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京制

"

  五京制,指多个国家首都管理制度,五京制的渊源说法不一,最早有明确的记载为成书于945年的《旧唐书》,即757年所设置的唐朝形式上五京。

五京制

五京制——多个国家首都管理制度

一个国家好几个首都,历史上那些五京制的朝代你知道吗?

  一般咱们认为一个朝代或者国家也就一个首都,有的再加上一个陪都,但是在历史上还真是有一些国家有好几个都城的。下面咱们来说一下。

  唐朝:唐朝大多数人觉得就长安和洛阳两个都城而已,其实不是,唐朝至德二年的时候设置了五座京城,分别说北京太原,上京(中京)长安,南京成都,西京凤翔,东京河南。但是这仅仅是形式上的五京,实际上唐朝皇帝大多数都是在一京办公,宝应元年,唐朝就废除了五京制

image.png

  辽朝:辽有五京,分别是上京临潢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辽国皇帝 几个都城轮流办公,辽国五京便于皇帝处理各部族之间的事情,也保持了一定的草原民族特色。

image.png

  金朝:金朝的五京制度是承袭辽朝,起初是上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海陵王曾改五京为中都、东京、西京、南京、北京。也就是说,金国曾建有六都,为上京会宁府,东京辽阳府,北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中都大兴府,南京开封府。这是一部分是因为承袭辽代的制度,另外就是因为金国建立和征战过程。

image.png

  渤海国:龙泉府、显德府、龙原府、南海府、鸭渌府。渤海国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割据政权,文化繁荣经济发达,人称海东盛国。除此以外,还有战国时代齐国应该也有五都,不过可能是军事重镇,战国齐的五都分别应该为:临淄、高唐、平陆、即墨、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渤海国五京是哪五京?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简介

  渤海国五京是龙泉府、显德府、龙原府、南海府、鸭渌府的合称。762年,唐廷诏令渤海为国。首都初驻旧国(今吉林敦化),742年迁至中京显德府(今吉林和龙),755年迁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785年再迁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珲春),794年复迁上京龙泉府。

image.png

  渤海国简介

  渤海国(公元698年~926年),是我国唐朝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698年,粟末首领大祚荣建立靺鞨国,自号震国王。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粟末靺鞨(Mòhé)政权以渤海为号,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享有自治权的羁縻(Jīmí)州。762年,唐廷诏令渤海为国。首都初驻旧国(今吉林敦化),742年迁至中京显德府(今吉林和龙),755年迁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785年再迁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珲春),794年复迁上京龙泉府。926年为辽国所灭,传国十五世,历时229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五京制是什么意思?曾有哪些国家使用这个制度?

  五京制,指多个国家首都管理制度,五京制的渊源说法不一,最早有明确的记载为成书于945年的《旧唐书》,即757年所设置的唐朝形式上五京。渤海五京制首见于1044年修的《新唐书》,然而其具体设置年代缺载。五京制对后世首都建置制度上影响深远,前后历经唐(含渤海)、辽、金,自8世纪中叶起至13世纪,长达400多年。但据《战国策·燕策一》“孟轲谓齐宣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伐燕”以及《齐策一》“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等记载。战国时齐国也应该有过五都制。

  概述

  五京制,一般指辽金两代分设多个首都管理国家的制度。除了辽金之外,唐代、渤海国、新罗也曾有类似的或名义上的五京。辽五京置留守,留守行府尹事。金五京留守兼本府尹及本路兵马都总管。

  史料记载

  《辽史》中五京并称共35次,其中两次是渤海五京,余者均为辽代五京;而且其中五京常于“二帐”、“十二宫”并称。检索全部二十五史,出现五京这一语汇的有《旧唐书》卷三十八唐“五京”,《新唐书》卷二一九“渤海五京”,《金史》卷一的“渤海五京”、卷二四中的“金五京”(“袭辽制,建五京”)。

  沿革

  中国自西周以来就实行复都制,周武王灭商后为了控制东方而设立雒邑。五京的设置,最早源于唐朝中期,唐朝于618年以长安为京师,657年以河南府为东都,时为陪都制。690年,以太原府为北都,至742年,以京师为西京,改东都为东京,改北都为北京。757年12月置凤翔府,号为西京,与南京成都府,中京京兆府,东京河南府,北京太原府合为五京,至此,唐五京正式确立,762年以后,罢凤翔府京名。在东北的渤海国也设立了五京制,但渤海没有给后世留存下自己的文献典籍,渤海纪事始见于中国正史《旧唐书》及《新唐书》,此后,有关渤海国的史实陆续散见于历代的各种文献,其中包括日本与朝鲜的史籍。在《辽史》中记述了渤海国的灭亡。

  辽初以龙眉宫为上京临潢府,始建于918年。至928年以东平郡为南京,至938年得燕云十六州,改幽州为南京析津府;改东平郡为东京辽阳府。1009年,在原奚族地区的七金山土河之滨,仿造故唐“神都”洛阳的建制建立都城,号中京大定府。1044年以云州为西京大同府,至此辽同时并设五京,直至1125年覆亡。

  金初接受了辽朝的五京建制,沿袭其号,1138年以其兴起之地为上京会宁府,改原来辽上京临潢府为北京,加上宋朝都城汴京开封府,这时有七京。不久,削去辽上京临潢府的京号,1153年迁都燕京,又削去上京会宁府的京号;改辽南京析津府为中都大兴府,即为中京;改中京大定府为北京大定府;改宋汴京开封府为南京开封府,重新确立了金五京建制,直至1173年又重新恢复会宁府为上京,直到金覆灭,一直有六京之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五京制对后世首都建置制度上影响深远,前后历经唐(含渤海)、辽、金,自8世纪中叶起至13世纪,长达400多年。但据《战国策·燕策一》“孟轲谓齐宣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伐燕”以及《齐策一》“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等记载。战国时齐国也应该有过五都制。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