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驾崩:曾国藩看到这封信不敢说话!
2017-03-26 16:11:54

曾国藩是晚清重臣,一日正当他在前线指挥作战,镇压农民起义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咸丰皇帝驾崩了。当曾国藩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向镇定无比的他,也惊慌了起来。

深谙朝堂的他,自然明白这一消息意味着什么。京城中的局势比战场更加复杂,那里各方势力都蠢蠢欲动,为了那高高在上的皇位,有多少人不惜牺牲生命去得到它。他深深地明白,皇帝一死,必定大乱,一场更加凶险的战斗,即将来临。

但是不管怎么样,作为大清的臣子,这个时候,必须回京城去尽君臣之仪。接到消息后,曾国藩立即传令给各部队,让他们停止一切进攻,并且所有部队都要穿上麻衣,为皇帝尽孝。曾国藩还让人做了一块皇帝的牌位放在主营中,率领手下的将领对着牌位三跪九拜。

1.jpg

网络配图

正当全军都在哀痛中时,曾国藩的好友胡林翼从湘北赶来了。胡林翼一到湘军大本营,自然也是对着牌位痛哭了一番。

等到胡林翼止住眼泪,曾国藩立即将他迎进了大帐之中,然后让人做了一桌菜,为胡林翼接风。等到两人都吃饱了之后,便谈起了目前的形势,两人分别讲了自己的看法,然后开始商量应该怎么应对。两个人的这次谈话十分“有料”,两人畅所欲言,自然也说了许多大逆不道的话,如果当时有人在偷听,并把他们的谈话告诉别人,恐怕曾国藩早就死无全尸了。

两人的谈话除了对皇帝的驾崩感到难过以外,主要是讨论朝廷中各个权力的强弱,毕竟现在朝廷处于一个权力的真空期,各个势力肯定密切关注着京城的一举一动。而他们作为手握兵权的大臣,一定要十分小心才行。两人在讨论之后一致认为,皇上在死之前,把朝中的大小事务交给了八位顾命大臣去打理,而没有给他的弟弟恭亲王一点权力,这说明皇帝并不信任他的弟弟,虽说皇帝的这一做法是对的,但是恭亲王在朝廷多年,而且德才兼备,手中肯定有着自己的势力,一旦恭亲王想反,恐怕很难拦住他,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而且新皇帝年纪还很小,根本就无法独立处理朝廷事务,所以曾胡两人一致认为,今后的朝廷中,主要会出现三股力量:一股是以太后为首的势力,一股是以八大臣为首的势力,一股则是以恭亲王为首的势力,这三股势力必定谁也压制不了谁。如果这三股势力在朝廷中激烈碰撞的话,那么朝廷必定大乱,湘军的事情也不会像以前那么顺利了。

2.jpg

网络配图

现如今的湘军早已和最初的时候不同了,现在的湘军经过安庆之战后,早已是名扬天下。名声打出去了,那么聚焦在你身上的势力也是越来越多,曾国藩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必须要尽快为湘军找到一个靠山,而且这个靠山绝对不能倒下,这将会是一场赌上自己前程的战争。但是现在这三股势力实力相当,根本就不知道谁能笑到最后,所以曾国藩也是如履薄冰,只能是边走边看了。

天色渐暗,营帐里也变得漆黑一片,曾国藩望着眼前的黑暗,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现在的局势不就是像这眼前的黑暗一般吗,清朝的命运究竟会走向何方,而湘军的命运又会怎么样呢?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曾国藩想到这里,心情变得极度烦躁,他在屋里不停地踱着步,他深知这一场战争自己非赢不可,他必须要筹备好一切,让自己能在这接下来的局势中立足。就当曾国藩在想应该投靠谁的时候,胡林翼缓缓地开口了:“在来你这里之前,左宗棠给了我一份信,让我交给你。”

曾国藩立即点亮蜡烛,从胡林翼的手中接过信封。两人就着烛光打开了左宗棠的信。曾国藩看着信的内容,不禁脸色大白。原来信的内容是要让曾国藩造反,让曾国藩趁着这局势,进军京城,夺下皇位。

看着这封信,曾国藩早已是汗流浃背,他有些吓得说不出话来。而胡林冀也是默默地看着曾国藩,等着他的决定。这个时候,只要曾国藩一声令下,十万湘军必定挥师京城,踏平一切阻拦他的势力,让他成功登顶皇位。但是曾国藩不敢冒这个险,不敢下这个命令。

那么曾国藩为什么会犹豫不决呢?是什么让他不敢轻易造反呢?原因有四个。

第一个原因是曾国藩根本就没有想过要造反。因为当时虽然曾国藩手握重兵,但是朝中还有李鸿章等掌权派,曾国藩根本就没有把握去说服他们,只要朝廷给他们更多的好处,他们肯定会是站在清政府的一方,那么到时候,曾国藩孤立无援,注定会失败,这一点曾国藩心里很清楚。

3.jpg

网络配图

第二个原因则是曾国藩虽然心里有想法,但是根本就不能走这条路。因为当时中国国内势力复杂,一旦造反,那么要拉拢谁呢?是反叛的太平军,还是侵略中国的西方列强,这些都是曾国藩要考虑的,哪些是敌人,哪些是朋友,这必定会让曾国藩矛盾不已。而且造反还需要一个名号,可是他根本就没有一个可以说服别人的名号,那么他拿什么去招兵买马。所以如果曾国藩选择造反,那么到时候,所有的势力都会针对他,他只有死路一条。

第三个原因是他从心底不愿意去反叛。曾国藩曾经学过面相术,他心里知道自己没有做皇帝的面相,所以他不愿意去反叛。

第四个原因则是不想当反臣。曾国藩从小就接受着儒家教育,仁义智礼信早已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中,如果他造反,这是违背了他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的,是一种“不忠”的行为。如果失败了,那么他必定会被人碎尸万段,不得好死。就算成功了,那么也要背上一个“反贼”的骂名,被天下人所耻笑。那么他花了大半辈子所挣来的荣誉都没有了。

结合这四个原因,曾国藩绝不会去背叛清朝,只能选择和它同进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