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欲立朱棣为皇储?实为其在史书上做手脚

  朱标死后,悲痛欲绝朱元璋在大臣们的劝解之下,稍稍整理了一下情绪,就开始重新考虑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根据明成祖朱棣钦定的《明太祖实录》记载:就在朱标太子死后的第三天,朱元璋在明皇宫的东角门召集朝中重臣,讨论未来皇位继承人的问题。

  朱元璋说:“朕年事已高,太子朱标又不幸夭折,我大明遭此厄运,都是命中注定的。有句古话说得好:一个国家要是有年长的皇位继承人的话,那是天下苍生的福分啊。朕的第四子燕王朱棣贤明仁厚,英勇威猛,雄才大略。他在某些方面和朕很像,朕想立他为太子,诸位爱卿认为怎样?”

  朱元璋话音刚落,翰林学士刘三吾马上应对说:“陛下所言极是,但是陛下要是立了燕王为太子,那么将燕王前面的两个哥哥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放在什么位置了?”

  朱元璋无法回答老臣刘三吾所提的问题,兀自伤心痛哭起来,重立太子之事也就此打住。

朱元璋

网络图片

  我们从朱元璋与刘三吾君臣的这段对话中来看,刘三吾的潜台词是在说,皇帝您要是跳过老二、老三,立老四为太子,这么做只会为自己的帝国带来无穷尽的麻烦与危险。

  朱元璋是何等聪明之人,当然能够听得出刘三吾这番话的弦外之音。他最终放弃了“立爱”的念头,而采用最为稳当的君位继承法嫡长子继承制。

  当然上面的事例是记录在朱棣钦定的《明太祖实录》中,其真实性是要大打折扣的。因为朱棣在起兵夺了自己侄子朱允炆的江山后,为了证明自己夺位的合法性,在官修的史书上曾经做过大量的手脚。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朱棣无疑将他的老子朱元璋当作了一个“政治白痴”。

  要知道在朱标死的时候,朱棣前面的两位皇兄朱樉和朱棡还是活蹦乱跳的,而且这两个皇子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即使朱元璋立好四弟为帝位继承人,他们兄弟俩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如果朱元璋立了朱棣为皇太子,那么在其百年以后,朱棣的那两个也有资格入継大统的兄长肯定会兵戈相向。其他的诸子藩王暂且不说,就此“三王”已经先乱了。

  一旦这种局面出现,就有可能会演变为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似的大劫难、大祸害,朱元璋苦心经营的大明江山就会变得岌岌可危,这是朱元璋最不愿意看见的一幕。

  如果真是到了这种地步,朱元璋倒不如遵循最为安全的历代通用的“嫡长子继承制”,立太子之子为未来的帝国一把手,这样也就名正言顺,至少没有为其他皇子藩王起兵作乱留下借口。这是朱元璋明智而又无奈的一种选择,但绝对不算是一个错误的决策。

  第三种:嫡长子继承制:古代皇帝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生出的龙子龙孙可能多得连皇帝自己都记不住名字。要想在这些子孙中寻找未来的皇位继承者,不能随便抓阄,必须得有规则,否则的话就有可能诱发皇子们之间骨肉相残。

朱元璋

网络图片

  鉴于此,前任皇帝设计出了在立嫡无望的情况下立庶长子的规则,也就是在自己的所有孩子中立年龄最长的那个为太子。这种皇位继承法则的优点在于继承者的既定性,谁有好运气最早来到这个世界上,谁将来就当这个家。因此相对于皇位继承法,嫡长子继承制可以杜绝皇位继承所引发的祸端和危机,所以符合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权力诉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每朝每代都能很好地照此执行,恰恰相反,真正做好这种皇位继承制的皇帝与朝代并不是太多,但在家国一体化的传统社会里,暂时还找不到比这更好的皇位继承法。所以说,在诸多的皇位继承法中,最为安全的储君方法应该是这种“嫡长子继承制”。在这一点上,朱元璋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

  为了确保皇权的和平过渡,朱元璋并不愿意冒险,他还是作出了最为理性的选择。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九月,朱元璋正式册立了朱标太子的儿子朱允炆为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对于选择嫡长子储君法,朱元璋给出的解释是:现在我开创的大明帝国及其一切章法都是要传之后世的,如果我不遵守自定的祖制,将来子孙后代就会仿效,这就与确保大明长治久安的根本精神背道而驰,子孙后代的乱与治不仅与我立的祖制有关,而且与我是否率先按照祖制执行有着很大的关系。

  古代官员上书皇帝,是其参政议政的一个重要方式。官员上呈皇帝的书面报告,名称很多,有奏报、奏章、题本、奏本、题奏等等。上奏帝王的各类文字,总称奏疏或奏议,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提案”。

  明成祖朱棣十分重视民情、舆情。他认为治理天下,须全面掌握民情,“虽细微事不敢忽”。“自古昏君,其不知民事者多至亡国”。他曾对掌管奏疏的通政司官员说:地方官来朝,我都命他们报告民间疾苦,他们总是说,“田谷丰稔,闾阎乐业”,只讲赞颂太平盛世的话,不说真话,不说实情。最近听说山西饥民有吃树皮草根的,然而没有一个官员向我报告这件事。

  为了让官员们上书言事有“样板”可学,明成祖就曾命黄淮、杨士奇等编纂《历代名臣奏议》一书。永乐十四年(1416年),此书编成,共350卷。全书分为君德、圣学、孝亲、敬天、郊庙、法祖、储嗣、宗室、经国、用人、选举、考课、水利、赋役、御边等64门,辑录包括晏子管仲李斯陈平贾谊诸葛亮、魏徵、柳宗元富弼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王禹僻、辛弃疾、完颜素兰等名臣奏疏八千余篇。该书取材广泛,所收奏议,上自商周,下迄宋元,举凡历代政治得失、典制沿革、用人赏罚,无不收录。《四库全书提要》称此书为“古今奏议之渊海”。

朱元璋

网络配图

  让明成祖郁闷的是,他曾遭遇了大量无关宏旨、不着边际、平庸琐屑、无补于政之“提案”。对此他啼笑皆非,不得不果断驳斥之。如:

  提案一:野蚕结茧,建议开庆祝会。明永乐初,礼部尚书李至刚上奏皇帝:今年山东一些地方野蚕结茧,缫的丝送到礼部,请率领百官庆贺此事。

  明成祖对此的回复只有一句话:“野蚕成茧亦常事,不足贺。”

  提案二:阴云遮住日蚀,提议祝贺。永乐四年(1406年)夏历六月初一,据预报这一天应当发生日蚀,因阴云遮蔽而不见。礼部尚书郑赐认为此为吉兆,提议祝贺。

  明成祖回复说:在天的这一方,因阴云蔽日见不到日蚀,不等于他处也见不到。天空很大,能见到日蚀的地方,多得很哪。

  提案三:皇帝讲话多了,劝谏皇帝少说话,养养精神。明成祖与群臣讨论政事,一谈就是老半天,有的官员便进言:皇上啊,您讲话这么多,可不利于身体调养啊。作为君王,贵在“简默”(讲话简约,有时不发一言)。

  明成祖不领该官员的情,说道:天下这么大,百姓的苦乐,措施的利弊,必须广询博访才能有透彻了解。并非我喜欢多讲话,而是不得不如此。不敞开讲,官员们怎能言无不尽?

  提案四:据说山谷中传出“万岁”声,要求庆贺。永乐十三年(1415年)春,贵州布政司向朝廷报告:有人在太岩山听到山中连续发出“万岁”的呼声,这是皇上威德远播,感动山川的明证。尚书吕震请求庆贺。

  明成祖说:在山谷呼喊,会听到回声,这是常识,哪里是什么奇异的事情?

  提案五:有兔唇缺陷的人不能担任武官。永乐年间,兵部提议,在有资格世袭武官的人当中,凡有“兔缺”(兔唇、唇裂)缺陷的,均不得世袭武官。

  明成祖断然拒绝采纳兵部的提议,说:“武臣当察其智勇怯弱及武事如何,岂当论相貌?孙膑既刖,智尚可用。”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战国时军事家孙膑虽然被削掉了膝盖骨,但他的智谋可用。

  提案六:天上见到寿星,要求庆贺。永乐十五年(1417年),寿星现,群臣上书请贺。

  明成祖说:往年寿星出现,你们以为是祥瑞,纷纷致贺。然而四方旱涝、蝗灾、流行病比比皆是,却很少有人向我报告。他对群臣的提议不予采纳。

  明成祖遇到的这些搞笑提案,其他皇帝也多次遇到过。如清代嘉庆年间发洪灾,嘉庆皇帝下诏,征求解决自然灾害的法子,一时间群臣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其中一位是这么上奏的:大家分头行动,把全国妇女集合到操场到广场到演兵场,每人发一条黄色的裤带子,系到女同胞的腰间,然后叫她们沿长江游行,沿黄河示威,沿中国七大水系喊口号,用上这法子,则可以战天斗地,战无不胜了。其科学原理是:黄属土,土能克水。

朱元璋

网络图片

  对此提案,嘉庆皇帝不仅没有采纳,而且还发了一顿脾气,“下诏求言,求得此种之言,令人浩叹而已。”

  明成祖很勤政,经常批看奏折。批阅奏折时,皇太孙朱瞻基(即后来的明宣宗)常常随侍一旁。一天,明成祖一时高兴,把几个奏折递给他。年方十一二岁的朱瞻基批答的内容洞中窍要,让祖父非常满意,只发觉一桩疏忽,没有把奏折上的错讹字圈出。成祖问:为何不留心文字?朱瞻基答:只要大事不差,这些无心之误,又何必苛求。成祖不答,又问:天降灾眚,是该祈禳还是该修德?朱瞻基答:为君的修德该随时留意,等见了灾难,修德都已经晚了,还去祈禳它作甚。明成祖听后,天颜大悦。

  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的明成祖,十分注重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史称“永乐盛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