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追杀拉登的十余年历史:911之前错失三次良机
2014-11-07 10:37:23

  导读:本·拉登,美国必须杀之而后快的人物。他以他的恐怖主义理念和行动,改变了美国和世界,让美国丧失了数千条生命,也成为美国卷入两场战争的导火索。在逃亡十余年之后,他最终被美国特种部队击毙于巴基斯坦山区。十年奇耻大辱,一朝酣畅雪之。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官方要再三强调,拉登是死于“美国的子弹”。

  确实,国际恐怖主义是人类公敌,拉登最终毙命,是国际反恐斗争的重要事件和积极进展。但在欢庆的同时,我们更应超越简单复仇的逻辑,反思产生本·拉登的土壤,反思复仇手段的合法性,反思反恐有没有催生不该有的战争,有没有夺去更多无辜者的生命……

  世界头号的恐怖分子,最后在恐怖的血腥中死去。这多少算是一个讽刺。

  美国前总统林肯曾告诫说:战争中没有什么好东西,除了它的结束。因本·拉登而引起的或衍生的战争,还在继续。如果我们翻过了拉登这一页,依然看到的是无休无止的猜疑,看到的是更多的恐怖,更多的鲜血,更多类似拉登的恐怖分子……

  那么,拉登被杀,还会剩下多少值得额手相庆的“胜利”?

  美国和拉登的十年缠斗

  随着拉登被美国特种部队击毙,这场“一个个体与一个国家”的对抗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人们常用拉登“潜伏”十年和美国情报部门苦心搜寻十年来比喻这场“猫鼠游戏”,但事实上双方的较量远不止十年。

  “9·11”前错失三次良机

  “9·11”事件前,“基地”组织和拉登对美国已经构成现实威胁,1993美国俄克拉荷马世贸中心大楼被炸后,美国就逐渐盯上了拉登。美国政府追捕拉登的行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

  当时,拉登正在大张旗鼓地选练“圣战人员”,密谋一系列恐怖袭击。1993年,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总部的入口处,一名巴基斯坦人枪杀两名中情局雇员后潜逃出境。美国万里追踪,最终在阿富汗将这位名叫卡西的恐怖分子抓获。顺着卡西这条线索,中情局又花了近三年的时间,终于查出其幕后黑手就是拉登。

  在意识到拉登的潜在威胁后,美国情报部门专门在1996年初就成立了追捕拉登的专案组,代号“亚力克情报站”,内部俗称“曼森家族”。

  这个小组在1997年确立了由阿富汗雇佣军绑架本·拉登的计划。当时万事俱备,本·拉登的藏身地点已经被锁定,关押他的临时监狱也已在一个石头洞穴里设置妥当,行动反复演练过,就连从几个方向进攻,成功后如何将他送走,都有详细安排。然而,此后这个专案组却多次与拉登失之交臂。究其原因,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挑战尚未成为美国的优先考虑,美国对这场追捕行动的重视程度远不如“9·11”事件发生后。

  1998年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使馆被炸,到“9·11”事件之前的3年内,美国至少有三次机会击毙拉登,但却先后与之擦肩而过。

  第一次机会出现在1998年8月20日,即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使馆被炸后几天,美国得到情报说,拉登正在阿富汗霍斯特的一个“基地”组织训练营地同其他领导人开会,时任总统的克林顿拍板,向这个营地发射了巡航导弹,但这次袭击却因拉登临时外出而功败垂成

  第二次袭击拉登的机会出现在1999年2月初。美国再次得到情报称,拉登到了阿富汗赫尔曼得省一个地方打猎,并在那里呆了一周以上。追踪小组随即就发现了拉登的踪迹,2月9日,他们锁定了拉登的帐篷,并计划于11日发动导弹袭击。但白宫却命令中情局不要发动导弹袭击,一是白宫希望掌握更多拉登的动向,二来当时某个与美国关系友好的阿拉伯国家的几位王子也出现在打猎队伍中。因为在这些营地附近,就停放着一架阿联酋的政府飞机。

  第三次机会是在1999年5月。当时有情报说,拉登已潜入阿富汗南部城市坎大哈,并在一地方要呆5天。但摩拳擦掌的中情局最后却被告知,情报来源精确性存有疑问,而且袭击可能造成破坏性影响,中情局拟议中的突袭行动随后被叫停。

  多次的“犹豫”、“不确定”、“错过”,也为拉登壮大“基地”组织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致命的犹豫”酿就的苦果世人皆知。2001年9月11日,举世震惊的“9·11”恐怖袭击爆发,美国本土遭受自珍珠港事件后的最沉重打击,超过3千人丧生。

  “三角洲”一探“黑寡妇”

  “9·11”事件后的第六天,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就向本·拉登发出了通缉,他用了一个美国西部片里的明快说法:“Wanted: Dead or Alive”(悬赏:死或生)。他给出的通缉理由更是非常简洁,“我所想的和美国人所想的,就是让拉登受到正义的制裁”。从此,追捕拉登成为美国全球反恐战略的头号任务。

  2001年11月14日,美国政府正式发出全球通缉令,悬赏2500万美元捉拿拉登。通缉令上,对这个全球头号恐怖分子做出了如下描述:“乌萨马·本·拉登,出生于1957年,沙特阿拉伯人,身高介于1。93至1。98米。体重约73公斤,身材瘦削,发色、眼睛均为棕色,肤色为橄榄色。他是左撇子。”

  为缉拿本·拉登、铲除“基地”组织,美国随即对庇护拉登的塔利班大打出手,在大兵压境的同时,美国政府也派出“三角洲”特种部队,定向展开清除拉登的专门行动。当时,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已被美、英支持的“北方联盟”攻占,塔利班武装与“基地”组织成员纷纷逃入南部和东部山区,试图在那里重整旗鼓。

  “大家恨透了乌萨马·本·拉登。如果找到他,没有人愿意将他生擒并带回美国接受审判,肯定会直接干掉他。这是我们那次行动的惟一目标。” 道尔顿·富里回忆说。富里是当时那支“三角洲”小分队的队长,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北方联盟”军队的配合下,秘密进入阿富汗山区,找到并杀死“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

  2001年11月,依靠监听“基地”组织的无线电通讯和其他情报来源,中央情报局认为本·拉登及其部属很可能逃至阿富汗东部山区,藏匿在一个叫托拉博拉的地方。

  在阿富汗普什图语中,托拉博拉的意思是“黑色地窖”、“黑色烟尘”或“黑寡妇”。它位于阿富汗东部的楠格哈尔省,海拔约4200米,距离巴基斯坦边境仅10公里。中情局的情报显示,托拉博拉地区有错综复杂的天然洞穴,“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依据这些洞穴构筑了严密的防守工事,洞穴中还储藏有大量武器弹药和粮食等长期作战物资。在托拉博拉及其附近地区,“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战斗人员的数量可能超过1000人,其中绝大部分会“誓死”保卫本·拉登。很快,美国国防部立刻派出50人的 “三角洲”特种部队,千里跃进“黑寡妇”山区,展开全面搜索任务。这50名特种队员,装备精良,反恐经验丰富,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干掉拉登!

  为便宜行事,这些美国特种兵都装上大胡子、换上AK-47,化装成当地人的样子潜入这一山区。

  当时,由于美国人不熟悉当地地形,追捕工作还需借助北方联盟的力量。中情局特工曾将装有25万美元现钞的帆布袋子交给北方联盟一位名叫阿里的指挥官,然而在讨论作战计划时,阿里却摇晃着脑袋说:“我认为你们这些美国人搞不定托拉博拉。在这些大山中,你们对付不了‘基地’组织。”

  阿里的含糊态度使其手下战斗力大打折扣。“他的手下冲上山坡,放几枪,打死一两个‘基地’成员,或者被对方打死一两个,就立即后撤。他们就像与‘基地’达成了某种默契,一起来‘表演’,然后各自回家。”富里后来回忆说。

  在对地形进行详细侦查后,富里有了一个十分大胆的作战方案:“我们计划携带高山氧气装备,从巴基斯坦一侧翻越大山,出其不意地抵达本·拉登藏匿处的‘后门’。”此方案因涉及与巴基斯坦交涉而被总统否决。这一方案“夭折”后,富里又提出了一个可以将本·拉登置于死地的计划:通过空投的方式,在托拉博拉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区之间大规模布设地雷,封锁本·拉登逃往巴基斯坦的通道,然后在正面发动大规模进攻,形成“瓮中捉鳖”之势。这个计划同样被否决。

  在抵达托拉博拉山区的第四天,富里指挥的“三角洲”特种部队和中情局特别行动小组用无线电监测设备截获了拉登与下属联络的通讯号。让美军特种部队欣喜若狂的是,这个位置就在一道山脊后面。此刻富里绷紧了神经,布置了详细的进攻方案,准备出击。就在进攻将要开始的时刻,富里指挥的美军特种部队却与配合他们行动的“北方联盟”士兵发生了矛盾,迟滞了进攻的时间。阿里说,阿富汗方面已经与“塔利班”和“基地”组织达成了停火协议,因此不能允许美国人继续发动进攻。究其原因,可能是美国雇佣的北方联盟指挥官阿里想借追捕拉登来换取美国更多的钱财,因此当时并不急于干掉他。

  当美军特种部队的进攻终于开始的时候,为时已晚,拉登已经转移,富里用高倍望远镜看到,在远处的一道山梁上,一伙“基地”武装分子正在走入一处洞穴,其中那个穿着迷彩服的高个子,富里认为,他就是拉登!时间紧迫,富里顾不上懊恼,立即呼叫在空中待命的美军战机,对那个洞穴实施攻击。附近空域的多架美军战机赶了过去,对洞穴及附近地区实施轮番轰炸,几个小时后,洞穴几乎被炸平了。“三角洲”特种部队和美国空军都相信,拉登及其部属死在了那个洞穴内,因为没有任何工事能够承受如此高强度的轰炸。

  6个月后,美军和“北约”派驻阿富汗的加拿大军队到托拉博拉山区进行搜索,希望找到拉登死亡的证据。他们掘开长满罂粟花的碎石地面,发现了不少“塔利班”或“基地”组织成员的尸体。然而,对那些尸体的DNA检测显示,其中没有他们最想要的拉登。事实证明,本·拉登的确奇迹般地逃脱了这次轰炸,只不过胳膊受了伤。

  “破碎机”再探“黑寡妇”

  “三角洲”特种部队那次行动失败后,美国听说本·拉登仍被困在托拉博拉山区,又组成了一支由中央情报局情报专家加里·贝恩特森指挥的代号“破碎机”的行动小组,再次进入阿富汗,追踪拉登。贝恩特森是美国中情局一名战功累累的优秀特工,会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贝恩特森到达阿富汗后就被告知,拉登已经知道他所率领的特别行动小组到达了阿富汗,为此开出了巨额赏金,每个中情局特工的人头奖赏300万美元。

  2001年12月15日,贝恩特森率领的行动小组从缴获的一部“基地”电台里,清晰地听到了拉登的声音,拉登不但活着,而且被困在“黑寡妇”山区,正准备转移。贝恩特森指挥“破碎机”行动小组迅速锁定了拉登被困的具体方位,并立即请求增派800名特种兵前来支援。但美军中央司令部驻阿富汗特种战司令戴尔·德雷少将却告诉他,动用那么多兵力,需要好几周的准备时间,更何况崎岖多雪的山区将使士兵们面临危险。

  一直盼着援兵到来的贝恩特森,什么也没等到。就这样,拉登再次成功地逃过生死劫。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贝恩特森几乎天天带着“破碎机”行动小组,奔波在阿富汗的大山里,希望能撞上这个把自己周旋得筋疲力尽的猎物。问题是,他几乎每次都是晚到一步,他们找到了拉登留下的弹药、手提电脑以及阿拉伯香烟烟盒,从遗留在山洞里的手提电脑和文件中搜集了一些情报,并从他们留下的弹药批号上获取了一些信息,也找到了拉登在托拉博拉山峰上修建的一幢带有简易游泳池的房子,贝恩特森自己甚至还在那里泡过一个澡。

       可是,却再也没有见到过那个神出鬼没的高个子阿拉伯人的身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