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麟德元年上官仪被诛后,武则天开始“垂帘听政”,上元元年更是与唐高宗并称为“二圣”。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为何手握大权独断专行的武则天却没在唐高宗活着的时候任命过任何一位宰相或大将呢?为何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只是被唐高宗“略施行之”?为何武则天要等到唐高宗驾崩后才敢将于自己有恩的李义府袁公瑜等人追封?唐高宗对武则天真的是“言听计从”吗?
事实上想要知道唐高宗对武则天究竟有多“言听计从”,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武则天究竟都让唐高宗做了什么。
首当其冲便是废后未遂一事。
但凡是对这段历史稍有了解的人就会知道,这场废后风波的导火索便是麟德元年宦官王伏胜的告密,称武则天大行厌胜之事,然后宰相上官仪借机向高宗提出了废后一事。然而细心一点的人就能发现,掀起这场风波的上官仪和王伏胜有着一段相同的履历:此二人皆曾是高宗长子、废太子李忠的幕僚。李忠封陈王的时候,上官仪任陈王府咨议,王伏胜为陈王府内侍。
而纵观历朝历代的宫廷事件便能知道——一旦皇后被废,那么她所出的太子的地位也就随之不保。所以武后若是被废,那么她亲生的太子李弘以及其余三子将会面临何种境况已是不言而喻。
上官仪身为宰相,又岂会不知此理?然而在这紧要关头,上官仪不仅不力劝高宗以保太子,反而如此积极主动地提议废后;而王伏胜告发皇后,其用意又是何在?这种种举动不得不令人疑窦丛生,所以紧接着许敬宗向高宗举报说上官仪、王伏胜暗中勾结废太子李忠图谋不轨,也是预料中的事了。
而唐高宗的废后未遂一事看似是以武则天的大获全胜为告终——因为上官仪被诛,武则天也赢得了“垂帘听政”的机会,甚至与高宗并称为了“二圣”。然而这“二圣”的称呼并非前无古人之举,隋朝的独孤后就因为经常与隋文帝谈论政事,“往往意合,宫中称为二圣”。且再仔细看一看随后上任的宰相名单,就可以知道武则天的这场“胜利”以及所谓的大权在握,不过是笑话一则。
乾封元年刘仁轨拜相,紧接着戴至德、张文瓘、郝处俊等人相继拜相,上元中来恒、薛元超、李义琰也拜相了。这几位宰相除了戴至德、张文瓘与武后并无甚恩怨情仇外,其余几位可都是与武则天结过不小的梁子的。
比如刘仁轨,高宗一朝的重要人物,入则为相出则为将,既是唐高宗的肱骨大臣也同样是军事方面的代表人物,只可惜与武则天的爱将之一李义府是死对头。
比如郝处俊与李义琰,这二人在唐高宗因为风疾想要逊位于武后的时候是一唱一和,三言两语便让高宗打消了这个念头。
处俊对曰:“尝闻礼经云:‘天子理阳道,后理阴德。’则帝之与后,犹日之与月,阳之与阴,各有所主守也。陛下今欲违反此道,臣恐上则谪见于天,下则取怪于人。昔魏文帝著令,身崩后尚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遂欲躬自传位于天后?况天下者,高祖、太宗二圣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也。陛下正合谨守宗庙,传之子孙,诚不可持国与人,有私于后族。伏乞特垂详纳。”中书侍郎李义琰进曰:“处俊所引经旨,足可依凭,惟圣虑无疑,则苍生幸甚。”帝曰:“是。”遂止。(《旧唐书·列传第三十四》)
又比如来恒,其弟便是著名的反武派前宰相来济;再比如薛元超,其父薛收乃是唐太宗的十八学士之一,姑姑薛婕妤则是唐高祖嫔妃。薛婕妤因为“妙通经史,兼善文才”,高宗年幼的时候曾“从其受学”,对其“礼敬甚重”。薛元超本人尚和静县主,一家人可谓是与李唐皇族关系密切非常。
更不用说军事上的诸位大将了。刘仁轨自是不用再提,裴行俭也是著名的反武人士之一,还有王方翼,人家可是被武后取而代之的王皇后的族兄,薛仁贵更是唐高宗一手提拔上来的,还有程务挺、李孝逸等等这些尽与武则天不是一条心的。而武则天的另两位爱将袁公瑜与崔义玄倒是在军事上还算有点本事,只可惜是被唐高宗流放的流放,贬的贬。
即便是武则天后来绞尽脑汁上书的建言十二事,唐高宗的反应也不过是“皆下诏略施行之”——好不容易搞出来的政令不仅要通过唐高宗的同意才能施行,而且还只是“略施行之”,可见武则天的意见对于唐高宗来说根本就是无足轻重。
事实上,与臆想中的唐高宗对武则天言听计从的场景截然相反,史书中处处可见的是武则天在一心讨好着唐高宗,小心揣摩着唐高宗的心思。
知道唐高宗一心想将文德皇后的亲蚕礼发扬光大,所以与王皇后从不举行亲蚕礼截然不同,武则天的亲蚕次数堪称是有唐一代之最。知道高宗提倡节俭,所以武则天主动将皇后裙子上的十三个褶子改成七个褶子。知道高宗不会任外戚坐大,所以武则天身为昭仪的时候就特意写过一篇《内训》,当了皇后之后更是制出了一部《外戚诫》,还“以身作则”,在唐高宗活着的时候将娘家人都压制得死死的,绝不容许他们兴风作浪——直到唐高宗驾崩,这才将武家的人一个个全部安插在朝廷的要职上。《旧唐书·外戚列传》:
“承嗣……则天临朝,追尊士矱为忠孝太皇,置崇先府官属,五代祖已下,皆为王。嗣圣元年,以承嗣为礼部尚书。寻除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
“三思……则天临朝,擢拜夏官尚书。”
我们甚至还可以在高宗一朝的重臣花名册中扒拉一下,瞅瞅朝中究竟有哪位宰相是武则天钦点的,又或者有哪位大将是武则天任命的,借机欣赏一下唐高宗对武则天究竟是怎样一种“言听计从”的法子,顺便再观摩一下武则天又是如何生杀予夺大权在握的。
只是可惜的很,翻遍史书能看到的却是当年力挺武则天登上后位的那些人,除了许敬宗外没一个落着了好下场,倒是那些屡屡被武则天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备受唐高宗的青睐。
例如,武则天当年恨王皇后与萧淑妃恨得非得将这二人一一弄死才算完,死后对其子女家族的种种羞辱更是不用多提,唯独拿王皇后的族兄王方翼没有办法。是武则天宽宏大量吗?史书中可是明载了她对王方翼“欲因罪除之,未得也”的经过。然而,当王方翼在高宗一朝青云直上官运亨通的时候,“生杀予夺”的武则天除了干巴巴地看着,还能做什么呢?
又如,长孙无忌对武则天立后一事多有阻挠,武则天对此也暗恨在心。虽然长孙无忌最后失势了,然而事隔不到五年的时间,长孙无忌的嫡孙长孙延便回京做了一名正五品上的官员。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武则天称“天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唐高宗便下诏追复了长孙无忌的官爵,陪葬昭陵,命其曾孙长孙翼袭爵赵国公。而此时“把持朝政”的武则天又在哪呢?
再如,扶持武则天登上后位有功的李义府、袁公瑜、崔义玄等人被唐高宗流放的流放,贬的贬的时候,“大权在握”的武则天又做了些什么呢?为何只能等到唐高宗驾崩后,才想起来这些人“在永徽中有翊赞之功”,这才大肆追封一番?
想来武则天若是真的对唐高宗有那么大影响力的话,真的是生杀予夺大权在握的话,那么想必处理掉王方翼、长孙延这些人绝对不在话下,而将李义府、袁公瑜等人好好提拔提拔更是举手之劳。然而纵观史书,唐高宗发话的时候偏偏看不到武则天的身影,唯有等到高宗不在了,武则天才敢出面收拾这些曾经恨之入骨之人,追封当初于自己有恩之人。
至于唐高宗活着的时候,武则天究竟能对军国大政了解多少,又有多少置喙的权利,实际上通过她当政后的种种政策便能略知一二了。
唐高宗驾崩后,武则天为了独揽大权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将泰半精力都放在了铲除异己上,致力于平息徐敬业、琅琊王冲等人的内乱。而面对边境上的突厥叛乱,武则天则奉行了消极放任的应对之策,除非突厥南犯到极有可能威胁自己统治地位的时候,武则天才会派将抵御。
如果只是清除异己也就罢了,只可惜偏偏武则天自己又没有那份军事才华,只知道将高宗留下来的那些高级军事将领,程务挺、王方翼、黑齿常之、李孝逸、张虔勖、泉献诚等人杀光,流放光,却不知道怎么才能打胜仗。而武则天亲自任命的那些将领,也都是些无军事指挥才能的平庸之辈,或是不懂兵事的诸武子弟,如武重规、武攸宜、武三思、武懿宗等;或是其嬖臣,如薛怀义等;或是被认为可靠的文臣,如魏元忠、狄仁杰、韦待价等;即便是真正的武职将官,也是临阵怯懦者如淳于处平。
再加上缺乏长远有效的战略构想和军事部署,这便导致了武周时代动辄可见上十万的军队,在一群庸将的指挥下沦为无数炮灰。武则天也因此一度企图以物资、金帛、和亲换取苟安,然而由于并未认清突厥的真正意图,武则天派自己的侄子淮阳王武延秀前往突厥迎亲时,反被默啜借口武延秀并非李唐皇族子弟而拒婚——好不容易推出的一个和亲政策,居然被羞辱不说,最后还能沦为突厥出兵的借口。武则天的“军事才能”,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所以武周时期的版图硬生生是比唐太宗唐高宗时期缩水了近五分之一,而武周时期的边境也堪称是安史之乱之前最烂。可见唐高宗在世的时候,武则天根本就不曾接触到真正核心的军国大事——不然在长年累月的耳濡目染下,武则天的军事水平又怎会如此的不堪入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马皇后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135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北宋宋徽宗,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北宋是在端王赵佶详情
还不知道关羽和颜良如果公平对决,谁的实力更强?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情
纵观汉末三国战争史,猇亭之战【又称夷陵之战】无疑是其中一场重要战役。在此战中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纪晓岚和刘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吾详情
在世人眼中,刘备一直是一位宽容仁厚的君主,陈寿便称他“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详情
在世人眼中,刘备一直是一位宽容仁厚的君主,陈寿便称他“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详情
纵观东汉十二帝,汉少帝刘辩可谓是下场极为悲惨的一位。中平六年(189),汉灵详情
众所周知,一代雄主曹操善于用人,故而在曹操帐下聚集了大批顶级谋士。然而,由于详情
纵观曹操帐下诸多谋士中,程昱无疑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位。论资历,程昱是继荀彧之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宋高宗传位,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在古时候,人们很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打尖,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中华文详情
历史进入到中平六年(189),时年33岁的汉灵帝去世,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场血雨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南宋复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朝最后在宋蒙详情
刘备是汉末三国时代的一位雄主,他的个人传奇经历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然而,人们详情
年幼的福临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他年幼无力执政的时候,多尔衮就成为了大清的摄政详情
纵观汉末三国时代,曹操无疑是最为杰出的一代雄主。尽管当时名义上是三国,但若单详情
面对数量众多的强大对手,范雎给秦王制定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这一策略收到了很好的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王安石变法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北宋时期,详情
东周列国时期,周天子的君王之位已经名存实亡,各个被分封的诸侯国家的实力都已经详情
巨野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交战双方为吕布和曹操。此战是兖州之战的详情
清朝为何始终严禁汉女入宫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稍微了详情
说到大非川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详情
清朝能够入主中原,清太祖努尔哈赤有着最大的功劳,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在详情
说到定军山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详情
说到宁平城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详情
说到炎黄阪泉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鄱阳湖大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该说,鄱阳详情
说到东兴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详情
说到西魏,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详情
说到牧野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详情
说到怛罗斯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详情
长平之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长平之战是历史之中的详情
慈禧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罪魁祸首,因此后世对她大都没有什么好评价,很多野史中详情
对司马昭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提起详情
你知道和珅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和珅的仕途顺的让人详情
说到清朝的驸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详情
唐宪宗在位十五年,尽管有许多可以称颂的地方,但是,他还是没有实现中兴唐室的愿详情
对刘伯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提起中国详情
对杨玉环和安禄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详情
对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我们都知道详情
同治皇帝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同治皇帝是清朝的第八位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建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语有云:“详情
对同治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那个详情
南唐后主李煜我们都知道,他的诗词水平在我国古代历史上都能排的上名号,是一个非详情
令人震惊!大诗人王维竟是走后门才考上状元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很重要的创举,而唐详情
杨贵妃没有参加安史之乱,为什么会被杀害?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详情
据历史记载,当年李隆基与杨贵妃在马嵬坡那里发生的事情真的是感天动地。《长恨歌详情
众所周知,唐朝是一个以胖为美的朝代,那么令唐玄宗“落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杨玉详情
杨贵妃与唐玄宗为什么没有孩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详情
杨贵妃和安禄山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安禄山很能讨唐玄宗和详情
史书中记载太平公主是一个模范孝女。根据《新唐书·公主传》的记载,她为了替母亲详情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趣历史详情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唐朝是公认的国家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详情
李显是如何复位的?复位之后武则天是如何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年的?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水浒传中栾廷玉的实力如何?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作为详情
范成大与陆游、杨万里和尤袤齐名,被誉为南宋四大家,也称中兴四大诗人,他们的作详情
对贾宝玉与林黛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详情
中国古代出现过很多种兵器,什么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种类花样非常多,不过很多人详情
话说袭人见了自己吐的鲜血在地,也就冷了半截,想着往日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详情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宋江招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详情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水浒传的相关内容,详情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柳永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提到宋详情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苏轼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如果说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趣历史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