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有延续性的,今天的许多问题都在历史上有过端倪和演变,都有自己的来龙去脉,你如果不知史还真是处理不好时务
在灯下细究古代殿试策问,作为教师研读考题其乐悠悠,难与外人道。策问的落脚点是时政,但起问往往从历史开始,特别是到了清代,这种以史带今的模式已经固定下来。如清道光十八年策问问到粮储,最后问的是今天怎样才能“凶荒有备”,之前却把问题追到汉代的常平仓。
网络配图
“汉耿寿昌筑常平仓,时称便矣;后汉刘般谓常平仓有利民之名,而内实侵刻百姓,其故安在?”这就是把历史上的制度摆出来让你评论。紧接着皇帝给出了自己的史论引你进一步思考:“当境采买,固虞勒派;采自邻封,又添运费。例价有定,粮价无常。何以使官民两不受累而及时奉行、不至有名无实欤?”这真是大好考题。
这一年策问题中还问到前代的社仓与义仓。“社仓之法,略以义仓同。何以隋唐行之,不久便废,至朱子而独有成效?”这是要考生从相似中辨别,问得尖锐。不仅让你分析历史上的事件,还让你分析历史上的政论:“朱子《社仓记》,推原朝廷未改设社仓之意,试详述之。”常平仓是官办,义仓与社仓是民办,各有利弊,各有委曲,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都积累了丰富的成败经验,道光皇帝想让贡士们通过历史比较择善立论。
道光皇帝的历史题总是问得很真切。道光十五年问及历史上的保甲制度:“故诘奸之法,莫善于保甲。然王安石行之于宋而民不胜扰,王守仁行之于明而盗无所容,其故安在?”这大概还是想讨论因时而变、因地制宜的奥妙。清朝大部分皇帝的历史题都是像道光这样着意于史事、史论,而乾隆还同时考及史籍,好像生怕考生们没读过史书原文似的。“班固之书,半资司马,或因或改,异同得失,至为繁赜。南北史合宋、齐、梁、陈、魏、北齐、周、隋之书,亦有短长,缀谱系划时代,何者为优?”这是乾隆五十四年的策问,这一年的考题对《春秋》以降的史书问得很细,连不同的版本都问到了。
网络配图
考题中对历史的重视见出一种择人断事的眼光。考生回答现实问题、提出时事对策不能空口说白话,不能仅凭个人的感受张口就来,你必须得通晓历史,不读史则无以言。这里面包含着一种理念:不知古的人不可能真正知今。历史是有延续性的,今天的许多问题都在历史上有过端倪和演变,都有自己的来龙去脉,你如果不知史还真是处理不好时务。
许多重要制度都有持续不断的沿革,今天也许其名称变了但其实事还在,你不了解历史就只能是被动沿用,并不自觉。而不自觉其实是相当危险的,你会不知道你手中的制度到底意义何在、诀窍何在,你会在不经意间改动最不能改动的关键环节从而使制度残废、带来灾难,你也不可能对制度作合理变革以使其适应变化。清代的皇帝在这一点上相当清醒,他们要求未来的执政精英必须熟读历史。
重视历史还有一个浅显的原因,那就是历史上的事情都是发生过的,都已经有了分晓、见了成败,你大可对比、推敲。今天的事情往往与历史有诸多相似,或者事殊理同,或者干脆就连事情都相同,有时史书读下来真觉吓人得很。饱读史书才可以在复杂的情况中有决断,才会心里有底。“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大概只有“掌上千秋史”,才会“胸中百万兵”。
网络配图
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另外一件事情:古代政治教育的框架。科举是对教育的收获,考试是对教育的反映。乾隆五十四年的策问对清朝的科举有概括:“今制四书以正其途,五经以博其趣,八韵以觇其才,五策以徵其实,立法善矣。”殿试策问乃是对会试“五策”的深化。而科举中所有的“策”又都以历史为基础。与这种科举考试相对应,当时的政治教育把“史”与“经”并列。道光十六年的策问将其中的奥妙一语道破:“文学多端,首重经史。”道光皇帝在题中勉励士子:“多士治经学史,先器识而后文艺,所以裨朕治理者也。”能通“经”知“史”才是有用之材。
如果要勉强定义,可以说“经”是意识形态,“史”是政治经验。“经”指向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心法”,意在确立信仰;“史”指向治国、平天下的“治法”,意在培养能力。实际上读史也能开阔胸怀、提升境界,增强对国家的忠诚,大有助于“心法”。而且经中有史,史中见经,心法是治法的精神源泉,治法是心法的实践与实现,最高境界是二者的融合。古代对官员的政治教育如此并重意识形态与历史,读史至此不禁怦然心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清代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共经历有十二位皇帝(包详情
首先,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整个晚清的历史其实都是悲壮而又耻辱的,为什么这么说?因详情
刘备在关羽被害后,不顾诸葛亮等人的劝阻,怒气冲冲地倾巢而出讨伐东吴,导致全军覆没详情
历史往往是神奇的,有时因为一个小人物的出现,也能改变历史的走向,浩瀚历史中,每个详情
这几天看到有网友发帖子问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到底是真是假,很快就有网友回复:别被罗贯详情
吴汉,南阳人,东汉著名的开国功臣,位列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早年主要以贩马为业,后详情
他有一个很牛逼的同父异母兄弟——霍去病。什么,你不知道霍去病是哪尊大神? 霍去详情
中国有一句古语,叫“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意思是说,事情成功后,把出过力的人抛弃详情
公元1565年,戚继光会同俞大猷领兵三万,对盘踞在广东地区的倭寇发起了最后的决战详情
关于唐宪宗的死因,后世历史学家一般认为是被唐穆宗害死的,裴廷裕的《东观奏记》有详详情
公元746年,一个婴儿出生于京兆韦氏。在婴儿满月的时候,其父母宴请群僧,其中一个详情
从古至今,人可以分两类:穷人和富人。古代的时候大多数百姓们没有强大的背景,人详情
在清朝历史中,军队的发展,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绿营军、八旗军。第二详情
相信大家一定都在古装电视剧中看过这样的情节:某些人犯了死罪正准备接受行刑时,详情
现在教科书上形容中国,大概是“地大物博”。但在古代很长时间里,恐怕得换个词,详情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阵亡一千八百万,仅次于苏联卫国战争(两千七百万),算成详情
一直好奇:为什么苹果公司的标识,是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直至今天,偶然看到,才详情
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内忧外患,民族矛盾越加严重,阶级矛盾也日益激化。清政府详情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然而,空前强大的秦帝国仅存14年就灭亡。秦帝详情
元朝是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详情
宋蒙(元)战争从公元1235年全面爆发,至1279年崖山之战宋室覆亡,延续近详情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现如今已经有了13亿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详情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虽然联合国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会员,但是仍然有很多脱离政详情
每年9月18日,国人都在痛心1931年那场震惊世界的“九一八”国耻,那一幕两详情
1944年的松山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攻坚战。拥有无数重炮、超级巨炮的美军在太平洋详情
邱少云是人们心中的英雄,在一次潜伏任务中,所在潜伏区被敌军的燃烧弹射到,火势详情
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在其成长与革命生涯中,曾长期驻留于西方,耳濡目染于详情
韦克菲尔德战役是英格兰玫瑰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460年12月30日详情
中国女战俘常常被日本人当作盾牌推上了战场,但她们不会就些投降叛变。在过去接受详情
在中国十四年抗战中,每个中国人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抗战的很多细节大家都记详情
1941年,日本做了一件直接让希特勒崩溃的事情,就是偷袭珍珠港,成为了太平洋详情
全面抗日战争一共持续了8时间,中国几百万军队,日军进入中国的总兵力不到200详情
在很多影视作品和人们的印象中,大刀在肉搏战中已经成为抗战中中国军队的象征,而详情
中国古代十分推崇于算卦之事,人们在遇到大事之前,一般都喜欢找有名的算命师为自详情
李世民打天下的时候,有一个部将名叫段志玄,此君战功赫赫,虽然在演义里没什么存在感详情
在中国古代,刽子手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但是与他们漫长的历史相比,关于详情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说过:“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他就铤而走险,有百分之一百的详情
武松是水浒传里的主要的人物,武松也是梁山上少有的很有女人缘的好汉之一,他在上详情
说起《水浒》,每个人总能讲出那么几段故事,确实水浒的故事里既有儿女情长,也有详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接触和背诵的第一首唐诗可能都是从《静夜思》开始的。床前明月详情
相信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一些喜欢吃辣椒的朋友,我们所常见的辣椒其实辣度只能说是一般,详情
潜艇在我们印象中都是非常大的,作为军事武器的存在,然而世界上最小的潜艇却并不是肉详情
暗物质是除了黑洞意外,科学家认为最神秘的物质,但是最近科学家发现一个星系幽灵星系详情
相信很多人都坐过船,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做过轮船的。一般人就算是没有坐过轮船,也一定详情
丰碑,又名《军需处长》,由李本深创作。《军需处长》这篇课文就是围绕"详情
导读: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详情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详情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详情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详情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详情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详情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详情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详情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详情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详情
岁寒,冬季,如今已是深冬,很多地方有了雪花飘落,很多地方在期待雪花飘落,我们详情
趣历史小编为大家整合了古诗词中最惊艳的九次初见, 一眼千年! &n详情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详情
大家都知道“黄花闺女”这个词,那么黄花闺女到底从何而来?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详情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详情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详情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详情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详情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详情
公西华,别名公西赤,字子华,出生于公元前509年。他是中国东周时期鲁国的学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