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月15日 年羹尧被雍正赐死
2016-01-15 11:12:54

  1726年1月15日 (乙巳年腊月十三)清代军中第一号“大老虎”年羹尧雍正赐死

  年羹尧(1679年-雍正三年1726年1月15日(距今290年),47岁),字亮功、双峯,号双峰,清朝康熙和雍正年间重要将领。原籍安徽怀远,改隶汉军镶黄旗,同进士出身。雍正的敦肃皇贵妃之兄。

  年羹尧与和隆科多在拥立雍正帝即位时发挥重要作用,人称“内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尧”。曾平定青海叛乱,深得雍正赏识,官至抚远大将军、一等公,权倾一时。后来失势,被雍正赐死。

  早期生涯 原籍安徽怀远,高祖父年富为明朝户部尚书,其宗族于清朝顺治年间,迁移到安徽凤阳年家岗,后迁居盛京(今辽宁沈阳)广宁县,入汉军镶黄旗。年羹尧父亲年遐龄累官至湖广巡抚(雍正元年改称湖北巡抚)。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年羹尧登进士,改庶吉士。康熙四十二年,授翰林院检讨。康熙四十四年,任四川乡试正考官。康熙四十七年,升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广东乡试正考官。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以礼部侍郎衔任内阁学士。同年,皇子胤禛晋封为雍亲王,并充任镶白旗旗主。年羹尧之妹年氏被选为雍亲王侧福晋,因此成为胤禛亲。同年,年被抬入汉军镶黄旗并被任命为四川巡抚。

22125602381.jpg

  征战西藏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准噶尔策妄阿喇布坦遣其将策凌敦多卜袭击西藏,并杀死拉藏汗。四川提督康泰率兵出黄胜关,却发生部队哗变。年羹尧遂派参将杨尽信抚谕士兵,并密奏康泰失去兵心,请求亲自赶赴松潘协理军务,并派遣都统法喇率兵赴四川助剿叛军。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策妄阿拉布坦占领西藏,年羹尧上疏请求在打箭炉至理塘加设驿站,保证清军后勤畅通,因此受到康熙帝赏识,被任命为四川总督兼管巡抚事,办理松潘军务。康熙六十年,总督四川陕西。此后,年在边陲多立战功,成为拥立雍正的重要将领。

  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帝命平逆将军延信率兵自青海入西藏,授年羹尧定西将军印,自拉里会师,并咨询年羹尧谁可以担署总督职位。年羹尧一时找不到这样的人,于是请以将军印畀护军统领噶尔弼,转移法喇军驻箭炉,得到康熙帝批准。当时巴塘、里塘两地为云南丽江属地,云贵总督蒋陈锡平定后,请求仍隶丽江土知府木兴;年羹尧则称两地为进入西藏的重要运粮要道,应隶属于四川,康熙帝也同意。木兴却因此大怒,率兵占领,在喇皮击杀番酋巴桑,年羹尧上疏弹劾。康熙帝遂命令逮捕木兴,囚禁于云南省城。同年八月,噶尔弼、延信两军先后入西藏,策凌敦多卜败走,西藏平定。康熙帝谕令年羹尧护凯旋诸军入边。

  平定青海 康熙帝去世时,各方势力斗争不息;雍正帝召在外掌握军事实权的胤禵来京;而著延信前往管理,总督年羹尧协办。年羹尧协作雍正帝登基有功,被给予重任,雍正元年三月,授太保、加三等公。同年十月,敕授为抚远大将军,率岳钟琪等人征讨罗卜藏丹津,加封二等公。

  雍正二年,年羹尧继续进攻,擒拿罗卜藏丹津之母阿尔太喀屯及其妹夫克勒克济农藏巴吉查等人,罗布藏丹津以残部两百余人遁入准部;随后接连平定多处叛乱,青海部落悉数平定。班师回朝时,雍正帝亲自相迎,升任一等公。其子年斌袭一等精奇尼哈番(子爵)、年富袭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男爵)。

  雍正二年(1724年)年羹尧条奏青海善后事宜十条中提出“请嗣后定例,寺庙之房不得过二百间,喇嘛多者二百人,少者十数人,仍每年稽察二次,令首领喇嘛出具甘结存档”等措施。该措施是因为雍正元年(1723)青海蒙古罗布藏丹津叛乱时,青海、甘南等地僧侣多有参与叛乱,“西宁各庙喇嘛多者二三千,少者五六百,遂成藏垢纳污之地”,年羹尧为稳固平叛成果,防止寺庙势力发展,因而提出限制寺庙僧侣人数之议。清廷当时虽曾批准此事,但实际上藏区各寺庙并未严格执行。不久,年羹尧被处死,此事更成流案。其实藏区黄教大寺实际人数多在千人以上,大大超过此规定。

  获罪被杀 年羹尧因多有战功,且恃雍正帝眷顾,做事骄横。与总督巡抚文书中均呵斥对方姓名。入觐,令总督李维钧、巡抚范时捷跪于道路旁送迎。在抵达京师后,将驰道都清除让路。王侯大臣在郊区欢迎时,均不为还礼。在边疆时,蒙古王公拜见其必须行跪礼,甚至额驸阿宝入谒时都如此。

  雍正二年十二月十一日,雍正在年羹尧的奏折上朱批:“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全功难。为君者施恩易,当恩难;当恩易,保恩难;保恩易,全恩难。若倚功造过,必至返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尔等功臣,一赖人主防微杜渐,不令至于危地;二在尔等相时见机,不肯蹈其险辙;三须大小臣工避嫌远疑,不送尔等至于绝路。三者缺一不可,而其枢要在尔功臣自招感也。我君臣期勉之,慎之。”警告之意非常明显。

  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出现“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祥瑞,官员都上书向雍正表示祝贺,三月,年羹尧在章奏中将成语“朝乾夕惕”写作“夕惕朝乾”,且字迹潦草,雍正以此为由,展开文字狱,以“年羹尧自恃己功,显露其不敬之意,其谬误之处断非无心”。于该年四月将年羹尧革职,调任杭州将军;由岳锺琪兼任川陕总督。

  同年六月,诏令褫职年羹尧两子;并因其妄自参奏金南瑛,削太保衔。七月,再连续降为二等公、三等公,并降为闲散旗员,鄂弥达接替署杭州将军。八月,李维钧因与年羹尧结党,被逮捕;年羹尧再连续降为一等子、一等男、一等轻车都尉。

a5ba9d2f07082838e01a7a14bb99a9014d08f1e5.jpg

  年羹尧仍然心存幻想,逗留在江苏仪征,观望不前,并指使西安府咸宁县知县朱炯,请求为其保留川陕总督之职,又上奏称:“臣不敢久居陕西,亦不敢遽赴浙江,今于仪征水陆交通之处候旨。”雍正怒斥年羹尧“迁延观望,不知何心”。一时众官交章劾奏,直隶总督李维钧连奏三本,痛斥年羹尧“挟威势而作威福,招权纳贿,排异党同,冒滥军功,侵吞国帑,杀戮无辜,残害良民。”同年九月,因年羹尧查拏郃阳私盐致使无辜冤死者七百余人,雍正帝大怒,命全部削除年羹尧在身官职,逮捕入京。雍正三年十二月(1726年1月),以九十二条大罪被赐死,其子年富处斩,余子十五岁以上者发遣广西、云南、贵州充军。羹尧父年遐龄因年事已高被赦免,羹尧妻则发还娘家。雍正五年,赦免年羹尧诸子,交年遐龄管束。

  年羹尧死后七天,其亲信汪景祺因“西征随笔案”被斩首。雍正四年(1726年),年党官员俱被革职,翰林院侍讲钱名世以“曲尽谄媚、颂扬奸恶”获罪,被革去职衔,发回原籍。雍正帝亲自写下“名教罪人”悬其门。日后每月初一十五,常州知府、武进知县会到他家常州故居门前检查该牌匾是否悬挂。

  争议 对于年羹尧缘何失宠被赐死,各史家众说纷纭。官方说法是因为年擅作威福、结党营私和贪赃枉法而获罪,雍正后有朱批:“大凡才不可恃,年羹尧乃一榜样,终罹杀身之祸”、“年羹尧深负朕恩,擅作威福,开贿赂之门,因种种败露,不得己执法,以为人臣负恩罔上者诫。”《清史稿》、《清代七百名人传》都认为年羹尧是恃功自傲而致被杀。但是也有人认为年的死是因为功高震主。有野史称其掌握了雍正篡位的秘密。亦有说法指出,雍正本无杀年羹尧之意,而是当朝清流官员们连番上折弹劾请求赐死年羹尧,雍正碍于众议不得已应允。

  年羹尧平时治军甚严。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大将军羹尧军法极严,一言甫出,部下必奉令唯谨。尝舆从出府,值大雪,从官之扶舆而行者,雪片铺满手上,几欲堕指。将军怜之,下令曰:‘去手!’盖欲免其僵冻也。从官未会其意,竟各出佩刀,自断其手,血涔涔遍雪地。将军虽悔出言之误,顾已无可补救。其军令之严峻,有如此者。”

  高阳在《清朝的皇帝》说:“细细考查,此人(年羹尧)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才具;否则亦不至于连世宗(雍正)那些令人肉麻的迷汤都分辨不出来,被灌得如中酒一般,沉醉不醒,自速其死。因此,在康熙年间,所受天语褒赞,无非雍亲王故意替他说好话的结果。”

  清史学者冯尔康在他的著作《雍正传》中认为年羹尧获罪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年羹尧擅作威福,引起雍正的不满和疑惧;第二,年羹尧结成朋党,危害政治清明;第三,年羹尧贪取财富,让力图整治财政和吏治的雍正无法容忍。冯尔康同时也否定了年羹尧、隆科多因他们掌握了雍正“篡位”秘密而被“灭口”的说法,并认为年羹尧、隆科多的倒台是“结党图利,身败名裂也是咎由自取”。

  0008年1月15日 (丁卯年腊月十九)王莽建立新朝,西汉结束

  在2008年前的今天,0008年1月15日 (农历腊月十九),王莽建立新朝,西汉结束。

  王莽(前45一公元23年,距今已2061年),字巨君,汉元帝皇后的侄子,新王朝的建立者。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十分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政局动荡不稳。王莽以外威掌握政权,成帝时封为新都候。

  5年(汉元始五年),毒死平帝,自称假皇帝。6年,年仅2岁的刘婴为太子,号孺子

  8年1月15日(距今已2008多年)(初始九年十二月十九日)王莽应刘婴,称帝,改国号为新,年号始建国。命令全国民间的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都禁止买卖,还实行五均六荣,企图以此缓和当时严重的社会危机。

20131220080839-927205509.png

  23年(更始元年),新王朝在绿林、赤眉起义军的打击下崩溃。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

  1913年1月15日 (壬子年腊月初九)李烈钧抗拒袁世凯

  在103年前的今天,1913年1月15日 (农历腊月初九),李烈钧抗拒袁世凯。

  1913年1月15日(距今103年),江西都督李烈钧向日本订购的7000余支枪械及一批子弹运抵九江。袁获悉此事,即以该军械未经陆军部批准为名,令九江镇守使戈克安扣留。22日,海军6艘军舰驶抵九江,准备对赣用兵。此时,李烈钧一面要求将所扣枪弹放行,一面以冬防为名,向湖口一带增兵设防。

  20日,黎元洪派遣程守箴、邓汉祥前往南昌调解。24日,黎放行枪弹,说:“即令李督有如何野心,此区区之军火亦何济事?”

6398ecd39baf57bea8ec9a42_副本.jpg

李烈钧

  黎又向双方提出和解条件:要袁世凯水陆退师,而李烈钧撤兵、迎汪、惩凶。李烈钧复电拒绝。袁则强硬表示:“断不敢博宽大之名,贻分裂之祸。”双方剑拔弩张。

  1915年1月15日 (甲寅年腊月初一)德国齐柏林飞艇首次轰炸英国

  在101年前的今天,1915年1月15日 (农历腊月初一),德国齐柏林飞艇首次轰炸英国。

  最早的飞艇是德国人齐柏林伯爵在1900年发明的,齐柏林飞艇曾担任大西洋两岸重要的商业飞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陆军和海军都建立起了自己的飞艇舰队。1914年8月5日(距今102年)夜,Z—6号齐伯林气艇成功地轰炸了比利时的列日要塞,1915年1月15日(也有19日之说)德国飞艇开始轰炸英国伦敦,目标是泰晤士河下游和沿岸军事设施,半夜齐柏林238号飞艇飞临伦敦上空,10分钟里投下150颗炸弹,引起41处大火,造成42人伤亡,但战果不大。英国人随即加强了伦敦的防空能力。到战争结束,伦敦共受到飞艇的5次袭击,德国则损失了众多飞艇。

  德国齐柏林飞船于1915年1月开始空袭伦敦,但只取得零星的战果。它们的任务是飞临英国大城市和投弹,企图迫使政府把部队和武器撤离法国,以保卫英国。伦敦在5月31日夜间,遭到林纳茨上尉指挥的LZ—38飞船的第一次轰炸。探照灯不能照到飞很高的飞船。德国炸弹使七人丧生和三十人受伤,还破坏了一些住宅区和商业区的建筑物。林纳茨证明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在前一次进攻中,他没有能够飞到首都,袭击者丢下了一张纸片警告说:“你们英国人。我们已经来过,而且还要再来。不投降就是死。德国人。”

5912315440.jpg

  这个时期被称为“齐柏林大恐慌”。可是,德国人所指望的这种恐惧,由于和二十五年后同样的原因,在1915年也失败了:英国人这个民族,是不会发生恐慌的。而况齐柏林飞船的施虐能力,被它们固有的不利条件所抵消:齐柏林飞船只能在最有利的天气飞行。而且,德国最高统帅部认为,他们的比飞机飞得高的齐柏林飞船,是英国战斗机攻击不到的。实际上,这些“超级武器”完全是没有防御能力的。追击飞机不可能达到硬式飞船的高度,但在巨大的飞船能高飞到安全的高度之前,它们能够轻易地用燃烧弹把它打得满是窟窿。一点火星碰到了非常易燃的氢气,就会使飞船变成地狱,连铝制框架都要熔化。

  大飞船还不能在大风中维持稳定。十一艘齐柏林飞船于10月20日夜间飞往伦敦,有三艘一去不返。强风使它们毁灭了。一艘飞船丢下炸弹未获效果,被吹往法国,在那里被高射兵器的火力打落。另一艘在皮卡迪利广场丢了一颗炸弹后,也被吹得失去控制,在法国南部摔毁。第三艘被阵风刮过法国森林,切断了前吊舱及其乘员。然后它被吹往高空,最后看到它在地中海上空失去了控制。

  最初对齐柏林飞船的防御表明,英国当局没有对它们予以重视。原来的高射兵器都是向上瞄准的步枪和机枪,没有人相信一架装备机枪的飞机能消灭这个空中巨物。战术是在反复试验中发展的。曾企图飞到齐柏林飞船上面投掷小炸弹,但这些炸弹往往滚离了飞船。

  英国情报机关在战前从未去了解齐柏林飞船是如何建造的。伦敦被炸后的某些时候,英国人根据没有逻辑的理由,认为每艘齐柏林飞船在外层和内层之间有厚厚一层惰性气体,也许是氮气,因此可以耐火。当他们最初的轰炸尝试未能使飞船爆炸时,他们又感到迷惑了。后来,进攻飞机装备了十六磅有尖叉的燃烧弹,结果就不同了。同时,有人发明了燃烧(机枪)弹,许多飞抵伦敦的齐柏林飞船就此一去不返。一艘艘飞船象燃烧着的柴堆那样落下去了。

  中尉利夫·鲁宾逊在埃塞克斯上空看到第一艘齐柏林飞船的被击落,他的两挺机枪都装有开花弹和燃烧弹。当飞船浮在厚厚的云层下面观察目标地区时,鲁宾逊飞在上面,沿着船身扣两挺机枪的扳机。飞船在一片火焰中垂直落向地面。由于这一功勋,鲁宾逊获得了xxx十字勋章。这一周终了前,L—32飞船又被F·索厄里中尉以同样方式击落,得分增加了。第三艘飞船L—33,同时成为飞机和地面高射炮火力的目标。飞船不可思议地没有燃烧,带着微伤着陆了。

  英国空军首脑决定最好的防御是进攻,派出几架飞机到齐柏林的国内基地去消灭它们,其中一个基地位于比利时的埃维尔。中尉J.P·威尔逊和J.S·米尔斯驾了法曼式飞机,刚好在黎明前到达齐柏林根据地,在这个地区盘旋以等待有了足够的光线去轰炸机库。地面部队认为它们都是友机,不射击它们。当最初的日光勾出长长的棚厂的轮廓时,两个驾驶员都在二千英尺高度。威尔逊用眼睛瞄准,向这个建筑物的中心扔了三颗六十五磅的高爆炸弹。然后米尔斯把火力对准目标,但被高射火力牵制住了。

  他升高到五千英尺,径向他的伙伴轰炸升起的烟柱飞去,丢了四颗二十磅的炸弹。一阵眩目的闪光照亮了地面,棚厂里被击中的齐柏林飞船,碎成一堆不成形状的金属。被击中的飞船是L-38,它的指挥官曾于几周前在英国留下了他的拜访名片。

  当威尔逊和米尔斯在炸毁L-38时,另一位驾驶员雷金纳德·沃内福德中尉负有破坏比利时的第二个齐柏林基地的使命。沃内福德于6月7日午夜飞近奥斯坦德,使他惊异地眨眼睛。一艘齐柏林飞船徐徐地在前面巡航。这艘新L-37正在进行夜间试验,一批从齐柏林飞船工厂来的工程师和设计师,都登上飞船检查技术上的细节。五百二十一英尺长的飞船由二十八位乘员运转,飞船的浮起靠充了九十五万三千立方英尺氢气的十八个副气囊。驻守在每座发动机吊舱内的机枪手不使沃内福德接近,有几粒子弹打穿了他的飞机的不重要部位。

  半小时后,他偷偷地飞在“齐柏林飞船后面,但比它高得多”,后来沃内福德在他的飞行日志上写道,“那时高度到了一万四千英尺,关闭了我的发动机,向它的上面下降。当接近……七千英尺时,我丢下我的炸弹(六颗二十磅的燃烧弹),在丢最后一颗时,一阵爆炸把我的飞机举了起来,翻了个身。”着火的飞船摔毁在根特附近的女修道院,死了两个修女。齐柏林飞船的乘员,除一人外,统统死了。

DE12316996.jpg

  英国战斗机正在攻击齐柏林飞艇

  沃内福德被迫在敌人防线后面着陆,他决定没有出现德国人就不烧毁飞机。检查了飞机,发现发动机只有一根汽油管折断了。他赶快用自己香烟嘴上的金属包头,临时凑成一个接头。一个人靠转动螺旋桨来开动发动机不是容易的,因为发动机没有空转的速度———只有断断续续地转。在飞机轰鸣着起飞之前,一个单干的驾驶员必须以极大的敏捷跃进座舱,但沃纳福德都对付过去了,安全回到国内。英国感激地授予他xxx十字勋章。可是十天后,当他从一架新的法曼式双翼飞机的座舱里被抛出来时,摔死了,那时安全带仍然很少。

  轰炸伦敦的最后一艘齐柏林飞船是L—31,由德国最使人害怕的袭击者、机长海因里希·马蒂中尉指挥。W.J.坦佩斯特中尉在一万四千五百英尺高度时,看到飞船在十五英里外陷入十二道强光探照灯闪光的包围中。为了飞到他的目标那里,坦佩斯特得飞过“一片爆炸炮火的真正的地狱”。在他离开目标只有五英里时,向油箱供应气压的机械燃油泵停止转动了。这位驾驶员改用紧急备用的手力唧筒,这在一万五千英尺高空是需要巨大的努力的。(那时在空气稀薄的高度还没有氧气系统来支持飞行员。)

  这位驾驶员全凭决心,继续用手打气直到他飞进射程,但齐柏林飞船刚刚投弃了它的炸弹,飞得很快。坦佩斯特尽他的余力“给我的油箱以极大的抽动,对飞船笔直俯冲,射出一阵炮火……在我进入射程的时候。当我从它的下面飞过时,我又射出一阵炮火,然后使我的飞机倾斜飞行,在飞船的尾部下面占了位置,沿着飞船下层拼命地把子弹向它打过去。当我正在扫射时,我注意到飞船内部开始变成红色,象一盏巨大的中国灯笼。我已经使飞船燃烧起来。它喷出火焰有二百英尺左右,停了下来,在我来得及避开之前,发出呼啸声直对我冲下来。我竭尽全力垂直俯冲,齐柏林飞船随着我猛闯过来”。坦佩斯特“设法盘旋避开,那时飞船象火炉一样轰鸣着,从我旁边掠过”。当L-31在一丛火花中坠地时,他把飞机作水平飞行,在空中注视着它。

  到1916年10月,德国最高统帅部认识到,飞船战是无效的。在十八个月中,只进行了五十一次袭击,在此期间投下了一百九十六吨炸弹,炸死了五百五十七人,伤了近一千三百六十人——在人力和物力严重不足时期,付出这样巨大的代价简直是不值得的。估计有八十般飞船被毁于协约国的炮火和暴风。在报酬递减法则对齐柏林飞船袭击生效之前很久,柏林战略家已在制订计划,制造比空气还重的轰炸机了。

  1925年1月15日 (甲子年腊月廿一)广东革命政府出兵征伐陈炯明

  在91年前的今天,1925年1月15日 (农历腊月廿一),广东革命政府出兵征伐陈炯明。

  1925年1月15日(距今91年),广东革命政府发布东征宣言,出兵讨伐叛军陈炯明。11月15日,陈炯明乘孙中山北上北京之机,自封为“救粤军总司令”,在潮州、汕头一带集结林虎、方本仁等各部,分兵三路进犯广州。

  15日,广东革命政府军分三路东进,以黄埔军校学生军和许崇智所部粤军为右路,攻淡水;桂军刘震寰部为中路,攻惠州;以滇军杨希闵部为左路,攻河源。右路军由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统领,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负责战时政治工作。右路军是东征的主力部队,以黄埔军校学生军为骨干。三路大军即刻出发,欲致陈炯明于死地。

20131206142059-637272904.png

陈炯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