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未社会有点儿乱,乱局的始作俑者就是陈胜。这位深沉的农民,在漫长的郁闷中突然发力,惊醒了一个强悍王朝的万世美梦,也让社会大病一场。读《资治通鉴》,应该对陈胜予以格外关注。
陈胜,秦末阳城人,家庭出身赤贫,受教育情况不祥,早期以为人扛活为生,后来又被抓了壮丁,赴渔阳戍边。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等九百人开赴边地,途经大泽乡,遭遇大雨,路不能行,"度已失期,失期,法当斩。"九百人全部进入死地,怎么办?事实上,类似情况在秦未并不少见,集体被砍头的事件也屡有发生,但这次不同,因为这次有了陈胜。这伙人跟着陈胜,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实施了绝地反击,整个社会为之震动。
从此,大泽乡连同陈胜这两个原本微不足道的词儿,渐渐复杂起来,终于演变成政治符号,历代政治家都喜欢把他们挂在嘴边,并用来说事儿。
起义是顺利的,部队很快占领陈县。在这个地方,陈胜创立政权,建国号为张楚,并自立为王。半年后,轰轰烈烈的起义浪潮渐渐衰竭,队伍溃败,首都沦陷,陈胜也被自己的车夫庄贾所杀,起义失败。
陈胜死后,受到了普遍尊重,名气比生前大得多。司马迁专门为他作传,司马光称他的部队为"兵",而不是贼。
刘邦当了皇帝后,只看望过两位已故之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就是陈胜。当然,也有反面例子,贾谊的态度就很有代表性,他认为陈胜不贤能不富有,才质平平,本事不大。
所有的评价和说法,都有道理,也都接近真相。但谁都知道,没有人能够还原历史上那个真实的陈胜。时至今日,我们能做的,最多就是从个人角度,依据史料做些思考和分析,别的就不能指望了。
他是农民也是思想者,他的思考引发了这次起义,但也对起义规模和成果形成了制约。陈胜是个另类农民,特别善长思考。
一个农夫,在田间地头说了几句话,竟能流传两千多年,至今还被频繁引用,这足以说明陈胜思考的深度、观点的精辟。他想的最多的是富贵问题,他明白穷人致富,不能单打独斗,必须相互提携,做到"苟富贵,勿相忘"。他了解农民,深知大多数人甘于命运摆布,每天都在等待,等待上天赐福好运来临。
他也深知自己的思想离经叛道,很难获得理解和支持,所以,他发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感叹。他看到了"天下苦秦久矣"的态势,质疑社会的种种不合理性,对天发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发问,并不是谁都可以提出的。从陈胜的思考中,分明可以品读到灵魂的叛逆和造反的冲动。
思考成果的日积月累,让他跃跃欲试,大泽乡仅是个契机,换个地方,他同样也会"举大事"。遗憾的是,他没有把这种思考贯彻始终,当了张楚王以后,他的思考明显变了路数,活跃度不足。在他看来,富贵已经实现,胜利指日可待,再去想什么富贵问题已无必要。
人们常说,思想有多远,人就能走多远,既然他的思考趋于停滞,那么,他所领导的起义似乎也再无前行的可能。
他借助鬼神的影响形成了个人魅力,同时他忽略了把这种魅力扩而大之,军心民意未能得到有效凝聚。起义是临时发起的,没有必要的思想和组织准备。陈胜和吴广不过是个屯长,据考,屯长只管5个人。九百人面临绝境,也面临诸多变数,谁也不能确定这些人将要做出怎样的选择。
这时候,陈胜站了出来,通过吴广夜学狐叫,采用藏帛鱼腹的办法,营造"大楚兴、陈胜王"的舆论,形成了陈胜受命于天的氛围,陈胜的魅力由此而生。紧接着陈胜率众杀掉两名将尉,设坛盟誓,攻城略地,万众呼应,其个人魅力也由此达到了颠峰。
如果换成刘邦,说不定就能一鼓作气得了天下。但陈胜毕竟不是刘邦,他没有把个人魅力扩而大之,没有在凝聚人心方面做些功课。起义之初,陈胜打出了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旗号,这两个人社会影响很大,如果旗号不变,这支队伍必将赢得广泛支持,不幸的是,陈胜很快就改弦易辄,亮出了自己的旗帜,从而部分地消解了民众的参与热情。
再看他的纲领口号。陈胜提出了两条,一个是"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另一个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两个意思都带有明显的暴发户倾向,对于苦秦暴政、渴求安宁的底层民众并没有更多意义,号召力自然有限。此外,还可以考察一下他的领导行为。
陈胜称王后,派头很大,岳父来了,想沾沾女婿的光儿,陈胜礼节不周放不下架子,气得老头儿大骂一通,不辞而去。过去一块耕雇的伙伴来了,因不懂规矩,还老是提起陈胜贫穷时的窘迫,被陈胜一杀了之,吓得穷哥们儿抱头鼠窜。更为严重的是,他还试图以杀树威。
葛婴奉命去打东城,这人有点迷湖,立了一个叫襄强的人为王,当他听说陈胜自立为王后,主动杀了襄强。此事让陈胜怒不可遏,立马把葛婴送上断头台。类似情况还有很多,错杀滥杀事件时有发生,后果便是部众离心,斗志瓦解。陈胜先后派出七拨人马,四下里攻城略地,以期扩大战果。
但这些人各有打算,有的自立门户,有的擅杀领导,还有的不听招呼,局面失控,败局已定。孟子认为,人和胜过天时地利。人和就能凝聚力量,成就事业。陈胜犯了此忌,人心不聚,失败已不可避免。
他特别需要人才,他的周围也不乏有识之士,但是他真的并不擅长发现和使用这些人。刘邦称帝后总结过自己的成功经验,他指出:张良、韩信、萧何三个人都是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刘邦能在贩夫走卒、无业游民中发现并重用人才,陈胜却不能。
这是因为,这次起义过于匆忙,历史没有给他提供更多时间,再加上远离前线,他没有机会考察干部,最重要的还是他的确不具备识人用人的胆识和能力。事实上,他身边并不是没有人才。比如陈余、张耳,两人都是魏国名士,都拒绝过秦朝的重金招聘。两人曾为陈胜制定过夺取天下的战略。
陈余建议陈胜不要急着称王,最好的办法是先立六国后人为王,为秦朝树敌,然后快速西进,取咸阳,号令天下。这个颇具远见的构想被陈胜弃置一旁。两人看出了陈胜的弱点,乘北上略地之机,拥立武臣为赵王,脱离了陈胜的领导。著名儒者叔孙通在陈胜手下无所作为,在刘邦那里却屡有建树。
孔子八世孙孔鲋提出一条重要建议,未被采纳,从此销声匿迹。汉相陈平曾投靠魏咎,也就等于投靠了陈胜,因未受重用而改换门庭。陈胜用人,似无章法,大体上是碰到谁用谁。吴广被陈胜任命为代理人(假王),在荥阳前线领导对秦作战,但该人不够称职,既轻敌又不懂兵权,最后竟被部下谋杀。
有个叫周文的人,自称善于领兵打仗,被陈胜委以重任。这个拥有"车千乘、卒数十万的周文,与秦军刚一照面,就全线溃败,只好自杀。成就事业,人才为本,知人善任是聚集人才之道,知人需要智慧,用人需要胆量,陈胜显然还不具备这种智慧和胆量。
他个性独立,自视甚高,在批判王侯将相合法性的同时,自己也形成了为王封侯的巨大心结。独立和高傲是陈胜精神世界的两个基点。他耕田种地,心思却不在墙稼;他身居燕雀之位,却以鸿鹄自比;他质疑王侯将相,自己却心向往之;他有精英的长处,也有庸人的弱点。
这些看似矛盾的东西构成了他的个性特点,也促使他对王位情有独钟。陈县是孔子当年绝粮之地,老圣人曾留下了"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的精典语录。他没有想到,280年后,陈胜在这里以称王的方式对自己提出了挑战。陈胜不是小人,造反为王也不是任意胡来(穷斯滥矣),他是在实践一种追求,一种政治理想。
也许是心结太过沉重,对王位的求索太过急切,他坚决拒绝陈余关于缓称王的建议,毫不犹豫地杀掉了敢立他人为王的葛婴。登上王位是他在田梗上的梦想,也是必须面对的全新课题,他没有经验,缺乏预想,致使实践中频频出错。过错之一就是过早地离开了前线。
满足于听汇报、下指示,施刑罚,对局势及其发展心中无数。过错之二是严重轻敌。他误以为秦朝内乱不已,崩溃只在旦夕,因而只关注自己的尊严,对敌却不做任何防御准备。其三是忽略民生。有了根据地,也有了权力,他本可以为百姓做点事情,起码也该有个姿态。但他什么也没做。
生活在战乱中的百姓,不可能对陈胜产生持续好感。可以这么说,作为农民领袖,他不够成熟,作为张楚之王,他当得不够高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很多人都不了解雍正和十三关系,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雍正帝即位后详情
对张廷玉下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朕即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隆科多和雍正,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隆科多”之所详情
你真的了解雍正杀康熙心腹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万里江山详情
对雍正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雍正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雍正和乾隆,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春秋》有言: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雍正被骂,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在清朝12位皇帝中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王嬴政和太子丹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荆轲详情
末代皇帝溥仪是何时登基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光绪皇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封号同样是庆妃的陆氏张氏,结局有何不同?感兴趣的读者详情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周瑜。 建安十二年,袁尚、袁熙逃入乌桓,详情
对清朝礼亲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清代详情
孙权在父兄皆过世之后接过江东的局面,历经多年图治,祖宗基业未失寸土,可以说是详情
秦始皇被后人抨击的一点,就是他耗费举国之力修建的阿房宫,如此宏伟的宫殿如果能详情
对雍正和胤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历史详情
从流传下来的清朝时期的妃子们的照片来看,清朝大部分的妃子并不像是影视剧中那样详情
宋朝时期并未完成完全的统一,宋辽金元以及西夏、大理、回鹘等国家政权同时存在,详情
宦官在我国历史上地位并不高,很多时候风评也不好,下面我们要讲的这位就是一位宋详情
对明朝小说《骗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详情
葭萌关大战的结局如何?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现在很多人详情
说到诰命夫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详情
说到宋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详情
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国皇帝,他一生征战无数,建立起了人类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大元详情
古时候并没有现在这种发达的通讯系统,现在信息能够在瞬间传遍全球每个角落,但是详情
对淝水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做很详情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唐末农民详情
浅水原之战,发生于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详情
徐州坚守不出,朱棣遂不再理会,继续南下。三月初一,燕军进逼安徽宿州。三月初九详情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详情
建文二年(1400年)十月,朱棣闻报南军北上,决定在南军落脚未稳之际,夺取沧详情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从山东德州,郭英、吴杰等从真定誓师北伐燕军详情
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十九日,燕军在会州(今河北省平泉县)整编,分立五军详情
滹沱河之战发生于明建文三年闰三月,在靖难之役中,燕王军与建文帝军吴杰、平安部详情
慈禧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罪魁祸首,因此后世对她大都没有什么好评价,很多野史中详情
对司马昭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提起详情
你知道和珅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和珅的仕途顺的让人详情
说到清朝的驸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详情
唐宪宗在位十五年,尽管有许多可以称颂的地方,但是,他还是没有实现中兴唐室的愿详情
对刘伯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提起中国详情
对杨玉环和安禄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详情
对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我们都知道详情
同治皇帝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同治皇帝是清朝的第八位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建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语有云:“详情
对同治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那个详情
朱元璋这种靠着自己摸爬滚打才登上帝位的皇帝,不同于很多自小生长在皇宫中的皇宫详情
明朝水师又被称为大明水师,是那时候世界第一的中国海军,它的来源是元末朱元璋所详情
明朝初年曾有造船业的第一次高峰时段,史籍曾一度记述明初主动提升自己军事力量、详情
明代宗朱祁钰在历史上的点评是褒贬不一的,有些人说他挽救大明江山于危难之际,是详情
洪熙元年(425年)五月,明仁宗过世,皇太子朱瞻基登基,即明宣宗;宣德十年(详情
大明天顺五年(1461年)8月7日,司礼监大太监曹吉祥妄图称帝,发起了一场宫详情
今日我们要探讨一个话题,那便是景泰帝朱祁钰到底是怎么死的?大伙儿需注意,朱祁详情
明景帝朱祁钰,明宣宗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吴贤妃。大明朝第七位皇帝(1详情
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俘虏,后取决于谦等主战派支持下详情
论工作能力,朱祁钰的工作能力在朱祁镇之上。论对大明的功绩,朱祁钰对大明的功绩详情
在宋太祖赵匡胤于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之前,他为此而效力的后周,早就有了黄袍加身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西游记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因为人参果详情
还不知道贾赦和贾政都教训过儿子,若论育子有方,还不如一个管家嬷嬷的读者,下面详情
贾母对贾赦有多不满意?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贾母不喜详情
你们知道红楼梦中贾府过年的开销有多大,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谈以贾府为详情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贾敬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详情
贾宝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一. 贾详情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贾母优待漂亮的女孩子,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感兴趣的详情
红楼梦中贾府过春节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详情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袭人与林黛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详情
薛宝钗很会安慰人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薛宝钗长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详情
红楼梦鸳鸯事件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也许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