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出塞的原因 王昭君为什么会自愿出塞和亲?
2015-02-25 10:59:14 王昭君 苏妲己 西施 貂蝉 杨玉环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她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人。“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让自幼即有“沉鱼落雁之貌”美誉的王昭君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几乎成了民族亲善和睦的象征。

  据《汉书·元帝纪》记载:“王昭君,西汉南昭秭归(今湖北宜昌市兴山县)人,名嫱。”其父王襄乃世代以耕种为业的普通民户,老来得女的他对昭君倍加呵护、爱如珍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年方十七的王嫱因姿色殊丽被选入宫中,骄奢淫逸的汉元帝刘奭一贯都是按画工所绘画像挑选宫女侍寝的,为了能被皇帝选中临幸,成百上千深居后宫的年轻女子们,都想尽办法让画工将自己画得貌美如花。因此,她们不惜一掷千金贿赂画师,以求将自己画得美一点。

  风华绝代、仙姿佚貌的王昭君自视甚高,加之初入宫廷,不懂这些早已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所以没有准备这笔贿款;二来她对自己倾国倾城的美貌十分自,天生丽质难自弃嘛,有此天赋资本不怕皇上不召幸。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宫内画技最为了得的画工毛延寿在给昭君姑娘画像时,以暗示的口吻说道:“一幅肖像画得好不好关键在于眼睛,和画龙一样,神来之笔在于点睛,是所谓明眸皓齿也,可谓一点值千金啊!”王昭君是个聪明伶俐、点头会意之人,毛延寿的言外之意她岂能听不出来。但自傲的她没有买帐,还反唇相讥讽刺了毛画师几句。毛延寿见这女子人虽生得美,却是朵带刺的玫瑰,还如此傲慢加不识时务,于是他报复性地将本该点在眼睛上的丹青点在了脸上。顷刻间将一张如花的俏脸变成麻脸,一对顾盼多情的眸子变得黯淡无光,娇俏美女瞬间变作一条令人望之生厌的“女汉子”。正是脸颊上这多出来的一点,改变了王昭君的命运,让她在幽深寂寥的后宫中苦捱虚度了三年多的漫长时光。

  冰肌玉骨、艳冠群芳的王昭君难免有傲雪凌霜之态,不屑于借贷钱款买通画师毛延寿,因而被画师丑化形象。未能得到皇上召幸的王昭君从此沦为一位籍籍无名的宫女,虽也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住着雕梁画栋的济楚阁儿,但后宫寂寞,长夜难熬,总觉得忒没意思,内心积怨甚深,难以排遣。物质的丰足难掩精神之空虚,难道自己这辈子就这样蹉跎岁月、老死宫中?青春年少的她如同一只锁在金笼中的鸟儿,虽吃喝不愁,但内心总是向往林间自由翱翔、自在啼鸣的快活日子。

  恰在此时,匈奴五单于之一的呼韩邪单于来朝觐见,并提出了与汉家和亲的愿景。迫于此时匈强汉弱的窘势,汉元帝放低身段,应允了呼韩邪的请求。消息传开后,寂寞难耐的宫女们虽想逃出深宫,但对远嫁苦寒荒凉的匈奴无不视若畏途,纷纷退避不已。久居深宫的昭君却有些心动,她觉得自己被毛延寿所黑,今生怕是无缘面见皇上了,满腔幽怨难以倾诉,长此以往毫无意思,还不如借此机会结束这笼鸟池鱼的幽闭生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昭君主动提出来愿意离开汉宫赴匈奴和亲,汉元帝隐隐记得此女脸上有麻子、长得毫无姿色,也就爽快的答应了,同意放她出宫,以宗室女的身份远嫁匈奴。

  时光疾如箭,转眼到了呼韩邪单于携昭君北返塞外的日子,汉元帝刘奭在欢送仪式上见王昭君仪态雍容,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出尘脱俗之美,聘聘婷婷往那一站,自己后宫的三千粉黛顿时黯然失色,他不禁瞠目结舌、灵魂出窍、懊悔莫及,连肠子都悔青了。想到如此绝色美人就在身边,自己却浑然不知,错把西施当无盐,心中不由得暗恨画师毛延寿。元帝本想厚着脸皮留下她,因事涉友邦颜面,怕失信于人,只好忍痛割爱。他怏怏目送迎亲队伍渐行渐远,直至彻底消失在蔽日的烟尘之中,半晌无话。民间传说,汉元帝刘奭对画师毛延寿等人的欺瞒伎俩大为光火,一直想寻隙杀掉他们。《西京杂记》记载,毛延寿等画师被腰斩于市,遭籍没的家资达到巨万之数。

  《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王昭君一行来到匈奴聚居的漠北草原,与呼韩邪恩爱非常,被封为“宁胡阏氏”,也就是单于正妻之意。二人恩爱非常,生儿育女,她生的一个儿子伊屠智牙师后来被封匈奴右日逐王。美丽的汉家女王昭君俨然成了匈奴单于的贤内助、受人敬重的阏氏、一双孩子的慈母,她极力适应着游牧民族穹庐为室、“以肉为食酪为浆”、逐水草而迁徙的古老习俗,并努力克服举目无亲、语言不通,水土饮食不服的种种不适,很好的融入了这个以勇猛剽悍著称的族群。幸福的日子总是稍纵即逝,昭君嫁到匈奴三年后,呼韩邪单于一命归西。呼韩邪的匈奴族长妻阏氏所生的儿子继位,史称复株累单于,原名雕陶莫皋。按匈奴习俗,王昭君必须嫁给新王(继子)为妻。昭君深以为辱,坚决不从,屡次上书汉廷要求返回祖地。此时元帝刘奭已死,继位的汉成帝刘骜对王昭君的泣血求告十分冷漠,敕令王昭君入乡随俗,尊重匈奴人的习惯。万般无奈之下王昭君成了年轻的新单于雕陶莫皋的妻子。

  关于昭君忍辱委屈地嫁给自己的继子新单于雕陶莫皋后的日子,史书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一说昭君感觉万分屈辱,终日郁郁寡欢,最后服药自尽,殁年33岁。另一说新单于雕陶莫皋对王昭君万分怜爱,夫妻之间生活甜蜜,比翼齐飞,又生下了两个女儿,一曰须卜居次云,一曰须卜当,长成后分别嫁与匈奴贵族为妻。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与王昭君过了十一年后去世,此时王昭君已年满33岁,正当盛年,久经历练的她思想已较为成熟,她积极参与匈奴的各项重大事务,对于维系汉匈之间和谐友好的关系,起到了推动、沟通、调和的作用,对于西汉边疆的安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有人甚至将她和张骞霍去病等人比较,认为她出塞和亲后,极力劝诫匈奴单于与汉朝和好,使边塞的烽烟熄灭了五十余年,对于汉匈之间的和睦亲善与经济文化交流做出的巨大贡献不亚于张霍二人,因而得以青史留名。身为一位玉软花柔的纤纤弱女子,王昭君甘愿远赴极北朔漠、六月飞雪的塞外苦寒之地,不论外人如何夸赞她力促民族和解的义举,个中辛酸苦楚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汉武帝时另一位出塞和亲远嫁乌孙的细君公主曾写道:“居常思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不知这位前辈的肺腑之言能否引起王昭君的共鸣,从而引发昭君的绵绵思乡之情,或许会为这位身世显赫但命运和自己十分相像的公主掬一把同情泪呢。

  有趣的是,一些元明杂剧和宫稗野史传闻说,王昭君之所以弹着琵琶一步三回头的出塞远嫁匈奴,是画师毛延寿设下的救国奇计。毛延寿等人见王昭君生得神姿仙态,美貌异常,担心汉元帝刘爽象商纣王一样贪恋褒姒美色,荒废国事,步纣王后尘,于是为昭君画像时有意丑化其形。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极力赞扬毛延寿此举,认为他这样做使汉元帝免于沉溺女色不打理朝政之祸,而昭君出塞对于边疆的安宁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将红颜比作祸水实属无稽之谈,将一个国家的兴亡推到一位千娇百媚的柔弱女子身上,也是男人们掩盖自身卑鄙无能的卸责之举,难免会让人贻笑大方。毛延寿的居心到底如何,有人说他是后人杜撰出来的子虚乌有的人物,历史上到底有无此人,孰是孰非已难于考证,然而,昭君出塞的积极意义已毋庸多述,说明政治联姻对于汉匈之间的敦睦外交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正史中记载,王昭君甘愿出塞和亲,使大汉北部边疆罢兵息战、兵戈之声不闻长达五十余年,其功不可谓不伟。昭君出塞的故事脍炙人口,且真实发生过,史载自她出塞后“边成宴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在汉匈两族人民的眼里,她成了和平的化身,亲善的女神。关于她自请出塞的原因,她和传说中那位神秘画师毛延寿精心设下的计谋究竟有无关联,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许只有如今依然默默伫立在内蒙呼和浩特南郊的青冢(昭君墓)才能回答这一切了。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