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大战赵国如何陷入反间计的?
2016-10-31 10:53:26

  商鞅制定的军功爵位由低到高共有20级,而“陷队之士”是砍一个脑袋,晋升一级爵位。因此,秦军兵士一上战场,立刻就变成一头头饥饿咆哮的虎狼,看到敌人就红了眼,勇猛无比地撕咬残杀。割下敌人的脑袋,或别在腰间,或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继续追杀自己的对手,绝不后退,绝不手软,除非战死。

  然而,令这支恐怖军团意想不到的是,他们遭遇到赵军统帅廉颇的顽强抵御。

  两军初次交锋,赵军损失惨重。赵军统帅廉颇立即改变策略,他对于秦军作战特点深有认识,知道如何对抗。廉颇认为,秦军远来,利在速决,若况日持久,则后援补给不易,将陷于进退两难的困境,并最终败退。

  于是,廉颇率全军全线撤退,凭借有利地形,构筑壁垒固守。

  在赵军长达4个多月的坚守中,秦军团发动一次又一次的攻击,极具毁灭性的沸腾巨浪,一浪高过一浪,席卷而来,又被赵军顽强地抵挡而去。他们并没有被淹没,无论伤亡多少人,长平谷地终究是他们的阵地。无论魔兽一般的秦军团如何凶猛进攻,他们誓死坚守到最后一个人。

  廉颇的坚守,使秦军攻势屡屡受挫,无法再进。秦军久攻不下,又远离国土,战局反而开始对秦军不利了。

  无数重大战役告诉我们,在战场上两军对峙、僵持、无法进攻时。往往是一个或多个计谋改变形势。

  这一次,秦军使用的计谋是反间计。反间计的关键是“以假乱真”,造假要造得巧妙,造得逼真,才能使敌人上当受骗,信以为真,作出错误的判断,采取错误的行动。

  《史记》中记载:秦人用反间计使赵王上当。实际上,秦人能使用这一计谋,是赵孝成王给他们的机会。由于赵军顽强坚守,伤亡者甚多,孝成王认为廉颇是因为胆怯而不敢出战。此时,秦国派间谍携带大量黄金到赵国进行离间,声称: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怕赵国派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

  提出这个计策的人,就是秦相范雎

  范雎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最早,范雎作为一名低级官员以随从的身份和魏国使者出使齐国,倍受齐国国君赏识,暗里许以重金希望范雎能在齐国为官,被范雎一口拒绝,但是国君摆宴请他的消息传到国内,宰相魏齐认为他一定是出卖了魏国,所以才被齐国国君这样厚待。将范雎捆绑到众官面前,严刑拷打,被打断肋骨,牙齿脱落,范雎假死来躲避酷刑,魏齐命人将他拖到茅厕,下令所有官员和从者向那满身血污的“尸体”撒尿,来表示对国家的忠诚和卖国贼的痛恨。

  范雎哀求狱卒将他救出,伤势复原后逃到秦国,向当时的秦王嬴稷提出“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嬴稷被这么一个从天而降的计划刺激得欢天喜地,马上将范雎拜为宰相。

  这个外交政策是非常可怕的,它使所有的国家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以便于秦国各个击破。秦国对一些距离遥远的国家,如齐国、燕国和已经衰亡的楚国都修书和好,而对跟自己接壤的魏国、韩国、赵国大举进攻。

  现在,秦军进攻赵国,范雎使用反间计,孝成王原本就恼怒廉颇军伤亡过多,又听到秦国的离间之言,决定派赵括代替廉颇指挥。

  赵括是个怎样的人呢?《史记》中对他有简略的介绍:赵括自小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赵括少时熟读兵书,常于人前论兵事,以为天下无能及己也。众人皆服其才,惟其父赵奢认为他夸夸其谈,难委以重任。甚至说: “我的儿子将来要是不做赵国的将军,那倒是赵国的福气,万一不幸让他当上赵国的将军,那他一定是个败军之将。因为他从没上过战场,只会'纸上谈兵',一旦真的领兵打仗,绝对会出问题!”

  因此,孝成王做出让赵括代替廉颇出任赵军统帅的决定后。蔺相如对孝成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孝成王别派他儿子去。孝成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