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熊孩子作业出土 盘点那些"萌萌哒"文物[图]
2015-05-12 09:32:23

  近日,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一卷唐代文书,为大家展示了唐代一位12岁学生的家庭作业,引发网友围观。据了解,这份家庭作业一位名叫卜天寿的学生在唐景龙四年(即公元710年),抄写的是《论语·郑氏注》,总长5.38米,宽0.27米。有趣的是,卜天寿写完作业后,还在卷末附了一首打油诗,想老师能早点下课: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咸池(嫌迟),明朝是贾(假)日,早放学生归。这份作业将唐代“熊孩子”任性可爱的形象显现出来,令网友大呼“唐代熊孩子任性起来也是蛮萌的”。

  其实,“萌萌哒”不仅只有唐代“熊孩子”,最近几年,还有商代版“愤怒的小鸟”、故宫非开放区的“护裆萌狮”、6000年前的“越狱兔”、比着“剪刀手”的千年佛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批萌文物走红网络。下面,请您跟小编一起去看看那些“萌萌哒”文物吧。

唐代“熊孩子”写打油诗叫老师早下课

  盘点那些“萌萌哒”文物:

  山西青铜器外形酷似“愤怒的小鸟”

  此前,山西博物馆馆藏的商代青铜器鸮卣(xiāo yǒu),因外形酷似网络游戏里“愤怒的小鸟”走红网络,还引发了一场猜测热潮。大家除了对这件青铜器的功用进行探讨外,甚至依照其外形,衍生出很多种称谓:“怪物史莱克”、“外星生物”、“胖乎乎的小猫头鹰”……一时间,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激活了大家对这件文物的兴趣。

  据了解,这件“萌萌哒”青铜器高24.4厘米,重量接近3公斤,由两只背靠背站立的猫头鹰合璧而成,顶部圆鼓鼓的盖子是猫头鹰的头部,下方浑圆带有弧度的容器则是其身体。从前后两个方向看,整件器物凛然威武又不失可爱。在商代,“鸮”是指猫头鹰,“卣”是一种酒器,两者合起来就是一件“猫头鹰造型的青铜酒器”。

  故宫“护裆狮”一爪摸后脑勺一爪护裆

  最近,故宫断虹桥的桥望柱上的一只“护裆狮”算是红透网络。在故宫武英殿东侧,有一片未开放区,里面有座断虹桥。桥东,从南开始数,第四只狮子的形态奇特——它一爪摸着后脑勺,一爪护在裆部,嘴巴微张。虽然经过日久风吹,多少有些面目模糊,但它一副抓耳挠腮、欲说还休的“憋屈”样依然萌态十足。有网友评论到“内心戏十足啊”。

  故宫里为何会有如此生动有趣的石狮子呢?据《前汉书》中记载,自张骞通西域后,狮子是作为贡品运至长安。这种数量极少的贡品,只有皇帝和少数王公大臣才能见到。作为社会底层的工匠们,只能通过“道听途说”加上主观想象,再结合猫、虎等动物的特征来创作石狮子。因此,工匠们塑造出来的狮子形象,难免不那么“写实”。

  关于“护裆狮”诞生的还有另外两个原因。首先,人们的审美观随着历史变迁发生了改变。石刻专家刘卫东说:“有些元代的石刻显得很生动,狮子头大腰细,看上去像是青蛙,我管它们叫‘前卫’古董艺术。”第二,明建立了汉民族政权后,艺术领域的创造性开始明显减弱,在塑造石狮的表情和状态时,也逐渐形成了固定格式,统一成现在大家常见的威严冷酷的样貌,不再龇牙咧嘴地嘻笑。专家表示,“目前明清遗存相对较多”,人们见的多了“严肃派”石狮,偶尔见到造型别致的石狮,肯定会被“萌化”了。

  龙门石窟千年佛像的手势似“剪刀手”

  洛阳龙门石窟的一尊千年佛像,因其手势恰似“剪刀手”的照片在网上迅速蹿红,引发网友围观讨论。有网友调侃道,“千余年前的艺术大师们好有远见,知道在千年后剪刀手肯定会风靡全球,”并称此佛像为“史上最萌佛像”。也有网友将此解读为,“(佛像)对你说:在困难时,不要太悲观,只要你有心,一切OK!”。更多的网友因此反思文物保护问题,“前年去的时候就有这个剪刀手。不过却开心不起来,因为这代表着文物保护得并不好。”

  据东方今报报道,这是一种佛教手印,即是佛教修行者用双手及手指结合做出各种姿势,配合念诵佛经,以此更快地达到修行成功的目的。而这尊被网友们称为“剪刀手”佛像的手势就是一种极少见的佛教手印,这种手印或与唐代密宗修行有关系。结合双手的姿势来看,高举胸前,右手掌心向上,拇指、无名指与小指屈起,其他二指伸直,左手掌心向下,屈无名指及小指,伸直其他指,这是一种颇能传达强烈意志的手印,右手姿势与现在大家习惯摆出的剪刀手类似,实为历史的巧合。

  6000年前的肉酱容器“撞脸”越狱兔

  南京博物院珍藏着一件新石器时期的陶豆,距今已经有6000年了,是古人用来放肉酱的。这件陶豆的腿上雕刻着“一对圆眼”和“三瓣嘴”,活脱脱就是动漫里的“越狱兔”。有网友将这一发现分享至微博,竟连南京博物院的专家也惊叹,“这么一比,还真像。”

  据了解,这件文物是从邳州大墩子遗址出土的,腿上的“三瓣嘴”实为“工”字形的花纹,“当时是母系氏族,说明手工已经挺发达了。”专家表示,“兔脸”不是古人故意的,但碰上网友们强大的想象力,就成了一种美好的巧合。

  唐玄宗手书“朕略萌”(图片来源于微博)

  唐玄宗李隆基御碑堪称“又囧又萌”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的唐玄宗李隆基御碑《石台孝经》序顶端发现了三个大字“朕略萌”,其中“萌”字里还套着一个“囧”字,堪称“又囧又萌”。如此有趣的巧合,被西安碑林博物馆拍成照片分享至微博,引发网友们追捧。“回皇上,微臣知道了”、“皇上太谦虚”、“三郎好淘气”、“如此撒娇使不得”……网友们纷纷留言与唐玄宗一起“卖萌”。

  其实,“朕略萌”只是一个有趣的误会。“朕略萌”只是一个有趣的误会。书法家赵熊说,《石台孝经》是唐玄宗为母亲而制序并手书的碑,原文中开头是这样三句话:“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之孝已萌……”而这三句话从右至左组合排列,恰巧“朕略萌”三个字横向并列为一排。赵熊表示,在古代,这个“萌”字代表萌生、萌发的意思。

  此碑刻于唐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书写。碑高6.2米,由四块黑色细石合成,碑下有三层石台阶,故称《石台孝经》,在碑林素有“迎客第一碑”之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