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因功高震主而被朱元璋暗杀的吗
2016-10-23 14:06:32

  常遇春回族

  常遇春,明代著名将领。一直以来,常遇春的民族属性都是众人讨论的对象。有人说常遇春是回族,是从东亚迁过来的穆斯林的后裔,之所以有很多人这样说,也因为常遇春的后代中有很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教徒。在北京常营回族乡,有家谱为证。

  

常遇春明孝陵石像


  常遇春明孝陵石像

  但正史从未提及常遇春的回族身份。常遇春出身于安徽怀远县,祖籍浙江台州地区。在朱元璋率兵攻占和州时,投奔朱元璋,后跟随朱元璋征讨天下。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常遇春是汉族的可能性更大。据了解,在常遇春的出身地安徽怀远有一本常氏族谱,上面记录着常遇春、儿子常升、孙子常继祖等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此外,常遇春死后葬于南京太平门外紫金山地区,碑上镌刻"明故世祖开平王遇春常公之墓"。常遇春墓葬的方式完全按照汉族的礼仪进行厚葬,并未按照伊斯兰教穆斯林的礼葬的方式进行安葬,从这个角度也可证明常遇春是汉族人。此外,常遇春的后裔中,有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但大多数人是不信奉的。据了解,常遇春的后代遍布云南、四川、广西、江苏、山东、山西、陕西、安徽等地,其中信奉伊斯兰教的可能仅有十分之一左右,因为少部分的后代信奉伊斯兰教便断定常遇春是回族,确实没有什么可信度。

  常遇春为何英年早逝

  常遇春生于安徽农村,自幼习武,体貌魁梧,二十五岁参加朱元璋的义军队伍,随朱元璋东征北伐。四十岁时,在北征途中逝世,享年也才四十岁。为什么常遇春会英年早逝?一种说法是被朱元璋谋杀,另一种说法是被累死的。

  

常遇春画像


  常遇春画像

  回顾常遇春的一生,第二种可信度更高。众所周知,常遇春嗜好出征,在战场上更是带头冲锋陷阵,以大将的身份与敌军的小兵厮杀,给手下的士兵极大的鼓舞,这也是为什么常遇春战无不胜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洪武二年五月,元军将也率兵侵扰通州,常遇春与另外几名大将北上讨伐,在近两月的对战中,明军不断传出捷报。洪武二年七月,元军退至开元,明军俘获“元军万人、车万辆、马三千、牛五万”。讨伐胜利了,但对于常遇春来说,他的精力也被消耗待尽。常遇春自开平程搬师回京,大军行至柳河川,常遇春突然发病,召唤郎中过来看后,便说是得了“卸甲风”。不久后,就暴病身亡。其实,从常遇春的生活轨迹来说,得“卸甲风”是可想而知的事。常遇春常年南征北战,中原人去北元那样的地方征战,多少有些水土不服,加之北方白天艳阳高照,厮杀在战场的战士又要身穿盔甲,奋力迎敌,免不了一身的热汗。到了晚上,北风凄凄,军队随处安营扎寨,卸下盔甲,免不了贪享那一抹凉风,这样一热一冷,加之战后的疲惫,再强壮的身体,哪经受得住这样长年累月的摧残,出问题是很自然了。

  常遇春后代

  说起中国古代名将,不得不提常遇春。常遇春跟随朱元璋南征北伐,立下战功无数,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虽说常遇春戎马一生,但却英年早逝,其子女却也未得善终,常遇春后代的下落也成为历史的一个谜团。

  

常遇春画像


  常遇春画像

  据史料记载,常遇春育有三男三女。分别是长子常茂、次子常升、三子常森、长女常氏史称元妃。明王朝建国后,常遇春的长子常茂沾了老爸的光,被封了郑国公,驰骋沙场,继续为朱元璋效力。有一次,常茂跟随大将军冯征讨伐纳哈出,常茂平时骄傲稚气,不听冯征的管束,因而冯征与常茂有了间隙。后纳哈出请求投降,双方言谈过程中失和,常茂察觉到纳哈出策划逃跑的计划,当机立断,欲擒住纳哈出,激起兵变。冯征状告皇上常茂的鲁莽行径。皇上没收了冯征的兵印,同时将常茂流放龙州。四年后,常茂卒,无子。但据坊间传言,常茂当时是“炸死”,实际上是藏匿于广西一带,与冯氏夫人(冯胜女)曾有三个儿子,与李氏夫人也有四个儿子,全部隐姓埋名。次子常升在生前曾被封开国公,加太子太保。但正史对其死因却从未提及。坊间传言,朱棣“靖难”之时,常升作为建文帝的国舅爷,奉命阻击朱棣,死于战场。永乐年间,常升的儿子继祖与母亲被流放至云南。明孝宗时期,常升的子孙被召回当人南京担任世袭职位。三子常森的故事也是有多种传闻。朱棣“靖难”,南京城被围,眼下境况堪忧。常森便带领自己的妻女逃去今陕西一带,定居陕西米脂县陈家岔村。传闻今米脂县忠武堂常氏家族便是常森的后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家都在搜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