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相王

"

  徐州相王指的是战国时期前334年魏惠王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公元前334年,惠王率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于是也承认魏的王号,惠王并改此年为后元年。

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魏惠王、齐威王在徐州互称为王

徐州相王简介:战国各国之间大规模称王的开始

  徐州相王指的是战国时期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公元前334年,惠王率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于是也承认魏的王号,惠王并改此年为后元年。

W020150302438941886660.jpg

  简言之,魏惠王、齐威王订立了同盟条约,相互尊对方为王,这以后各国纷纷称王(僭越称王,无视周王的权威。之前各国都是诸侯国,只有周天子可以称王),史称“徐州相王”。

  所以战国中后期的君主的谥号都是XX王,而之前的谥号都是XX公、XX侯,如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韩昭侯、秦孝公等等。(吴、越、楚三国春秋时期已称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徐州相王”是怎么回事?“徐州相王”的结果是什么

  徐州相王是怎么回事呢?是指在战国时期的时候,公元前334年,魏惠王与齐威王于在徐州相会,互称为王,史称“徐州相王”。话说魏国和齐国其实原本都是接受周王加封的诸侯国,在徐州相王以前他们国君的地位都是公爵,众诸侯国都是朝周天子的。在战国初期的时候,魏国的国力强盛,最是强大。但魏国自持强大,常常进攻其他国家,魏国的国力也日趋减弱。魏国先在进攻赵国的时候,大败于齐国“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军力受到重挫。但是真正让魏国走向下坡路的严重打击是在公元前342年的马陵之战,当时魏国进军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委任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军师,魏国委任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主帅,迎战齐军,齐军用孙膑的计谋,诈败,魏军紧追,追至马陵,中了齐军的埋伏,数十万魏军全线被歼灭,死者无数。而当时的野心勃勃的秦国,乘机攻打魏国,并占领了极具重要战略意义的河西之地。

  魏国腹背受敌,东西方分别受到齐国和秦国的夹击,魏国国君不地不改变对外策略,向中原各小国示好,共同对抗强秦,而诸小国也害怕强秦来攻,接受了魏国的示好。而当时的周朝只是名义上是国君了,实力以及利用价值日渐微弱。周天子令诸侯也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于是,在公元前334年,魏惠王率领韩国以及一些小国到徐州(如今山东滕县东南)去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也同承认魏王为望,魏惠王后改此年为后元年。徐州相王的本质其实是魏惠王和齐威王签定同盟条约,承认对方王的地位。在这以后,后面诸国也纷纷称王。

1.png

  齐魏国国君称王,否定了周天子在他们之上王的地位,他们与周天子在名号和地位上是一致的了,这是历史的选择,是历史迈进了进了新的阶段的里程碑。所以说徐州相王是战国时代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在徐州相王后,在战国中后期,各国君主的谥号都是某王为多,而战国前期各国君主的谥号几乎都是某公。

...查看更多

为什么说“徐州相王”才是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
  史学界一般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春秋战国的分水岭,即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之前为春秋,之后为战国。

  从严格意义上讲,春秋战国都是属于东周时期。可能是觉得东周这个名字不够霸气,不够阐述那个伟大的时代,所以后人习惯用春秋战国代替东周。那么春秋战国的名字是从哪里来的呢?

  “春秋”一词取自鲁国史书《春秋》,“战国”一词取自汉代《战国策》。由于《春秋》一书只写到三家分晋之前,后世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又从三家分晋开始。所以史学界一般三家分晋是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分水岭。

image.png

  从严格意义上讲,其实用‘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战国的分水岭是不准确的。分析这个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历史分水岭”这个词。

  所谓“历史分水岭”,就是一段历史发展到一个阶段之后发生质变的一个事件。如:“蒸汽机的发明”是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的分水岭事件;“洋务运动”为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分水岭事件;改革开放是新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变化的分水岭事件;等等。每一个历史分水岭事件,都是历史的一个质变的过程。

  所以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就要明确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两个时段的明显差异。春秋时期,东周王室虽然衰微,但名义上还是“王”,诸侯国还是诸侯国未敢僭越,表面上还是维持周礼。战国时期,就完全不同,周王室名存实亡,各个诸侯国纷纷僭越称王,无视周王室权威。(春秋时期除蛮夷君主之外如:楚、吴、越、西戎,可以称王外,中原诸侯只能严格按照周礼:公、侯、伯、子、男)。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显然没有造成这两个时段的明显差异,三家分晋是一个公国变成了三个候国,田氏代齐是姓田的代替了姓姜的公国。两个事件都还是乖乖的恪守周礼的诸侯国等级划分。此时的东周王室还是具有法理上的权威性。

  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纷纷僭越称王,无视东周王室的权威,真正意义上的礼崩乐坏。造成这一改变的历史事件是齐国和魏国的君主在徐州会盟,相互称王,史称:徐州相王。此后其他诸侯国纷纷效仿称王。

  徐州相王:公元前334年,惠王率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于是也承认魏的王号,惠王并改此年为后元年。

  徐州相王之后,东周王室名存实亡、礼崩乐坏,自此中国真正进入战国时代。在此之前,我们在史书上能看到的还是诸侯国君主的谥号为XX公,XX候。此后,诸侯国谥号皆是XX王(除了少数依附大国的小国,维护周礼的鲁国之外)。

  经论证,认为春秋战国的分水岭应该是“徐州相王”事件,而非“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齐魏两国已称王为何还要徐州相王?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公元前334年,惠王率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于是也承认魏的王号,惠王并改此年为后元年。在此之前此二位已称王,为何又要相王,难道真的是称王上瘾了吗?

image.png

  桂陵之战后的逢泽之会魏惠王在卫鞅劝说下始称王,当时他摆出周天子才有的规格,自称夏王,也就是华夏之王,隐隐已超过周天子规格。但却遭到了各诸侯国的抵制,除了秦及一些小国之外没人承认魏国王的封号。

  齐威王在马陵之战前已经称王,只是和魏国一样没有人承认,到了马陵之战后才被承认,所以才称为徐州相王,而不是徐州称王,相王意思是相互称王,相互承认,并不是说从这里开始才称王的。

image.png

  魏齐徐州相王,互相承认王的封号。此次魏国称王意在虚张声势,桂陵马陵之战前,魏国综合国力做强几为天下霸主,呼风喝雨,想瞅谁瞅谁。然经马陵桂陵两战后国力衰退,西不能拒秦东不敢抗齐,于是邀齐相王壮胆。齐威王欣然应允,目的也是向天下彰显国力。桂陵马陵两战大败魏国后成为七雄中最强一国,急欲向天下展示实力。于是两国不谋而合,便有了这徐州相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简言之,魏惠王、齐威王订立了同盟条约,相互尊对方为王,这以后各国纷纷称王(僭越称王,无视周王的权威。之前各国都是诸侯国,只有周天子可以称王),史称“徐州相王”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