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求得奇才诸葛亮 到底是真是假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儿乎家喻户晓,那么,历史上刘备果真“三顾茅庐”才得以与诸葛亮相见吗?学术界对此说法各异。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刘备与诸葛亮第一次见面的记载是:刘备屯兵新野时,徐庶见刘备,深得器重。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愿与他相见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可以登门去见此人,不能叫他屈驾来此。”于是,刘备亲自到诸葛亮那里去请教。一共去了三次,诸葛亮同意出山。但在这本书中没有记录关公、张飞同往,也没有写他们相见于茅庐之中。

48b0d029gbdeb091a0c39&690.jpg

网络配图

  裴松之根据《襄阳记》中的记载说:刘备向司马德操请教时事,司马德操说:“我乃懦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刘备问是谁,司马德操说:“诸葛孔明、庞士元也。”这说明是司马德操首先向刘备举荐诸葛亮的,而不是徐庶。

  罗贯中撰写《三国演义》时,可能是因为无法确定到底是谁先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于是把这两则史料都吸收了。书中写司马德操推荐在前,但只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但没有指出卧龙、凤雏是谁。徐庶推荐在后,明确地说出了诸葛亮的名宇。

  现在的湖北襄阳市西十余里的地方,就是当年刘备见诸葛亮的隆中。这里有“古隆中”牌坊、三顾堂等传说遗迹。在三顾堂的前面,还有刘、关、张三顾茅庐时拴马的古树。1956年,董必武同志还题写了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昭对古今情。”东汉时期,今湖北襄阳市隆中属今河南省南阳市之南阳郡管辖,因此河南省南阳市也有诸葛亮躬耕的遗迹。

2016090213583218_S.jpg

网络配图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这样写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就是刘备“三顾茅庐”最苻力的证据。陈寿在《三国志》中描写的《隆中对》,更详细地记录了刘备三次往访和诸葛亮侃而谈的内容。当时,刘备正处于困难时期,急需人才充实自己的队伍,三顾茅庐无论从情理上讲,还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完全是可能的。历代没有人对此事的真实性提出怀疑。唐朝大诗人李白写道:“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杜甫的诗也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但是近来有人指出:三頋茅庐的记载存在多处疑点。依据是,诸葛亮是位胸有大志的人,刘备请他出山,当然正合他的心意,他不可能让刘备请了三次才出山。其次,当时的诸总亮不过是个二十七岁的靑年,刘备则是个有名望的政治家,他对诸葛亮不可能放下自己的身份,去再三请求。再次,当时,刘备正面临着曹操几十万南下大军的威胁,但是,《降中对》却对燃眉之急的现实问题不提,是不符合情理的。还有,刘备第一次见诸葛亮,不可能想得那么周到,安排了现场记录。所谓《隆中对》,极有可能是后人为了附和《出师表》中的三顾茅庐之说而加以杜撰的。

2476621450856932.jpg

网络配图

  在三国人负豢著的《魏略》中,所记载的刘备第一次见诸总亮的情况,也不是“三顾茅庐”。《魏略》中说:刘备屯兵于樊城。这时,曹操已经统一黄河以北,根据当时的形式,诸葛亮判断曹操就要攻击荆州,而驻扎在荆州的刘表性情懦弱,不懂军亊,难以抵抗。诸葛亮于是北行求见刘备。刘备是第一次与诸葛亮相见,见他年轻,并没有厚待他。诸葛亮通过谈论对当时政局的对策,用满腹经纶才渐渐使刘备改变了对他的冷淡态度。最后,才“以上客礼之”。《魏略》是当时人写当代的历史,而且从诸葛亮一生积极进取的性情来看,应该是比较可信的。西晋司马彪《九州春秋》中也作过类似的记载。

  淸朝的洪颐煊认为三顾茅庐和樊城自请相见都是真实的。他在《诸史考异》中说:诸葛亮初见刘备于樊城,刘备虽以上客对待,但没有特别器重他。等到徐庶推荐时,刘备冉次相见,感情更加密切。洪颐煊进一步指出:初见是在建安十二年,再次相见是在建安十三年。诸葛亮十分感激,后来记入了《出师表》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