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收是南北朝时期非常有名气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曾经经历了北魏、东魏以及北齐三个朝代,但是只做过相关的魏朝历史的编写,也是《魏书》的编撰者之一,这本书在制成之后曾经被人们指认是秽史,魏收之后亲自修改了三次才装订成书,后来他还做过尚书右仆射以及太子少傅等职位,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魏收简介中有着相关的记载,那么魏收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
魏收参与编撰的《魏书》
在魏收简介中介绍到他出生在507年的时候,是钜鹿下曲阳地区的人,他的父亲曾经在北魏时期担任过骠骑大将军,魏收还是著名的北地三才子之一。魏收从小就一直表现得机警聪慧,是个不拘小节的人物,到了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对文章的写作方式非常的了解,曾经跟着父亲到边疆历练,对骑马射箭也十分的喜爱,希望自己能够通过武艺来成为父亲那样的官员。
但是魏收又很快意识到没有文学是不行的,于是很快就开始苦学文学,最开始的时候他担任过太学的博士,之后又成为了司徒记室参军,在节闵帝继承皇位之后发现了他的才学,于是便让他担任了散骑侍郎,没用多长时间魏收就开始参与编撰国家的历史了。在561年的时候魏收成为开府,两年之后又担任右仆射,这时候朝中的皇帝比较平庸,朝政都把持在高元海的手中,而魏收有才名但是却不能够拯救朝政,人们当时一直嘲讽他,直到572年的时候魏收离开了人世。
魏收是个什么样的人
魏收在南北朝时期十分的有名气,父亲虽然是个骠骑大将军,但是他却并没有依靠父亲,而是选择了辛苦地钻研文学,终于凭借着自己的文采而成为朝廷的官员,也因为文采出众而被人们称为是北地三才子之一,曾经在朝中担任过尚书右仆射以及司空等职位。那么魏收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魏收图片
关于魏收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历史上有着明确的记载,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非常的崇高,认为他从小就非常的好学而有才华,行事起来不拘小节,一直努力奋发的读书,他的学识可以说是博古通今,是个才华横溢的人才。在他刚刚进入仕途的时候贾思同就非常的看好他,认为他的才华即便是七步成诗也无法比拟。而魏收还是一个擅长用文辞讽刺时政的人,当他看到朝臣和后妃总是喜欢穿着异服的时候便用讽喻的形式上书进谏给皇帝,而他的文章则让皇帝十分的赞赏,从中也可以看出他不畏权势一心为国的精神。
另外魏收的才华横溢让高欢父子都十分的赞赏,在高欢刚刚回到朝廷的时候,魏收一直担任文官的职位,而高欢曾经几次让魏收替他写奏章,高欢在看了之后便认为他之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人物。后来高澄和高洋让魏收写奏章的时候,他总是很快就能够完成,并且内容丰富辞藻华丽,可以看出他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学素养。而魏收就是这样有着出众才华又一心为国的人。
魏收改武学文
魏收在南北朝时期十分的有名气,是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还曾经参与编撰国家的相关历史,可以说是个非常有才学的人,而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的非常聪慧机灵,为人也一直十分的好学,但是能够成长为一代文官却并不是他最初的梦想,他开始的时候是想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希望通过武力让自己成为一代人物,直到后来魏收改武学文,那么魏收改武学文是怎么回事呢?
魏收图片
魏收改武学文还要从他十五岁开始说起,魏收的父亲是著名的骠骑大将军,而魏收从小就表现得非常机灵,不仅行动敏捷,而且不拘小节,在他十五岁时已经对文章的写作方式有了很透彻的了解。在父亲驻守边疆的时候,他也曾经跟随着父亲一同前去,到边疆锻炼。对于骑马射箭这些武功非常地喜欢,而且也比较擅长。于是就想要通过武艺来扬名立万,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像父亲那样的人。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在荥阳地区有个名为郑伯的人,他看到了魏收之后便跟他调侃起来,笑着问他:“魏郎,不知道你使用过多少兵器啊?”魏收听了这句话便十分惭愧,他只是比较喜欢武艺而已,不但没有真正到疆场上历练过,更没有见识过多少的武器,于是便放弃了武艺开始努力学习文学,他在读书上下了许多的苦功夫,经过刻苦地学习和努力,他终于凭借着文采成为一代文官,并且有了非常好的名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现代对罪犯的惩罚一般都是有期徒刑、死刑之类的,没想到古代也有刑罚,而各个朝代详情
公元1922年,时年16岁的郭布罗·婉容被选入宫,成为清朝最后一位皇后。那么详情
刑仁甫,1901年出生于河北,年轻时候的刑仁甫是一名典型的热血青年,参加革命详情
邢仁甫,1910年7月出生在盐山县旧县镇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由于自幼便对家庭不详情
刑仁甫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跑江湖,跟着父亲练了一身很俊的功夫,毕竟行走在江湖,详情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非常惨烈的,有无数的革命烈士为了战争的胜利,牺牲的自己的生命详情
抗日战争叛变投敌的八路军最高将领是谁?1950年9月7日,在河北盐山县城东的详情
在长达八年的抗战过程中,红军曾经接受了多次的军队改编。其中规模最大的改编莫过详情
自七七事变以来,全国大江南北涌出一大批的爱国人士,为抗击日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详情
在抗战时期,那些将领和官兵都和敌人浴血奋战,可是却总是有那么几个不和谐分子会详情
周总理一生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了一生,他从12岁随伯父离淮安后就一直没回过给她母详情
大家都知道在二战时期的苏联可以说是可以和现在的美国相媲美的超级大国,在苏联解详情
关于韩国(朝鲜)的起源,韩国学者的惊世言论,让中国人感到无奈了。中国建立的时详情
在我们的历史中,我们都认为是在百万苏联红军的帮助下,我们才能成功的。才把日本详情
熟知三国历史的人都清楚,曹植是一个才华横溢、文学水平很高的人。开始,曹操很垂详情
青楼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相传由管仲设置,原本指代由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雅详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岳飞的故事,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的吧。当时岳飞在北伐战争中节详情
大家都知道西周,秦,西汉,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这详情
内部构造 埃及古代奴隶社会的方锥形帝王陵墓,塔内有走廊、阶梯、厅室及各种贵详情
发展演变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寝。这些统治者在历史上称之为“法老”。古代详情
金字塔在埃及和美洲等地均有分布,古埃及的上埃及、中埃及和下埃及,今苏丹和埃及详情
在中国古代,伦理道德被看得极为重要。尤其是对妇女! 然而,有这样一个国度,父详情
道光十九年九月二十八日(1839年11月3日),又一英国商船“撒克逊”号(船详情
穿鼻海战是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之间在虎门南面穿鼻洋海面上的战斗。 道光十详情
穿鼻海战,是1839年11月3日(道光十九年九月二十八日)中英双方海军在广东详情
道光十九年,中英在虎门南面的穿鼻海面爆发了战斗,清朝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战败了详情
谈及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想必大家都这么认为,即:鸦片之毒,让林则徐忧心忡忡,于详情
随着清朝政府闭关锁国,欧洲国家却完成了工业革命。船舶技术的进步,让海上运输变详情
在清朝政府内部,对鸦片贸易有三种不同的态度:禁烟、弛禁、反禁烟。首席军机大臣详情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详情
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介于湖南酃县和江西宁冈、遂川、永新四县之交详情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中国革命进入低潮。八七会议后,详情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在1927年10月创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详情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错综复杂,很多史诗都鲜为人知,但是有很多事情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详情
公元824年,长安城,残阳如血,长街清冷。 昏睡了一下午的苏玄明打了一个呵详情
这一年,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去西狩打猎。 不料,在行进途中,御前侍卫竟然把详情
康有为1858年生,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1888年10月,鉴于民族危详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详情
慈禧太后最喜欢的太监是谁?连不懂历史的都能回答上来:李莲英。 错。 还有详情
太监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下的一个畸形产物,这一制度伴随着我国古代历史延续了几千详情
隋唐时期,是一个王朝的更替,也是一个王朝的走向巅峰的过程其中以隋炀帝杨广和唐详情
清朝入关后,为了更好巩固统治,对汉文化的学习是越来越重视。 比如说康熙,他详情
众所周知,只要提起明朝,就会想起朱元璋,此人的一生很有传奇色彩的。朱元璋膝下详情
鲛人 鲛人,又名泉客。这个名字大家应该最熟悉了,鲛人与西方神话中的美人鱼很详情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详情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像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化传承已经断绝了,只有古中国详情
三坟五典,是指中国最古老的书籍。三坟五典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十二年》,楚详情
《竹书纪年》对史学界的震撼,在于它所纪录的史料与《史记》所描述的不单只内容不详情
根据《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束皙》记载,在晋武帝太康二年,名叫不准的汲详情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于西晋详情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详情
我们说男女交欢,常委婉形容为一翻“巫山云雨”,这正是从楚怀王梦神女的一段欢好详情
现在拍的古装影视剧中,凡有一官半职者,上至宰相公卿,下至胥吏衙役,一律呼为“详情
现代生活中,各种车辆南来北往,川流不息,然而车辆虽多,却能秩序井然,这中间除详情
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历史非常详情
中国是诗的国度 既有李白这样潇洒飘逸的“诗仙” 又有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详情
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详情
《西堂全集》,清代大文学家、诗人尤侗所著,共六十七卷,现存最早刊本是康熙年间详情
尤侗(1618—1704),清初文学家,字同人,晚年自称西堂老人。南宋著名诗详情
孙星衍(1753年~1818年) 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经学家详情
这是清代孙星衍著有的诗作,题名是《玉兰》。是一首介绍说明性的诗歌。 《玉兰详情
倪元璐(1593年-1644年),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详情
书法渊源 在学书的道路上,倪元璐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以详情
文谏 时柄国者悉忠贤遗党,疏入,以论奏不当责之。于是维垣复疏驳元璐。元璐再详情
万斯同(1638年3月9日—1702年5月4日),清初著名史学家。字季野,号详情
黄式三(1789~1862),字薇香,号儆居,定海厅紫微乡(今舟山市定海区)详情