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4月24日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逝世
2014-04-24 09:18:09

  1731年04月24日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逝世

  在283年前的今天,1731年4月24日(农历三月十八),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逝世。

  在英国18世纪四大著名小说家中,笛福是第一个,他所写的《鲁滨逊飘流记》在当时有很大影响,至今是雅俗共赏的名著。

  笛福生于1660年。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以暴力取得政权,但是在笛福出生那年,代表封建反动势力的斯图亚特王室又在英国复辟,笛福出生于一个小油烛商人的家庭,属于中下层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反对斯图亚特王室的封建统治。笛福28岁那年,即1688年,资产阶级又赶走了斯图亚特王室,重新掌了权,他一面经商,一面从事政治活动,写下不少小册子。因为有的书和演说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曾先后三、四次被关进监狱。59岁时,写成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是以一件真事为素材写成的。200多年前,有一个苏格人塞尔柯克在一艘英国海船上当水手。1704年9月的一天,塞尔柯克因为和船长发生冲突,被遗弃古拉丁美洲的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塞尔柯克心情很坏,但后来慢慢地习惯了。他捕山羊做食物,用木头和羊皮盖了两间小房子,拿钉子做针,把破袜子拆开来做线,用来缝东西。他在荒岛上生活两年四个月,1709年2月12日,一位英国航海家把他救离了海岛,塞尔柯克回到苏格兰后,经常在酒店里向人们讲述他不平凡的经历。后来,笛福就根据这个故事写成了此书。继《鲁滨逊漂流记》后,又写了许多小说,比较有名的有:《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罗克查娜》、《伦敦大疫记》、《一个骑士的回忆录》等。但他终生没有混入当时有名的文人圈子里。这些文人出身的社会地位比他高。他一生穷困,临死前为了避债不得不离家藏起来。

  1731年4月24日,在悲愤中死去。

  1800年04月24日 美国国会图书馆成立

  在214年前的今天,1800年4月24日(农历四月初一),美国国会图书馆成立。

  1800年4月24日,随着美国政府从费城搬至华盛顿,当时的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批准购买了价值5000美元(当时已是一笔巨大支出)的书籍,以应议员之需。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此宣告成立。后来在1814年和1851年两次失火,使馆藏2/3的珍贵图书烧毁。1870年后至1980年,随着馆藏图书的不断增多,国会图书馆经历了3次新建、扩建。现国会图书馆已不是最初的只为国会服务的参考图书馆,而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图书馆。它有22个阅览室,1.15亿件藏品(其中2000万册左右的图书),书架总长约860公里,每天有3.1万件藏品补进,还有大量的不定期捐赠。图书馆工作人员5000名,其中约900人直接为参众两院工作。

美国国会图书馆

  1856年04月24日法国陆军将领、政治家贝当出生

  在158年前的今天,1856年4月24日(农历三月二十),法国陆军将领、政治家贝当出生。

  亨利·菲利浦·贝当(1856年4月24日-1951年7月23日)法国陆军将领、政治家,也是法国维希政府的元首,总理。他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法军总司令,带领法国与德国对战,被认为是民族英雄,1918年升任法国元帅。曾任陆军总监、国防部长等职。1940年任法国总理时,因向德国投降议和而被判处死刑,后改判终身监禁。

  贝当在一次大战期间成为法国英雄,被称为“凡尔登的救星”。在1914年开战时,贝当是一个正待退休的上校,战争开始后被升为旅长,後升为师长,在10月任第二军军长,1915年7月升为第二军团司令,在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中指挥当地法军击退德军进攻。1917年贝当升为法国陆军总司令,1918年11月升任法国元帅。1934年曾进入内阁,任国防部长一职。

  1940年6月,贝当在德军向法国内陆大举推进之际就任法国总理,在6月22日与德国签订停火协定。根据该协定,法国的大部份地区被德军占领,只有南部及东南部一带例外。随後法国国会通过议案,授予贝当宪法、立法、行政及司法权力,并暂停宪法,令贝当拥有独裁者的权力。(历史上的今天LiShiJinTian.com)贝当政府总部设在法国中部非占领区的维希,故被称“维希政府”。维希政府为轴心国提供大量物资,又曾下令在海外属地的法军对抗盟军,以及容许轴心军在海外属地过境。1942年11月11日,德军突然占领法国馀下的非占领区。1944年盟军登陆法国后,维希政府在9月迁至德国境内。

  1945年4月,贝当回到法国接受叛国罪审讯,其后被定罪及判处死刑。贝当在8月获戴高乐以年老为理由减刑至终身监禁,在1951年去世。

  1918年04月24日 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坦克战爆发

  在96年前的今天,1918年4月24日(农历三月十四),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坦克战爆发。

  历史记录的第一次坦克对坦克的战斗发生在1918年4月24日,地点是在法国北部Villers-Bretonneux附近的Bois-l'Abbe森林。战斗双方是英澳(大利亚)联军对德国,参战坦克是英国的叁辆MarkIVs(马克四型)对德国的叁辆A7Vs型坦克,对阵结局是英国坦克成功地击溃了德国坦克,没有击伤或击毁的记录,这是第一次大战期间着名的战斗,也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次坦克遭遇战。

  坦克,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集攻击性、防御性和机动性叁者于一身的钢铁怪兽,真正的“陆战之王”。它一出现就改变了战场的基本面貌,如今已发展为拥有多种高科技尖端装备的战场移动堡垒。

  1970年04月24日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1970年4月24日(农历三月十九),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一次发射成功。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公里,最远点2384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68.5度,绕地球一周114分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实现了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它是中国的科学之星,是中国工人阶级、解放军、知识分子共同为祖国做出的杰出贡献。1964年三届人大召开期间,当年积极倡导我国要搞人造卫星的知名科学家赵九章,写给周总理,建议尽快开展人造卫星研究工作。此建议很快得到聂荣臻、张爱萍、张劲夫等领导人和竺可桢、钱学森等科学家的支持。

  为了开展我国第一颗卫星的研制工作,中国科学院于1965年9月,开始组建卫星设计院。在科学家钱骥领导下,科技人员对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方案展开了论证,确定在保证可靠性基础上,卫星的各项指标要比各国的第一颗卫星先进一步,即发射一个连续信号。当时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影响巨大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科学工作者决定用电子振荡来模拟《东方红》乐曲。这是一个有中国特点,在技术上比较先进的识别信号。1966年5月,经国防科工委、中科院、七机部负责人共同商定,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取名为“东方红一号”。1967年初正式确定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要播送《东方红》乐曲,让全世界人民能听到中国卫星的声音。12月,正式命名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东方红一号”。总体目标概括为四句话: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

  “东方红一号”经历了模样、初样、试样和正样研制阶段,科技人员们艰苦奋斗,群策群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1970年4月1日,2颗“东方红一号”卫星、一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运抵我国西北的酒泉发射场。1970年4月24日10点,运载火箭1、2、3级工作正常,卫星与火箭分离正常,卫星准确入轨。周总理得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地说:“准备庆贺”!并于第二天在当时正在我国召开的3国4方会议上宣布:“为了庆祝这次会议成功,我给你们带来了中国人民的一个礼物,这就是昨天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从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以来,我国的空间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卫星事业正蓬勃发展。遥感卫星多次发射、回收成功;静止通信卫星发射、定点成功;极轨气象卫星发射成功。这一系列的胜利成果,标志着我国卫星技术在许多重要领域达到了世界水平,表明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卫星事业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家都在搜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