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坦战争

"

  乌坦战争,在乌干达国内一般称为解放战争。这场战争起源于1978年乌干达侵略邻国坦桑尼亚;坦桑尼亚联合乌干达国内各反对势力进行反击,最终一举推翻了乌干达总统伊迪·阿明的独裁政权。1978年10月30日,阿明对坦桑尼亚宣战,下令军队入侵坦桑尼亚的卡盖拉区,阿明还宣称卡盖拉区原本就属于乌干达,声称较早前有1,000辆坦克侵入乌干达,因而其行动完全是自卫还击。尼雷尔迅速动员了坦桑尼亚人民国防军的所有力量,几个星期内,军队人数就由战前的40,000人上升到包括警察部队、狱警、后备役和民兵在内的100,000人。11月底,坦军就已经完全阻挡住乌军的进攻,到12月,所有乌军都被逐出坦桑尼亚境内。之后尼雷尔与乌干达反政府武装合作,最终将乌干达阿明独裁政权彻底击垮,阿明出逃海外。

乌坦战争

乌坦战争简介——坦桑尼亚军队击败乌干达利比亚联军

乌坦战争:坦桑尼亚在中国帮助下击败非洲两强国

  1970年,乌干达强人阿明推翻了与中国和坦桑尼亚友好的奥博特政府。因为政变夺权,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独裁,在乌干达迅速开始了他的暴政。

  奥博特属冷吉族人,阿明大肆屠杀冷吉族人。阿明先在军队杀起,因为他担心军队中的冷吉族人会支持奥博特,不知那天他们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也会政变到他的头上。

  一名冷吉族的参谋被阿明的军队杀死后,阿明竟割下他的头放在冰箱里冷藏了三天。军队中的冷吉族人杀光了,阿明再杀到民间。民间的冷吉族人杀的太多,来不及埋,就扔到维多利亚湖里喂鰐鱼,鳄鱼吃不那么多,许多尸体飘在湖上发臭。

  阿明军队中的军官都被杀光了。小兵就获得提升。阿明提升士兵只讲对自己忠诚,许多士兵忠于阿明,却都是些残忍贪腐之徒。他们杀人的方法五花八门,有用棒子活活打死的,有用大刀肢解后再砍头,还有将人放在坦克履带上活活碾死。

  阿明不顾国家的贫穷,花巨资在首都建立宏伟的清真寺和非洲团结组织会馆。余下的国库内的钱全被他放入了自己的腰包。

  据统计,在阿明执政期间30万乌干达人被杀害,还有近百万人沦为难民逃到坦桑尼亚。

  阿明自上台第一天起,就与坦桑尼亚交恶。

  原因是,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与乌干达前总统奥博特是世交。阿明政变后,奥博特无处可去,尼雷尔容留了奥博特等阿明的反对派。奥博特的武装经常越过坦桑尼亚边境,袭击阿明的军队。

  阿明也与我国关系恶化。

  中国和坦桑尼亚是传统的友好国家。中国向坦桑尼亚军队派有军事顾问,帮助援建坦赞铁路。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关系紧张,也牵连到了中国。1971年7月和8月,阿明制造反华谣言。向中国政府进行攻击。我国外交部对此两次发出抗议。

  一天,阿明突然向士兵在演讲中说,他得到”阿拉在梦中示“,要在99天内驱逐在乌干达的所有亚洲人。乌干达的亚洲人主要是印度人,还有少数华侨也在被逐之列。现在的乌干达华侨都是在90年代后才迁过去的。阿明在乌干达的排亚行动遭到印度等英联邦国家和中国政府的强烈谴责。

...查看更多

乌坦战争背景:阿明政变上台后迁怒于坦桑尼亚

  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两国的关系原本十分良好。伊迪·阿明的前任米尔顿·奥博特总统与坦桑尼亚总统朱利叶斯·尼雷尔更是独立运动时期就相识,私交甚笃。1967年6月,乌干达、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三国还组建了东非共同市场(East African Community)。

  阿明政变

  但1971年,奥博特的副手阿明趁奥博特出访新加坡期间,发动了军事政变,自任总统。奥博特被迫流亡至坦桑尼亚寻求政治庇护。1972年,阿明大批驱逐亚裔人士,造成国内局势混乱;奥博特在尼雷尔的帮助下,趁此机会领导1,500名支持者从坦桑尼亚北部进攻乌干达,试图推翻阿明,但最终失败。阿明迁怒于尼雷尔,杀掉24名坦籍青年以报复。自此,两国交恶,关系愈发紧张。

1_meitu_37.jpg

  乌干达内乱

  阿明当政乌干达八年,乌干达经济急速下滑,特别是1978年国际咖啡价格的骤降,重创了乌干达经济命脉。而阿明却一直以来穷奢极侈,大力打压反对派和异见人士,屠杀兰芝族(Langi)和阿哥利族(Acholi)平民,施行宗教迫害,军队高层亦腐化严重,导致民不聊生。外界一般认为阿明发动战争是为了转移矛盾视线。

  在军队内部,阿明和副总统穆斯特发·阿德里斯(Mustafa Adrisi)的矛盾日益突出。1978年5月,阿德里斯在一场“交通意外”中受重伤,双腿瘫痪。阿明送阿德里斯到开罗治疗,并乘机解除其所有职务。这一举动遭到阿德里斯支持者的严重不满,于是在9月爆发了全国规模的骚乱。阿明派遣军队赶赴北部城镇古卢(Gulu)、东部城镇托罗罗和西南部的恩巴腊腊(Mbarara)镇压,部分军队还越境到坦桑尼亚边境打击反对人士,但是由于军队的散漫和部分坦境内的乌干达反阿明难民加入战斗,乌干达政府军都分别被击退。10月初,阿明在坎帕拉的寓所中遭刺杀,幸而躲在一辆直升机中逃过一劫。阿明于是将军事上的失败都归咎与坦桑尼亚的奥博特和尼雷尔作祟。

  10月30日,阿明对坦桑尼亚宣战,下令军队入侵坦桑尼亚的卡盖拉区,阿明还宣称卡盖拉区原本就属于乌干达,声称较早前有1,000辆坦克侵入乌干达,因而其行动完全是自卫还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乌坦战争经过:乌利两国联军被坦桑尼亚军队击溃

  战争一开始,由于坦桑尼亚没有做好充分的防范准备,导致整个卡盖拉区在几天之内沦陷。阿明宣布“已取得伟大的历史性胜利”。11月4日,他还语言轻薄地挑衅坦桑尼亚总统朱利叶斯·尼雷尔,发表声明“邀请”尼雷尔一同上擂台比赛拳击,要是尼雷尔赢了,他愿意将占领的土地全部归还,并说由于尼雷尔年老体弱,他愿意在比拳时反绑一手、双腿加铅块,以单手应战。尼雷尔总统因此感到大受侮辱。

  乌军恶行

  乌干达军队在占领地区还四处强奸妇女,杀害至少8,000名平民(卡盖拉区总人口才5万),大肆破坏当地的基础设施和工业设备,4万名卡盖拉平民成为难民。尼雷尔总统终于公开声明必定会采取报复,不会让阿明逃之夭夭。他首先向非洲统一组织(非洲联盟的前身)求助,要求非洲统一组织一致谴责乌干达的侵略,但是除了主席国苏丹的总统加弗尔·尼迈里愿意以私人身份劝告阿明撤兵之外,非洲统一组织对此次战争都采取不干涉、不表态的政策。尼雷尔无奈之下被迫放弃国际斡旋的期盼,决心以武力反击。

  战争动员

  尼雷尔迅速动员了坦桑尼亚人民国防军的所有力量,几个星期内,军队人数就由战前的40,000人上升到包括警察部队、狱警、后备役和民兵在内的100,000人。11月底,坦军就已经完全阻挡住乌军的进攻,到12月,所有乌军都被逐出坦桑尼亚境内。而且很快地,尼雷尔就决意要彻底打倒阿明,他邀请很多乌干达反阿明组织参与其军事行动,组成盟军。但是当时乌干达的反对组织虽多,不过大多势单力弱,各自为政,甚至互相之间都有矛盾。1978年底尼雷尔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了一个联合会议,向各组织的领导人晓明大义,呼吁大家团结一致,共同推翻阿明政权。会议虽然没有任何成文协议,但是已经默认组成反阿明的统一战线,一些组织还派遣成员到坦桑尼亚接受游击战的训练,准备“解放祖国”。

1_meitu_39.jpg

  战略反攻

  1979年1月,10,000多名坦军在59式坦克和歼-6、歼-7B战斗机支援下,进入乌干达境内,正式展开反攻,他们利用苏制喀秋莎火箭炮攻击乌干达多处军事目标。乌军军心涣散,毫无斗志,一击即败,全面撤退。尼雷尔见时机成熟,就下令军队乘胜追击,务求推翻阿明。各乌干达的反阿明组织此时也正式响应表示支持,在稍候3月份举行的磨西会议(Moshi Conference)中,28个组织组成乌干达全国解放阵线(Uganda National Liberation Army,简称UNLA),其中包括由蒂托·奥凯洛和大卫·奥伊特-奥乔克领导的“特种部队”(Kikosi Maalum)、由约韦里·穆塞韦尼领导的“救国阵线”(FRONASA)和由阿肯纳·普奥约克领导的“拯救乌干达运动”(Save Uganda Movement)。

...查看更多

乌坦战争的结局:吃人总统阿明被坦军所推翻

  卢卡雅战役之后,坦桑尼亚联军一路向西进逼坎帕拉,途中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至3月底,乌干达军队已经濒临彻底崩溃的边缘,而驻扎在恩德培的利比亚军队也苦陷于坦军的重围中。卡扎菲不忍心失败,还于4月1日派遣了一架图一22B轰炸机投下大量炸弹意图轰炸坦军,但是却没有一枚炸弹击中目标。与之相比较,坦桑尼亚空军连续多天出动歼一6和歼一7战机,轰炸坎帕拉、金贾、托罗罗等战略城市,基本上消灭了乌干达军队和利比亚军队的有生力量。坦桑尼亚联军一举拿下了恩德培。

  连续的轰炸使坎帕拉的平民纷纷逃离,50万人的大城市顿成空城。3月27日,阿明已经仓皇逃离了坎帕拉,直奔乌干达第二大城市金贾。4月10日,坦桑尼亚联军攻占坎帕拉,在坎帕拉,也只是遇到零星抵抗。乌坦战争最终以坦桑尼亚的彻底胜利告终。

20111209110712311.jpg

  利比亚军队在失败后撤退到金贾,联军占领金贾后,利比亚军队被遣返,途径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回到利比亚;至于伊迪·阿明——乌干达前总统,被迫流亡海外,他带着四个妻子、数名情妇、以及20多名子女逃亡到利比亚开始其流亡生活,由于他的保安跟当地警察发生冲突,阿明被迫离开,先短暂至伊拉克,及后定居在沙特阿拉伯。

  坦桑尼亚军队在战争结束后继续驻留在乌干达,一直到乌干达组织民主选举,国家程序恢复正常为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乌坦战争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乌坦战争?

  乌干达

  乌干达在阿明被推翻之后的一段时间,政治依然动荡,各党派和民族之间的权力斗争严重。1979年4月13日,前大学校长优素福·卢莱教授被坦桑尼亚推举为临时总统。6月份,由于总统权力大小的争议,国家协商委员会委任戈弗雷·比奈萨取代卢莱出任总统。1980年5月12日,比奈萨又被以保罗·穆万加为首的军事委员会撤职。乌干达随后由总统委员会领导,委员包括保罗·穆万加、约韦里·穆塞韦尼、奥伊特-奥乔克和蒂托·奥凯洛。同年12月,战后的首次总统选举举行,前总统米尔顿·奥博特当选。不过选举存在争议,约韦里·穆塞韦尼声称奥博特是通过选举舞弊上台的,并宣布与政府决裂,带领他的支持者回到乌干达南部与西南部的大本营后,组成了人民抵抗军,用游击战与政府对抗,史称“丛林战争”,直到1986年穆塞韦尼推翻奥博特之后,乌干达局势才大致回复稳定。

1_meitu_43.jpg

  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打了一场胜仗,却付出了不少的代价。战争对坦桑尼亚造成了短期内难以恢复的破坏和带来了庞大的军费开支,此外战后乌干达政局不稳,使坦桑尼亚必须在乌境内保持较长时间的驻军担当维和角色,这些都令到坦桑尼亚的国库空虚。几年后尼雷尔总统就因为国内经济的衰退而辞职。

  历史意义与地缘政治影响

  乌坦战争也是近代以来,非洲大陆上第一次由一国武力推翻另一国政权。虽然对于坦桑尼亚来说是自卫还击,但是战争的继续和推翻阿明毕竟严重侵犯了乌干达的主权。这受到部分国家的猜疑和担忧。因此,在战后一段时间中,坦桑尼亚与其他邻国如扎伊尔、肯尼亚的关系一度有所恶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乌坦战争也是近代以来,非洲大陆上第一次由一国武力推翻另一国政权。虽然对于坦桑尼亚来说是自卫还击,但是战争的继续和推翻阿明毕竟严重侵犯了乌干达的主权。这受到部分国家的猜疑和担忧。因此,在战后一段时间中,坦桑尼亚与其他邻国如扎伊尔、肯尼亚的关系一度有所恶化。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