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一天吃几顿饭?一个时辰到底有多长?
2017-03-28 11:01:14

  “一日三餐”这个俗语其实出现的时间并不长,我们现在觉得一天三顿饭天经地义,不过古人的习惯却并非如此,这和古代天干地支纪时法和时辰概念有密切的关联。

  首先我们谈一下古人是如何纪年、纪时的。

网络配图

  春秋战国时代的历法比较混乱,复历、殷历、周历并存,但是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规定用复历建亥之月的十月作为一年的开头!

  所以秦始皇时期,一年的开头并不是一月,而是十月。这种状况直到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时,改用太阳历。

网络配图

  汉武帝改太阳历,即以一年建寅之月为开头,也就是正月。王莽篡汉之后,一度改用殷历,武则天唐肃宗则采用了周历……这的是很乱啊,不过后面两人最终还是将正月定为一年之初。

  以上就是古人记月法,古人记时则用十二地支,一昼夜下来有十二个时辰。因此一个时辰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两小时。

  其中,十二地支中“巳时”(食时),“哺时”就是古人吃饭的时间。所以古人一般一日两餐,“巳时”一餐,日出以后,日中之前。

网络配图

  “哺时”一餐,下去太阳即将落山前,大概是“申时”。

  干支纪年、纪时法和现代阳历相比,比较笨拙,但其中包含的文化信息、象征意义要远远比现代历丰富多彩,是中华先祖智慧的结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家都在搜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