统七年(1442年),石亨又奏请驻军在大同西路边境修筑堡垒,囤积粮草,得到朱祁镇采纳。此后,石亨在红城、延安、金山等地,多次击败瓦刺军,以功先后升迁都指挥使、都督佥事。为给朝廷广泛搜罗人才,他请求仿效汉、唐制度,除保举以外,还需设立军谋宏远、智识绝伦等科目,对拟用贤士先自陈(述职),再试用后任职。

  正统十四年(1449年),石亨与都督佥事马麟巡守塞外至箭豁山,打败了兀良哈的军队,进升为都督同知。当时,智勇双全的边关守将除杨洪外,就数石亨。他虽为偏将,朝廷视其为大帅。是年秋,也先大举进攻大同,石亨和西宁侯宋瑛、武进伯朱冕等大战于阳和口,宋、朱二人阵亡,他单骑一人跑回,降官募兵,立功赎罪。

  此时,郕王朱祁钰监理国事,石亨经尚书于谦推荐,掌管五军大营,晋升为右都督。不久,封为武清伯。乜先兵威逼京师时,石亨与都督陶瑾、高礼、孙镗等九位将军奉命领军把守九城门外。当时,德胜门首当其冲,石亨奉于谦之命,与乜军激战。他先埋伏兵卒,诱其深入,杀之甚多。乜军攻不下,又猛攻西直门,围住守将孙镗,石享奉命解救、激战五日后,也先败逃,石亨因功而封侯。

   ...查看更多

中国明朝太监曹吉祥发动叛乱

  在556年前的今天,1461年8月7日 (农历七月初二),中国明朝太监曹吉祥发动叛乱失败。

中国明朝大太监曹吉祥发动叛乱失败(历史上的今天.cn)

  1461年8月7日(距今556年) 中国明朝大太监曹吉祥发动叛乱失败

  明朝天顺五年(1461年)8月7日,司礼监大太监曹吉祥妄图称帝,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

  曹吉祥因为帮助明英宗复位有功,受命掌管司礼监,总督京城三大营,掌握京城的军政大权,权势滔天,恶迹斑斑(著名大臣于谦就是被他所害)。于是,这位曹公公有了一个太监也能当皇帝的“崇高”梦想。为了成大事,曹吉祥的养子曹钦曾询问门客冯益:自古以来,有宦官子弟做天子的吗?冯益回答:有,曹操。曹吉祥听闻后,深感欣慰。为此,父子两选了一个黄道吉日举兵起事,这就是8月7日。

  8月6日晚,曹钦在家中大宴雇佣打手蒙古鞑官(依附明朝的蒙古人,战斗力很强)。曹钦万万没有想到,蒙古鞑子里混有了“反骨仔”,宴会途中一个叫马亮的人趁人不注意,溜出来跑到朝房向值班的吴瑾告了密。当真是无巧不成书,这天在朝房过夜的还有一位将军名叫孙镗。吴瑾与孙镗一商议,决定先禀报英宗,之后再找援军。于是,一封仅六个字——曹钦反,曹钦反——的紧急奏折被送到明英宗手里。先下手为强,明英宗下令立即逮捕在宫里接应的曹吉祥;同时严令紧闭宫门,严防死守。

  与此同时,孙镗两人开始寻找援军。曹钦一干人等则率领蒙古鞑官开始攻打长安门。由于英宗有了准备,久攻不下,曹钦又转而攻打东安门,同样无法破门。

  而在外寻援军的孙镗由于没有兵符在手,难以调动军队,就来了个智取。他叫上自己的两个儿子,前往准备西征的禁卫军驻地外高喊:刑部大牢有犯人越狱,捉获者重赏!一时间2000余名兵勇前去“抓逃犯”。等到了长安门,这些兵勇发现“抓逃犯”原来是要“杀叛贼”,这可是平叛大事再加上孙镗叫嚷重赏,于是2000多人组成了平乱大军。

  毕竟是国家正规部队,在孙镗的指挥下,曹氏子弟死伤惨重。曹钦撤退,路上杀了还杂寻找援军的吴瑾,随后被团团包围在家中。最终,穷途末路的曹钦投井自尽,曹宅众人尽被诛杀。而宫内的曹吉祥则被凌迟处死,相关党羽要么被杀,要么被流放。

  一场宫廷政变就这样流产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石曹之乱:险些让明英宗第二次丢掉皇位

  明英宗的帝途并不顺利,曾因“土木之变”丢了皇位,被皇弟朱祁钰取代,后又通过“夺门之变”复位。复位后没几年,又遭遇了“石、曹之乱”,特别是曹吉祥及其嗣子曹钦的武力叛乱,险些让明英宗第二次丢掉皇位。

blob.png

  夺门之初,因曹吉祥已经官至宦官系统的最高级别——太监,没有了晋升的空间,明英宗就厚赏了其嗣子曹钦(封为昭武伯),不久还让曹钦与曹吉祥等共掌京军大权。明英宗这样做犯了两个忌讳:第一,打破了大明内官子弟不得封爵的祖制;第二,打破了大明内官及其子弟不得典掌京军大权的祖制。明英宗的这种行为,不知不觉为自己埋下了巨大祸根,因为宦官掌握了京军大权,一旦他们与君主翻脸,就会变生肘腋,最先倒霉的即是皇帝本人。

  曹吉祥父子为何谋叛呢?天顺四年二月,同是夺门功臣的石亨瘐死、石彪被诛,曹吉祥耳闻目睹后“亦自以与石亨同功一体之人,亨既被诛,愈不自安”,“亨败己且不得独完”,于是“渐蓄异谋”,要赶紧做好准备。曹吉祥先前长期在外担任监军等职,由于是代表皇帝出来监军的,因而他手上权力极大,常常将善于骑射又十分勇猛的“达官”(即投降的外族军官)挑选出来,共计110人,然后再将他们组织起来,随时跟他出征。夺门之后,这些人“随(曹)吉祥以夺门迎驾,功累受升赏者甚众,皆感戴吉祥”。石家出事后,曹吉祥天天犒劳这些达官,“遂相与为死党。诸达官日出入其门,惟恐吉祥败而己随之黜退也”。

  曹钦看到父亲有这帮子达官武装力量拥戴,再加上手里还有京军,就想找机会搞个政变,自个儿当当皇帝。于是曹家爷俩就选择了政变的“吉日”:天顺五年七月初二,这天拂晓之时是大明西征军即将出发的时候,作为西征军的统帅、兵部尚书马昂和怀宁伯孙镗等人要在这个时刻向皇帝告辞,然后再去征讨侵扰甘凉边境的鞑靼部落。曹吉祥、曹钦预谋,趁着马昂和孙镗向皇帝告别、朝门开之际,曹钦率领军队由外入内,曹吉祥以禁兵相应,内外夹击,杀了马昂和孙镗,这样就使得朝廷一时无人组织和统领讨逆部队,然后由曹氏来夺取帝位。

  但是,计划不如变化大,曹钦手下有个叫马亮的达官都指挥使因害怕造反不成,就跑去恭顺侯吴瑾值班的朝房里把秘密抖了出来。吴瑾赶紧把这事告诉了孙镗。两人决定,立即飞报皇帝。但怎么个报法呢?那时天还没亮,宫门都关着。孙、吴二人灵机一动,从长安门门缝里投疏入宫,由于时间紧迫,两人又都是武夫,上呈疏文只写:“曹钦反!曹钦反!”

  明英宗一看疏文,当即就要吓摊了,待情绪稳定后,他马上以事召见曹吉祥。曹吉祥不知底细,立马赶去。到宫门口,就被人用绳子吊进宫里,这也是大明宫中夜见皇帝惯用的办法。见到曹吉祥来了,明英宗立即下令:将这个该死的家伙关起来,并敕命侍卫和各部门关闭皇城四门和京城九门。

blob.png

  就在这时,曹钦发现马亮不在了,马上意识到大事不妙,计划败露了,只能拼一把了。等到曹钦带人来到东长安门时,发现宫门死死地关着,便下令放火烧,还是“不得入”,于是转向西长安门,门内守卫官军拼死抵抗,且拆了御河岸的砖石来堆塞宫门,终使曹钦“不得入”。这时急红了眼的曹钦又奔向了东安门去。而就在这时,恭顺侯吴瑾正好带了几个人在侦查叛军情况,不曾想到遭遇了曹钦,双方由此展开激战,吴瑾力战而死。

  再说曹钦来到东安门,任凭怎么猛烈冲击,那大门还是纹丝不动。曹钦黔驴技穷,只好再让人放火。大火中坚实的东安门逐渐被烧坏,眼看就可以进入了,哪想到宫门内的守卫者也堆起了一大堆柴火开始在里边焚烧,顿时东安门一片火海。

  再说孙镗自东长安门投疏后,就想去召集将士平叛。他来到太平侯张瑾家,张瑾是个贪生怕死的缩头乌龟,不敢去。孙镗没办法,只好跟自己的两个儿子说:“征西官军多从宣武门出发,你们赶紧去那里,就说有囚犯越狱造反,谁逮住会有重赏。”两人不久便召唤来2000多人,在孙镗的号召之下,大家纷纷跑去西长安门平叛,连工部尚书赵荣也披甲策马,大喊:“曹贼作逆,壮士同我讨罪!”这样一来又集合了数百人。

  这时曹钦见西长安门进不去,又转向进攻东安门。孙镗发现后紧跟过去。天色渐亮,曹钦叛党中有不少人开始偷偷开溜。孙镗乘势发起进攻,叛乱分子向着东华门撤退。孙镗一路追击,到达东华门附近时,遭遇了叛军的顽固抵抗,互有死伤,从早晨到中午都没分出胜负。午后叛军开始不支,连曹钦本人也因中流箭而受重创,随即他策马后退。退到东大市街时,他似乎无路可退了,便与孙镗再次展开死战,对垒了大约半天。到了傍晚,曹钦的人马终于抵挡不住,四处溃散。孙镗的儿子孙軏见状,跃马挥刀冲到曹钦身边,举刀就砍,曹钦迅速阻挡,伤了右臂,孙軏不久被叛乱者围杀。曹钦见局势越来越不利,不再恋战,率领数骑去攻安定、东直、齐化等门。诸门皆关闭,曹钦只好逃回自己家里,作最后挣扎。

blob.png

  孙镗紧随而去,这时不断有增援的人马过来,曹宅很快被层层包围。不久曹钦投井自杀,曹宅被夷为平地。

  叛乱是平息了,但明英宗一想起这场惊心动魄的动乱,就唏嘘不已,好险啊,曹氏叛党居然火烧东西长安门、东安门,一旦他们得逞了,再往里一点,可就是大明皇家宫廷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石曹之乱的结局:“夺门之变”三大“功臣”,一贬二死

  明英宗南宫复辟后,徐有贞石亨曹吉祥因迎复之功而受到宠信,权势日重。

blob.png

  得势后的徐有贞、石亨等人随即以“莫须有”的罪名置于谦于死地。于谦“以定社稷功,为举朝所嫉”,加上他孤高自负,从不结交党羽,独往独来,朝中大臣竟没人站出来为于谦辩护。当时英宗还是认可于谦的功劳的,对于判处他死刑有些于心不忍。徐有贞说:“不杀于谦,复辟就无名!”最终,于谦和王文、舒良等大臣一同被杀。

  据说,于谦被查抄家时,清贫得令人难以置信!行刑之日,天空阴霾四起。

  石亨逐渐暴露了骄狂和欲壑难填的本性。大肆冒领军功,为部下四千余人冒领功赏,各地的守将都愤愤不平

  此外,石亨和曹吉祥肆意夺取民田,有一位御史上书弹劾。英宗看到奏书,对大学士李贤和徐有贞说:“御史敢这样直言,真是国家的福分!”站在一旁的曹吉祥恼怒要治御史之罪,被英宗制止。石亨更是怒气冲天,斥御史言语不实,还认为李贤和徐有贞是幕后主使。石亨对曹吉祥说:“如今在内廷是你的天下,在外朝由我统领,李贤之流这样诬陷,其用意很明显啊!”

  徐有贞升任内阁首辅,与石亨、曹吉祥发生了矛盾。三人相互争斗,连皇帝都看不下去,开始信任锦衣卫统帅门达、逯杲。

  此时锦衣卫指挥门达正依附于曹吉祥和石亨。门达和给事中王铉分别上书皇帝,称都御史耿九畴党附首辅徐有贞和大学士李贤,唆使御史诬陷石亨。曹吉祥趁机在英宗跟前痛哭:“臣等万死一生,舍命迎皇上复位,内阁大臣一定要杀了我等而后快!”说时声泪俱下,伏在地上痛哭不起。英宗又信任石亨和曹吉祥,将徐有贞和李贤降职,那位御史被充军。

  石亨恃宠骄狂,无所顾忌。一天,石亨率千户卢旺、彦敬进入皇宫禁地,直入文华殿。皇帝惊问:“他们是何人?”石亨满不在乎地说:“这是微臣的两个心腹,迎复皇上之功,这两人功劳最大。”石亨当即请皇帝下旨,擢迁二人为锦衣卫指挥使。

  1458年(天顺二年)三月,石亨的心腹、兵部尚书陈汝言的贪污罪被揭发。其家中财物之多令皇帝吃惊。英宗想起于谦的清贫,痛心地说:“于谦在景帝一朝始终受宠,死时家无余赀;而今陈汝言当了不到一年的兵部尚书,竟然得了这么多贿赂!”。

  翌年正月,锦衣卫奉命调查大同总兵石彪的行迹,不久正式逮捕他关入锦衣卫狱。

  石彪受不住酷刑,承认自己图谋不轨,又供出石亨,最后罢免石亨兵权和一切职务,让他告老还乡。

  被剥夺兵权后的石亨,心怀怨恨。

  正好有人向石亨出示神秘的妖书,书上写道:唯有石人不动。意在劝石亨举兵起事,不过,很快就被逮捕。

blob.png

  一番严刑拷打后,石亨惨死狱中;石彪被弃市问斩;其私党童先等全被处死。

  英宗虽没将曹吉祥一同治罪,但曹吉祥预感到自己也日子不多,于是他开始笼络了一批蒙古武士,以防不测。

  1461年(天顺五年)六月的某日,曹钦与其党羽、官任都督的蒙古降将伯颜也先等数十人密谋:次日天明起事,废黜皇帝。

  深夜二更时,蒙古降将都指挥完者秃亮悄悄离席,快速密告吴瑾,吴瑾立刻报告孙镗。两个急赴承天门西侧的长安右门,但无法入内,两人便在纸上急书,由于都是武臣,拙于文字,只连写:“曹钦反、曹钦反。”将这一紧急奏章从长安右门的缝隙投进去,招呼守门卫士迅速转送宫中。

  英宗深夜闻变,命人逮捕曹吉祥,紧闭城门。

  此时正准备起事的曹钦对这些变故一无所知,与其弟曹铉、曹钅睿、曹铎及番将伯颜也先率领精锐卫士来到东长安门,只见皇城门紧锁。

  曹钦感到密谋泄露,领兵驰入西朝房,一刀将都御史寇深劈成两半。

  最终没能攻开长安左门,曹钦又去攻打东安门。,被孙镗击溃,曹钦中箭奔逃。

  一身是伤的曹钦带着残兵返回其驻地东大市街,与前来追剿的禁卫军抗拒。曹铉率领一百余名骑兵往来驰奔,与禁卫军作最后的较量,一次次击溃禁卫军的进攻。双方战至夕阳西下。

  最后曹钦投井自尽,曹铎被砍死,家人全被杀光。

  英宗命禁卫军将曹吉祥关入都察院狱中详审,第二天当众碎剐。其党羽和家族成员也都被杀,或被流放岭南。

  只有马亮被授都督一职。至此,“夺门之变”三大“功臣”,一贬二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明廷下令,族灭曹家及其姻家,尽屠参与政变的党羽,并把大太监曹吉祥当众碎剐。只有出首告变的马亮好命,得授都督一职。至此,“夺门之变”三大“功臣”,一贬二死。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