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界史 /首页 /正文
叙利亚孩子沦为“迷失的一代”:基础教育基本停滞
2015-06-23 10:52:32

  时至今日,持续4年多的叙利亚内战似乎仍难看到尽头。在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难民生涯中,许多学龄儿童放弃了上学的希望。国际人权组织称,这些无法接受教育的孩子将成长为“迷失的一代”,战后的叙利亚可能为此付出每年1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43亿元)的代价。

  叙利亚难民儿童将成“迷失的一代”

  11岁的叙利亚少年卡里姆已经两年没上学了,他得靠伐木来补贴家用。

  “我不能去学校,因为家里人都等着填饱肚子,我必须和父亲一起工作。”他在靠近土耳其边境的叙利亚北部难民营告诉人权活动人士,“斧子真的很重。”

  在黎巴嫩萨勒镇附近农村的临时营地里,另一个男孩在祖母的监督下伐木。营地管理员阿布·穆罕默德告诉英国《卫报》,每到收获季节,附近的孩子都去农场干活,每天赚两美元(约合人民币12元)。

  卡里姆只是叙利亚280万名辍学孩子中的一员。逃亡到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中,1/3是学龄儿童。他们的童年充斥着冲突、歧视和颠沛流离,无法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取而代之的是在田间地头的辛苦劳作、养家糊口。

  根据国际组织“拯救儿童”的最新报告,叙利亚平均入学率已降至50%。在阿勒颇等冲突最严重的地区,入学率已降至6%。100多万难民儿童中有一半离开了学校。在持续4年多的战火中,至少1/4的叙利亚学校受损或被毁,成为流落街头者的栖息地或被用于军事目的,重建这些学校预计要花费超过20亿英镑。

  国际人权组织警告称,叙利亚未受教育的孩子可能成长为“迷失的一代”,他们可能早婚、成为童工或被武装组织吸收,没受过教育的孩子将在更大程度上依靠政府援助,儿童死亡等问题的发生率也将更高。

  为此,战后叙利亚可能付出每年15亿英镑的代价,或牺牲国内生产总值的5.4%。“拯救儿童”基金会估计,没上完小学的人第一份工作的收入,可能比中学毕业生低32%、比大学毕业生低56%。

  教育是孩子们惟一的希望

  11岁的玛拉在黎巴嫩的难民营生活一年多了。她比大多数叙利亚孩子幸运,在一家公立学校报上了名。尽管习惯了阿拉伯语授课的玛拉很难听懂当地老师用法语讲课,但至少她有机会实现成为护士的梦想。

  教育是这些难民孩子惟一的希望。“我们的生活被毁了。”14岁的纳迪亚说,“我们没受过教育。没有教育意味着没有一切,我们正走向毁灭。”

  据“拯救儿童”网站报道,为了上学,两名10岁男孩早上7点起床去学校,下午4点放学后在一家餐厅打工,直到打烊。一个男孩被父亲逼迫离开学校,在营地卖手机,但每天早晨“上班”前,他都偷偷把书藏在衣服里,找机会溜进学校。

  据美国雅虎新闻网报道,从去年2月开始,约旦和黎巴嫩的部分公立学校开始对叙利亚难民孩子开放,尽管它们只能满足极少部分需求。约旦慷慨地免去了难民学生的学费。而在黎巴嫩,学生必须缴纳60美元(约合人民币370元)的家长委员会费用。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联合国儿基会和难民署还为难民孩子提供校服、课本、书包和文具。

  在难民营里,许多由联合国机构或人权组织开办的非正式营地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能提供高质量的数学和语言教学。如果幸运的话,帐篷学校可能每4个月拿到少许的援助。

  在黎巴嫩,17家组织为4.2万名儿童开办夏季学校,以免他们落下太多课程进度。一家非政府组织在贝卡谷地的难民营提供别出心裁的“公交车教室”,里面有图书角、教学用品和两名经验丰富的老师,为距离学校太远的孩子“送课上门”,每次教两个小时阅读和写作。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人道主义悲剧。”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尼内特·凯利告诉《卫报》。“我们不希望这里的人们遭受的苦难被世界遗忘。”


  很多叙利亚孩子失去了“受教育的精神”

  14岁的萨菲亚是难民营里的“教育大使”。她和20多个孩子带着传单挨个帐篷转悠,游说父母允许孩子去上学,有时一天就能走访100多个家庭,但收获不大。

  卡里姆居住的难民营附近就有帐篷学校,但这里大约300个孩子中,只有不到70人坚持去上课。美联社指出,经济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就算上学不花钱,交通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何况辍学的孩子还能工作挣钱。

  由于资金短缺,联合国去年暂停了对难民的粮食援助,许多贫穷的难民得不到基本的生存保障。联合国呼吁国际社会在2015年提供29亿美元援助,但目前只有9%的资金到位。

  “富有的捐助国必须慷慨解囊,完成去年的承诺,否则会对叙利亚及其邻国的数百万平民造成毁灭性打击。”牛津饥荒救济委员会在声明中表示,“叙利亚需要帮助的人数大幅上升,资金必须跟上。”

  此外,约旦和黎巴嫩的教室早已人满为患,难民学生的大量涌入正在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许多教师辱骂叙利亚孩子“你们毁了自己的祖国”,甚至在课堂上体罚学生;许多孩子常在去学校的路上遭恐吓、嘲笑;有些家长亲自跑来学校“视察”,确保他们的孩子没跟叙利亚人坐在一起。

  创伤和心理压力正在影响叙利亚孩子的学习能力。他们中50%的人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近1/3的孩子感到无助,39%经常做恶梦,42%常感到难过。17岁的穆纳已放弃宝贵的上学机会,因为“我们不能以自尊为代价接受教育,我们没做错任何事”。

  更糟的是,面对生命威胁和不确定的未来,一些叙利亚孩子不愿将时间花在受教育上,他们失去了“受教育的精神”。

  许多12岁以上的孩子觉得自己离开学校太久,已经“老”到无法上学。相比动脑子,17岁的塞义夫更喜欢卖力气:“我的弟妹都在学校,但我宁愿工作。”18岁的塔莫尔则愤怒地反问志愿者:“我们的兄弟都死了,家人都被杀了。我们怎么可能集中精力去学习?”

  叙利亚难民怀念战前时代

  2011年内战爆发前,阿哈德在大马士革的大学读心理学二年级。因为成绩好,她得到政府资助的最高水平奖学金,“没为教育付一分钱”,就连每学期的生活费都只花不到15美元。

  当时,阿哈德是坚定的反政府主义者。她的叔叔因对抗叙总统阿萨德的军队而被捕失踪,表弟因同样的理由被杀害。她上大学时,支持政府的武装力量频繁袭击学校,甚至向学生开枪。

  如今,24岁的阿哈德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郊区的难民营苟且偷生,在一家便利店做出纳员,赚每月200美元的微薄薪水。她没忘记政府军的残暴,但已开始怀念革命前的美好生活。

  2011年之前,叙利亚学校的入学率高达近100%,而且6年初等义务教育全部免费,国民整体识字率达80%左右。基本的卫生保健、住房等也更便宜、更易获得。4年内战后,叙利亚入学率已降至全世界倒数第二。

  “如果学校里没有反对派战士,政府军也不会发起袭击。”阿哈德告诉美国《国际商业时报》,她已不再纠结于谁该为战争负责,至少在阿萨德统治下,“我还拥有未来”。

  据《国际商业时报》报道,由于不堪忍受内战中颠沛流离的生活,许多叙利亚难民已背弃了当初的革命热情,转而支持阿萨德,尽管后者手染平民鲜血。

  4年多以前,欣德在阳台上亲眼目睹了邻居一家在空袭中家毁人亡,并带着5个孩子来到黎巴嫩避难。她渴望回到战前阿萨德统治下,相如今惟一能领导叙利亚的只有阿萨德。

  “阿萨德犯了许多错,但现在他的解决方案比错误更重要。”欣德说,“他是在保卫自己的国家免于被破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