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明武宗时期的权阉太监
2025-01-18 11:12:44

刘瑾,作为明朝中期的一位著名宦官,以其权倾朝野的势力和臭名昭著的行为,成为了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人物。

一、刘瑾的生平背景

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一说淡),因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而改姓刘,并净身入宫成为宦官。他自幼聪明好学,虽出身贫寒,却凭借勤奋和机智,在宫中逐渐崭露头角。

二、刘瑾与明武宗的渊源

刘瑾的宦官生涯中,最为人所知的时期是他在明武宗朱厚照时期的权势滔天。明武宗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即位,改元正德。刘瑾在武宗即位前,就已因侍奉太子朱厚照而得到宠信。武宗即位后,刘瑾更是凭借其机智和善于逢迎,迅速成为武宗身边的宠臣。

三、刘瑾在明武宗时期的权势与影响

在明武宗在位期间,刘瑾的权势达到了顶峰。他与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等人并得宠,号称“八虎”。正德元年(1506年),刘瑾更是通过诬陷外廷官僚与司礼太监王岳等人内外相结,意图挟制武宗,成功排挤了王岳等政敌,自己则升任司礼太监。

此后,刘瑾更是控制了朝政,与阁臣焦芳深相结纳,以张彩为吏部尚书,制约外朝。他创立内行厂,权力在东、西两厂之上,奏章必先投刘瑾再投通政司。刘瑾的贪贿行为也达到了极致,入勤、出使官员都需要向他进献厚礼。

四、刘瑾的覆灭

然而,刘瑾的权势并未能长久维持。正德五年(1510年),安化王朱寘鐇以除刘瑾为名起兵反叛。武宗派都御史杨一清和八虎之一的太监张永去平定叛乱。在叛乱平定后,张永在向武宗报告战况时,趁机揭发了刘瑾的十七条大罪。武宗大怒,亲自抄家,发现了刘瑾的诸多禁物和谋反证据,最终刘瑾被凌迟处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北魏风云中的铁血太后:冯太后的成就与轶事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北魏冯太后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与果敢的改革精神,成为南北朝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政治家之一。她的一生,既是个人奋斗的传奇,也是北魏王朝从游牧政权向封建化国家转型的缩影。从罪臣之女到两度临朝称制的无冕女皇,冯太后以铁血手腕推动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